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微信公众号“ 电网头条” 作者: 头条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电力行业更是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行、领跑的巨大转变,走过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辉煌历程。
此间辉煌,皆因有一群电力科技的筑梦者,他们以国为怀,以民为本,以无畏之姿挑战科技之巅,以卓越之绩铸就时代荣光,让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拔地而起。
值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之际,让我们心怀敬意,共同回顾那些在能源电力领域砥砺前行、硕果累累的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
科技巨擘 功勋卓越
01
中国科学院院士
章名涛(1907~1985)
章名涛,电机工程学家,浙江鄞县人。1927年获英国纽加索大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他参与制订全国12年科学远景规划,一直从事电机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毛鹤年(1911~1988)
毛鹤年,电力工程学家,北京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3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电力工业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他长期担任国家电力工业技术领导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士高(1908~1990)
徐士高,高电压技术专家,山东黄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43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景德(1922~1996)
高景德,电工专家,陕西佳县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6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电机和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的研究,发展和深化了电机理论和方法。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舜年(1910~2004)
丁舜年,电机工程学家,生于江苏泰兴。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电气学院名誉院长、高级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他对我国电机、电器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家铮(1927~2012)
潘家铮,土木工程学家,生于浙江绍兴。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他一直从事水力发电建设工作。国家电力公司技术顾问、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强(1936~2022)
卢强,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生于安徽无为。他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和非线性最优控制学科体系的研究工作。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祯祥(1930~2024)
韩祯祥,电工、电力系统专家,生于浙江杭州。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陆光
严陆光,电工学家,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1935年7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
周孝信,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研究。1940年4月生于山东蓬莱。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建中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研究。1940年3月生于江西吉安。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文铨
陶文铨,工程热物理学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锡凡
王锡凡,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1936年5月生于安徽凤阳。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红光
金红光,工程热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热力学和能源动力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1957年5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维江
陈维江,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电磁瞬态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研究。1958年12月生于山东淄博市。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1985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雅玲
何雅玲,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研究。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市。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和2002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烈锦
郭烈锦,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家,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科学技术研究。1963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9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欧阳明高,汽车动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1958年10月生于湖北天门县。198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1984年于大连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于丹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秋良
王秋良,强电磁工程与技术专家,长期致力于强电磁装备基础理论与技术开发研究。1965年8月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宜灿
吴宜灿,核能与核安全专家,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1964年生于安徽安庆市。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培学
姜培学,工程热物理专家,主要从事能源动力领域中极端条件下热质传递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1964年9月生于山东烟台市。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正式揭晓。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商运投产上榜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位列榜首。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均披露了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经北极星电力网梳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盛万兴被确认为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清华大学何金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1月18日,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最终增选结果公布!其中能源领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院长饶宏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为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焕泉,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宗亮,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谢玉洪等。
11月18日,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最终增选结果公布!其中能源领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院长饶宏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为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焕泉,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宗亮,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谢玉洪等。
11月18日,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最终增选结果公布!其中能源领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院长饶宏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为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焕泉,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宗亮,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谢玉洪等。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97年以后每2年增选一次,中国科学院院士自1995年开始每2年增选一次。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在2019年两院院士的增选活动中,华能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成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了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与数学领域7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6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近日,又有多个单位公布拟推选院士候选人名单,总名单已超过97人次,候选人中包含
2月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关于推选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公示,拟向中国科协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9名,分别为于云江、王爱杰、宁平、李爱民、李海生、吴振斌、陈冠益、顾行发、曹宏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关于推选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公示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在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为进一步探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提升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随着风电和光伏快速发展,今年年底新能源将成
提升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随着风电和光伏快速发展,今年年底新能源将成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能源消费革命放在工作首要位置。2020年9月,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对推动全社会各领域节能降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一行莅临优特科技考察指导。优特科技董事长田伟云携公司管理层全程陪同接待并作相关情况汇报。刘吉臻院士一行首先参观了优特科技数字化展厅,听取了企业概况、技术优势等介绍后,对公司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公司今年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集体学习,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教授就发展清洁能源问题提出工作建议。而就是这位刘吉臻院士,曾在2023年9月16日的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发表重要观点:我们对储能一定要有个清醒的
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灵魂拷问”:“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达到7.5亿kW,发电量为1.2万亿kWh。据此判断,到2030年,即便风、光装机翻一番,也只能增加1万亿多千瓦时的电量,届时也还有约2万亿kWh的电量供应空缺。这个难题该怎么解?”“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达到7.5亿kW,发电量为1.2万亿
新型电力系统就是要构建起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和多种能源综合化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既是三大任务、又是一个整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2023年4月13日上午,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在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对中国新能源形势、市场分析解读,促进新
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碳中和与煤炭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作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正主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11月8日,酝酿近20年中国首部《能源法》正式通过,强调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7日,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宁德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先生发表了主旨演讲。舒印彪院士指出,安全高效储能在源网荷侧都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表示,在电源侧,储能与新能源相结合,可以平移风光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新能源并网的友好型和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目前,核电在我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为4.8%,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与OECD国家1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加明显。随着“双碳”战略实施,我国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壮大核电产业,充分利用核电产能,“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保持较大规模、稳定的建设节奏。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在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为进一步探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强化系统本质安全持续保障稳定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各行各业迅速行动,积极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权威组织和能源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高校智库等,围绕“双碳”目标
“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系统保持实时连续可靠供电的技术要求不会改变。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新型储能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遵循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系统不同发展阶段和运行场景的需求,分步骤差异化发展新型储能,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4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
“核能是低碳能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仅约12克/千瓦时,同时具有装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可靠、换料周期长等特点,具备较强的频率和电压调节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中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特邀顾问舒印彪表示,“核电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不同阶段都是清洁电力的重要来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核电提供坚强支撑。”在碳达峰阶段(目前~2030年)
【亚太电协大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亚太电协大会主旨演讲电力是能源系统的核心,实施再电气化,以电为中心、新型电力系统为平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将在实现“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