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定了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3.5%的目标。我国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已连续第四个五年规划设定能源强度目标。以能源消耗强度(“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上限”)为组合的能源“双控”目标,已成为过去十年中国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其中,能源消耗强度目标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被列入层级最高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则是“预期性指标”,往往出现于专项规划中。此前已有专家建议将“十四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5亿吨标准煤以内,并将这一目标写入后续出台的《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
在国家级的目标公布后,国家发改委会将这些目标分解到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督促和约束各地下个五年能源和产业发展的抓手。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源“双控”目标将继续成为“十四五”期间驱动中国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但2020年底多省出现达标困难和“拉闸限电”的局面,也使得“双控”目标的设计和效用受到各方审视。
能源强度目标:碳达峰关键
“一个能源体系的好坏,首先就是看能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此前对媒体表示。他指出,能源“双控”开展以来,中国能耗强度持续降低,但同时,中国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若能进一步降到1.0,每年至少可减少十几亿吨标准煤消耗。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CCSD)的测算,如果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那么2025年的能源强度要在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14%。“十四五”的能源强度目标比这一测算略低,但达峰也取决于中国未来数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未宣布“十四五”GDP增长目标。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告诉笔者,根据经济学界的基本判断,接下来五年的年均GDP增速应该在5.5%-6%之间,目前提出的能源目标也应该是根据这个增速来测算的,“因为全球疫情给我们的GDP走势带来了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国际经济形势可能也会影响中国经济,所以我判断能耗强度目标与减排潜力比还是留了一些余地。”
邹骥指出,目前中国碳排放正在走向峰值前的平台期,能耗强度目标在现阶段能发挥的作用很大,“当下化石能源占到了总能源消费的80%以上,碳排放巨大。所以目前控制能源总量、能源强度和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还是挂钩的,二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邹骥还提到,目前占中国碳排放量20%左右的内蒙、新疆、甘肃等几个能源大省的碳排放还在增长。他认为这些省份仍需要实现排放和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需要严格控制能源强度,倒逼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路径的创新,“如果它们能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不要靠煤吃煤,能耗强度也就下来了,这也标志着当地的经济现代化。”
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待定
“双控”目标中的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没有体现。但专家普遍预估,它有可能在之后制订的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中出现,并在“十四五”期间继续以“双控”形式驱动中国的能源转型。多位专家建议,将“十四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5亿吨标准煤以内。
但对于能源“双控”,部分专家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博士认为,能耗强度目标依然应该坚持,但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存在不合理、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告诉笔者:“目前我们控制的能源消费总量中,非化石能源占了15%。我们应该鼓励可再生能源多多发展,而不应该一并压制。要控制的是污染高、碳排放高的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
最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他的质疑。纲要提出要“完善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对此,邹骥解释,未来可再生能源消费可能不再占用能源消费总量指标。
碳强度和碳总量:超越能源“双控”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顾问胡敏则进一步认为,应该从关注能源总量目标转向碳总量控制目标。她提出,能源的使用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权。“虽然中国的《节能法》提供了控制能源消费的法理基础,但是从情理上来讲,我们不应该去限制一个人使用多少能源。”她说,“对能源消费总量过度的控制可能会影响民生,像浙江拉闸限电这种事出现的时候,弱势群体受其影响也会比较大一些。”在她看来,碳总量控制是一个更有科学性的机制,“碳排放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外部性。所以对碳的管理是合情合理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法理上的共通性。”
但有专家认为,用能源“指挥棒”来驱动目前的中国低碳转型在技术上有其实际意义。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经理宋然平认为,自从“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各省份成立了节能监察中心去核查、校对各大企业上报的能耗数据,虽然其中也存在着一定误差和问题,但整体上,能源监测、报告、核查体系(简称MRV体系)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和体制化了。反观碳排放的MRV体系,“核查”这一步只在已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城市才会被要求,但中国仅有8个省市在2011年启动了地方碳排放交易试点,目前全国碳市场也才刚刚启动。此外,碳排放数据公开往往有严重的滞后性。“如果用碳排放量来做考核目标的话,数据的发布要及时、透明、高频,才能达到校准的作用,”宋然平说,“但目前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滞后了六年多,各省市编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没有定期公布。”
不过,无论是能源强度目标还是碳强度目标,本质上都是“效率”目标。为了实现碳中和,并推动世界达成《巴黎协定》目标,中国需要尽早实现碳总量达峰并下降。在“十四五”规划公布之前,多位专家建议设立碳总量控制目标,但在最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碳总量目标依然缺席。
对此,邹骥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如果现在不设定碳总量目标的话,怎么控制总量的绝对值?怎么保证总量增长率越来越低并走向峰值?他不止一次强调,中国离碳达峰还有不到十年时间,但现在依然没有建立碳排放的整套管理体系,这些基础管理能力真正培养起来至少要3至5年。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国很难具备实现碳达峰需要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条件。“我觉得没有碳总量控制目标,是没法强力支持达峰目标的。未来我们达峰绩效的评估,也会因为总量管理不力而使国际国内的公信力受到损害。”他说,“当然退而求其次,我们有没有可能在重点行业或者重点省市去设立总量目标?如果可以的话,那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工信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为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近期,《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重磅政策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安徽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培育了一批光伏企业。2024年,安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88万千
