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06~2019年间全球重大网络攻击事件数量
IEA指出,虽然完全避免电力系统不受网络攻击是不可能的,但电力系统可以通过预防手段与补救措施相结合,使其更具虚拟空间韧性(cyber resilience)。这一韧性包括预防、响应并在遭受攻击后迅速恢复,同时保持关键基础设施连续性运作。
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电力公司和设备供应商都可以在加强整个电力价值链虚拟空间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工具可以是高度指令性的强制措施,也可以是以行动框架为导向、以效果为基础的指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虚拟空间韧性应该成为电力企业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问题。应将虚拟空间韧性作为组织运营的重大风险之一,对所存在的盲点和脆弱之处进行盘点,制定预防及响应措施,并对每次攻击事件进行记录和复盘,在经验教训中不断提升组织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
IEA还为电力企业、电力设备制造商、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具体的建议举措:
电力企业:
把虚拟空间韧性融入企业组织文化,并将网络安全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识别和评估网络风险,制定落实风控战略及重点行动领域;
制定并落实扎实的响应与恢复流程,压实责任,使得企业及设施在面临攻击时不受影响;
完善现有措施并结合内部教训和外部经验,制定实施新的措施;
开展网络攻击的预防演习,并甄别可能对本企业设施进行攻击的潜在黑客来源。
设备供应商:
参与网络安全方面的认证,提高企业产品、流程和服务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在风险管理方法和流程上,聚焦网络安全标准,使得设备投运后能够长期维持高安全性;
倡导供应商之间的合作,避免同一类型设备有来自不同监管机构的不同标准。
政策制定者:
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来提高认知程度;
要求主要利益攸关方采用现有的网络安全准则和工具;
开展网络安全相关培训,分享行业最佳实践;
推动行业在应对网络攻击预案和响应措施方面的合作。
2.3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气候事件影响
随着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电力系统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不断上升的全球气温、更加极端和多变的降雨模式、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和更加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热浪、森林野火、飓风和洪涝),已经对电力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并且呈加剧趋势。今年夏天,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的热浪和森林野火导致的电力大规模限供就是明显的案例。在美国,90%的大规模(影响5万家庭以上)电力中断事件都与气候事件相关。2005年1月,瑞典全国遭到风暴袭击,承受了长时间的断电。电网运营商的损失在2.5亿欧元,但对全社会造成的损失却高达30亿欧元。
气候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包括:在发电端,降低火电厂的效率和可再生电源的发电量;在输配领域,造成线路故障、线损增加和能力损失;在需求侧,大幅度增加空调的电力需求。
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些趋势及其威胁,但迄今只有17个IEA成员国将电力系统气候适应能力的具体行动纳入国家适应战略。其中,只有6国的气候适应战略覆盖了整个电力价值链。
IEA指出,“气候韧性”(climate resilience)是应对威胁的主要手段,应成为电力安全体系重要组成。气候韧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预见、承受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并很快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鲁棒性(robustness),资源齐备性(resourcefulness)和恢复能力(recovery)。
鲁棒性是电力系统在不断恶化的气候条件下保持高效运营的能力。比如说,不用水或用循环水进行冷却的发电机组就要比从河流或湖泊取水进行冷却的机组更具鲁棒性。
资源齐备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极端气候事件中继续运营的能力。
比如说,在洪水泛滥时,带有防洪设施的水力发电站就要比没带防洪设施的更有能力保持继续运营。
恢复能力是指系统在遭受气候事件中断后很快恢复运营的能力。具备应急计划、临时可用设备和能够随时调动的工作团队的系统比不具备这些的可以在灾难后恢复更快。
IEA认为,增强电力系统的气候韧性将带来很多好处。更具韧性的电力系统可以减少气候影响造成的损害和损失,投资效益大于成本。IEA估算,在气候韧性基础设施上投资1美元可以在未来减少6美元的损失。比如,埋在地下的输电线路比架在塔上的成本更高,但更能抵御极端气候事件。世界银行估计,如果在气候韧性方面所需的投资延迟10年,电力系统将承受双倍的危害成本。
此外,建设具有气候韧性的电力系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灾害的直接威胁。如在经常受洪涝影响的孟加拉,在防洪工程投资5.6亿美元可以避免16亿美元的损失。气候韧性还有助于清洁能源转型,使更多的电气化解决方案成为可能,并加速电力系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因为这些可再生电源往往对气候事件非常敏感。
IEA指出,在许多国家,电力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意识仍然落后。应将气候适应能力纳入能源和气候政策的主流,向私营部门发出强烈信号,激励电力企业在规划和运营中考虑气候适应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气候韧性。
