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日,教育部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16省市25所高校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上海电力大学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设立“能源服务工程”和“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的院校。
今年,教育部下发2021年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全国新增备案本科专业超过2000个,其中包含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青海大学等等共25所高校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省市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0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名单
2020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完善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在京津冀、东北、长江经济带、长三角、西北等地区支持有关高校围绕产业需求、结合办学定位、整合办学优势,布局建设储能技术、储能材料、储能管理等新专业。
随后,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2号文《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新增了“储能科学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4T(T代表特设专业),当年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增设了该专业。
在此号召下,各高校都在储能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达成共识,积极推进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并纷纷表示将立足储能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储能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
该专业将从新能源、储能新技术、储能新材料、 储能智能控制、能源安全管理及军民大宗基础工业等多应用场景,全链条储能用能管能支撑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全方位、整体性建设,为我国能源变革性发展输出复合型创新技术人才。
华北电力大学
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教研室将主要承担《储热技术及应用》、《储能电池技术》、《储氢技术及应用》等储能领域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完备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电气等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的存储和转化先进知识,具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具备从事储能科学、系统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能源动力及相关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此前,哈工大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曾共同成立“储能装备与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近日,哈工大的“储能与电力变换技术重点实验室”还入选了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厦门大学
未来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院士的带领下,培养具备从事储能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质量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储能原理与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新能源材料科学》、《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等多门储能专业课程。未来还将联合储能领域内的宁德时代、厦钨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共同建设。计划将于2021年高考后启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
天津大学
培养在能源前沿领域从事技术或系统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在企业研发团队中进行储能关键原创产品和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进而培育出一批站在世界储能科学与工程的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和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将按照本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使毕业生能够在储能、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分布式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储能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培养在电力、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电化学储能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重庆大学
侧重于培养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氢能、势能、化学能的存储和转换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中能发挥关键作用,推进储能业态和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形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3+1+X”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实行全程导师制、深度产教融合和国际联合培养。
福州大学
将培养在储能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装备制造、系统运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
在储能技术基础理论、储能系统设计与控制及安全运维、高性能储能材料设计与制备、储能技术经济性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培养站在世界储能科学与工程的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和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西南石油大学
该专业将立足从新能源、储能材料、储能技术、能源控制与管理等全链条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我国能源变革性发展输出高端人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出现了“能源服务工程(080505T)”和“能源互联网工程(080607T)”两个能源类新专业,目前仅有上海电力大学增设这两个专业,成为全国首个拥有能源服务工程和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
上海电力大学
“能源互联网工程”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能源观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不仅掌握将能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解决能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源服务工程”则属于智慧能源管理领域,将聚焦综合能源在工程项目建设和后期运维服务的人才技能需求,培养目标直接涉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项目规划建设、调试运维和服务管理的全过程,以满足我国能源产业对新兴行业领域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8日,上海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定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建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创新示范,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原文如下:关于印发《嘉定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能源局发布《进一步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等有关事项征求意见通知》,优化了峰谷分时时段,调整峰谷分时电价浮动比例,并调整季节性尖峰电价。7月、8月、9月:高峰时段为16:00-24:00;平段9:00-16:00;低谷时段0:00-9:00。1月、12月:高峰时段为每日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8日,东方电气集团发布储能系统设备2023-2024年度框招,招标分三个标段,共招标95MW/19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液冷电源侧储能集成系统。采购单位是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详情如下:
进入“十四五”以来,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与下游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光伏制造业的密集落地,而浙江作为中国光伏的代表省份之一,既汇集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知名企业,同时还是我国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之一。面对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利用既有产业优势,正成为吸引项目投资、产业
