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 介绍与历史沿革
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是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高温燃料电池,是第三代燃料电池。
SOFC采用全固态电池结构,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组成,其中阳极为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极都使用薄的陶瓷膜用作催化剂。由单个或多个模块与燃气重整器、热交换器、涡轮机等构成的整体被称作“SOFC系统”。
SOFC工作温度约在600℃-1000℃之间,具有燃料种类广、无需贵金属催化剂、功率密度高等优势,主要应用于固定式发电站。搭配高质余热后还可实现热电联产,能量利用率高达80%,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
1899年Nernst使用二氧化锆(ZrO2)作为氧离子导体,开发出SOFC雏形。1937年,Baur与Preis在Nernst的基础上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工作的SOFC。之后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Weistinghouse为首的企业正式开启了SOFC的商业化探索。目前,SOFC主要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地区研发推广,中国则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 工作原理和技术
SOFC的工作原理如下:
• 在SOFC的阳极(即燃料极)一侧持续通入H2、CO、CH4等燃料气体,具有催化作用的阳极表面将吸附燃料气体,并通过阳极的多孔结构扩散到阳极与电解质的界面。
• 阴极一侧(即空气极)持续通入氧化剂(空气),具有多孔结构的阴极表面吸附氧,使O2得到电子变为O2-,在化学势的作用下,O2-进入起电解质作用的固体氧离子导体,由于浓度梯度引起扩散,最终到达固体电解质与阳极的界面,与燃料气体发生反应,失去的电子通过外电路回到阴极,形成电流。
当燃料为氢气时的SOFC原理示意图:
• 阳极(燃料极)的反应:H2 + O2-→H2O + 2e–
• 阴极(空气极)的反应:½O2 + 2e- →O2-
3) 技术类别
SOFC根据其物理结构不同,可大致分为管式和平板式两种。Westinghouse公司于1980年代后半期成功研制出具备高耐久性的管型SOFC。管式SOFC技术先进,耐久性高,不存在高温密封的问题,但输出功率较低且成本高,因此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板式SOFC则成本相对低廉,且输出功率密度和性能较好,成为当前主流的商用化SOFC类型。
4) 优缺点
从原理上讲, 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 与传统热机相比, 能量转化效率高(可达 50%~ 60% ) ,环保(NO x、SO 2 和噪音排放低) 等优点。与其他类型燃料电池相比,SOFC还具备以下优点:
• 燃料种类选择范围宽:在高温运行下,甲醇、丙烷、丁烷等轻碳氢化合物可以在电池内实现重整,其他重型碳氢化合物则可在电池外部进行重整。对氨气和氯化物等杂质的容忍度也较高。
• 环境污染程度低:不存在电解质流失问题,发电过程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及颗粒物排放几乎为零;
• 能量转化效率高。发电效率可达45%~60%,远高于传统热机发电技术;若高湿尾气与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等进行联合发电,则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
• 成本相对较低:主要因为高温重整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
• 模块化结构。设计安装灵活,满足多种需求。
缺点主要包括高温影响电池材料选择范围和损害寿命,以及启动速度太慢(最常用的平板式SOFC需要1小时起)等,目前各国正在研发攻克中。
5) 用途类别
SOFC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为固定式发电,主要为MW级以下的中小型SOFC产品,覆盖场景包括家庭热电联供系统(CHP),数据中心备用电站,以及工业用固定式发电站等。中大型分布式发电、大规模供电及煤炭气化结合燃料电池发电系统(Integrated gasification fuel cell cycle, “IGFC”)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另外,SOFC作为车辆辅助动力电源也有少量应用。2000年宝马,Delphi,雷诺三家曾率先发起在该领域的合作。日产在该领域布局较为积极。2016年日产发布了世界上首款以SOFC动力系统驱动的燃料电池原型车。该车基于日产e-NV200研发打造,采用了酶生物燃料电池(e-BioFuel-Cell)技术,利用SOFC动力系统将贮存的生物乙醇转化为电能给汽车提供动力,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目前,该原型车正在巴西公路上进行进一步的实地测试,日产也计划在2020年将乙醇SOFC电动车商业化。
然而, 与PEMFC相比,SOFC并不适合直接用作车端的主要动力源,主要受限于以下几点:
• 启动时间过长,且SOFC的高效率基于长时间待机,不允许反复开关;
• 超高温工作对材料耐性要求高且造成震动;
• 电堆体积大,压缩车内空间;
• 电堆强度,高温驱动带来震动,对材料的耐性要求高
6) SOFC结构拆分
阳极材料(空气极)
主要有氧化镍和陶瓷(基本类似于电解质材料)的多孔结构复合材料,例如,NiO-YSZ、NiO-ScSZ等。
阴极材料(空气极)
为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多孔结构,可以使氧气顺利通过进入电解质;包括:LSM/La0.6Sr0.4MnO、LSC/La0.6Sr0.4CoO3 、SSC/Sm0.5Sr0.5CoO3(SSC)、LSCF /(La,Sr)(Co,Fe)O3等混合导体(MIEC)。
电解质材料
