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林业废弃物占生物质能资源比例超过65%,年可利用资源总量大约3.38亿吨标煤,但是目前利用率低于10%。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9.34亿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仅1138万千瓦,远低于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产业规模低于同为生物质发电的垃圾焚烧发电。
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副主委、杭州市委主委罗卫红看来,农林废弃物类生物质能是碳中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对其进行充分利用替代化石能源消耗对碳排放控制有重要意义。
“我国应正确评价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直燃发电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混烧产业的发展提速,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扶持中小规模及综合利用类生物质能利用,并积极鼓励扶持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产业的发展。”罗卫红在其议案里如是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副主委、杭州市委主委罗卫红
反观现实,我国农林生物质能利用领域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如:
1.农林生物质燃烧发电产业面临困境。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是农林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2020年我国上半年发电量为244.3亿千瓦时。一是企业运营财务成本高。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约450个,普遍存在经营亏损问题。农林生物质燃料的收购、储运、运输成本较高,占电厂营收总额的60%,企业受机组规模和参数限制,盈利能力存在天花板。而且由于种种原因,生物质发电项目无法及时获得电价补贴,使企业现金流雪上加霜。二是专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空白。目前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厂执行的排放标准是《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标准》(GB13223—2011)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大型燃煤发电厂尾气处理工艺多、设备投资大,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平均机组规模在15-30MWe,以小型发电厂居多,无力购买脱硫除尘等设备,在国家环保严控的大氛围下,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日趋萎缩。
2.农林生物质混烧发展缓慢。将农林生物质在大型燃煤电站中和煤进行混和燃烧是一种能源转化效率高、投资需求低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其优越性已得到充分验证。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火电装机11.9亿千瓦,大型燃煤机组数量超过三千台套,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其中相当部分电厂具备收集周边生物质资源的条件,如果其中能有10%的机组以5%的比例实施农林生物质混烧,则可利用农林废弃物类生物质4.8亿吨,基本上可实现对我国现有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但是,对燃煤电厂而言,进行混烧不但需要投入设备改造成本,最关键的是生物质燃料成本比煤高20-30%,这个价格差构成燃煤电厂实施混烧改造的最大障碍。
3.农作物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推进难度大。秸秆是我国生物质资源的主体,我国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为主的秸秆资源量在9-10亿吨/年,可收集比例80%以上,但是综合利用比例不高,秸秆的能源化利用率仅为11%。这主要是由于秸秆的采收周期非常短,秸秆堆积密度低于100kg/立方米,质地疏松且易缠绕,这大大增加了秸秆的收集、存储、运输和预处理、给送等各环节难度,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不少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无法处理当地的秸秆,而不得不选择从外地采购树皮、稻壳或者木屑。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消耗生物质中农业秸秆所占的比例仅有10-15%,大部分生物质电厂运行中燃用农业秸秆的比例低于设计值,甚至根本不能燃用农业秸秆。
4.中小规模及综合利用类农林生物质能利用受限。我国有5.5亿的农村人口,农村能源消费总量每年约9—10亿吨标煤。在生活用能方面,液化气、天然气或者电力等商品能源比例低于25%,主体还是依靠燃用秸秆、薪柴或煤炭,但是传统农村炉灶大多是手工堆砌的砖石结构,煤炭或生物质燃烧不充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污染,即使部分地区采用了所谓的新型节能炉灶,能源利用效率也低于50%,污染物问题依然严重。在工业用能方面,农村地区还分布有大量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有热水、蒸汽等生产用能的需求,这本来应该是生物质能可以广泛利用的市场和机会,不但可以缓解农村能源供应,还能促进农村工业经济发展,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但是现实中缺乏高效清洁的中小规模生物质燃烧技术的企业往往被贴上高污染的标签,强制转移到油或者天然气,这实质上是堵死了中小规模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道路。
对此,罗卫红建议:
1.正确评价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直燃发电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一是要从国家层面明确农林废弃物类生物质利用的战略地位,生物质直燃发电企业不仅仅是生产可再生的高品质电力,还能够以每年数千万到数亿吨的规模实现农村废弃物处置、治理环境污染,农林类生物质能的利用尤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些都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做不到的;二是要避免单纯将生物质发电等同为电力行业的落后产能。实际上,生物质直燃发电通过燃烧实现的热能利用在目前各种生物质能利用途径中能效最高,其生产的电力和热力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品位能源形式。要根据行业情况不同,在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上予以区别体现,确保落实电/热价格补贴到位;三是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相关的排放标准体系,制定适合农林生物质发电特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形成定期评估制度,这样既确保国家环保目标的达成,又能避免不合理的指标对产业发展形成桎梏。
2.加快混烧产业的发展提速。在欧盟等国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例如英国几乎100%的燃煤电厂均采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一是对电厂提高管理要求。由于精确统计生物质的掺烧比例在技术上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我国对待生物质混烧产业发展扶持的最大顾虑在于担心无法有效监管导致骗补等现象。这就要求电厂结合正规严谨的财务和燃料出入库规章制度,在季度或者年度周期内综合煤炭、生物质消耗以及发电量供热量等全局数据获取真实的混烧比例。同时配合合理的信用奖惩体系、监管举报制度;二是在具体的补贴方式上放开思路,既可以从电价以及供热价格上予以补贴,也完全可以针对混烧的低碳特性,从给机组额外的奖励运行小时数或者根据减排的碳量进行计价补贴。
3.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能源化是秸秆大规模处置的合理途径,但是必须认识到秸秆在收储运上的固有特性是阻碍对其实施大规模利用的根本原因。一是在秸秆集中产区,结合国外成功案例和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实践经验,采用大规模的田间直接打包,基于规格较为规范统一的大型秸秆包捆的形式进入后续的中、短途运输、存储以及预处理或者利用工艺环节,这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处置成本。该模式的贯彻需要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尤其是在种植规模较大的中原、东北等平原地区可行性较强;二是对于其他地区,采用分散小规模成型或者制粒的模式将秸秆转化为较高品质的商品能源,并结合中小规模生物质能利用的推进来加以利用。我国缺乏木质生物质资源,国外成熟的木颗粒产业链无法在我国照搬,但是通过成型提质的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最大幅度地克服原生秸秆原料固有弊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获得广泛地应用,走出有中国特性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道路。
4.扶持中小规模及综合利用类生物质能利用。成型或制粒生物质原料可以将燃烧效率提升到85%以上,实现70%以上的综合热效率,一方面降低对木质薪柴的需求,避免有些地区对山林的过度采伐;另一方面能直接降低燃烧气固相污染物的排放。成型生物质使农村地区生活生产用燃料可以方便从当地获取,不但实现了生物质能的利用,从农村居民角度更是减少了燃料收集难度,降低了燃料存储的火灾隐患,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在不依赖价格高昂的液化气、燃油和电等情况下享受到安全、环保、便利的现代能源供应。
