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正在迎来新的曙光。2月5日,巴拉德动力宣布与Global Energy Ventures(下称“GEV”)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旨在开发一款命名为C-H2船的新型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用于运输压缩绿色氢。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 ID:weixin-gg-fcev 作者:游保平)
除了巴拉德,多家公司近期在燃料电池船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2020年12月底,众宇动力获得中国第一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2021年2月初,搭载大连化物所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燃料电池游艇成功试航行;2月4日,丰田宣布将与加拿大船用电池供应商Corvus Energy联手开发和生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
高工氢电了解到,近年来,研究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动力推进技术已经成为绿色船舶的重要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推进技术在船舶上应用可实现能源高效、零排放和船舶舒适度提升,是绿色船舶的理想动力推进装置,适应绿色船舶市场需求。
从技术层面来看,氢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应用具有三大优势:其一,可以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电源稳定可靠。氢燃料电池是稳定直流电源的来源,可以分布在整个船舶上,为船舶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并满足其所有电力需求。目前燃料电池系统的电能效率可达55%,它不产生温室气体,唯一的副产品是干净可用的水。燃料电池系统几乎不需要专门维护,维护成本低(燃料电池系统可重建)且使用寿命极长。
其二,支持远程运输,可快速加氢。氢气的能量密度比锂电池更高,因此燃料电池驱动的船舶可在再次加氢前运行更长时间、行驶得更远。这对于寻求更换船舶燃料动力系统的船队运营商来说,与锂电池供电相比,氢燃料电池系统更实用。
其三,氢气可储存在大型液体储存设施中,以便于在码头加氢。
由于氢能在绿色能源船舶应用领域有着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氢能船舶市场。现阶段,不仅是加拿大的巴拉德,包括中日韩、欧盟、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都开始聚焦燃料电池船舶市场,一场燃料电池船舶革命正在蓄势待发。
以下为聚焦船舶用燃料电池技术企业的最新进展:
01. 中船重工712所
作为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牵头和优势单位,中船重工712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便开始舰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究。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探索,目前712所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化:在氢气储存与输配方面,布局全产业链研发体系;拥有完善的电堆及核心材料研制、组装、性能测试平台。
在科研项目方面,712所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军用水下平台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同时也在推进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用于民用船舶领域。
2019年12月3日,712所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台500kW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解决方案,核心组部件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02.众宇动力
2021年1月下旬,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众宇动力”)获中国第一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此认可证书由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颁出。中国船级社(CCS)成立于1956年,是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是我国唯一从事船舶入级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
众宇动力很早就开始进行船用燃料电池研发工作。通过认证的是众宇的TWZFCSZ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在前后历时13个月,从设计、采购、生产、检验等全面满足严苛的认证标准后,获得证书。
众宇动力CTO李骁博士告诉高工氢电:“我们不会止步于此,接下来会基于船舶行业不同的细分需求,设计出性能更优、安全标准更高的燃料电池系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贡献己力,开启明日蓝天!”
03. 大连化物所
2021年2月初,搭载大连化物所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燃料电池游艇“蠡湖”号在经过半个多月的海上调试之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成功通过试航。
该艘游艇由大连海事大学建造,船长13.9m,由大连化物所开发的70kW氢燃料电池电堆和86kWh的锂电池组成混合动力,设计船速18km/h,续航180km,可载乘员10人。
国内首艘燃料电池游艇成功试航,得益于大连海事大学研究团队依托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先后解决了船舶氢气加注、氢气瓶组轻量化、涉氢安全设计、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船舶混动系统设计等技术难关后取得的成果,大连化物所提供的燃料电池电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4. 巴拉德
作为燃料电池领域的前辈,巴拉德也是开发船舶用燃料电池的业界先驱。
2020年9月中旬,巴拉德开发出面向船舶应用的燃料电池模块FCwave™,这是一个200kW的模块化单元,可以通过串联达到兆瓦(MW)功率级别,产品的预计使用寿命达到30000小时。FCwave™产品提供了海洋船舶的主要推进动力,包括客运和汽车渡轮、内河船舶和渔船等,以支持停靠在港口的游轮和其他船舶上的酒店设施和辅助负载。
2021年2月5日,巴拉德动力宣布与Global Energy Ventures(下称“GEV”,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为区域市场的能源运输提供综合压缩运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旨在开发一款命名为C-H2船的新型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用于运输压缩绿色氢。
巴拉德将基于FCwave™技术用于C-H2船的燃料电池系统设计,并将协助GEV将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该船中。巴拉德的FCwave™系统所需的氢气燃料将来自于C-H2船上存储和运输的压缩绿色氢。
05. 丰田
2020年2月,丰田汽车欧洲总部发布了氢能快艇快艇“能源观察家(Energy Observer)号”,其氢燃料电池系统来自于氢燃料电池车“Mirai”。这是丰田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首度应用于船舶之上。船上仅使用可再生性能源的能源观察家号将以挑战环绕全球一周为目标。
能源观察家号船上使用风力、太阳能,以及使用从海水中分离生成的氢为原料的燃料电池作为其驱动力来源,是世界首艘独立能源型燃料电池船。
2021年2月初,有消息透露,丰田与加拿大船用电池供应商Corvus Energy联手开发和生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该项合作中,日本丰田是Corvus Energy的主要合作伙伴,主要负责大规模生产燃料电池技术的供应。目前双方已经签署合作协议,以确保Corvus Energy能获得日本丰田成熟的燃料电池技术,同时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具有竞争力的定价。
上述船用燃料电池系统项目生产工厂位于挪威卑尔根。项目已获得了挪威国家机构“挪威创新”基金52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02.55万元)的资助,首套船用燃料电池系统将于2023年装船,系统将具有船舶认证,可从2024年开始商用交付。
06. 东芝ESS
