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9日,蔚来汽车在国内率先发布了一款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150kWh固态电池包产品。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的主流方向,包括中国、日韩、欧美等国的车企、电池企业近些年都在致力这一技术的研发及量产。不过,目前业界较为统一的共识是,成熟的固态电池产业化量产预计要到2025年之后,甚至到2030年。
图片蔚来150kWh电池包,采用固态电池技术,单体能量密度360Wh/kg
因而,蔚来宣布到2022年Q4即可装车,无疑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受此影响,今天A股电解液、隔膜等头部企业如新宙邦、天赐材料、恩捷股份、璞泰来、星源材质等悉数大跌。
根据蔚来的介绍,其固态电池从固液电解质、负极、正极材料到制造工艺等进行了全面创新,突破了原位固化、高性能硅碳负极和纳米级包覆超高镍正极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3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简言之,蔚来发布的固态电池包含三大技术创新: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以及纳米级包覆超高镍正极。
届时,搭载150kWh电池包,蔚来全系车型NEDC续航将大幅提升,如2018款ES8续航730km+,全新ES8续航850km+,ES6和EC6续航900km+,ET7 续航1000km+。
目前来看,蔚来的150kWh固态电池,仍然是一款“期货产品”。蔚来表示,该产品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并且是选配产品。从现在到2022年Q4仍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这也留足了时间可以进一步完善该产品,包括供应链。另外,搭载该电池包的车型,售价也要高于其它电池包车型,推测应该是成本仍然偏高,主要可能涉及材料、结构形态、工序制造等的调整和改进。
针对此次发布的固态电池,蔚来汽车CEO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目前蔚来的150kWh固态电池,并非全固态电池,还是带有液体(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是很远的事情,原因是目前固态电池的市场需求很低”。此外,他还透露,固态电池小试已经达到了技术要求。
事实上,在业内看来,固态电池的研发及商业化进程也会分为几步走。首先是半固态,会有液态电解质,然后是全固态,不再有液态电解质。另外全固态电池也会持续技术迭代,直到多项指标均成熟。蔚来此次发布的算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上已经提至360Wh/kg,与现有主流液态三元电池(245Wh/kg)相比,可以看出已经有明显进步,在解决续航焦虑方面已经是质的飞跃。
发布会上,蔚来汽车并未透露该电池会采用哪种封装形式。不过,小编猜测应该是采用的软包封装结构。此前国内已经有电池企业基于软包结构,探讨过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思路,且与蔚来此次发布会介绍的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2020年10月举办的CBIS2020峰会上,天劲股份研究院院长王强曾分享了天劲股份基于软包技术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上的思路和成果。
图片图为天劲股份研究院院长王强在CBIS2020峰会上关于固态电池研发思路分享
从王强的介绍可以看出,天劲股份在软包电池的思路上,电解质正是采用的原位聚合,精准固化的思路,而正极同样采用高镍,负极选用硅氧。
在王强看来,在生产制造工艺上,这种固液电解质电池整个产线与目前现有的软包工艺调整幅度都非常小,可行性也非常高。
蔚来与天劲股份在固态电池研发思路上的一致,或许表明目前业界在固态电池当前最有可行性的技术路线上已经形成一种共识。
另外,在同样前提下,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比方形、圆柱都高,结合现有技术研发思路,也有多位业内人士猜测,蔚来此次推出的150kWh固态电池应该采用的是软包电池。
另外,我们从360Wh/kg这个能量密度来看,材料提升功不可没。
在这次发布会上,蔚来透露了实现固态电池的三大核心技术。其中,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应该是实现固态电池的技术,而提升能量密度则要依仗后面两种: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和纳米级包覆超高镍正极。
“硅碳负极”顾名思义是指由碳硅混合物组成的负极,目前业界已经有一些企业推出的锂电池已采用硅碳负极,但从市场格局来看,当前负极材料仍主要以石墨负极为主导。目前石墨碳类负极材料容量已做到360mAh/g,已经接近372mAh/g的理论克容量,再想提升其空间已很难实现;理论克容量高达4200mAh/g以上的硅基负极材料已成为业内攻关方向。
据悉,蔚来360Wh/kg固态电池的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是指负极采用硅碳混合材料的同时,使用预锂化技术,解决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率较大、循环寿命不够、首充效率低(65%-85%)等缺点。
实际上,在蔚来发布会的前一天,1月8日,国轩高科发布的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负极也是采用了高克容量的硅负极材料。除了国轩高科,国内外也有一些企业已经推出了使用硅碳负极材料的产品。这也表明,目前在主流的液态电池中,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业界主要研发方向。
再来说说提升能量密度的高镍材料。事实上,2020年下半年以来,超高镍材料频频出现,超高镍已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锂电池关键词之一,一般认为至少是三元811系、甚至是9系电池。包括松下、LG化学、SKI、三星SDI已在超高镍研发上投入巨大,且规划了超高镍电池的量产时间,同时特斯拉也在超高镍的追求上锲而不舍。
松下、LG化学、SKI等企业在超高镍的技术路线上,仍然是基于目前的液态电池进行研发甚至量产。
此次,蔚来基于半固态电池,将超高镍正极材料表面包覆层做至纳米级薄度,改善正极材料与固液电解质界面的尝试应该也是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方向,且在安全性上有了不错的提升。
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攻克,目前也是业界集中攻关的方向。事实上,在小编看来,无论是液态、还是半固态、固态电池,超高镍、硅碳负极都将有机会应用,这些需要根据各家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而定。蔚来此次基于半固态电池,率先将两种材料结合到一起,并有望在2022年量产,应该算是业界在这一技术上创新的一个成果。
当然,在发布会上蔚来并未透露电池供应商来自哪一家?此前网传可能来自国内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清陶能源、辉能科技及卫蓝新能源中的一家或几家。不过,随后有些消息已经被证伪,暂时蔚来依然守口如瓶,这一点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2022年Q4交付150kWh固态电池,这期间还有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而在此之前,蔚来仍将主推与宁德时代合作的100kWh电池包。包括届时交付150kWh电池包,囿于成本、产量等原因,预计100kWh电池包仍然是主流产品。这或许也意味着,固态电池的道路仍然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不过,既然时间表已经确定,也表明业界在探索固态电池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蔚来向外界透露、释放的技术方向也同样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长安汽车发布消息,其金钟罩全固态电池、天衡智能底盘将亮相上海。另外,其包含长安引力、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全品牌也将集体亮相。