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雷斯塔能源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有一个行业将成为新的就业天堂——海上风电。新冠疫情导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就业率大幅下降,虽经济复苏到来时会有所上升,但就业率基本不会回到几年前的辉煌。然而能源行业中,海上风电行业前景看好,预计再过十年,海上风电行业的就业需求将增加两倍。
船员就业新选择
2020年,海上风电行业提供了约29.7万个全职工作岗位,雷斯塔能源预计,到2025年将激增约58.9万个工作岗位,而到2030年,海上风电行业将带动约86.8万名人员就业。
就业岗位数量的评估基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据悉,到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能增至110吉瓦(GW),到2030年将增至250吉瓦,这种多产的增长需要大量熟练的员工。在雷斯塔能源的分析中,计算了全职等效(FTE)工人数量的人员需求(一人一年的全职工作,不考虑实际工作时间),并且仅包括全球海上风电容量部署驱动的直接和间接工作。
海上风电行业为整个价值链提供了一系列的工作机会——从项目规划和融资到制造和运输,再到建筑、运营和维护。
美国风能协会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海上风电行业提供了高薪的工作,需要多元化技术人员……电工、焊工、涡轮机技术人员、码头工人、卡车司机、起重机操作员、铁工、管工、打桩工、工程师、机械师、科学家以及海上设备和船舶操作员。”
据有关机构估计,船员约占海上风电所有工作岗位的30%~50%。以船员在海上风电行业最低占比30%的需求来计算,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行业约有8.9~14.85万船员,到2025年时,这一行业的船员需求将增加到17.67~29.45万,而到2030年时,这一需求将激增到26.04~43.4万。而且雷斯塔能源预计,未来十年中在风电场装机容量的推动下,海上风电行业对船员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
与远洋船员相比,海工船员的福利待遇更好一些。虽然从工作繁重度上看,可能海工船员要更辛苦一些,但近几年远洋船员随着各项检查制度的趋严,船上工作繁杂度也在增加。但从离岸远近来看,可能海工船员更胜一筹,因为海工设施非远洋作业,船员上岸具有优势,这种优势尤其在新冠疫情下更为明显。
中国是拉动就业主力军
2020年中国的海上风电增长量占全球39%,成为去年海上风能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紧随其后的是荷兰和英国,占比分别为18%和17%。此外,雷斯塔能源预计,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进一步增长11.8吉瓦,增幅高达37%。而中国的贡献率预计可达63%,将继续引领海上风电增长。
2021年后,中国将开始逐步取消上网电价,这使得许多开发商致力于在短期内完成电力项目建设。因此,中国今年的电力产能预计将大幅增加。
对此,雷斯塔能源公司的海上风电项目经理亚历山大·弗勒特表示:“截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待建项目的装机容量超过10吉瓦。而为了获得全额上网电价,国内的电力开发商正竞相进行项目调试,以期在今年年底前达到最大运行量。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原计划于2020年投产的项目也延期至今年建设,这意味着,中国今年的电力装机容量将大幅增加。”
2020年2月底,三峡集团以580亿元投资、1.7万个就业岗位,创造国内海上风电一次性开工建设规模之最。
除中国外,欧洲在未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也将占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领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将增加两倍以上,从2020年的11万个增加到大约35万个,即到2030年仅欧洲大概就有十几万的船员缺口,这种缺口尤其表现在接下来的五年中。
此外,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海上风电将大幅增加就业机会,预计韩国、越南、日本将贡献巨大的海上风能。
在美洲,尤其是美国,将成为海上风电部署的主要推动力,由于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提出了到2030年将电力部门脱碳50%的计划。估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近15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其中30%来自纽约州。实际上近几年,风力涡轮发电机领域一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对船员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海上风电船队投资加速
据克拉克森研究显示,2020年是海上风电市场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共有18个海上风场进入全容量并网投产阶段,其装机规模达5.6吉瓦。海上风电全年的承诺投资规模达到510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海上油气板块。此外,风电开发、运营商对绿色供应链的诉求以及船舶所面临的排放限制压力使得市场正加快对海上风电船队的投资。
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得到了市场强大的投资支持。2020年,全球共有18个总计5.6吉瓦的风场全容量并网投产,48个总计16.4吉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其中有近一半的项目位于中国大陆并争取在2021年底前并网投产以获得中央补贴)。截至目前,全球已投产海上风场达160个,合计共31吉瓦,包括7,200座海上风机。到2025年底,全球将有15,000座风机作业于350多个海上风场,其投产规模将达到近90吉瓦。
在海上风电发展的初始阶段,部分服务于传统海上油气行业的船舶被租用或改装到海上风场建设中。随着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上风电船队也开始向专业化阶段迈进,并已演化出专用的海上风电安装、海上风电运维以及满足步行作业要求的船型。包括其他海上施工及辅助船舶在内,克拉克森研究目前记录的从事海上风电开发的船队规模约为875艘,相关新造船订单达到125个。为船员们提供了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具有前景的就业岗位。(中国水运网综合自“今日油价、海事服务网CNSS、中国石化新闻网、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克拉克森研究”等媒体报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月11日,在浩瀚的南海海域,随着B20#机位第三支叶片与机舱精准对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承建的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顺利完成最后一台风机的安装工作,标志着中国铁建在琼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迎来新年“开门红”。申能海南CZ2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间第
