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人物介绍:卢强,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当选IEEE Fellow;2006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
2060年碳中和已奏响中国能源发展最强音,围绕这一目标,一场有关经济、能源以及技术体系的伟大变革就此拉开大幕。碳中和已是既定目标,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也是必然方向,但有关碳中和的实施路径,仍然有待进一步清晰和完善。长期从事储能与能效研究、我国最具权威的电力系统专家之一卢强院士认为,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发展中国家,提出“30·60双碳”目标,彰显了我国的壮志雄心与大国担当。实践碳中和,是一项关系全人类划时代的伟大事业。而迈向碳中和,关乎能源体系的深度转型和深刻变革。关于如何抵达这一伟大的革命性胜利,卢强建议,需大力开发西南水电与新能源,加快东部高耗能及部分高科技产业西移、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提升东部能源自给率。特别是要在全国发动新一轮风电、光伏和径流式小水电的有序超常速度的发展。为此就要大规模配套建设集散式、零排放、长寿命的绿色能源库,并继续扩大植树造林、扩大人工绿洲的生成面积。以上目标达成,其发挥的作用、产生的效益将是持久、深远,且不可估量的。
加快西南清洁水电开发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用能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以煤电为基础的电力系统。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以何种清洁能源替代减煤的缺口,是能源转型的核心问题。卢强认为,首先顶上的,应是水电。水电站兼顾灌溉、航运和发电,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但建成之后发电成本极低,是一种既清洁又经济的绿色电源。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雅鲁藏布江、怒江、金沙江、嘉陵江等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怒江与雅鲁藏布江的开发受到了多方阻挠,以至于迟迟未能动工,如今,绿色发展只争朝夕,需要坚定决心,在我国主权范围内突破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开发的一切梗阻,在确保施工质量前提下,以“中国速度”攻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的梯级开发。但水电开发周期很长,即便现在动工,距离投运也需要8~9年的时间。同时,雅鲁藏布江还是全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河流,开发难度毋庸赘述。“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水电开发条件复杂,对于国际河流的开发少不了要协调复杂的国际关系,无论是政治、金融因素还是技术因素都极具挑战性,因此,这更需要在中央坚强领导下,实施这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和生态工程,让西南的江河早日造福民众。在‘十四五’期间西南待开发的一系列大型水电站中,每一座的容量都将超过长江三峡,然开发涉及的总移民数还不到三峡的1/3。这一系列水电工程投运后,将对中国碳中和的实现和能源安全保障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卢强说。
与水电开发并行的,更有风电与太阳能。目前我国对“风光装机稳居世界第一”引以为傲,但更应关注风光发电利用效率低的现状。资源条件丰富的西北地区囿于消纳难题,新能源并未得到充足的开发。卢强表示,我们需要的并非让世人“叹为观止”的巨大装机容量(千瓦),而是真实的电力(千瓦时)。但当下后夜来风大量被弃,以至于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后夜风”被弃是理所当然的,对大量弃风、弃光几乎习以为常,巨大的资源浪费令人心痛。能源革命,首先要革的就是新能源浪费的命。新能源的开发规模在现有基础上还要再翻一番,才能既满足中国经济大发展,又实现碳中和目标。至于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特征所导致的“电能质量”问题,卢强认为,在解决绿色电的数量问题的同时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解决电能质量问题。
由于近期部分地区一时电力供需偏紧,核电被视为一种“稳定的清洁电源”再次获得业内的呼声与支持。卢强认为,核电并非全寿命周期的绿色电源。核电发展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安全,而在于核电废料后处理的问题,核废料后处理既复杂又昂贵,如果能对核废料放射性进行99.5%以上安全收储,那么核电在全寿命周期内才可以称为绿色能源。前不久德国叫停了所有的核电站,倒逼其光伏和风力发电量首次超过了化石能源。
打造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在西部能源大力开发的基础上,需加快东部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转移。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仍有巨大空间。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逆向分布,过去,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容量转移是不得已之举,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战略需求。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平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缓解东部的“双控”压力。
自1999年,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至今已20余年,西部的发展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版块中的一匹黑马。但卢强表示实践成果仍然远远不够,对于西部大开发,需中央加强政治经济方略的引导和统筹协调,增强产业转移的力度,扩大产业转移的范围。卢强认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其意义和价值不亚于美国当年的西进运动。美国西部在开发前,是一片现代文明几乎从未涉足的蛮荒之地。18世纪末,成千上万的美国移民越过密西西比河往西部开采矿藏、经营牧场、开垦荒地、建立城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西部荒原变都市。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资源、产业、人口的配置发生了巨大改变,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西部大开发做好了,将是我国大国崛起篇章中最精彩的一页,”卢强表示,“因此,需要指引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有序大体量转移,依附西部特色资源优势,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引导。在产业转移的同时,配套以教育、医疗和生活设施的规建,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再者,对国际投资实施更大开放政策,以“特区”试点,吸引外资进入并输出西部特产及其深加工产品。西南各省应考虑着力建造数个有高科技含量的大企业,如超大功率风洞、高质量甲板钢和坦克钢制造厂、磷酸锂电池制造厂、联系几省省会的磁悬浮列车、医用核磁共振机等。
