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车企评论正文

电动汽车行业如何实现碳中和?部委领导们这么说

2021-01-20 10:07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电动汽车碳中和电动汽车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1月16日-17日召开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上,多位海内外领导围绕碳中和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

肖亚庆介绍,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强链补链行动。

围绕补短板、锻长板,编制行动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贯通技术攻关、平台支撑、示范应用三个环节,优化使用环境,推动品牌向上,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二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全气候适用等问题,发挥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支持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应用。

三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换电模式等创新发展。

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路线图,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开放代工生产,也要用好市场规则,推动提升产业集中度。同时要坚决遏制盲目投资现象,避免低效的重复建设。

五是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

全球汽车供应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的格局,要加强与各国和各方的开放合作,加快标准国际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开放性的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

林念修认为,要加快推进电动化。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碳减排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电动化方向不动摇,积极发展充换电结合、电池配置灵活、续驶里程长短兼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努力增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增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的便利度,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有序发展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加强产业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质量。此外,也要协同推进智能化、大力推进品牌化、协同推进国际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

苗圩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企业商业模式面临调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制度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技术优势不断夯实,但同时也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芯片问题。我们在关注信息通信设备和手机芯片的同时,也应关注车用芯片,包括通用的芯片和车规级的专用芯片,在部署时必须要统筹兼顾。二是操作系统问题。操作系统将来会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打造出一个自主可控的开源开放的汽车操作系统势在必行。三是安全问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性的问题,我们应早做谋划。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蔡团结

蔡团结就交通运输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几点想法:

第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实现公众出行的低碳化。

我们将深入推进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以公交都市创建为载体,培育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新的发展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更加制度化、常态化,更加定型。

我们将持续开展绿色出行创建,到2022年,力争60%以上的创建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0%。

第二,要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货运物流的低碳化。

我们将从运输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更大成效。

我们将大力推进港口集疏运绿色升级,加快构建以绿色运输为主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我们将加快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大幅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

我们将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强化示范引领,进一步推进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地区运输结构调整。

第三,我们将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努力实现运输工具的低碳化。

我们将持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同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新能源车辆类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我们将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结合群众的市场化选择来推动,不宜一味强制的行政推动。

我们将持续强化运营安全保障,督促指导各运营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运营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我们将持续支持完善充电设施布局,推动加快新能源公交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效满足车辆充电需求。

第四,加强交通拥堵的综合治理,努力实现路网运行的低碳化。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意见,拟以国家的名义发布,主导核心就是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通过城市的合理规划来合理布局产业、公共服务和居住设施,从源头减少出行总量和缩短出行距离。

我们要完善城市交通设施,统筹城市路网、城市交通枢纽和快速通勤交通系统建设,优化城市交通线网布局,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环境。

我们要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做好停车位的供给,要推动实施与公共交通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差别化停车供给政策,推动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鼓励实施错时停放。同时要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

面向碳中和,李高称,将着力做好以下九点工作:

第一,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明确地方和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支持国家自主贡献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把实现国家目标转化为地方、部门和行业的实际行动。

第二,谋划好“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

要提出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衔接的有力度的碳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抓紧制定地方分解落实和监督考核方案。

第三,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

2020年底我们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经启动,全国碳市场也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

一方面,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合理控制煤电发展规模,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推动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的发展,完善新能源消纳机制,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第五,持续强化节能提高能效。

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并严格执行重点行业、产品、设备等节能标准,推动重点单位加强能源管理,支持重点和新兴领域节能改造升级。

第六,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

推动打造现代化低碳工业体系,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低碳化改造,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大力发展低碳交通,优化运输结构,加强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降低交通领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建筑。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

第七,进一步努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天然林保护、沙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护等生态环境工程,增强森林、草原、湿地、农业用地、海洋的储碳能力。

第八,进一步努力提升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意识,引导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良好的氛围。

第九,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继续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

王蒙徽部长提出,要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2020年底我们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一起开展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试点,试点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探索建设城市智能化道路,支持车路协同发展。

从试点情况来看,车企要提供更多、更细的需求,使建成的智能化道路能更好运营起来。同时,设备供应商要加大研发力度,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从而降低智能道路建设的成本。我们将加强与试点城市、车企、运营商的对接,研究出台试点智能城市道路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车与路在智能发展的功能分工。

二是建设车城网平台。

我们已在主要省会城市建成了CIM平台,也就是这些地方的建筑已经有了数字身份证,初步实现了对建筑的数字化管理。在CIM平台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支持试点城市探索建设车城网平台,将城市道路设施、市政设施、通信设施、感知设施、车辆等进一步数字化,并接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实现全面感知和车城互联。从平台应用上看,基于车城网平台,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对城市交通进行优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将研究出台车城网平台建设技术导则,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感知设备的多元融合,推进CIM平台、车城网平台及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协同研发、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三是支持5G、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在城市开展多场景应用。试点城市基于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需要,不断释放应用场景,提供应用条件,促进新技术的落地,开展了智能网联公交、环卫、物流、出租车、自行车等方面的示范应用。我们将总结试点的经验,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自主代客泊车示范应用和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多主体参与建设和运营。

