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今年,教育部下发2021年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全国新增备案本科专业超过2000个,其中包含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青海大学等等共25所高校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省市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0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名单
2020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完善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在京津冀、东北、长江经济带、长三角、西北等地区支持有关高校围绕产业需求、结合办学定位、整合办学优势,布局建设储能技术、储能材料、储能管理等新专业。
随后,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2号文《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新增了“储能科学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4T(T代表特设专业),当年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增设了该专业。
在此号召下,各高校都在储能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达成共识,积极推进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并纷纷表示将立足储能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储能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
该专业将从新能源、储能新技术、储能新材料、 储能智能控制、能源安全管理及军民大宗基础工业等多应用场景,全链条储能用能管能支撑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全方位、整体性建设,为我国能源变革性发展输出复合型创新技术人才。
华北电力大学
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教研室将主要承担《储热技术及应用》、《储能电池技术》、《储氢技术及应用》等储能领域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完备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电气等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的存储和转化先进知识,具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具备从事储能科学、系统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能源动力及相关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此前,哈工大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曾共同成立“储能装备与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近日,哈工大的“储能与电力变换技术重点实验室”还入选了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厦门大学
未来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院士的带领下,培养具备从事储能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质量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储能原理与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新能源材料科学》、《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等多门储能专业课程。未来还将联合储能领域内的宁德时代、厦钨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共同建设。计划将于2021年高考后启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
天津大学
培养在能源前沿领域从事技术或系统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在企业研发团队中进行储能关键原创产品和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进而培育出一批站在世界储能科学与工程的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和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将按照本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使毕业生能够在储能、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分布式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储能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培养在电力、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电化学储能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重庆大学
侧重于培养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氢能、势能、化学能的存储和转换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中能发挥关键作用,推进储能业态和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形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3+1+X”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实行全程导师制、深度产教融合和国际联合培养。
福州大学
将培养在储能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装备制造、系统运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
在储能技术基础理论、储能系统设计与控制及安全运维、高性能储能材料设计与制备、储能技术经济性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培养站在世界储能科学与工程的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和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西南石油大学
该专业将立足从新能源、储能材料、储能技术、能源控制与管理等全链条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我国能源变革性发展输出高端人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出现了“能源服务工程(080505T)”和“能源互联网工程(080607T)”两个能源类新专业,目前仅有上海电力大学增设这两个专业,成为全国首个拥有能源服务工程和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
上海电力大学
“能源互联网工程”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能源观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不仅掌握将能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解决能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源服务工程”则属于智慧能源管理领域,将聚焦综合能源在工程项目建设和后期运维服务的人才技能需求,培养目标直接涉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项目规划建设、调试运维和服务管理的全过程,以满足我国能源产业对新兴行业领域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0日上午,格罗夫瓜州氢能大交通示范项目试运营发车仪式在瓜州县柳沟煤化工产业园举行。2辆49吨氢能重卡有序排列,从瓜州县柳沟氢能撬装站有序发车,将在柳沟至肃北马鬃山、柳沟至哈密淖毛湖等线路运行3个月,为格罗夫瓜州氢能大交通示范项目投入运营积累数据。格罗夫氢能源科技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见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指出: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公司2025年计划预算方案》,公司2025年预算营业收入76.42亿元,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2025年计划预算是公司根据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等因素综合制定,能否实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136号文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对储能发展有何影响?”这一问题时指出:136号文取消了新能源企业的强制配储要求,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发展。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的第八大沙漠,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可达2400毫米。“一年一场风,风吹石头跑”,曾是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动写照。放眼如今,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更形成了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在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兰布
近日,KonfluxKapitalInternationalGmbH(KKI)与中天科技达成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奥地利共同开发总容量为176MW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此次合作将为欧洲一个不断发展的清洁能源市场带来灵活的、与电网相连的储能基础设施,以支持能源交易、电网稳定以及能源转型。双方同意在指定区域