8年前,卢强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做发言时表示,西部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面积占国土一半左右,但人口占比仅约30%;风光资源占比超过全国50%,而且多为一类资源区;西部高山冰雪融化和雨水渗入地下,千万年来,大量地下水资源蕴藏其中,形成水量丰富的地下水库,目前其利用率不到二成。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固然不可取,但有资源却不加以有效合理利用,同样是一种浪费,西部完全具备大发展的条件。随着经济格局的重塑,能源格局、能源战略也将发生变化,过去远距离、大范围的能源转移利用模式将逐渐被就地利用所取代。“西部的经济发展了,电网结构会更趋于稳定平衡。”卢强说。
提升东部绿色能源自给率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能源消耗的主阵地,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仍将进一步增长。长久以来,东部能源践行着“电从远方来”的思路,自给绿色能源比例较低。在能源技术日益提升、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本地风光新能源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东部地区提升绿色能源自给率,对于能源转型的全局至关重要。
卢强表示,东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因此东部新能源尤其需要集约利用。以德国为例,其风能、太阳能的资源分布、资源密度并未明显优于中国东部,德国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56千瓦的风电装机、有120千瓦的光伏装机。然而,目前我国中东部14个省的平均值是这两个数据的11%,较之德国现有水平,还可有将近十倍的提高空间。中国东部地区可利用的屋顶和幕墙面积不比欧洲小,沿海风力资源也并不少于欧洲。
在欧洲,风电、光伏设施分布密集,节约型新能源开发的模式十分典型,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低碳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中东部房屋建筑面积大约有10万平方公里,如果2050年总用电量的1/4由光伏产生,所需要的安装面积大约是中东部现有屋顶和幕墙面积的1/4左右。中东部目前已经开发的风和光仅占可开发资源量的1/10。卢强表示,建筑物的屋顶和三面幕墙是布局光伏重要的利用空间,未来我国新建筑不分大小,皆应采用BIPV(与光伏相结合的建筑)模式来建设。
目前,我国大型建筑,如机场、酒店、工厂,包括高等院校等建筑屋顶并未被有效利用,更不用说幕墙了。在东部地区,应尽快形成更多示范性科技成果,加强提升光伏幕墙、采光顶、围栏(双面发电)等能源转化率的研究。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BIPV发展,现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BIPV相关政策,BIPV模式逐渐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新疆大学新建的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协助青海大学建造的图书馆就是非常成功的BIPV建筑,光伏发电自给自足,应成为广泛推广的绿色建筑样本。
卢强表示,东部已是负荷中心,发展本地清洁电源是当务之急;而西部作为能源富集地,大力发展本地负荷,方能打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从而推动区域经济高速高质发展。
发展多元技术的储能系统
在清洁电源大规模开发的基础上,还需要解决绿色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目前,我国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利用效率都低于欧洲,为了支撑新能源发电,一些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不得不在后夜压低出力至额定值的40%运行,这不仅对机组损耗极大,且显著降低运行效率。原本1千瓦时/278克标煤的超超临界机组低谷时“压火”至1千瓦时/388克甚至1千瓦时/400克,既不经济,也不高效。
卢强认为,节约的能源是最有绿色价值的能源。大规模配置集中式或分布式储能设施,是提升风光和小水电利用效率的唯一途径,这样的绿色能源储存库要在全国“遍地开花”。其中无燃压缩空气储能便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的一项优选方案。无燃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将废弃电及低谷电通过压缩机把电能转换为空气分子内势能存入压力储气空间,待发电时通过释放高压气流喷射入涡轮机以带动发电机发电。大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不仅可聚纳废弃的新能源,为大电网削峰填谷,而且对调相和增加旋转备用等皆具有重大意义。由国网和清华联合研建的世界首台无补燃500千伏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在安徽已成功运行4年之久。
目前,由清华大学、中盐金坛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和中科院理化所联合共建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国家示范项目”将于2021年7月投入运营。
卢强介绍,“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国家示范项目”落址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以地下盐穴为储气空间,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第一期建设储能容量为60兆瓦。该系统的电-电效率可达到60%,算上热、冷的总效率达80%。该系统不仅发电,且具有热、冷和电磁能“四联供”的功能;零排放,长寿命(40年以上)且无回收污染之忧。该项目计划还将在金坛地区分期建设装机容量达到百万千瓦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群。
卢强表示,未来,我国应大力兴建零排放多能联供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风电以4:1,光电以6:1配置。但压缩空气储能要在全国大规模建设,需要足够的储气室,这一条件是否能够具备?卢强表示,用以储气的空间除盐穴外,还有大容积的废弃煤矿巷道可用,成本低廉。如大同市利用废弃煤矿巷道,亦将大规模兴建该储能电站,以支持传统能源大省的能源转型。
目前,我国储能商业化道路亟需市场环境和价格机制的支持。卢强认为,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应制定更合理的电价政策,使废弃电、低谷电和高峰电价各得其所,一套合理的价格机制足以引发市场需求和资本热情。