多为氧离子传导性良好、不透气的固体。主要有YSZ(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ScSZ(掺杂Sc2O3的ZrO2)、镓酸镧(LaGaO3)等陶瓷材料。目前,锆基电解质薄膜是SOFC中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最多的电解质材料。锆基电解质能在高温下、氧化和还原气氛中保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在很大氧分压范围内具有纯的氧离子导电特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可制成致密的膜电解质,因此满足了SOFC的几乎所有要求,成为制备SOFC电解质材料的首选。
2全球SOFC主要市场
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预计2020年全球SOFC市场规模为7.72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28.8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30.1%。该市场主要驱动力为政府补贴及越来越多的FC项目研发投入,燃料多样性和高能效发电需求及欧洲北美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按类型来看,平板式SOFC市场最大,在2017年时已达3.74亿美元。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SOFC市场,其次是日韩和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SOFC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尤其在商业化尚未成型的前期导入阶段,财政补贴尤为重要。大学、政府和企业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也是SOFC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美国SOFC市场一家独大
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的SOFC累计装机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200kW以上规格的固定式电站中,SOFC的投放量最大。美国SOFC的装机量主要由Bloom Energy公司贡献:截止2020年,该公司已累计投放350MW的SOFC产品,其中将近半数投放于加利福尼亚州。
1.1美国SOFC探索沿革:从管式到平板式
美国从1977年起便开始针对SOFC进行研发。截止2005年,美国政府共拨款2.5亿美元用于管式SOFC的研发。
管式SOFC最早由美国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公司于上个世纪70年代推出。1998年,西门子通过收购Westinghouse公司获得其管式SOFC技术,并成立Siemens Westinghouse Power Corporation。该公司于2000年初进行了250kW级的电池测试。由于管式SOFC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能量密度和成本目标,因此西门子彻底退出SOFC业务。随后,美国能源部便通过SECA主要对平板式SOFC的研发进行支持。
1.2政府引导和补贴:从小型到大型
美国能源局(DOE)和国立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引领了美国SOFC市场的发展。1999年, 在DOE资助下,NETL主导成立SECA项目(Solid State Energy Conversion Alliance),与联邦政府、企业及高校和实验室一起致力于开发低成本、模块化、多燃料、应用广的SOFC技术。
起初SECA的目标是开发3-5kW、用途广泛的小功率SOFC电堆,以便尽早实现量产。然而,项目目标随后变为重点开发IGFC。SECA项目重要参与公司Fuel Cell Technology 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开发250kW和MW级,使用天然气和生物气体作为燃料,并于2018年测试了200kW的系统,未来将进一步实证MW级系统,远期目标是打造公用事业100MW级IGFC和NGFC系统。
美国联邦政府向该项目提供大量支持。项目启动后经费逐年攀升,2002-2011年期间达3000~6000万美元,2012-2014年之间财政支持力度减半,之后一直维持在3000万美元左右。
2019年,美国能源部(DOE)化石能源办公室(FE)发布了一项针对5-25kw小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和混合能源系统的资助公告(Funding Opportunity Announcement,简称“FOA”),将向相关研究和项目提供高达3000万美元的联邦资助。FOA旨在开发先进技术,利用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技术(SOEC)改进小型SOFC混合系统,使其达到氢生产和发电的商业化水平。之所以针对小型SOFC是因为DOE预计短期内会有大量来自数据中心的需求。
SECA项目由产业团队、技术团队和联邦政府三方构成,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推进SOFC产品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1)产业团队经由公开招标程序征求参与者共同合作、资助计画,充分利用产业基础设施来降低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利用政府资金进行研发;产业团队发现产品使用上的需求及潜在推广障碍时,可转交核心技术团队作为研究主题集中攻克。
2)核心技术团队则包含境内各大专院校、国家级实验室与以研究为目的之组织,团队目标为解决SOFC在材料、使用寿命以 及系统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
