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与电网企业形成工作合力,坚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规划理念,通过持续加大投资,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装备水平,配网规模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持续提高,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配网侧接入电源中,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充电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充换电设施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20年,配电网投资连续7年超过输电网。
截至2020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小康用电示范县等配电网工程圆满收官,取得显著成效。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供电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乡村地区电网薄弱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保障农业和民生用电。
投资重点明确突出供电质量稳步上升
“累计投入10.2亿元专项资金,完成迪庆、怒江地区110千伏及以下项目681项,新建或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9座,10千伏配变687台、10千伏及以上线路900千米”——南方电网承担的国家“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任务在2020年上半年全部完成,3年累计投入17亿元,显著提升了这些地区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2020年的配网建设,“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上半年,有关省份提前完成了“三区三州”、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显著改善了深度贫困地区21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1900多万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我国农村平均停电时间从2015年的50小时降低到2020年的15小时左右,综合电压合格率从94.96%提升到99.7%,户均配电容量从1.67千伏安提高到2.7千伏安。
“十三五”以来,我国电网投资建设向配网、农网倾斜。国务院部署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共计安排下达农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投资532亿元,撬动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社会资金1259亿元。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共完成160万口农村机井通电,涉及农田1.5亿亩;为3.3万个自然村通上动力电,惠及农村居民800万人。
十三五初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络设施与服务体系,”此后,国家能源局发布 《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从7大方面对配电网建设改造任务提出目标,要求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到2020年,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网架持续改善和设备设施的不断升级,供电质量逐步提升,用户停电时间采集更加准确、电网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更加强。据国家能源局信息,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50个主要城市供电企业用户供电可靠性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平均供电可靠率为99.948%,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15小时/户,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为0.26次/户。
网架结构日趋合理主动配网引领潮流
2020年,国网上海电力交出亮眼成绩单:上海全域供电可靠率达“4个9”(99.9923%),核心区供电可靠率突破“5个9”(99.9991%),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针对变电站间负荷转供能力和平衡能力不足、变电站直送用户线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上海电力首次提出10千伏“钻石型”城市配电网发展思路。到2020年,国网上海电力已规划“钻石型”电网30组,立项23组,建成20组。目前,已建成的“钻石型”电网平均供电可靠率高达99.9996%。
“十三五”以来,国家电网坚持目标网架引领,电网结构日趋合理。高压配电网方面,城网以110(66)千伏和35千伏链式、环网、辐射式结构为主,占比在2019年95.94%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主变压器、线路N-1通过率全面提升,农网110(66)、35千伏电网辐射式结构比例由2015年的42.81%降低至2019年的38.7%,主变压器、线路N-1通过率较2015年提升4个百分点以上。
中压配电网方面,城网10千伏架空网以多分段适度联络为主、电缆网以单环网为主,10千伏主干线路联络率由2015年的83.98%提高至2019年的92.60%,线路N-1通过率由76.89%提高至86.03%;农网10千伏线路以辐射式架空网为主,联络率由2015年的43.58%提高至2019年的63.48%,线路N-1通过率由37.41%提高至55.74%。
衡量配电网水平的可靠性指标节节攀高,但同时,配电网也面临分布式清洁能源、充电桩等接入带来的新挑战。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66.65万台,充电站4.33万座,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83.11万台。我国建成了世界上充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设施体系。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新增并网分布式光伏装机701万千瓦,同比增长78.4%。截至12月底,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7831万千瓦,占光伏总装机比重30.9%。分布式电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分布式电源占配网接入电源额定容量比重持续攀升,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由2015年的1.70%至2019年已上升至4.70%。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多样性负荷的接入,传统配电网面临着短路电流增大、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不足、能效水平降低、潮流控制和电能质量控制难度增加等诸多挑战。在江苏、浙江、河北等省一些先进区域,主动配电网迎合发展趋势,在有条不紊地研究示范。
浙江省电力公司以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主动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配电系统的规划典型方法,实现分布式电源与可控负荷、储能的协调配置。2020年,共服务20176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容量约144.93万千瓦。通过主动配电网,实现了主动规划、主动管理、主动控制、主动服务及负荷侧主动响应、电源侧主动参与,高水平消纳了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同时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与用户侧紧密耦合配网结构将更加灵活
“‘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配网系统将面临诸多新挑战。一方面,数字新基建、电动汽车充电桩、电能清洁取暖等将引发电力需求剧增,需要配网系统提供足够的容量和高可靠性电力。另一方面,光伏‘产能楼宇’、低速风电、其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要配网系统能够更加有效地吸纳这些不稳定的分布式电源。在电网运营上,储能技术和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在内的储能设施,需要与配电网产生充放电互动,而综合能源服务、需求侧响应和基于数字技术的‘ 虚拟电厂’都在呼唤着更加灵活互动的配网系统。”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与亚洲开发银行、北大能源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建言‘十四五’能源发展”论坛上这样总结到。