储能是影响未来能源格局的关键技术,多种储能技术需优化并进,结合不同的技术特点在相应的应用场景中各自发挥所长。卢强表示,电化学储能可移动,在交通系统中必不可缺,尤其是景区,应以电化学储能全面取代柴油机发电,还自然山水以清洁面貌。电化学储能应在以下四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一是需研究将磷酸铁锂转为磷酸锂电池以减轻其比重;二是在保持高效的同时降低对储存温度的苛刻要求;三是在快充条件下延长其寿命;四是完美解决其后处理问题。
卢强院士描述下的绿色能源体系,是对现有能源体系彻底的“改头换面”,这样的美好愿景要落地成形似乎还有较长的道路要走,但他认为,所谓革命,就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能源革命,亦要有如此勇气与魄力,才能将理想付诸现实。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2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加速推进碳中和目标机电力市场化改革,日本政府可谓不遗余力。通过实施上网电价补贴和固定购电价格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家庭和企业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并配套储能设备的积极性。采用正泰电源产品的九州熊本光储一体化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压并网自家消费应用案例。该项目采用正泰电源1.6MW/3.3MWh工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六盘水市水城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行动方案》指出,依托贵州能源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以公交和运煤重卡为突破口推动示范应用,围绕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开展制氢、储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煤炭与煤电、新能源联营发展和优化组合,提升煤炭矿区多能互补水平。推动煤电行业减污降碳。严格落实《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实施方案》《限制高煤耗机组发电工作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小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甘肃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介绍服务电力市场和新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其中提到,在服务电力市场化交易方面,持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的指导下,支撑配合建成了适应新能源高占比的“一核五维”电力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此我国稳步完善碳市场交易制度,加快构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涵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总量比重约40%。目前,全
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烟气治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利康”),作为一家自2013年成立以来便深耕于烟气治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凭借其在陶瓷纤维滤管等核心产品方面的卓越成就,已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在2025中国环博会上,北极星环保网有幸
5月13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人民政府印发《博罗县“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建设开发模式;新建各类园区实现分布式光伏全覆盖,新建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建成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农房不少于1000户,年度新增装机规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2024年北京市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总量为367万吨,成交额3.71亿元。碳价稳中有升,配额线上成交均价达111元/吨,在7个地方碳市场中价格最高。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传递价值的无声语言,更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力量。多年来,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以匠心铸品质,以创新塑特色,让公司品牌在行业浪潮中熠熠生辉,赢得广泛认可与信赖。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合理严格控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
近日,比亚迪储能与圣劳伦佐集团(简称“圣劳伦佐”)在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圣劳伦佐首席创新官PaoloBertetti、圣劳伦佐集团采购总监DamianoVincenzoPatelli,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新型应用产品线总监姜新军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确定“开放创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为回应印度持续的挑衅行为,巴基斯坦已正式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行动期间,巴基斯坦对印度发起了网络攻击,虽然其导致印度约70%的电网陷入瘫痪的结果尚未证实,但是网络攻击的技战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2019年,委内瑞拉电网连续遭受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巴普纳(ManishBapna)出席签约仪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
