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电力系统简单认识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配变电设备、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营基本由国民经济电费支撑(除国家财政少量补贴外),包括所有发电企业的设备投资、建设工程、运营管理,电网企业的设备投资、建设工程、运营管理,售电公司的营业收入等发、输、配、售所有环节的费用均源于国民经济电费。各环节整体效率决定平均电费水平即电价。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微资讯”作者:Dooooooom)
2、能源转型大背景
由于全球气候及其他环境问题,2016年多国签署巴黎协定。2020年包括中国在内多个主要经济体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全球气候及环境带来重大影响,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
同时,随着半导体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新能源发电、储能、可调节电气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技术涌现并快速发展,且产业化应用日趋成熟。电力技术由定额的、单向的、不可规模储存的、依赖化石能源的特点向灵活的、双向互动的、可规模储存的、清洁低碳的特点转变。
3、当前电力系统情况
目前,国内发电电源结构主要由燃煤燃气机组、水力发电机组、核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组成。电能量供应、辅助服务供应、容量供应均由发电电源支撑,均在发电上网电费中分配结算。
根据中电联发布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含抽水蓄能),占比17.81%;火电118957万千瓦,占比59.18%(煤电104063万千瓦,占比51.77%;气电9024万千瓦,占比2.42%;其他火电占比2.92%);核电4874万千瓦,占比2.42%;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占比10.41%;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占比10.16%。
截止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3021亿千瓦时(含抽水蓄能),占比17.77%;火电50465亿千瓦时,占比68.88%(煤电45538亿千瓦时,占比62.15%;气电2325亿千瓦时,占比3.17%;其他火电占比3.55%)核电3487亿千瓦时,占比4.76%;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占比5.53%;并网太阳能发电2237亿千瓦时,占比3.05%。
可以看到,目前电源结构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同时由于燃煤发电机组有效容量系数较高,利用小时数相比风电太阳能发电更高,燃煤发电量更是发电量的主力。
4、电力市场建设情况
2015年中央印发9号文,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2016年,广东、重庆开始建设电力市场试点,随即组建了北京、广州区域电力交易中心及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市场化交易电量以及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不少省份已经实现10kV以上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2017年部分省份开始试点调频辅助服务市场。2018年,全国有8个省份开始实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交易机构的独立规范运行也在更进一步推进。总体来看,电力市场建设稳步前进。
然而,电力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阻力。目前电力市场交易仍然普遍存在发电企业借助政策倒置供需关系联合控制市场,市场双轨制费用不平衡,辅助服务市场准入不够开放,部分交易品种缺失等问题。多数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感受是电力市场建设目标不明朗,批发市场行政干预程度较大,市场化程度较低,总体感觉是维持原有格局前提下给予一些降价补贴,补贴多少怎么分配并不由真实市场供需情况决定。
其实,这个情况也是很好理解,由于电力市场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在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大的前提是必须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水电、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可控而装机规模日趋增长且优先消纳,用户负荷波动较大且常与该类电源出力规律不同步,主力市场化火电机组发电小时数日趋降低,然而目前情况容量支撑客观需要一定规模火电机组。这就导致单纯的电能量市场,供应过剩情况凸显,可能过度竞争,导致行业大面积亏损,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不得不对市场化发电企业进行一定的保护。
这时,电力市场改革像是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还是维持市场形式,行政计划资源配置。
5、未来电力系统发展主要矛盾
个人认为在未来能源转型背景下,以目前电力系统思维发展会面临以下几个主要矛盾:
A、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与发电资产效率之间的矛盾
随着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火电利用小时数利用小时数逐步被挤压,结合火电参与电力市场让利,火电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根据中电联发布数据看到2019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利用小时数在4307小时,利用率较低,单纯考虑电能量供应能力,已经过剩。但是,新能源发电有效容量系数低,在高负荷时段仍然需要火电出力支撑,如果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进一步提高,火电发电小时数将进一步压缩,也就是电大多新能源来发,但关键时候火电顶上。这种情况达到一定阶段,火电利用小时数将低于经营底限,不能覆盖其成本,难以正常经营,或者带来较大的电价上行压力。同时,整个电力系统电能量供应能力过剩情况将进一步加剧。未来,电力系统必须解决电能量供应能力大量过剩,资产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B、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占比提升与辅助服务需求剧增的矛盾