3)联邦政府作为支持方,负责协调促进前两者之间的合作,确立技术研究的优先性,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SECA项目组通过能源部的化石能源办公室向技术指标达标的产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促使产业团队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同时SECA也通过核心技术团队开发可供所有产业小组使用的技术,避免重复作业
SECA对SOFC发展设定了阶段性目标:
• 2005年:向特定市场供给初代产品,早期切入的应用场景包括卡车辅助动力,休闲车,军用领域等。
• 2010年: SOFC作为商业化产品逐渐向住宅、商业、工业的热电联供、交通领域的辅助动力等方面推广,实现400美元/kw的制造成本目标。
• 2015年: 在大规模发电领域应用,推出MW级燃料电池组,效率显著提升(混合效率60-70%),实现400美元/kw的制造成本目标。
• 2018-2021年:完成MW级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发电(IGFC)试验电厂。
长期的技术和成本目标包括:
• 在没有碳捕捉和碳封存的情况下,效率达到60%
• 实证寿命达40,000小时或以上
• 衰退率小于每1000小时0.2%
• SOFC电堆成本降低到225美元/kW以下
• SOFC系统成本降低到900美元/kW以下
目前,美国在kW级模组开发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Bloom Energy的Energy Server产品目前据称可以达到60%的效率。但在MW级SOFC的开发以及成本目标上还远远未能达标。尤其在中大型(100kW-1MW)SOFC系统成本方面迟迟未有进展。虽然SECA在2018年便提出到2020年将系统成本降至900美元/kW的目标,但截止2020年,系统成本仍然高居12000美元/kW,而先前的900美元/kW目标也被推迟到2025/2030年。
1.3补贴与投放情况
除了联邦政府对产业端的财政支持以外,以加利福尼亚和康涅狄格州为代表的地方州政府也对SOFC的投放给与一定补贴或税收减免,推动SOFC产品的投放。目前,美国全国累计投放的500MW大型固定式电站,其中约有一半位于加州(240MW)。
Bloom Energy曾透露,由于其产品可以享受联邦和加州税收减免政策以及公用事业地方纳税人补贴,最终系统购置成本最多可以降低80%左右。
地方层面,加州的自发电激励计划项目(Self Generation Incentive Program,简称“SGIP”)补贴力度较大。自2001年起,加州共有450套固定式燃料电池系统获得SGIP补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SOFC的燃料享受不同程度补贴,优先支持生物质燃料的推广。
起初对使用生物质为燃料的SOFC给与4,500 USD/kW补助,对使用天然气的SOFC电池补贴减半,为2,750USD/kW。之后,补贴幅度减少,生物质为燃料的电池给与1,200USD/kW补助,而使用天然气燃料的电池仅享有600USD/kW的补贴。2020年起,只有使用100%生物质燃料的固定式燃料电池才能收到补助。
1.4企业参与情况
在美国对SOFC进行研发布局的企业较多,包括Acumentrics, Atrex, LG Fuel Cells System Inc.,GE, Bloom Energy, FuelCell Energy 和Ceramatec/OxEon等公司。除了比较知名的Bloom Energy以外,FuelCell Energy从事大规模SOFC的开发,已完成对200kW的SOFC系统测试,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将其提升至公用事业级别。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选择退出SOFC的开发:GE拥有先进的平板式SOFC技术,但选择减少SOFC业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陶瓷阳极的金属支撑结构等基础研究领域;由LG Corp收购Rolls Royce Fuel Cell Systems 形成的LG Fuel Cell Systems (LGFCS) 公司于2018年关闭了其俄亥俄州Fuel Cell Prototyping Center,正式退出SOFC研发事业。行业参与者的不稳定性也对美国SOFC的开发研究工作造成一定阻碍。
1.5 Bloom Energy
美国布鲁姆能源(Bloom Energy)是全球SOFC商用化的领军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Bloom Energy Server,已更新至第五代,单机输出功率从100kW提升至250kW,发电效率可高达65%,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公司位于加州,贡献了该州60%的固定式燃料电池系统。截止2020年已累计投放350MW的SOFC产品,几乎全部投放美国市场。客户包括谷歌、沃尔玛、联邦快递、雅虎等。
Bloom Energy的业务模式为PPA能源采购协议,而非直接销售电池。其燃料电池系统可获得税收减免和州级补贴。2001-2015年期间,Bloom Energy的客户在加州累计获得2.3亿美元的补贴。公司资料显示,公司近年来产品成本呈下降趋势,目前约为3300美元/kW左右。
1.6 总结
美国SOFC投放特点:
• 联邦政府补贴+地方支持
• 法律法规: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目标
• 自然灾害频繁,缺少可靠电网:备用电源应用场景丰富
• 主要客户:大型公共服务提供者
• 国内自产自销
2. 日本:家庭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Ene-Farm
日本主要围绕家庭用热电联供系统Eme-Farm同时推广PEFC(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和SOFC两种技术路线。企业方面,松下和东京燃气一起开发PEFC,爱信精机和大阪燃气、京瓷和丰田汽车共同开发SOFC。截止日前,日本ENE-FARM项目在日本已经推广超30万套SOFC家用系统,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SOFC产品占比约为40%。、
日本的SOFC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 日本于2009年起首发PEFC的ENE-FARM,而SOFC仅作为大型工业领域发电方案被研究。
• 2005年,大阪燃气和京瓷一起发布1kW的小型SOFC,标志着家庭用SOFC电池的起步。