三、 电力系统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以上三大挑战要求电力领域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电力企业和终端用户以全新视角审视电力安全系统框架,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电源来保障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电力供应安全,提高虚拟空间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这要求将技术、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行动结合起来,在更广的范围达成共识并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短期和长期的安全保障程度。
鉴于这三大挑战具有一定的共性,IEA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总体框架,包括以下5个层次的内容:
(1) 制度建设:建立明确的责任义务和奖励规则;
(2) 识别风险:定期进行全系统风险鉴别与分析;
(3) 风险管控:提高整个电力供应链的工作预案;
(4) 进度监控:对所采取的举措进行跟踪、记录和分享;
(5) 响应恢复:遭受中断或攻击时应采取的措施,事后复盘和经验教训总结。
针对以上每一层次,IEA还为政策制定者、电力监管者和电力系统运营商提出了建议,如表1~5所示。
表1 应对电力安全新挑战的政策框架:制度建设
表2 应对电力安全新挑战的政策框架:识别风险
表3 应对电力安全新挑战的政策框架:风险管控
表4 应对电力安全新挑战的政策框架:进度监控
表5 应对电力安全新挑战的政策框架:响应和恢复
作为能源领域的权威国际组织,IEA当然也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IEA呼吁各国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运营商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相互借鉴,分享交流在应对这一全新挑战方面的最佳实践和创新做法,实现电力系统亟需的变革,确保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电力供应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IEA的报告没有涉及到电力用户,而受电力供应安全影响最大的却是用户。电力的终端用户应高度重视电力系统面临的三大新挑战,采取包括储能、备用电源、备用能源来源等措施,保障自己在极端气候事件中有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IEA),Power System in Transi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head in electricity security,2020年10月。/reports/power-systems-in-transition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虚拟空间与能源安全》,2014年9月5日。/news/news-887639-1.html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卢东亮举行会谈。山西省副省长赵红严参加会谈。卢东亮感谢国家电网公司长期以来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当前,全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纳从研发到运维的全方位人才。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驱动下,清洁能源劳动力的需求将达到约3,000万,企业、学校、政府须加快合作以满足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需求。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并始终走在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30年,“三北”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奏响生态修复与能源转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红海沿岸的季风吹动,位于苏伊士湾的77台远景智能风机迎风而舞,它们正在非洲大陆创造新的历史。近日,采用远景能源EN-171/6.5MW智能风机的非洲单机容量最大、总装机容量也最大的风电项目——埃及Amunet500MW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国际产品线总裁徐刚表示,远景自创立之初就坚定执
中国人热衷于“种地”这件事,真的藏不住了!这次,中东阿布扎比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其中,中国的光储技术功不可没!阿联酋光储微网绿色农场落地地处“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地理环境,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可用耕地面积占比仅有1.7%,因而新鲜蔬菜运至阿布扎比需要长途跋涉。如今,这一“日常”
7月14日上午9点17分,冀北公司在承德县试点运行的新一代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精准定位鸿郡小区1号楼3单元停电信息,作为“绿色希冀”品牌服务升级的重要载体,不到1分钟自动派工至台区经理任艳峰的手机终端,不到15分钟,下板城供电所员工任艳峰、鞠红完成故障排除,恢复供电,并在i国网APP完成工单流程闭
7月13日,廊坊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局部地区气温达38摄氏度,电网负荷随之攀升。在位于廊坊三河市的220千伏邵翟一二线22号杆塔旁,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检修二班班长韩金涛和同事顶着烈日,对输电线路开展特巡工作,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障。“确认无人机电量充足,即刻起飞至22号塔,