由于新能源机组出力随机性较大,新能源机组占比提升,那么调峰调频辅助服务需求将大幅提升,为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辅助服务成本将大幅增长,这部分成本不管在发电侧内部结算还是由用户分摊,本质上都在国民经济电费中消化。辅助服务需求大幅增长,辅助服务成本增长,带来较大的电价上行压力,将增加国民经济电费负担,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然而,具备满足辅助服务需求能力的并不只是发电机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用户侧有广泛可调资源能响应系统辅助服务。未来,电力系统必须解决辅助服务需求大幅增长,服务主体局限,服务能力不足问题。
C、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与电力系统容量效率之间的矛盾
同样由于新能源发电有效容量系数低,为满足系统尖峰负荷需求,目前电力系统容量全部由发电机组支撑,那么仍然需要大量火电机组支撑,理论上看这部分容量支撑机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各省每年最高的5%尖峰负荷持续时间合计约几十小时,然而为了满足这部分尖峰负荷,我们建设了相应容量的火电机组,除了固定资产投入外,这些机组分摊其他时段的发电小时数,运营维护、管理、燃料全部正常投入。如果没有这5%的尖峰负荷,这些成本都不需要支付。如果这5%容量有其他更具经济性的技术来实现(例如:储能、电动汽车V2G,用户侧需求响应等),对于发电容量供应效率和电能量供应效率都有显著提升。未来,电力系统必须解决容量支撑效率问题,系统稳定运行固然重要,但是通过什么机制使用哪些技术不是亘古不变的。
6、个人展望
随着能源需求升级以及电力技术发展,个人认为未来新时代电力系统必将是一个供需灵活互动、系统经济高效、能源绿色低碳的电力系统。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而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关键是坚持深入推进和完善电力市场改革。
我国近些年,各行业科技迅猛发展,在电力行业,尤其在新能源行业,很多领域我们有很强的产业优势,真正限制我们电力行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而是体制机制。
坚持电力市场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破除市场准入及市场控价等壁垒,健全市场交易品种,开放用户侧资源准入,让各方资源发挥新能源技术的灵活可控、高性价比的优势,更好的参与市场服务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现电能量、辅助服务、系统容量的真实价格信号,在一个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实现优胜劣汰,吐故纳新,让更有技术优势更有经营能力的资源发挥作用。没有一个客观真实的市场机制,老旧低效资源无法淘汰,新型高效资源难以发挥,电力系统难以实现灵活、高效、清洁目标。
有些朋友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真正放开市场竞争,价格信号可能短期不理性,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或者短期内多数企业经营困难,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人员失业。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市场,相信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相信国有企业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在交易机制具备可行性和关键风险把控的情况下,让市场主体真正的丢掉游泳圈下水去游,才能真的学会游泳。否则,我们继续抱着过去的思维和方式走下去,只会让电力系统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积累的风险越来越难化解,离智慧、高效、绿色的电力系统越来越远。同时,我们可以关注到一些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已经初有成效,建立了成熟的市场机制,实现了较大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多种能源技术参与电力系统服务,在实现电力清洁稳定运行同时,终端用户电价比较合理,电力系统资产效率较高。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改革的风险是可试可控的,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风险。
对于电力系统转型,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意义:
A、电力系统转型的本体意义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及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电力系统转型,让电力系统更具智慧、绿色、高效等优势,是电力系统新时代的进步。市场机制能更好的厘清价格机制及服务界面,能更好的服务电力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电力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B、电力系统转型的产业意义
过去,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爆发,我们的发电、供电、电力设计、电力设备制造、电力工程建设等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时代的电力系统转型,开放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等市场,将给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电力需求响应、电力市场化交易、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能源托管服务、能源运营服务等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电力系统的转型也会给电力能源行业带来一次新生。甚至对于功率半导体、新材料、精密制造等电力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研究带来巨大活力。
C、电力系统转型的宏观意义
新时代电力系统转型,提升电力能源行业效率,降低国民电力生产消费环境污染和碳排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同时,由于国内巨大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新能源相关产业实力及国际竞争力,抓住电力新能源发展趋势,在电力新能源行业打造像华为一样具有国际领先实力的中国企业!电力系统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激活行业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发展树立良好示范,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开启腾飞新时代!