• 2011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于2011年开发出全球首个商业化的SOFC热电联供系统(ENE-FARM type S)。该系统由发电单元和利用废热的热水供暖单元组成,输出功率为700W,发电效率为46.5%,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达90.0%,工作时的温度为700~750℃,在用作家庭基础电源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废热用作热水器或供暖器。截止2020年12月,PEFC和SOFC的ENE-FARM累计销量突破38万台,SOFC占比接近一半。
• 2017年,工业用的SOFC燃料电池也开始进入商用化阶段。
2.1 政府牵头
日本的SOFC发展主要由NEDO负责推动。主要项目为SOFC系统重点技术的开发和SOFC实证研究。NEDO为SOFC的发展确立一系列目标,其中包括到2024年,SOFC发电效率超过65%(低热),寿命达130,000小时的技术等。
NEDO在其“面向燃料电池等应用飞跃性扩大的共同课题解决性产学官联合研究开发事业”中列举了SOFC的相关研究:
NEDO对SOFC的未来规划覆盖家用型(kw级)、商用型(数十到百kw级)、工业型(MW级)以及电厂型(数十与数百MW级)。2015年成本目标为40万日元/kw,2020-2030年家用型机组为40万日元/kw、商用型机组20万日元/kw、工业型机组成本15万日元/kw。
2.2 PEFC与SOFC对比
• PEFC的热回收效率高,启停灵活,在水槽满时会停止发电;SOFC则一般24小时连续运行,比PEFC发电效率高且装置小,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 PEFC工作温度70~90℃,除了作为家庭燃料电池还用于FCV上;SOFC一旦启动就24小时不停歇,工作温度700-1000°C。
• 不同技术攻关课题:PEFC面临如何减少铂金使用的问题,SOFC则面临如何降低工作温度的问题。
2.3补贴与降本
日本从2005年开始启动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ENE-FARM)计划,对ENE-FARM进行示范运行及政府补助。NEDO在2009-2020年期间推出“面向燃料电池应用扩大的ENE-FARM支持事业费补助金”总额达76.5亿日元。根据规划,ENE-FARM计划2020年、2030年分别实现家用燃料电池累计装机量达140万套和630万套,对应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到50万日元/套(约3万元人民币/台套)左右。
2009年后,在日本政府持续补贴和松下、爱信精机等厂商的大力推广下,家用燃料电池系统顺利开启商业化应用阶段。随着规模效应显现,2018-2019年ENE-FARM成本迅速降至120万-150万日元/套(约8万元人民币/套),较2012年成本下降80%以上,逐步减少补贴依赖。在此期间日本政府从2010年开始对于安装燃料电池系统的家庭提供140万日元或制造成本一半的补贴,2015年开始政府补贴额度也降低至50-60万日元。NEDO在2009-2020年期间对ENE-FARM的补贴总额达76.5亿日元。
2019年3月11日,日本产业经济省发布关于“支持ENE-FARM等燃料电池扩大利用运营费补助金”财年预算提案,对ENE-FARM项目中的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PEMFC(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设备和安装费用进行补贴。NEDO为ENE-FARM的售价设定了目标价和补贴上限价,并根据产品终端售价给与相应补贴。PEFC和SOFC系统补助金额不同。补贴分基本定额补助和额外补助两部分。另外,对可支持液化石油气的设备、可应用在寒冷地区、可用在公寓等环境中的PEFC和SOFC进行额外补贴。
3. 韩国
韩国已成为燃料电池用于公用事业规模发电的全球领导者,总部署量达370.7MW。该国的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发布的第8次电力供应需求计划预计,到2022年韩国燃料电池部署量将进一步扩展到大约600兆瓦。
目前韩国SOFC也主要应用于公用事业领域,市面上的主流技术来自国外的Ceres Power和Bloom Energy两家公司,由斗山和SK E&C分别引进推广。
SK E&C
• Bloom Energy早在2017年就与SK E&C签署了独家供货协议。
• 2020年9月2日,美国Bloom Energy与韩国SK工程建设公司(SK E&C)宣布,双方合作已在韩国西北部京畿道省完工两个采用燃料电池技术的新型清洁能源设施。其中一个为19.8兆瓦级燃料电池装置,该项目为Bloom能源公司迄今为止在韩国建设的最大规模的项目,仅此装置一项就可以满足该市约4.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位于坡州市的第二个发电站为8.1兆瓦级的燃料电池装置,可满足该区域内约1.8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截止2020年,Bloom Energy在韩国已部署120MW的SOFC产品。
斗山
• 2014年,斗山集团收购美国ClearEdge Power,从而掌握PAFC技术并开始切入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市场。
• 2020年7月,由斗山集团投资建设的大山燃料电池发电厂正式投入运营。该发电厂装配了114台斗山M400型号PAFC燃料电池,产品功率为400kW。发电厂氢气来源为工业副产氢,燃料电池总装机量达到50MW,是为目前全球最大燃料电池发电项目,发电量可达40万MWh,约可为附近16万户家庭提供24小时电力。
• 2020年10月19日,已经保有PAFC技术的斗山集团与英国Ceres Power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布局SOFC。该协议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内容:(1)非排他性技术授权;(2)2023年底之前投资724亿韩元(约合4.2亿人民币)建成产能50MW SOFC产线,2024年实现量产。