近日,湖北省首座采用“基建+智巡”同步施工模式建设的110千伏修远变电站投运。该变电站合闸送电瞬间即可启动全场景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感知变电站站端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实施远程停送电操作及响应异常事故,实现变电站内设备“零时差”感知和远程智能控制。110千伏修远变电站采用先进的智能巡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2022年8月,美国政府批准了《通胀削减法案》(IRA),为美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注入强劲信心。作为在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十多年经验、参与1GW以上太阳能发电场和数百兆瓦电池储能项目开发的专业人士,独立电力生产商ArevonEnergy公司高级开发经理ArunMuthukrishnan亲眼见证了了《通胀削减法案》
7月9日,辽宁电网日用电负荷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大关,达到4130万千瓦,刷新辽宁电网的负荷峰值。据悉,辽宁电网7月7日电网负荷为3786万千瓦、8日为3935万千瓦、9日突破4000万千瓦,形成明显的“三级跳”态势。据介绍,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辽宁电力编制印发“一方案、两清单”,细化落实迎峰度
近年来,越南凭借其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正迅速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根据最新的《第八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越南设定了极具雄心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8%。为此,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4月10日发布了关键的第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天津电网负荷持续攀升。7月11日13时33分,天津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922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目前,天津电网整体运行平稳。“今夏供电压力主要来自于骤增的降温负荷,据估算,用电高峰期,天津地区空调等降温负荷约占用电总负荷的40%。”国网天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晓静介绍,
7月10日,国网玉田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张洪亮、宋金奎来到玉田县于家铺扬水站开展专项安全检查,为安全度汛筑牢坚实电力保障。为做好防汛工作,国网玉田县供电公司认真分析历史汛期数据与气象预告,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辖区27座重点排涝站进行“地毯式”排查。“我们重点检查了排涝站的备
7月9日21时,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广阳供电中心配电运检二班接到紧急求助电话。“家中突然停电,我孤身一人,这可如何是好……”电话那头,传来河北廊坊广阳区春阳路宿舍楼内八旬甄大娘焦急而无助的声音。闻讯而动,值班人员韩冰、魏强、李朋迅速响应,携带低压维修工具与备用材料,仅耗时15分钟便抵达甄大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防范作业风险,近日,国能龙岩发电公司以工作票管理为抓手,通过制度完善、流程细化、监督强化等举措,全方位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该公司对现行工作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工作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票
7月11日,受“丹娜丝”台风影响,龙岩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全力护航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国能龙岩发电公司迅速行动,全面开展防台防汛专项检查。图为电气检修人员对远程泵房柴油发电机蓄电池进行测量此次检查严格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全面排查、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2025年,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科公司”)在上海市静安区注册成立。7月8日,数科公司在中国电气装备数字化工作推进会上正式揭牌,标志着集团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组建数科公司是集团公司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7月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赴国网冀北电力检查迎峰度夏供电保障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庞骁刚先后前往秦皇岛供电公司河东寨变电站、北戴河暑期保电中心和国网冀北电力北戴河供电保障指挥大厅等地,检查电网运行、电力保供、安全管理、应急响应、优质服务等方面工作,听取
最近,±800千伏苏州换流站1号、2号调相机顺利送电成功,标志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成功实现±800千伏苏州换流站调相机,在国网系统内首次实现调相机启动自主精准调速,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我国电网核心设备运维能力迈上了新台阶,为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注入了强劲动能。读来笔者生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