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企业正文

央视关注海上风电 远景能源如是说

2021-04-12 09:1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远景能源海上风电碳达峰碳中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力量,又恰逢补贴收官之年,海上风电产业近期持续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近期播出专题报道,关注海上风电的现状与前景。

QQ截图20210412091314.png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强调:要警惕海上风电抢装潮中的产品质量隐患和补贴取消后的产能过剩,呼吁行业理性发展。他同时指出,“海上风电+储能”将成为进一步发挥海上风电优势的关键解决方案。

报道称,并网大限之下,海上风电行业已经出现了短暂的供需失衡状况。从风机大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安装船,整条产业链都面临考验。

田庆军表示,远景对海上风电的“抢装”始终保持理性态度。“我们在获取订单的时候,已经跟自身的产能做了紧密的匹配。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没有一味去市场获取更多海上订单。”田庆军表示,这将确保远景可以履行对客户的交付承诺,保证客户的海上风电项目可以如期并网。

2020年陆上风电的“抢装”促使风电产业链的大幅扩张,存在许多非风电供应商进入的情况,这些供应商没有经历正常的行业准入程序和合格供应商应认证流程,带来的结果就是部分“抢装”下的陆上风电项目存在质量隐患。

除了潜在的质量隐患,“抢装潮”过去,海上风电产业也或面临产能过剩困局。

田庆军表示,整机商抢单一定要量力而为,要审视自身的供应链,避免因为供应链紧张,交付不上风机;开发商也要更深入调研产业链,不要仅依靠整机商的信息,要尽可能选择质量可靠能够稳定供应的供应商。

微信图片_20210412091125.png

央视报道同时指出,伴随海上风电并网规模的扩大,海上风电的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在扩大。

“海上风电加储能是一个发展趋势”,田庆军认为,海上风电可以通过加配储能来解决波动性,未来既可以通过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平抑波动性,也可以用多余的电制氢,发展氢能源。

储能度电成本下降为海上风电+储能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到2023年将储能度电成本降低到0.1元/千瓦时”,田庆军表示。

但他同时指出,如果仅仅简单通过政策强制新能源配储能,将无法充分发挥储能的价值。他呼吁需要尽快明确储能身份,相关政策也要提上日程。只有让储能参与到电力交易中去,才符合长期市场导向。

“希望地方政府可以接力补贴,‘扶上马再送一程’。”田庆军说,海上风电具有巨大的发展价值,通过补贴接力渡过真空期,地方政府可以“一举而多役济。”

原标题:央视关注海上风电,远景能源如是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远景能源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碳达峰碳中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