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雷斯塔能源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有一个行业将成为新的就业天堂——海上风电。新冠疫情导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就业率大幅下降,虽经济复苏到来时会有所上升,但就业率基本不会回到几年前的辉煌。然而能源行业中,海上风电行业前景看好,预计再过十年,海上风电行业的就业需求将增加两倍。
船员就业新选择
2020年,海上风电行业提供了约29.7万个全职工作岗位,雷斯塔能源预计,到2025年将激增约58.9万个工作岗位,而到2030年,海上风电行业将带动约86.8万名人员就业。
就业岗位数量的评估基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据悉,到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能增至110吉瓦(GW),到2030年将增至250吉瓦,这种多产的增长需要大量熟练的员工。在雷斯塔能源的分析中,计算了全职等效(FTE)工人数量的人员需求(一人一年的全职工作,不考虑实际工作时间),并且仅包括全球海上风电容量部署驱动的直接和间接工作。
海上风电行业为整个价值链提供了一系列的工作机会——从项目规划和融资到制造和运输,再到建筑、运营和维护。
美国风能协会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海上风电行业提供了高薪的工作,需要多元化技术人员……电工、焊工、涡轮机技术人员、码头工人、卡车司机、起重机操作员、铁工、管工、打桩工、工程师、机械师、科学家以及海上设备和船舶操作员。”
据有关机构估计,船员约占海上风电所有工作岗位的30%~50%。以船员在海上风电行业最低占比30%的需求来计算,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行业约有8.9~14.85万船员,到2025年时,这一行业的船员需求将增加到17.67~29.45万,而到2030年时,这一需求将激增到26.04~43.4万。而且雷斯塔能源预计,未来十年中在风电场装机容量的推动下,海上风电行业对船员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
与远洋船员相比,海工船员的福利待遇更好一些。虽然从工作繁重度上看,可能海工船员要更辛苦一些,但近几年远洋船员随着各项检查制度的趋严,船上工作繁杂度也在增加。但从离岸远近来看,可能海工船员更胜一筹,因为海工设施非远洋作业,船员上岸具有优势,这种优势尤其在新冠疫情下更为明显。
中国是拉动就业主力军
2020年中国的海上风电增长量占全球39%,成为去年海上风能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紧随其后的是荷兰和英国,占比分别为18%和17%。此外,雷斯塔能源预计,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进一步增长11.8吉瓦,增幅高达37%。而中国的贡献率预计可达63%,将继续引领海上风电增长。
2021年后,中国将开始逐步取消上网电价,这使得许多开发商致力于在短期内完成电力项目建设。因此,中国今年的电力产能预计将大幅增加。
对此,雷斯塔能源公司的海上风电项目经理亚历山大·弗勒特表示:“截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待建项目的装机容量超过10吉瓦。而为了获得全额上网电价,国内的电力开发商正竞相进行项目调试,以期在今年年底前达到最大运行量。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原计划于2020年投产的项目也延期至今年建设,这意味着,中国今年的电力装机容量将大幅增加。”
2020年2月底,三峡集团以580亿元投资、1.7万个就业岗位,创造国内海上风电一次性开工建设规模之最。
除中国外,欧洲在未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也将占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领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将增加两倍以上,从2020年的11万个增加到大约35万个,即到2030年仅欧洲大概就有十几万的船员缺口,这种缺口尤其表现在接下来的五年中。
此外,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海上风电将大幅增加就业机会,预计韩国、越南、日本将贡献巨大的海上风能。
在美洲,尤其是美国,将成为海上风电部署的主要推动力,由于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将电力部门脱碳50%的计划。估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近15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其中30%来自纽约州。实际上近几年,风力涡轮发电机领域一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对船员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海上风电船队投资加速
据克拉克森研究显示,2020年是海上风电市场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共有18个海上风场进入全容量并网投产阶段,其装机规模达5.6吉瓦。海上风电全年的承诺投资规模达到510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海上油气板块。此外,风电开发、运营商对绿色供应链的诉求以及船舶所面临的排放限制压力使得市场正加快对海上风电船队的投资。
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得到了市场强大的投资支持。2020年,全球共有18个总计5.6吉瓦的风场全容量并网投产,48个总计16.4吉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其中有近一半的项目位于中国大陆并争取在2021年底前并网投产以获得中央补贴)。截至目前,全球已投产海上风场达160个,合计共31吉瓦,包括7,200座海上风机。到2025年底,全球将有15,000座风机作业于350多个海上风场,其投产规模将达到近90吉瓦。
在海上风电发展的初始阶段,部分服务于传统海上油气行业的船舶被租用或改装到海上风场建设中。随着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上风电船队也开始向专业化阶段迈进,并已演化出专用的海上风电安装、海上风电运维以及满足步行作业要求的船型。包括其他海上施工及辅助船舶在内,克拉克森研究目前记录的从事海上风电开发的船队规模约为875艘,相关新造船订单达到125个。为船员们提供了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具有前景的就业岗位。(中国水运网综合自“今日油价、海事服务网CNSS、中国石化新闻网、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克拉克森研究”等媒体报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期,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陆续召开了月度会议,提及提质增效、压降单位成本等内容。6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5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会议强调,要全力巩固和扩大经营成果,把“量价统筹”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眼睛向内、深挖潜力。要全力深化改革创