2025年5月10日,工业智能领军企业中能拾贝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黄埔盛大举办“廿载智创·拾贝共赢——客户伙伴创新峰会暨20周年庆”活动。本次峰会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嘉宾近200人,线上直播观看数量超10万,获得业内高度关注。这场以“AI+工业智能”为核心纽带、以“生态共建”为价值导向的行业盛会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据第一财经报道,受国际贸易摩擦中加征关税政策影响,算力中心建设成本显著攀升,服务器、冷却系统及电力设备等核心进口硬件面临价格波动、交付周期延长等挑战。近年来,我国"东数西算"战略持续推进算力设施自主化,明确要求扩大国产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规模。双重因素驱动下,算力中心建设的国产化进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在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下,电力行业持续向上生长。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电力板块74只个股中,26只获资本市场“国家队”持有,最新持仓市值529.5亿元,从其持股路径看,或为被“低估”的行业黑马。“国家队”一季度增持6股民营企业占得1席资本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甘肃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介绍服务电力市场和新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其中提到,在服务电力市场化交易方面,持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的指导下,支撑配合建成了适应新能源高占比的“一核五维”电力市场
一季度,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应对能源市场变化,主动顺应市场供需再平衡趋势,完成投资359.5亿元,发电量2964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1%,光伏发电增速保持领先,实现首季“运营稳、对标优、开门红”。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经营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自产煤生产连
5月7日,记者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累计交易电量达到719亿千瓦时,用电价格同比下降2%,累计为用户节约用电成本达4.5亿元。其中,蒙西电网绿电结算电量达到182.1亿千瓦时,规模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今年4月,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出台了一揽子新
2025年5月15日,随着蒙西电网首单跨经营区绿电外送交易正式执行,广袤草原的风能光能跨越1000公里,化作汩汩绿电流入京津城市电网。此次由北京交易中心市场交易二部与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协同完成的创新实践,有效畅通跨经营区的绿电市场机制,对于促进全国跨区域能源优化以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构建具有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源:微信公众号“电网头条”作者:头条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电力行业更是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行、领跑的巨大转变,走过了从“用上电”到“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天眼查获悉,2月16日,振江新能源(通榆)风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注册资本1000万,法定代表人为卢强,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图显示,振江新能源(通榆)风能有限公司是振江股份全资子公
2022年12月23日、12月24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电机系卢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离休教授吕应中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卢强院士,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强院士,1936年5月19日出生于安徽无为,1954年考入清
近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在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揭牌,标志着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全电磁暂态仿真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对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背景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全电磁暂态超算中心主要用于电网动态发展过程模拟,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切实保障。“四川
能否想到,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既可储能,也可发电?在江苏常州,就有这样一座利用空气来储能、发电的电站——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近日,该电站正式投产。这是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也是国内首次利用盐穴资源的发电项目。因容纳压缩空气的“容器”——盐穴位于地下近千米处
未来新能源开发如何布局、实现碳中和应选择怎样的路径?
11月11日,2020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在京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出席会议并致辞。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在会上作主旨报告。年会以“能源电力转型与数字化”为主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
11月4日上午,由中国国际商会、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CREC2020)”在无锡君来世尊酒店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共有23家单位就12个重大项目举办签约仪式,累计总额约人民币88.5亿元。在签约仪式上,清华大学卢强院士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无锡落户,本项目为
11月4日上午,由中国国际商会、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CREC2020)”在无锡君来世尊酒店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共有23家单位就12个重大项目举办签约仪式,累计总额约人民币88.5亿元。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宣布大会开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