这个包含多位行业知名专家的论坛分析,配电网作为连接能源生产、转换、消费的关键环节,在能源革命的新要求下其功能也将升级。配电网将承接、配送上级电网的大规模电力,灵活接入各类分布式能源,并通过电网、气网、热网间能量流的交互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联互通互补。
“‘十四五’配网投资仍将高于主网。从存量来讲,主网基础较好;而相对来说,配网投资需求较大。现在清洁能源发展等新的要素大多集中在配网,对配网网架建设、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很快。”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综合研究所副所长靳晓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布式的清洁能源点多面广,就像撒芝麻一样,它的并网点也非常多。未来密集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很多,渗透率增高以后,电网双向潮流会比较普遍,对配网运行的灵活性会有更高的要求。像主网目前基本都是环状的一样,今后对配网的结构也有更高的要求,在网架、接线方式等方面都会更加追求灵活性的设置。”
上述多位专家同样认为,电网发展重心由输电网向配电网转移,是加快能源转型的需要。配电网正成为电力系统的核心。配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环节,需要进一步提升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引领多能耦合互补、多源聚合互动,培育新业态、创造新价值,从技术、功能、形态上推动配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十四五’将国家清洁能源战略更好融入电力规划顶层设计,推动电力规划从供应侧、输电网向配网侧、用户端延伸。”中电联《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建议,在用户侧和配电网紧密耦合的趋势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配电网差异化规划来满足终端用能需求。今年电网将加快构建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电网柔性调节能力,并基于柔性输电技术加强电网弹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无锡市能源集团将打造江苏省首个机场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微电网”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将发出绿电56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0余吨。据介绍,此次机场东货区的“智能微电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了集分布式屋顶光伏、用户侧储能系统、电动载具充电设施、交直流微电网示范于一体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6日,±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完成750千伏交流系统调试。该换流站交流系统投运是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的重要关键节点。该工程交流系统调试工作于4月26日开始,历时10天,分三阶段实施,累计开展了6大项146小项调试项目,核对并执行定值单710份、完成操作163
一、会议概况主题:柔性·互联·低碳时间:2025年5月15日地点:浙江·杭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北极星电力网支持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极星招聘、北极星学社赞助单位: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
5月6日,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征集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意向储备项目的通知。符合1014号文有关要求的项目均可申报,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储能设施项目;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燃煤发电(含热电联产煤电)项目;特
4月29日,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石嘴山市2025年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石政办发〔2025〕26号)。其中主要指标包括获得电力。具体举措包括,实施电力接入服务包和契约制接电服务。整合内部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电力接入服务包和“意向接电+约时送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2日,由特变电工高压开关(GIS)智能工厂自主研制的126kV绝缘真空开断型环保GIS开关成套设备,共20组批量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投入商业运行。据悉,在其全寿命周期预计可减少等量二氧化碳用量约10万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也成为我国首个大规模应用洁净空气绝缘真空开断
接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2024年完成农网投资超1600亿元,有效消除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差异化提升灾害易发区域、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区域供电保障水平。推广“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新建服务点1.2万个,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发布分布式
5月2日11时5分,国网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监测石家庄新能源发电出力突破500万千瓦,达到514.5万千瓦,占全网用电负荷的70.5%,标志着该时刻超七成电力客户用上清洁、绿色电。近年来,石家庄地区光伏项目稳步发展,风电储能加快布局,新能源整体发展呈现“量率齐增”态势。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
近日,随着搭载TINYAI(小型化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系统的无人机在配网线路上完成自适应巡检作业,国网铁岭供电公司配电网智能巡检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该系统通过小型化人工智能方案,攻克传统无人机巡检成本高、效率低等核心难题,为配网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4月16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联合中科方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5月6日,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77号提案的复函中表示为促进农村户用光伏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局将加快出台《重庆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督促指导各区县尽快制定并公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服务指南,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强在建项目监管;持续优化农村地
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供电半径长、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影响故障判断准确率。国网蒙东电力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实现——4月18日,在蒙东赤峰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室,4名施工人员完成了新建工作站的主机、加密装置和交换机安装工作。“预计6月底,我们将在34个旗(县
近日,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应用新一代配网工程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施过程管控,衡水10千伏里韩线整体改造工程提前42天完工。配网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电网建设成效和民生保障。2023年12月,国网河北电力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配网工程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上线。今年4月,在深化该平台应用