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加强引导,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和用户搭建创新平台,目的是探索形成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商业模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万钢表示,跨界融合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趋势,其中,汽车和能源双向融合成为大趋势,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和电网的V2G的双向互动。新能源汽车既是一个电力的消费体,同时又可能成为电力的储存体。

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和电网的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用电成本,提高电网的调峰效率、安全响应能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协同,要特别重视“光储充放”,因为直流快充电压越高,对电网冲击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利用光伏和波谷电的储能、电池二次利用来缓解高压直流充电对电网的冲击。

万钢认为,从能源角度看,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需要更多地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以及生物质。但作为新能源的载体,电力和氢气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运行零排放和互相可转化的特征。燃料电池汽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工业和更高效的储能领域。同时,氢能和电力是互相可以转化的,也就是说波谷储电、波峰供电,燃料电池蓄能发电系统和抽水蓄能发电可以互补,特别是在供电高峰区建立蓄能发展、发电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加州大学戴维斯交通研究院院长Daniel Sperling

Daniel Sperling先生主要谈两点信息。首先,对于所有人来说,中国、加利福尼亚和全世界,我们都面临着全领域车辆电动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我这里说到的电动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电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其次,我们每个人、政府以及企业之间都要精诚合作,合作会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Daniel Sperling鼓励大家采纳两条倡议:

第一条是有关于车辆的使用,如果我们要限制出行方面的碳排放,就必须减少在加利福尼亚的车辆使用,同时在中国我们要控制车辆的增速。

第二条政策倡议有关燃料去碳。除了发布推动车辆电气化的政策,特别是汽车、卡车以及公交车,我们也必须减少燃料的碳密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Beate Trankmann(白雅婷)

Beate Trankmann强调四点建议:

首先,必须从整体上看待汽车的碳足迹。也就是说我们要对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排放进行监管,不仅仅是用户端的全链条排放,也包括电池生产和处理过程中的全链条排放。

第二,促进车辆电网整合。向完全可再生能源领域过渡的两个主要挑战是能源生产的波动性以及发电与用电之间的地理距离。最大程度上发挥储能的作用,对于结局这一瓶颈问题至关重要。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颇有潜力的解决方案:通过双向充电实现分散式存储,通过车辆到电网(V2G)实现车辆电网整合(VGI)。

真正的VGI可能还需要激励措施,例如上网电价补贴或类似规定,以确保在电网需要时,城市或国家的电动汽车可以及时供电。

第三,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结合。中国的农村地区往往停车、充电比较方便,且可以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这样可以让农村居民驾驶新能源汽车,引导农村消费者直接转向电动化出行方案。

第四,我们必须促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发展。我们亟需出台跨部委联合出台的氢能国家战略,以绿氢为远景——这将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加速中国的脱碳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

在孙逢春看来,建立一套符合我国道路交通行业发展现状的碳交易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孙逢春建议,先行试点建立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技术体系,然后推广到交通领域。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与碳交易机制与体系主要包括碳税、碳奖励、碳抵销(或者说双积分)、碳排放交易与积分交易等四项内容。

孙逢春强调,碳中和是我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交通节能减排是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开发新能源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从实施产品补贴过渡到碳交易与碳奖励,是支持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必要政策。车联网实时大数据平台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四位一体、综合减排措施的必须技术平台。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

芮泽认为,虽然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上取得诸多的成就,但是中国未来在移动出行上仍有极大的需求亟待释放,因此在中国未来交通汽车行业的去碳化上,未来最后乘用车市场进一步释放,如何把新增的需求转变为电气化,对中国将是巨大的增长机遇。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来,在电动汽车的市场上积累了很多先发优势和经验,因此如何运用这些经验进一步保持市场的优势,也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极大的机遇之一。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邹骥在演讲中提到:碳中和意味着技术产业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其实大道至简,我们用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电力系统的深度低碳化,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将来一次能源都转化成绿色的、低碳的电力。

第二句话,终端用户全面电动化,用的都是绿电,这时候整个能源系统、整个全社会的碳排放就会全面走向碳中和。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交通的电动化无疑是要为未来的中国的碳中和以及全球的碳中和挑起一个大梁。

有五大战略来实现我们的碳中和,这里包括能效、电力部门的脱碳、终端用能部门的电气化(这跟我们最相关的)、非电力燃料的低碳转换、负排放。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碳中和查看更多>电动汽车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