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印发!关于风电说了这些...

2021-02-19 09:07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内蒙古风电风电十四五风电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加强黄河干支流堤防和防沙控沙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改善滩区生态环境,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及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滩区移民迁建。完善十大孔兑等支流防沙治沙拦沙冲沙防治体系,加快推进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综合治理。增强包头、呼和浩特、乌海等城市防洪能力。科学实施乌兰布和、小白河、杭锦淖尔、蒲圪卜、昭君坟、黄河阿拉善应急分凌(洪)等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构建以海勃湾、三盛公水利枢纽为调度核心的凌汛分洪体系。持续开展黄河“清四乱”行动。重点对昆都仑、巴图湾等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强黄河水文、水质、气象、地灾、雨情、凌情、旱情等状况动态监测、科学分析和信息预报。建设黄河流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平台,强化安全运行监管。

第五节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发展生态高效农牧业,以河套-土默川平原为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资源库,培育提升天赋河套、乌兰察布马铃薯、乌海葡萄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打造河套灌区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建设绿色清洁能源基地。统筹推进风光氢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支持发展大数据等数字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积极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弘扬。加快建设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和黄河文化遗产廊道,打造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

第五篇 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更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以高质量建设“两个基地”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十一章 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优化升级

根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有序有效开发能源资源,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能源产业和企业,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第一节 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方式

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坚持大规模外送和本地消纳、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重点建设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能源,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实施控煤减碳工程,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快推动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交易,建立碳排放强度考核机制。依托鄂尔多斯和乌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化风光制氢,探索氢能供电供热商业模式,建设绿氢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重水堆、压水堆、高温堆等核电燃料制造,建设包头核科技创新示范产业园,推动核燃料民用化发展。

第二节 加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实施能源综合利用升级改造,加强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推进煤基多联产示范,加大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综合利用,加快冷热电气一体化建设,构建工业园区能源“动力岛”。优化供能模式,探索推进绿色数据与算力中心供能模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开展效能赶超行动、碳排放对标活动和全民节能行动,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碳,实施燃煤电厂节能改造。实施再电气化工程,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协同互动体系。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老旧小区改造)、居民领域电能替代,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实施数字能源工程,推进大型煤电、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建设智慧电厂,所有生产煤矿建成智能煤矿,开展输气输油管网智能化建设,建设苏里格、大牛地、东胜等数字气田,建立智慧能源大数据平台,推进能源生产、储运、消费等环节数字化转型。煤炭产能动态稳定在13亿吨左右。

第三节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

实施灵活电网工程,打造蒙西电网“四横五纵”、蒙东电网“八横两纵”主干网架结构,积极推进甘迪尔至川长、宁格尔至巨宝庄、巴林至金沙至阜新(内蒙古段)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动实施蒙西电网与华北主网异步联网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蒙西电网与华北主网弱联系问题。规划建设蒙西至河北、至天津、至安徽、至河南、至南网特高压绿色电力外送通道。推进柔性直流输电、智能局域电网和微电网等技术应用,以及各类储能规模化示范。大力推动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用户侧智能需求响应能力。实施气化内蒙古工程,稳步扩大天然气生产能力,加大苏里格、大牛地、东胜等气田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建设松原至白城至乌兰浩特天然气管道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呼伦贝尔支线,推进察右前旗至化德输气管道、福安屯至开鲁至奈曼天然气管道等区内干线管道和旗县供气支线、工业园区供气支线建设,实现蒙西地区县县通气、蒙东地区市市通气。

第四节 加快稀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效绿色开发白云鄂博稀土资源,提高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稀土、铁、铌、钪等共伴生资源高效分离提取,打造勘查、开发、利用、回收全产业链。依托包头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加强稀土元素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发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纯稀土合金材料、高档数控机床用稀土磁性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扩大稀土催化材料在钢铁、水泥、玻璃、汽车、火电、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稀土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开展稀土资源地质勘探详查,完善稀土交易中心功能,推动稀交所升级为国家级交易所,加快国家级稀土创新中心建设,增强我区稀土产品国际影响力。到2025年,稀土磁材产能达到10万吨,打造国家重要的稀土新材料生产基地和“中国磁都”。

第十二章 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坚持绿色兴农兴牧,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牧业,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

第一节 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

以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立足各地水土等农牧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形成粮食安全产业带和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增强区域农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土默川平原、河套灌区等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达到5500万亩以上。加快推进抗盐碱农作物品种改良,实施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工程,在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和西辽河流域重点改良轻、中度盐碱地200万亩。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行动,保护黑土区耕地430万亩。坚持“农牧结合、为养而种”“种养结合、以种促养”,实施国家绿色肉奶安全保障基地建设工程,大力推动奶牛、肉牛、肉羊和绒山羊向优势产区集聚,推动牛羊肉和牛奶生产大县建设,力争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打造以黄河流域、西辽河-嫩江流域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北部牧区寒冷地区为重点的优质饲草产业带,重点建设呼和浩特中国草种资源库、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高产优质饲草基地、阿鲁科尔沁百万亩优质苜蓿产业基地,力争突破3000万亩。

第二节 增加绿色农畜产品供给

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计划,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发挥赤峰、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世界黄金玉米产业带”和优质粳稻、大豆产区优势,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合理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牛奶、玉米、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稻米、杂粮杂豆、小麦、向日葵、蔬菜、饲草料等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蒙中药材、燕麦、荞麦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到2025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8个。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深入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持续打造锡林郭勒羊、呼伦贝尔草原羊、昭乌达羊、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兴安大米及民族奶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全国知名区域公用品牌30个以上。建设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打造世界级企业和国际乳业品牌。以乌兰察布、赤峰、呼和浩特、呼伦贝尔为重点,提高鲜薯加工转化能力。支持河套全域、呼伦贝尔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突出绿色、天然、有机等品质,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努力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第三节 完善农牧业服务体系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稳定在130万亩以上。畜禽、农作物优良品种达到10个以上。实施基层农牧业科技服务行动,构建以农牧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科技特派员等为重点的基层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农牧业科技园区达到65个。提升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畜牧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实施农牧业品质提升工程,支持标准化生产。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稳定在85%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十四五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