摘要在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和用户碳排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经济、清洁的冶炼企业储能多目标定容优化方法,建立储能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对已经或计划安装新能源的冶炼工业大用户进行储能配置优化,下层模型对储能时序出力进行优化。首先,基于风、光、储三者的充、放电特性,分别构建风、光出力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8日举行2023年盐田港区锂电池储能集装箱火灾事故应急演习,盐田港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港口,盐田海事局、盐田区应急管理局、盐田交通局、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水上大队、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舟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宝裕海洋生态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7日,台玻悦达2MW/4MWh储能项目PC总承包招标公告已发布。公告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5日,国家电投发布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第59批招标青铜峡铝业降碳减排绿电替代光伏复合示范项目配套储能工程EPC总承包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成招标公告。公告如下: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第59批招标青铜峡铝业降碳减排绿电替代光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许昌智能审核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拟募资3亿元,用于新型电化学储能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等。据了解,今年9月14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许昌智能的发行、上市申请。许昌智能成立于2009年5月,于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配用电产品、新能源产品和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其中提到,推荐的数据中心应具备能源利用效率高,电能利用效率原则上应达到《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40879)中的2级及以上水平,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高,积极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国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抢先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自2023年起,新增新能源项目原则上按15%装机规模配置储能,充电时长2小时以上,鼓励采用集中共享方式。其中,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配建新型储能的容量比例和时长适度加大。力争到“十四五”末,我
三峡新能源多个储能岗位招聘中扫码看详情!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安徽人社厅印发《2023年安徽省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其中新能源产业中,光伏储能产业人才需求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淮北。从岗位紧缺程度来看,排名前五的依次是:铲齿散热器工程师、电池质量经理、电力电子硬件工程师、光伏组件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天津大学召开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竣工验收会,会上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据了解,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建设规模8962.95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天津大学进行储能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和产教融合探索,通过全方位推进模式创
为构筑在先进储能器件与装备技术、规模化储能集成应用与试验技术、储能规划与调度控制技术、储能智能化运维技术等专业方向的人才战略优势,南网储能公司、南网科技公司协同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近期发布《先进储能人才高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进20项工作举措。划重点建机制搭平台
聚英才,凝心聚力;强科研,创新突破。为构筑在先进储能器件与装备技术、规模化储能集成应用与试验技术、储能规划与调度控制技术、储能智能化运维技术等专业方向的人才战略优势,在全网人才高地建设的统一部署下,南网储能公司、南网科技公司协同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今年7月首次出台了《先进储能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8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开展有关人才专项项目榜单推荐工作的通知。榜单聚焦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碳达峰碳中和、新型储能等7个主要领域的发展需求和重点任务。在新型储能领域,此次征集对象为广东省内电化学储能电池制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4日,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全球人才招募暨示范项目发布会举行,会上发布了一批示范项目,并面向全球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拟开展“固态储氢加氢站”“固态储氢运氢车”“纯化储氢一体化”“分布式储能”等4个细分技术示范项目,“重庆广阳岛
“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我国能源结构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给电力系统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催生了储能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在我国政策鼓励、产业需求下,储能行业发展迅猛,并且按照当前的政策导向和要求,储能技术仍有巨大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文件提出要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推动高校加快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文件提出要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推动高校加快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4日,教育部公布最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共有14所高校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首设氢能专业!另有可持续能源、智慧能源工程等31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2月24日,教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第一届)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欢送会在兴庆校区举办。今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首届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28名学生毕业,其中,近90%的同学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其中十几位同学为保送研究生。毕业生党员比例达58%,学业成绩均分高达90.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62个,撤销专业925个。其中,新增电气类专业;共23所大学将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0年2月21日,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东北电力大学发布储能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据了解,采购内容为电化学工作站、分布式发电氢储能系统、膜态沸腾相变换热实验系统、液体相对平衡实验仪器等。原文如下:东北电力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项目编号:GMZB-2022-51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西南石油大学发布2022年新材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其中包括41个采购项目,西安太康、四川百博、深圳科晶、上海辰华、深圳新威等22家企业成功中标。具体情况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西南石油大学开启2022年新材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设备采购,采购预算287万元,采购设备包括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纯化器、燃料电池发电教学实训系统、软包电池组装四工位手套箱等等。详细采购设备及要求如下:西南石油大学2022年新材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设备
平台共分为热质储能、电磁储能、氢储能、储能系统4个子平台共25个模块,涵盖储能装备、系统集成、规划设计、并网调度、运行管理、安全防护、市场及政策等,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全链条。
北极星电力网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华北电力大学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审批和备案。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1号文《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福建师范大学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储能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30504T(T代表特设专业),该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是我省高校首个设置的马克思主义
日前,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临近,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正在陆续发布。各高校在招生政策上有哪些新变化?招生计划、录取方案上又有哪些新调整?今年,一些高校的高考招生计划有所增加。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招生总计划从去年的4650人增加到今年的5250人。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西安交大申请增设的全国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批准。3月6日上午,郑庆华副校长主持召开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推进专题会。会议就一流的专业培养方案,系统、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