当地时间6月12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应邀出席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经济与可持续海洋发展”主题论坛。据介绍,中广核积极拓展海上清洁能源应用场景,已打造近20个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47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48亿千瓦时,能够满足
6月18日,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等市领导与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一行,以及省能源集团、省海风公司有关负责人座谈交流,共商共推海上风电创新发展。近年来,温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吸引诸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布局,联手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其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6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1-5月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1-5月国家电投集团经营效益总体延续“向好
京能集团评标专家征集根据京能集团发展需要,现面向集团内部及社会开展评标专家公开征集工作,吸纳具备现场评标工作能力的专家入库,参加招标采购评标工作,有关要求和入库流程如下。一、基本要求评标专家人员需符合申报条件且自愿参加京能集团项目评标工作,能够自觉遵守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及评标专家管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之路,擘画海上风电的未来蓝图。7月3-4日将同期举办海上风电项
第1号台风“蝴蝶”对海上风电场设备及人员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广东、福建区域各项目部闻“风”而动,暂停所有海上作业,对风机基础、叶片及海缆路由开展巡视检查,同步强化海上升压站防风紧固措施,筑牢海上风电设备“防风屏障”。福建区域于6月11日12时顺利完成60
近日,金风科技在甘肃试验风电场顺利完成我国首个“风机大部件免主吊更换”智能设备测试,使用金风自主研发的“自提升智能设备”,完成了GWH204-6.7MW机组齿轮箱与发电机的高空拆装验证。依托该设备,未来风电机组大部件更换将大幅减少对大型吊装设备的依赖,预计降低大部件更换运维成本达50%。目前,
6月18日,华润汕尾红海湾五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478500000.00元。华润汕尾红海湾五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海域,项目总容量为500MW(若超过按照500MW计算),风电机组台数不超过32台(含塔筒),16MW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在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工程师:她扎根电力行业十余载,从交流输电到特高压直流输电,再到海上风电柔直送出,从工程设计到技术攻坚,始终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下一步”的信念,在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她,就是王凤云——一位用专业与创新书写能源变革篇章的巾帼标兵。从“设计尖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全球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300多名员工在德国集体发起了无限期罢工,目的是为了达成新的集体协议,改善员工的薪酬和工作条件。据了解,参与集团罢工的员工都属于德国工会IGMetall组织,工会呼吁改善工作条件,包括提高薪酬透明度、工资增长和同工同酬。工会代表对外表示: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突破一亿人。其中,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将达4200万人,占比超过1/4。从行业分布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IRENA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约1100万人;而未来30年,
据国际可再生能机构(IRENA)的最新分析,2018年全球有1,100万人从事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工作,相比之下,2017年这个数字为1030万[1]。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贸易和安装,IRENA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就业年度报告发现,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可再生能源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可再生能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数据,一座50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可创造210万人-天的就业机会。其中59%的就业岗位用于制造和采购、24%运行和维护、11%安装和联网、5%风场退役、1%项目规划、0.1%用于运输。
根据刚刚发布的《2018年美国能源与就业报告》(The2018U.S.EnergyandEmploymentReport),2017年风电就业人数为107,444人,比上一年增长6%。具体来说,风电的就业构成是:建设、安装(33.9%)、制造业(25.6%)、专业服务(21.0%)、贸易(11.1%)以及其他。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