2月12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启动招标。公告显示,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7km,最远端距离陆岸57.6km。徐闻东场址二水深约为10m~26m,规划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建设,选址在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用地批复,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近日,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组织的建造检验,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入级证书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入级中国船级社意味着“伏羲一号”在设计、建造、维护、管理等方面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检验和认证。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
新年伊始,中广核清洁能源业务满弓发力、如箭离弦,在各领域实现快速推进。折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韧性,顺利实现新年“开门红”。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中广核新能源辽宁分公司喜迎“开门红”,获取葫芦岛市省管海域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指标;河南公司获取濮阳绿色甲醇项目42万千瓦风电开发指标;云
据洞头发布消息,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重大项目清单,洞头区共5个项目入选,合计总投资24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5亿元。其中,5个入选项目中包括3个海上风电项目,具体如下: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核心区)一期项目位于状元岙
2025年1月19日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沈剑荣作关于江苏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多次提及能源电力相关内容: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9000万千瓦
2月7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上举行了招商推介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秀屿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20个总投资额186.8亿元的超亿元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据悉,莆田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湄洲湾东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30km,规划面积43k㎡,理论水
在浩瀚的东海之滨,自2019年初正式吊装完成并投入运行以来,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的25台4兆瓦风机已经稳健运转整整六年。这一项目是第二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也是上海市三大重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3S齿轮齿条升降机也以其六年的良好运行表现,为该项目的成功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超前
2月7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核准意见》。根据文件,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苍南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3km,水深约21.7m~27.8m,自场区西北至东南水深逐渐增大,场区东西宽约10km,南北长约11km,规划面积约103km。该项目规划容量800MW,拟安装5
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标志着中国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基础、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主导推进建设。项目建设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于2023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全球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300多名员工在德国集体发起了无限期罢工,目的是为了达成新的集体协议,改善员工的薪酬和工作条件。据了解,参与集团罢工的员工都属于德国工会IGMetall组织,工会呼吁改善工作条件,包括提高薪酬透明度、工资增长和同工同酬。工会代表对外表示: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突破一亿人。其中,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将达4200万人,占比超过1/4。从行业分布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IRENA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约1100万人;而未来30年,
据国际可再生能机构(IRENA)的最新分析,2018年全球有1,100万人从事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工作,相比之下,2017年这个数字为1030万[1]。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贸易和安装,IRENA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就业年度报告发现,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可再生能源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可再生能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数据,一座50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可创造210万人-天的就业机会。其中59%的就业岗位用于制造和采购、24%运行和维护、11%安装和联网、5%风场退役、1%项目规划、0.1%用于运输。
根据刚刚发布的《2018年美国能源与就业报告》(The2018U.S.EnergyandEmploymentReport),2017年风电就业人数为107,444人,比上一年增长6%。具体来说,风电的就业构成是:建设、安装(33.9%)、制造业(25.6%)、专业服务(21.0%)、贸易(11.1%)以及其他。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
2018年5月,世界可再生能源署发布《可再生能源和工作年度回顾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相关阅读: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口首次超千万六成在亚洲报告提出可再生能源产业在2017年共产生了超过50万新的岗位,该行业雇佣人员总数也首次突破1000万。报告通过技术和选定的国家,描述了过去几年行业雇佣的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00年时德国煤炭工业(硬煤、褐煤)的就业人数为132,877(其中硬煤岗位101,481人、褐煤岗位31,396人),而当年风电行业就业人数仅为46,800人。此后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而风电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2016年风电就业人数已达160,200人,而煤炭就业人数降至31,258(其中