• 2021年3月,Doosan Fuel Cell与 Korea Offshore & Shipbuilding签署谅解协议,共同开发SOFC,目标是实现电池和电堆的本土化生产,并从2024年起在韩国大规模生产SOFC系统。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韩国政府也支持本土企业和机构对SOFC的研发制造。
韩国政府曾扶持三星及POSCO Power进行家用型SOFC系统开发,并提出2030年发电效率40%,热能效率50%,持续时间9万小时,成本5000美元等目标。在韩国,1000平米以上的楼层需要保证至少30%的能耗来自可再生能源。若住宅和商业用户使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暖、燃料电池、地热和风能的任意一种,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将为其提供补贴。其中,补贴燃料电池80%的安装费,最多不超过9900韩元/kW,住宅用燃料电池补贴不超过10000韩元/kW。韩国政府还为住宅、商业和公用事业燃料电池提供特价天然气,大约比正常价格低6.5%。
韩国也拥有一些本土SOFC上下游的专门企业:KCERACELL是SOFC部件原材料公司、提供正负极、电解质和连接板材料。HNPOWER是一家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设备公司,具有SOFC电堆技术,号称全球功率密度最大0.8w/cm2。参与SOFC研发的学术机构则包括南韩科学技术院,韩国电力公社旗下研究机构KEPRI,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韩国能源研究机构, 浦项工科大学, 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
4. 欧盟
与日本相似,欧盟SOFC市场主要应用为微型热电联供系统Micro-CHP系统。
2012年起,FCH-JU在欧盟启动ene.field示范项目,历时5年,共支持了1046套300W-5kW的PEM和SOFC的Micro-CHP系统。由于参与进来的制造商有十数个,有些小企业在资金缺乏后不得不退出产品研发,使得项目的推进及效果不如预期。FCH-JU随后又启动了PACE项目,仅引入Soildpower、喜德瑞、菲斯曼以及博世四家有实力的大企业,并计划在2018年在欧洲10个国家布置至少2500套装置。
其中,德国市场发展迅速。德国联邦政府于2016年发起了Micro-CHP市场激活计划—KfW 433,根据输出功率的大小为装置安装提供7050-28200欧元的补助金。该项目在2017年的计划是支持1500套250W-1.5kW的装置,长期目标是每年为7.5万套装置提供补助。目前,德国已累计投放五万多套Micro-CHP,是欧洲Micro-CHP投放最多的国家。除德国以外,荷兰、丹麦、瑞典、比利时等国在该领域也有布局。
欧盟/欧盟委员会从1984年起通过一系列“技术研发框架项目”(Framework Programmes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简称Framework Program或FP)推动技术发展,至今共有九个阶段FP1-FP9,各阶段重点研究方向不同,其中包含多个SOFC相关开发项目。
在欧盟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FCH-JU)的统筹下,依托框架计划支持的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欧盟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及研究成果转化。
• 自FP5(1998-2002)即开始辅助技术与研发商业化的相关研究,辅助项目包括材料研发、系统开发、可靠度提升与成本降低等。
• 在FP6(2002-2006)阶段则继续改善材料以及降低劣化、发展小型热电联供系统、MW级系统以及量产技术。
• FP7(2007-2013)阶段,有多个SOFC相关计划已经通过获得辅助开始进行,包括材料与制造过程发展,组件与附属系统的简化与最佳化,以及模拟测试与特性研究等,长期目标为2020年达到商业化验证。
欧洲主要SOFC Micro-CHP的代表公司包括瑞士的Sulzer Hexis,英国Ceres Power,意大利的Solidpower,丹麦TopsoeFuelCell,德国Bosch Thermotechmology、Solid等。其中Ceres Power技术较为先进,且积极进行全球布局:
• 2004年7月Ceres Power成立,其SteelCell®专利技术源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Prof.Brian Steele。
• 2018年6月,潍柴动力(000388.SZ)耗资4000万英镑收购英国Ceres Power(CWR.L)19.8%的股权,并共同于中国设立合资公司,Ceres Power授权该公司非排他性的SteelCell®专利技术。
• 2018年8月,公司与博世宣布成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固态燃料电池。博世收购Ceres Power 3.9%股权。
• 2019年,Ceres Power宣布成功开发了首个专为氢燃料设计的零排放热电联产系统。
• 2021年3月17日,Ceres Power增发募资1.81亿英镑,其中,博世、斗山、潍柴合计认购9千万英镑。
参考资料:
[1]KPMG,「연료전지 시장의 현재와 미래 제112호」
[2]小笠原慶,「海外のSOFC研究開発状況」
[3]経済産業省,「水素・燃料電池戦略ロードマップ」
[4]株式旭リサーチセンター,「家庭用燃料電池「エネファーム」 の現状と展望」
[5]NEDO,「SOFCの現状と課題 ~今後取り組むべき基盤技術開発~」
[6]Hossein Ghezel-Ayagh,Progress in SOF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t FuelCell Energy
[7]Weidner.E, Ortiz Cebolla.R, Davies,J, JRC Technical Report - Global Deployment of Large Capacity Stationary Fuel Cells
[8]COGEN Europe, European Cogeneration Review – Germany