据了解,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今年长安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包括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加快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氢能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强示范效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宜宾这座能源之城、动力之都,又迎大事、喜事——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多方推动下,在包括众多央企在内的各方企业家代表大力支持下,会上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8.7亿元。会后,2025宜宾市新能源应用场景暨储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湖南裕能发布公告,与多家基金及投资机构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湖南裕能表示,无论是普通产品还是高端产品,均有涨价。关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公司指出,2024年锂离子电池对美出口的比重较小,因此对磷酸盐正极材料环节的影响有限。公司预计2024年高端产品的销量占比将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上午,浙江冠盛东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冠盛东驰)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建设项目顺利封顶,标志着该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介绍,该项目占地135.2亩,总建筑面积将近20万平米,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于2024年5月奠基,预计2025年底完成竣工验收,2026年年中达产,达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先惠技术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4.6亿元,上升0.6%;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上升45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7亿元,上升601.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9.88亿元,增长1787.6%;EPS(全面摊薄)为1.7835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21亿元,同比下降8.6%;归母净利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在省内购买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按发票金额分四档给予3000元、7000元、11000、13000元或4000元、8000元、12000元、15000元不同额度的补贴。个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实施细则》中规定,2025年度补贴标准为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每辆车补贴11.8万元;更换动力电池,每辆车补贴4.2万元。本细则所称的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是指注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韩国LG新能源4月21日表示,公司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84.5亿美元)的动力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2020年末,LG新能源(LGES)与印尼政府就所谓的“印尼大项目套餐”签署了一项协议,该项目涵盖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按照协议约定,双方还将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智能驾驶、氢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扩大汽车消费,对符合条件的,转让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3万元/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5万元/辆。以下为政策原文:各州(市)人民政府,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款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为纯电动车型提供了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4月2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星辰新能绍兴总部基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总投资超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的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绍兴总部建成后将形成集智造中心、创值中心、研发中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推动区域产业向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助力长三角打造新能源产业新
近日,徐矿新能源公司丰县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这是继垞城储能电站项目、睢宁储能电站项目后徐矿集团建设的第三个新型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丰县丰邑大道东侧,装机规模为50MW/1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项目共包含12套储能系统,并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每套储能系统作为一个运行单
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盛夏做了题为《分布式场景的“超配”密码》的主旨演讲。盛夏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未来电价波动将成为常态,绿电
4月21日,全球知名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了《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明专利排行榜(TOP50)》《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和《全球TOPCon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三大榜单。其中,在全球钙钛矿专利布局前三的企业中,天合光能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以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琏升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并购兴储世纪布局下游“光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相关业务,并定于4月21日开市起复牌。文件显示,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创伯乐大海(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9日,总投资20亿元的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作为企业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2.5GWh硫酸铁钠电芯及5GWh硫酸铁钠电池PACK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40亿元以上,年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