2024年11月8日,由恒运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广州知识城恒运热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简称“知识城气电项目”)获广州市发改委核准。知识城气电项目是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四五”期间布局在广州市中新知识城片区的首个大型清洁电源以及大型骨
10月11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疆电网发电量达到374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2%。其中,新能源发电量达到907.86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总发电量的24.24%,同比增长34.90%,能源产业结构更“绿”、供应韧性更“强”,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今年新疆新能源发电量及占比持
近日,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1408万千瓦(风电装机428万千瓦、太阳能装机980万千瓦),同比增长103%,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国比重的一成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坚定
2024年,新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坚定不移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截至目前,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规模比重超过50%。新疆14个地、州、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全部突破百万千瓦,
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倾力打造的重磅年度报告--《中国风电后市场发展报告(2024)》正式出版发布。2024年是我国实现能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风电产业进入大规模跃升新阶段。截至2024年5月,全国风电并网量达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5%,在役机组超过19万台,总装机量连续14年位居
5月30日,云南普洱110kV南主(勐啊)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110kV南主(勐啊)输变电工程,为满足孟连县新增用电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光伏电站接网及消纳需求,提高片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立项实施110kV南主(勐啊)输变电工程,项目已列入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四
1.1.6GW海上风电项目指标,这家整机商拿下!近日,温州市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参与此次集中签约。该项目由远景能源投资建设,装机容量80万千瓦,项目预计总投资104亿元。目前,远景能源共签约浙江温州苍南3号海上风电场、苍南5号海上风电场,规模总计160万千瓦
近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参加湖南省怀化市“二期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签约仪式。本次湖南省“新能源十四五规划”签约风电项目共计61.34万千瓦,根据协议云南国际将进行怀化市36.84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国家电投云南国际表示,协议的签署是云南国际在湖南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此前云南国际分别在湖南
1月2日,吉林省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松原市新能源产业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力发电装机规模1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500万千瓦,建设吉林省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强化电网网架及储能电站建设,增强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松原市新能源产业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力发电装机规模1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500万千瓦,建设吉林省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强化电网网架及储能电站建设,增
7月17日,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等七部门发布印发《泉州市林业碳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通知明确,申请条件共4项,分别是:1.申请碳票的林地、林木权属清晰,有合法有效的林权证明文件。2.森林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技术标准,拟在监测期内采伐的林地、林木不得申请制发林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2025年11月24-26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将迎来三场国家级环境领域盛会——第三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EMIE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国际(深圳)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博览会(环交会),三展首次同期同地举办,形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国际转移”全产业链闭环,为全球生态环境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浙江院中标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标段三。该项目拟安装38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50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电场由8回66千伏海底电缆汇流至海上升压站,经500/66千伏变压器升压至500千伏后通过1回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敷设至瑞安
日前,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项目意向投资单位的公告。为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区绿化市容局”)计划在崇明区港沿镇北端固废园区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裘名华,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高级副总裁周石俊等共同见证签约,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刘又旸、中信博中国区总裁郭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将强强联手,为沙特能源结构转型注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常州,在双碳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性创新,在政府、企业率先引入“首席双碳官制度”,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席双碳官制度:第一阶段:2025年12月底前,常州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力争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6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