建议国家能基于以上思路,制定合理可行的扶持政策,放开限制,加大对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的支撑,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环保电价、低息贷款与免息贷款信贷、秸秆禁烧与回收补贴、精准扶贫、农林生物质新发电工艺示范工程等政策激励,更为关键的是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5.积极鼓励扶持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产业的发展。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是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的方向之一,政府应该积极支持扶持农林废弃物类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技术的产业化,在财政补助,税收减免上给予明确的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消息,中煤(平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杜兴源,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中煤旗下中煤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能建(601868)旗下中国电力工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近日,光大环境旗下绿色环保板块与中信泰富特钢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靖江特钢”)正式签署《靖江特钢近零碳排电炉配套生物天然气项目合作协议》,通过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为靖江特钢产品提供绿色天然气,助力其打造国内首条近零碳绿色冶金生产线,该项目的签署标志着光大环境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深入理解绿电直连的内涵、参与主体、实施原因、实现方式以及成功案例,对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挖掘投资机会至关重要。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电力公社”)01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通常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檀国荣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
近日,各大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4年报,综合多家公司的年报来看,在新形势下,也呈现诸多新特征。从新增装机来看,装机量几乎与去年相当,大部分企业较去年有小幅度增幅,增长较为突出的为华润电力、龙源电力、大唐发电。其中。华润电力新并网装机容量为9168兆瓦,其中风电为3646兆瓦、光伏为41
年初以来,呼伦贝尔市全市上下全面深入落实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制定印发一方案两清单,健全项目谋划工作体系,科学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充分运用全领域全要素资源排查成果,突出抓好百亿项目谋划。截至4月1日,全市谋划推进百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6042亿元,重
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立法背景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勇从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目前的主要创新点、未来的深化方向3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具体如下:一、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时电价机制的实施,为山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即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文件包括,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指南明确,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网新能源云发布2025年第一~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本次纳入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16个。其中纳入第1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2个,纳入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有6个,纳入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生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7日,南网能源公告称,已向法院申请孙公司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山南电公司”)和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能昌菱公司”)破产。近日,公司收到广东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2025)粤18破申5号],清远中院认为公司提供
由市城建集团所属环境集团运营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餐厨垃圾产沼发电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审核,获得222.244MWh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绿证的餐厨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Q什么是绿证?绿色电力证书(GEC),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3月7日,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协商会议在京召开。环境资源界别政协委员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围绕“着力能源与化工绿色低碳转型,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发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与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中核四0四是我国首批建设的核工业66“五厂三矿”之一,为“两弹”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城。面对核工业发展难得的机遇期,立足中核集团新时代“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中核四0四如何拥抱数字化转型发展,涵养人才发展生态,深化“产学研用月”99吊融合,做做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就核技术应用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企业国际化布局等话题接受了
油气是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围绕矿权管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若干法规和文件,促进了油气行业不断加大投资,强化技术创新,勘探开发成绩显著,有力支撑了我国石油产量重回2亿吨和天然气快速上产。但随之也出现了油气矿业
全面深化改革激活经营主体活力——访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全国两会期间,“深化改革”作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多次出现在代表委员的热议中。政府工作报告从经济体制、民生保障、开放格局等多维度部署改革任务,释放出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的鲜明信号。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山东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2024年年底,山东电网成为全国首个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的省级电网。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分别为6.1%、5.7%。当地电力需求也快速增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最大负荷达3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光伏、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5%、79.8%、70.4%,“新三样”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围绕加大力度支持我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加快推进新型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2024年的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