推动河南能源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王朝晖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系统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河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做到敢于监管、科学监管、善用监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实施第七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在最新一批源网荷储名单中,包含风电项目325MW,光伏项目132.6MW。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从该省份发布第一批源网荷储名单至第七批以来,风电项目容量已经累计达到了约3.8GW。在该省2025年2月印发的《河南省配电
3月7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分别与到访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宏,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丁俊等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晓虎,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张卫江,以及相关部门、单位
2月24日,在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10千伏星雁1线的施工作业现场,国网新罗区供电公司迅速组织力量,开足马力,全面推动配网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绘画“新蓝图。”此次全面开工的配网工程项目,也是国网新罗区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次配网工程涵盖了多个
2月12日,从湖北襄阳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获悉,该中心159条10千伏线路中已有156条投用配网全自动化装置,配网馈线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8.1%,供区内配网故障处置时长由小时级压缩至秒级。2024年以来,该中心通过梳理配网关键节点和馈线自动化投运流程、优化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推进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
1月16日,美国能源部联合多个机构发布《美国分布式能源并网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针对1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次级输电网的分布式能源并网堵塞问题,提出了数据互联互通、缩短并网时间、提高并网成功率、保障并网安全稳定等四大目标,并制定了若干项重点举措和解决方案。美国分布式能
“十五五”是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担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等多项重大任务,又肩负打好如期实现碳达峰攻坚战收官战的重要使命,做好这一阶段的能源发展规划,对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建设能源强国至关重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重庆新型能源算力枢纽加快打造,疆电入渝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重庆虚拟电厂平台投入运营。“还应加强入渝电网建设,保障电力供应稳定。”重庆市政协委员、綦江区政协副主席、民革区委会主委李朝明建议,今年还可逐步推进各项电网建设工程,提升重庆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
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标准落实雨雪冰冻灾害应对措施,强化线路通道抗冰防舞动隐患整治,研发运用先进监测和防治技术,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凭借科技与智慧,精心构筑起坚固的电网寒冬防线,坚决打赢迎峰度冬保供攻坚战,展现出守护电网安全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智慧。在提升线路“硬实力”
日前,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为推动全省重点电网工程加快建设,青海省能源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多部门协同研究解决卡阳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卡阳750千伏、文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青海谋划的骨干网架补强重点工程,对于推动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
为推动全省重点电网工程加快建设,省能源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多部门协同研究解决卡阳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卡阳750千伏、文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我省谋划的骨干网架补强重点工程,对于推动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支撑西宁市新增负荷增长意义重大。东
5月6日,山西省能源局关于加强2025年新型储能管理工作的通知(晋能源新能源发〔2025〕90号)。其中指出,电网公司要对本次调整入库的项目进一步优化接入流程,加快办理接入并网手续,做好服务保障;与项目单位充分对接沟通,同步做好项目送出工程衔接。鼓励具备条件的项目实施联合送出,各地市能源局要
“五一”假期,广西多个重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不停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者们奋战在施工一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用电保障筑牢坚实能源基础。5月2日,在南宁市武鸣区至三塘镇的崇山峻岭间,电网“高空飞人”头顶烈日,在四五十米高空开展线路附件安装作业。当前,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
4月30日,四川省甘孜州巴塘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成都金融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四川电网(2025年)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顺利建成。“十四五”以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用电需求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夏季,四川最大用电负荷需求将突破7000万千瓦。为此,国网四川省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
4月24日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内蒙古特高压外送电量达431.5亿千瓦时,为历年同期最多,有力支撑电力保供大局。目前,内蒙古已建成面向山东、天津、山西、江苏等地的“五交三直”8项特高压输电工程及配套汇集电网工程,内蒙古特高压外送电量连续7年增长。国网蒙东电力建立特高压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24日举行的“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能源类项目作为内蒙古重大项目谋划行动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区能源重大项目计划投资3200亿元,“十五五”期间能源重大项目总投资预计可达1.85万亿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铮介绍,今年以来,全区已经
近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在电网建设领域,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基建施工作业中。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红河电厂扩建项目接入配套电网工程220千伏吉安变电站工作现场,人形机器人收到指令后,灵活地完成了接地螺栓紧固及高空引流线间隔棒安装作业。据了解,电网建设施工作业中面对高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的高效并网与远距离输送,需要超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近年来,新疆加速推进超特高压电网建设,助力“风光”变“绿电”,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绿电大通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