近日,融捷能源(YoungyEnergy)400kWh液冷户外柜、32kWh高压堆叠户储系统获得全球最知名的安全认证机构之一UL美华认证公司(ULSolutions)颁发的UL1973认证证书,标志着融捷能源液冷户外柜、户储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技术性能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融捷能源400k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政协代表关于完善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人才体系相关的建议答复函。文件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鼓励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南网科技披露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减少37.5%,主要受履约周期影响。截至一季末,在手订单约9.5亿元,较为充足。一季度中标两个较大规模的储能项目:江苏惠然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和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4日-5日,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储能网在浙江杭州举办了“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北极星招聘事业部总经理、北极星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发表了题为《储能行业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深入剖析了储能行业在人才领域的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应对策略。李广首先对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2月7日广东肇庆高新区举行的2025年第一季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仪式上,大喆化学储能项目和炎龙肇庆高新区1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落地。项目科技创新含量高,涵盖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其中计划投资23亿元的炎龙肇庆高新区独立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产业正如火如荼高速发展,人才作为发展“源动力”对于储能产业至关重要,储能产业需要健全的人才体系支撑,储能人才市场的发展将影响储能产业发展的稳定和速度。8月2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举办的“2024储能市场化创新应用论坛”在广州召开,北极星教育研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3日,人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君介绍新职业相关情况指出,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等被标识为绿色职业。王晓君表示,新职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5月24日,人社部将“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列入拟新增的新职业名单,这也成为储能领域首个列入国家职业名录的岗位,标志着储能行业人才将向专业化。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理论与现实逐渐接轨,未来的储能行业由一个概念渐渐有了轮廓。5月29日,北极星招聘携手华为共同举行鸿蒙操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对拟发布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本次拟新增19个职业信息,其中包括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员、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等6个能源电力行业新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0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3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文件提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持铜梁区聚焦储能领域,围绕新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镁基电池、智能化光伏/储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环节,实施市级科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同意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依托我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建设,实验室由华北电力大学牵头,联合北方工业大学、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下午,在宜宾市新型储能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宜宾市向与会人员推介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宜宾强化政策牵引,拓展市场空间。即将出台10条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重点从“企业培育、场景打造、推广应用、人才培养、研发创新”5个维度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19所院校新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03所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27个省市。文件显示,有南京理工大学、营口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理工学院、淮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专家库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应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专业造诣较深,熟知其所在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补充更新自治区能源行业专家库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补充更新自治区能源行业专家库的通知各盟市能源局,有关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急管理局,有关能源企业、高等院校、设计科研等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区煤炭、电力、油气长输管道领域专家人才层次和专业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产业正如火如荼高速发展,人才作为发展“源动力”对于储能产业至关重要,储能产业需要健全的人才体系支撑,储能人才市场的发展将影响储能产业发展的稳定和速度。8月2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举办的“2024储能市场化创新应用论坛”在广州召开,北极星教育研究
2024年高考落幕后,择校择专业成为当务之急。查成绩、报志愿、选专业,大学专业那么多,都有哪些专业可以选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以及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共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此次专业增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5月24日,人社部将“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列入拟新增的新职业名单,这也成为储能领域首个列入国家职业名录的岗位,标志着储能行业人才将向专业化。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理论与现实逐渐接轨,未来的储能行业由一个概念渐渐有了轮廓。5月29日,北极星招聘携手华为共同举行鸿蒙操
近日,高特学苑携手浙江大学2023级“储能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团队共同完成《储能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储能BMS技术交流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合作。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大学在科研与教育方面均享有盛誉。在储能技术这一前沿领域,浙江大学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研究实力和应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显示,又有21所大学将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84所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26省(市)。根据最新通知,本次新增储能专业的院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同意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依托我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建设,实验室由华北电力大学牵头,联合北方工业大学、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2月29日上午,重庆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储能平台”)揭牌仪式暨储能技术高端论坛在A区民主湖学术报告厅举行。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李晓云,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蒋云芳,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储能平台首
12月29日上午,重庆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储能平台”)揭牌仪式暨储能技术高端论坛在A区民主湖学术报告厅举行。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李晓云,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蒋云芳,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储能平台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