[9]DOE, Report on the Status of the Solid Oxide Fuel Cell Program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西部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西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莞能源集团迎来氢能业务重大里程碑。2025年4月8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集团下属沙田加氢站颁发东莞首张加氢站气瓶充装许可证,这标志着沙田加氢站正式具备合法充装资质,为东莞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彰显了东莞能源集团在推动城市绿色能源变革中的引领作用。自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海马汽车携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7X-H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该车由海马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打造,具有动力强、续航长、补能快、零排放、高安全等特点,搭载了全球领先的丰田电堆系统和70MPa高压储氢罐,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百公里氢耗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重点围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征集一批技术先进、示范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低碳氢应用项目,打造湖南氢能产业创新应用标杆,为全省工业领域氢能替代提供借鉴经验。原文如下:关于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的通知各市州工业和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斗山燃料电池公司(DoosanFuelCellCo.,Ltd.KRX336260)在2月末发布2024年的业绩报告。2024年销售业绩4,118亿韩元(约合20.4亿人民币),对比2023年增加58%。韩国CHPS(一般氢能发电招标市场)中标127MW,市场占有率73%,对比2023年的62%增加11%。在销售额4,118亿中,氢燃料电池发电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顺络电子在2025年3月24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等优势,在长时储能场景、分布式离网供电及热电联供市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各类数据中心、移动终端设备如机器人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公司在陶瓷材料、工
近日,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邦科技”)近日宣布,公司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曾少华院士(ProfessorChanSiewHwa)团队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套氨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成功交付,并启航运输到新加坡。氢邦科技本次交付的SOFC发电系统以氨燃料为核心,通过高效电化学反应直接发电
据外媒报道,受到固定式氢气解决方案市场发展缓慢影响,博世(Bosch)将停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开发,未来将重点发展基于PEM的氢气生产技术。博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业务部门约550名员工将面临岗位调整,博世表示会“与员工代表密切协商”,为他们找到“社会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部分员工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日,顺络电子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回答了公司在2024年成立了高温燃料电池子公司,公司战略布局的原因。顺络电子回答,公司对新型能源产业长期看好,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是“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等优势,在长
近期,AI技术DeepSeek迅速进入大众视野,DeepSeek以其强大的智能体系及暖人的回答受到关注,那DeepSeek对于氢能10强的答案是什么呢?全球氢能10强1.PlugPower(PLUG)国家:美国领域:燃料电池系统简介:PlugPower是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主要产品用于叉车、卡车和固定电源等领域。公司与亚马
2024年,中国石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氢炼化和氢能交通业务积极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中国石化在氢能赛道上有哪些新成绩呢?规模与效益并重,探索绿氢产建新路径在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氢能产业是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被人们称为“终极能源”。