2018年5月,世界可再生能源署发布《可再生能源和工作年度回顾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相关阅读: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口首次超千万六成在亚洲报告提出可再生能源产业在2017年共产生了超过50万新的岗位,该行业雇佣人员总数也首次突破1000万。报告通过技术和选定的国家,描述了过去几年行业雇佣的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00年时德国煤炭工业(硬煤、褐煤)的就业人数为132,877(其中硬煤岗位101,481人、褐煤岗位31,396人),而当年风电行业就业人数仅为46,800人。此后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而风电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2016年风电就业人数已达160,200人,而煤炭就业人数降至31,258(其中
目前,海上风电正在全球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也逐步显现。相关研究显示,在英国,海上风电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数将由现在的1.75万个增加到2032年的4万个。而到2030年,该产业会在美国创造出3.6万个就业机会。JonBeresford此前与英国煤炭行业打了23年交道。他的上一份工作是12年前在一座发电
2015年,中国风光发电带动的直接就业(直接就业人数是指在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电厂工作的所有人员)人口约为45万人,这一数字将在2030年增长4倍,上升至240万人。近日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的协同效益》报告中显示。据了解,该报告基于2015年至2030年中国电力系统发展情景预设,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冯延晖博士小编: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贵校)风电专业设置情况以及热度?冯延晖:国家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10年批准成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同时合并了原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全国的风电专业的官方名称应该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
近日,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一期项目全容量并网,再次拉开山东海上风电2025年高速增长的序幕。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我国沿海省区市的海上风电产业稳步增长。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含刚刚并网的渤中G场址一期项目在内,当前山东已建成全容量并网海上风电场13个,总装机容量5214MW。同时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上任后特朗普政府大幅调整拜登政府的气候及能源政策,不仅对美国自身能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造成冲击,而且在国际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本文系统梳理本届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的能源政策动向及全球影响,分析我国应如何有效对冲特朗普政府能源政
近日,继英国宣布第七轮差价合约拍卖将于8月启动后,欧洲多个国家推动大规模海上风电发展计划,总规模近100GW。包括:丹麦能源署推动3GW基于CfD的海上风电招标并展开市场磋商;荷兰风电行业敦促政府通过差价合约和工业电气化等措施,确保荷兰海上风电建设达到21GW规模;爱尔兰启动海上风电发展评估,预
近期,山东、广东、内蒙古相继发布省级“136号文”配套细则,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相较陆上风电起步略晚、且已经在上一轮的国补退出中快速降本的海上风电产业,在造价、成本分摊、供应链韧性、消纳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难题,亟待优化。电价不确定下,地方
5月9日,中国铁建港航局党委书记张立丰在南京拜会了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亚斌,双方围绕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展开友好交流,并达成共识。会上,张立丰详细介绍了中国铁建港航局发展历程、业务布局、三大品牌以及海上风电业务和核心船机资源建设情况,简要回顾了与大唐集团的合作历史。
关于举办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积极响应,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通知中对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扎实推动资源全面节约战略、前瞻布局绿色技术创新赛道、积极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持续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做了详细说明。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2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会同相关省级部门组织召开全省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调度例会。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新能源处介绍了浙江省海上风电信息中枢平台调度机制,相关市县汇报了项目进展及存在问题,省级部门围绕要素保障、审批协同等展开讨论交流。会议指
日前,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根据通知,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推动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
2月15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