目前,海上风电正在全球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也逐步显现。相关研究显示,在英国,海上风电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数将由现在的1.75万个增加到2032年的4万个。而到2030年,该产业会在美国创造出3.6万个就业机会。JonBeresford此前与英国煤炭行业打了23年交道。他的上一份工作是12年前在一座发电
2015年,中国风光发电带动的直接就业(直接就业人数是指在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电厂工作的所有人员)人口约为45万人,这一数字将在2030年增长4倍,上升至240万人。近日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的协同效益》报告中显示。据了解,该报告基于2015年至2030年中国电力系统发展情景预设,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冯延晖博士小编: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贵校)风电专业设置情况以及热度?冯延晖:国家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10年批准成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同时合并了原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全国的风电专业的官方名称应该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
1月23日,天工开物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发布《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公告》。公告显示,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东南部海域,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60万kW。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74km,水深约35~38m,场址呈北宽南窄四边形,东西向最宽约7.4km,最窄约3.6km
近日,广东南油控股集团与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公司合作成立了广东南油海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开拓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包括工程勘察、安装及运维服务等核心业务。这不仅是双方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的实际行动,更是双方在海洋新能源领域迈出的坚实步伐。南油集团凭
1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包括6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6708MW。其中,4个重大实施类项目:华能山东半岛北K场址、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北N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工程;2个重大准备类项目:三峡青岛一期3000MW海
1月7日,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发布《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莆海渔罚〔2024〕001号)》。《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福建莆田闽投海上风电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6日起,因在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湾鸬鹚岛南侧海域进行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项目建设,项目所涉部分海底电缆超出海域使用权证规定
1、中电建海南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公示!最大单机18MW2、输出210万千瓦!这一海上风电送出工程获核准2024年12月26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长乐外海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长乐外海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新建输出容量为210万千瓦,建设±525千伏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和陆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1月2日,辽宁省2024年度海上风电建设方案正式下发。相关阅读:700万千瓦!辽宁省2024年度海上风电建设方案征求意见《通知》指出,辽宁2024年省管海域海上风电总规模700万千瓦,其中,大连市200万千瓦;丹东市350万千瓦;营口市70万千瓦;葫芦岛市80万千瓦。申报单位以单一
12月22日,山东院总承包建设的国家电投大连市花园口400MW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开工,项目位于大连庄河、长海地区,总装机容量400兆瓦,共安装38台10.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国家电投河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彭波,山东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海村,党委副书记、工会代主席朱林,庄河市
“20F风机调试完毕,系统各项功能测试正常,可以启动并网!”近日,由亨通参建的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广东省2024年度首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标志着粤西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全面建成。项目所处海域水文条件复杂,高温高盐雾、海流冲刷严重,对
12月23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通知》。根据通知,本通知的规定适用于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活动。《目录》包含鼓励、限制和禁止三
12月18日上午,中核集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湛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牟治平,新华发电有关领导等出席开工动员会。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是中核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助力实
今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辽宁省2024年度海上风电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总体规模和地域分布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辽宁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的复函》(国能综函新能字〔2024〕45号)有关批复内容,省管海域海上风电总规模700万千瓦,其中:大连市200万千瓦;丹东市350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