近年来,中国氢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共出台122条氢能相关政策,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顶层设计,国家政策频出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为着力点,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氢能具备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等优势,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近日,为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斗山燃料电池公司(DoosanFuelCellCo.,Ltd.KRX336260)在2月末发布2024年的业绩报告。2024年销售业绩4,118亿韩元(约合20.4亿人民币),对比2023年增加58%。韩国CHPS(一般氢能发电招标市场)中标127MW,市场占有率73%,对比2023年的62%增加11%。在销售额4,118亿中,氢燃料电池发电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顺络电子在2025年3月24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等优势,在长时储能场景、分布式离网供电及热电联供市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各类数据中心、移动终端设备如机器人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公司在陶瓷材料、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简称“氢能促进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从技术发展现状、
近日,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邦科技”)近日宣布,公司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曾少华院士(ProfessorChanSiewHwa)团队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套氨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成功交付,并启航运输到新加坡。氢邦科技本次交付的SOFC发电系统以氨燃料为核心,通过高效电化学反应直接发电
据外媒报道,受到固定式氢气解决方案市场发展缓慢影响,博世(Bosch)将停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开发,未来将重点发展基于PEM的氢气生产技术。博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业务部门约550名员工将面临岗位调整,博世表示会“与员工代表密切协商”,为他们找到“社会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部分员工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日,顺络电子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回答了公司在2024年成立了高温燃料电池子公司,公司战略布局的原因。顺络电子回答,公司对新型能源产业长期看好,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是“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等优势,在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经信厅发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公告》。根据北极星氢能网统计,共有8项氢能相关产品入选,包括了氢能制储运用等多环节,如岷山绿氢的SOFC、东方电气的有液体储氢系统和PEM制氢系统、中车的氢能轨道车等。具体如下:
近日,质子动力与山东能源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固体氧化物电池与制氢联合实验室”。双方以加强固体氧化物电池与制氢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在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平台共建、项目联合、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步伐。质子动力成立于2019年,由国家特聘
12月17日,从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电科院、北京四方继保三家单位联合举行的会议上传来消息,目前紧凑型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系统项目已完成五端口能量路由器等核心设备研制,下一步计划开展功能测试。(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唐瑾瑾柴颖)“电—氢—电转换效率令人印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6日,由中广核研究院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100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下简称SOFC)发电系统完成满功率出厂测试并包装发货,标志着国内首套最大单机功率百千瓦级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制成功。SOFC是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新一代颠覆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陕西燃气集团所属新能源公司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示范项目在西安港务区顺利建成投运。该项目是集团公司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前瞻布局的战略性科技示范项目,也是西部地区首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该项目位于燃气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