东芝能源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ESS,下称“东芝ESS”)在今年1月宣布,其已与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NEDO)签署一项协议,NEDO已允许其经营一种用于大型运输方式的多用途纯氢燃料电池模块,作为广泛实施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计划的一部分。
东芝ESS在2017年10月1日从日本东芝总部拆分出来,致力于实现氢生产的氢经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碳排放。在此次宣布开发适用于大型运输方式的纯氢燃料电池系统之前,其已经开发出一款移动式船用3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已在2019年12月完成交付。
东芝ESS现宣布将开发的适用于大型运输方式的纯氢燃料电池系统,是一个紧凑、轻便、高功率的200kW级纯氢燃料电池标准组件“H2Rex”-Mov系统(供船只、轨道车辆、工程机械和其他大型运输方式使用)。据悉,该系统将比已经在开发和商业化的轿车和公交车系统具有更高的耐用性,且将于2024年末完成。
07. Corvus Energy
Corvus Energy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锂电池生产商,主要向航运、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公用事业部门的客户出售锂电池储能系统。在全球燃料电池快速发展的态势下,该公司业务显然也在由锂电池向燃料电池延展。
今年2月上旬,Corvus Energy与丰田达成在联手开发和生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合作。除了丰田,Corvus Energy还有其他合作伙伴,包括Equinor公司、船东Norled公司和威尔森公司、船舶设计公司LMGMarin、NCE海事清洁技术联盟和研究机构挪威东南大学等。Corvus Energy将和这部分公司合作开发和生产模块化、具有成本效益的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全球船舶市场。
08. 三星重工
2020年6月,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重工(SHI)与加州公司Bloom Energy(NYSE:BE)签署了一项联合研发协议(JDA),共同设计和开发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船。
三星重工在联合开发过程中积极参与到从早期研究到项目完成的所有相关活动中,以建造高效的燃料电池动力船舶。为了配合三星重工,Bloom Energy专门创建了一个多职能工程师团队,以让Bloom Energy服务器适应海洋环境的独特要求。
双方目标是到2022年向潜在客户展示该设计。商业化之后,预计三星重工船载Bloom Energy服务器的市场每年将增长到300兆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国氢科技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引领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全国6大核心制造基地从研发创新到规模化生产这些基地如何赋能绿氢时代?让我们一探究竟!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链最完整的氢能产业基地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打造“制-储-运-用”一体化闭环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突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辅导备案报告发布。辅导备案报告显示,科润新材5月9日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IPO辅导协议,法务和财务中介分别由国浩律师(苏州)事务所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科润集团于2008年在江苏淮安成立,总部位于苏州市吴江开发区,地理区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盛大启幕,能源领域相关提案一跃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而氢能,这一被视作撬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宏伟目标的关键力量,已然成为各省市布局政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8日,湖北省政府官网正式公开了《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解读如下:原文如下:省经信厅解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现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8日,湖北省政府官网正式公开了《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此前在10月9日,湖北省经信厅曾发布本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建成加氢站100座,氢气总产能达到150万吨/年。全面扩大氢能在交通、工业及储能发电领域试点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战略部署,抢占现代氢能产业制高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推动湖北省氢能强省建设,省经信厅研究起草了《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8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的下水活动暨应急船舶产品发布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码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蠡湖未来”号,船体采用全铝合金结构,总长20.5米,型宽5.2米,额定乘员20人,最大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6日,福建工信厅发布了归于人大代表关于推动氢能船舶发展的建议答复。福建工信厅表示,目前,我省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23型75艘,涵盖“江河湖海”多个应用场景。福建工信厅称,下一步,将鼓励企业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试点示范,加大力度推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九江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根据《措施》,九江市将在企业落户、氢能船舶应用、氢能车船运营、燃料电池及氢能船舶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财政补贴。其中指出支持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晓健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清洁能源船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LNG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多项氢能技术位列其中,分别包括中国一汽研发的商用车燃料电池整车及系统、氢能发动机、车用高性能膜电极;中国船舶研发的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动力绿色船舶;国家电投研发的兆瓦级PEM制氢系统;中农发集团研发的船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镇海区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积极研究绿氢、绿醇、绿氨替代,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湖北调研。5月12日,在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登上“三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长庆油田第二口“氢代油”钻井先导试验在靖32-40井圆满完成。这次现场试验首次实现钻井过程100%“氢代油”作业,氢能设备连续稳定运行200余小时。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长庆油田积极探索“油气热电氢”融合发展新模式。2024年12月,长庆油田在国内率先开展“氢代油”钻井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发展耐心资本。中央企业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当前,电力行业承担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