以上是个人粗浅行业理解和思考,抛砖引玉,欢迎各位专家多指教,如有纰误,请包涵指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5日,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4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1.5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99%,均价240.2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4.9%。其中省内直接交易62.02亿千瓦时,代理购电15.92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0.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43%,外购电量1.91亿千瓦时,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市场注册实施细则》提到,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经营主体基本条件(1)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或电力调
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指出,对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区分补贴项目和平价项目。其中,补贴项目机制电价0.25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为
6月24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不同季节电力供需形势和负荷特性,按季节对峰平谷时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时段为:1月和12月:高峰(含尖峰)时段9:00-12:00、18:00-21:00,其中尖峰时段为18:00-20:00;低谷时段0:00-6:00;其余时段为
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新发改能价〔2025〕350号,以下简称《方案》)。日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相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一、《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6月20日,《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和《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经新疆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审议,全票通过。2025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始终高度重视新疆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建设工作,会同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发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试行,2025年V1.0版)》的通知。文件明确,区域现货市场采用节点边际电价。经营主体具有报价权和参与定价权。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在现货市场中不申报价格。经营主体不能参与节点定价的情况有:(一)机组已
6月6日,湖北电力现货市场结束416天连续试运行后正式转正,成为国家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中首个实现正式运行的省级市场。湖北也成为全国第6个迈入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自2021年纳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以来,湖北积极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立足“水风光三足鼎立、送受电双
电化学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5类,分别是源侧、网侧(主网)、台区(配网)、工商业以及户用储能。在这些场景中,储能有不同的接入位置,根据市场主体与电网公司的产权分界点来区分,可以把源侧、工商业以及户用都放置于表后的区域,可称为表后大小储,因为这些接入场景中,除了
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市场结算实施细则》提到,本实施细则主要适用于贵州电力市场电能量交易结算,内容包括:结算价格、非现货市场结算、现货市场结算及其他事项。非现货市场结算电价:非现货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电力市场注册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V1.0版)》等5份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海南电力市场结算实施细则(2025年V1.0版)》提到,发电侧现货市场结算电价为机组所在物理节点的小时平均节点电价,用户侧现货市场结算电价采用统一结算点电价
从不足百兆瓦到1太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光伏发电已从单一能源、补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进阶。担当“大脑”职能的光伏逆变器,也实现了由“独木桥”向“立交桥”的跨越式进化,从单纯的电能转换设备,蜕变为集高效发电、智能运维、电网支撑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能源中枢。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逆变器龙
煤电是我国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压舱石”,尽管新能源装机常规性超过煤电,但煤电仍提供了全国55%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近80%的调节能力。煤电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行业神经,也注定成为“十五五”能源规划中最具关注的议题之一。(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回顾‘十四五’,煤电企业在巨大
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指出,对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区分补贴项目和平价项目。其中,补贴项目机制电价0.25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为
6月24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不同季节电力供需形势和负荷特性,按季节对峰平谷时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时段为:1月和12月:高峰(含尖峰)时段9:00-12:00、18:00-21:00,其中尖峰时段为18:00-20:00;低谷时段0:00-6:00;其余时段为
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新发改能价〔2025〕350号,以下简称《方案》)。日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相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一、《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当一块价值万元的精密电路板因0.1秒的电网波动沦为废品,制造业的“能源焦虑”正从成本问题升级为关乎工艺存亡的核心命题。在这条近乎零容错的高精度赛道上,电能质量已经不再是后台配角,而是主导产品良率与产线稳定的关键要素。在深圳一家跻身PCB百强榜单的企业制造基地里,华昱欣针对其“高精度+高
近日,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新发改能价〔2025〕350号,以下简称《方案》),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方案》包括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在基本原则部分,提出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三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发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试行,2025年V1.0版)》的通知。文件明确,区域现货市场采用节点边际电价。经营主体具有报价权和参与定价权。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在现货市场中不申报价格。经营主体不能参与节点定价的情况有:(一)机组已
6月6日,湖北电力现货市场结束416天连续试运行后正式转正,成为国家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中首个实现正式运行的省级市场。湖北也成为全国第6个迈入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自2021年纳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以来,湖北积极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立足“水风光三足鼎立、送受电双
电化学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5类,分别是源侧、网侧(主网)、台区(配网)、工商业以及户用储能。在这些场景中,储能有不同的接入位置,根据市场主体与电网公司的产权分界点来区分,可以把源侧、工商业以及户用都放置于表后的区域,可称为表后大小储,因为这些接入场景中,除了
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市场结算实施细则》提到,本实施细则主要适用于贵州电力市场电能量交易结算,内容包括:结算价格、非现货市场结算、现货市场结算及其他事项。非现货市场结算电价:非现货市场
6月6日,湖北电力现货市场结束416天连续试运行后正式转正,成为国家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中首个实现正式运行的省级市场。湖北也成为全国第6个迈入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自2021年纳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以来,湖北积极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立足“水风光三足鼎立、送受电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运城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推进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加快绛县开发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引导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
电力市场化建设蹄疾步稳向未来#x2014;#x2014;2025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观察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一直以来备受关注。2025年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冲刺之年,在这一关键节点,如何有效应对各方挑战,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纵深推进新阶段?6月18日,在由中国电力企
近日,辽宁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鞍政办发〔2025〕4号)。其中明确,进一步强化电网建设的规划管理。电网企业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预测、电源布局、大电网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能源互联网发展、数字化转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决定推进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实现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为实现新能源入市的同时市场平稳过渡,文件明确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售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中,“市场力”监管已成为悬在中国大型发电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现行监管框架存在显著的认知偏差与制度错配,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形成掣肘。(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贺一)规模#x2260;垄断:破除“大即是恶”的监管误区当前监管逻辑存在一个根本误区#x2014;#x2014;将市场
6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会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双方围绕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统筹发展和安全,保证电力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电力市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能源存量项目如何与“机制电量/价”衔接,增量项目如何进行科学投决,如何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从单一的
6月11日,辽宁省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加快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统筹电源、电网发展,坚持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为主线,保障地区可靠供电,提高电网本质安全。同时结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