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岳昊)
一、“以新能源为主体”不是以实现“新能源电力电量的主体地位”为简单目标
以新能源为主体,不是为了单纯地增加装机数量、扩大装机规模。我国已经设定了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在平均每年七千万千瓦甚至更高的风电、光伏装机增长目标下,产业链的供应能力将受到挑战。2020年风电“抢装潮”期间,风机供应跟不上,不少非风电部件供应商入场,产品质量鱼目混珠,带来了运行安全隐患。后疫情时代,为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可能寄希望于新能源产业,届时快审批、抢规模、占份额等现象有可能再次上演,造成项目布局存在盲目性甚至无序发展,发电规模远超规划,电网无法消纳,造成资源浪费。
以新能源为主体,不是与煤电“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主体地位的更新换代,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或替代竞争,而是一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新能源在装机和电量份额上超越煤电是大势所趋,但“让位”并不意味着“被取代”,煤电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发挥着电力供应“压舱石”的作用。德国能源转型最关键的举措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利用气电、煤电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调峰电源,此举可行性高且成本较低。贸然退出煤电、“革煤电的命”,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将对我国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以新能源为主体,不是否认其他清洁能源的地位。多元化发展清洁能源的策略不应该改变,核电、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电源等仍然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性资源,是促进核工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实施载体,是保障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常规水电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未来的功能定位将由电量供应为主逐渐变为清洁电量和容量双支撑。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是重要的灵活性电源,可有效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
以新能源为主体,不是只享受主体的地位不承担主体的责任。煤电、气电之所以在较长时间内担任世界各国的绝对主力电源,除了资源禀赋的因素外,技术可靠、成本低廉也是其重要优势。从这两方面看,目前新能源还难堪大任。多年来我国新能源的繁荣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虽然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已基本实现平价上网,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价”,也仍未解决波动性问题。煤电等基础性电源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扮演了“绿叶”的角色,为能源转型看似“免费的午餐”买了单。主体就要承担起主体的责任,只有扔掉“国家补贴”这根拐杖,从技术、经济、安全方面都“挑起大梁”,才配得上叫“主体能源”。
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能以“构建新型电网”为单一内容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能靠某个领域的“单打独斗”取得整体的成功。电力系统是由发输配变各个环节、源网荷储各个领域、技术体制各个层面相互耦合、紧密交织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是某个环节的“单兵突进”,新能源发展的太快,电网跟不上会导致“有电送不出”,设备产能大量积压,产量大起大落。反之会导致“有网送不满”,造成通道闲置资源浪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能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电力工业长期形成的“重发轻供不管用”格局,导致用户侧电力消费存在着极大的结构性、粗放性、习惯性、非专业性浪费,用电侧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远远落后电力供应侧,终端电能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以全局观和系统思维谋划,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使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能以旧的惯性思维考虑新形势新问题。2019年国网经营区六大区域电网95%以上最大负荷持续时间普遍低于60小时,对应用电量不足全年用电量的0.5%。如果继续沿用不断加大电网和电源投入的传统方式满足非常态的尖峰负荷需求,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经济性差。挖掘负荷侧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潜力,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实现多方面灵活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力供需平衡水平,有利于提高电网投资效益,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降低能源转型的综合成本。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能以旧的安全观应对新的安全挑战。电力设备网络化、数字化特征愈发明显,电力安全风险将更多体现在金融、技术等非传统安全方面。2015年末,乌克兰电网发生世界首例因遭受黑客网络攻击而造成的大规模停电事故。近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灾害发生日益频繁,今年日本、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都先后遭遇冬季寒潮的极端天气影响,导致电网濒临瘫痪,电力价格爆涨,引发民生问题。这些事件警醒着我们,在应对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安全问题中,要树立新的安全观,不仅要以新技术手段应对非传统安全,还要统筹考虑经济安全、社会安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能以旧体制的思维模式设计新型电力体制。电力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新体制,但每一次改革都会涉及利益关系的再调整,都会产生新的失败者和新的成功者,旧体制不可能自然消失,自觉退出。部分地方改革避重就轻、畏手畏脚,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的思想。电力交易存在省间壁垒,一些地方严格控制省外购电量和行政干预省间交易价格,降低了市场有效性,阻碍了市场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现行优先发用电制度形成了电力市场的双轨制结构,引发的不平衡资金已严重影响电力市场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通过改革破除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建立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
(作者单位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仅为个人思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坚定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半年,公司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扎实做好配
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就《实施细则》制定背景、制定依据和过程、主要内容等方面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能源消纳利用新模式,是构建新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湖北能源近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指出,公司“十五五”期间继续坚持电力能源主业,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方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加快建成三大抽蓄项目;依托公司水电、火电、抽蓄等调节资源,布局一批基地型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做大新能源规模;协同电力能源主业,
近日,由上能电气供货的埃及Abydos150MW/300MWh大型储能电站成功实现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携手天合储能,这是上能电气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可靠稳定保障容量支撑当地电压该项目坐落于埃及阿斯旺省科姆翁布地区,由AMEA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用电最吃紧的时刻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803.59万千瓦,有效支撑了晚间电网用电高峰,刷新全国省级电网纪录。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时期,山东集中调用新型储能有何重要意义?储能又是如何支撑山东电
一图读懂|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一图读懂|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当云南澜沧江的碧波化作电流注入长三角的产业血脉,当戈壁滩的风光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灯火——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能源动脉”的历史性握手,正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激荡起变革巨浪。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
今夏迎峰度夏关键期,当2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沿着云霄直流输电系统、跨越经营区界限,从南方电网腹地直抵国家电网辖区的华东区域,我国电力市场制度性突破再下一城。这是《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复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电力中长期市场按月开市的首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当东部沿海城市渴望绿色转型,远在西部的清洁能源正跨越千山万水,通过跨区跨省电力网络,为城市的工厂、地铁、写字楼输送动力;当西部地区遭遇极端天气,东部沿海的稳定电力又逆向奔赴,保障着城市的运行与生产不停歇……”这样一幅能源跨区流动、互济互补的生动场景,正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日常写照
近日,天然气分公司山东管道宣宁线曲阜站天然气压差发电设备建设完成。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首个建成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压差发电项目,为推动长输管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示范样板。天然气压差发电通过利用天然气调压前后的压力差,使用专业设备将压力差转化为势能再转化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朝阳区2025年节能减碳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征集的项目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竣工的节能减碳项目,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2025年8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支持标准如下:1.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量达到50吨标准煤(
近期,中国电建贵州、长峡电能、浙江省新能源、华东新华、日托光伏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简称贵州工程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电建集团在黔骨干成员企业。贵州工程公司拥有电力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曾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包括锂离子电池、光伏组件、钢铁产品、纺织产品、房间空调器、计算机、小功率电机、轮胎、电解铝、水泥、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7种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工业和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5〕278号)。文件明确,到2027年,虚拟电厂管理与市场交易机制不断深化,全省虚拟电厂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总体可调节能力力争达到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的3%,充分发挥虚拟电厂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7月9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成都市2025年近零碳排放区场景建设工作申报通知》。通知指出,各申报主体应具有良好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和低碳建设基础,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面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社区、景区和公共机构须满足《工作方案(试行)》中明确的遴选条件。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