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经过十余年探索,我国海上风电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基本具备规模化开发的条件,对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完整不意味着完善。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起步晚,行业缺乏足够的经验,风电机组缺少长时间的运行验证。同时,专业安装船、运维船等配套设备的设计和建造,以及安装、运维技术人才培养都落后于产业发展的步伐。这些都是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走向规模化发展必须迈过的门槛。
为实现海上风电的持续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中国海装对此洞若观火,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发展节奏,用“慢思维”与“快功力”引领行业行稳致远。
十年磨一剑,利刃出击
中国海装的海上风电业务可以追溯至2008 年。据中国海装工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刘城回忆,2008 年9 月,中国海装正式启动海上风电业务布局,随后成立了科技部批准的“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大量试验和调研,于2011 年8 月完成了5MW 机组的整体设计。2012 年7 月,首台H128-5MW 样机下线。2017 年10 月,该机组在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批量运行。这样看来,面对全球海上风电的“加急时代”,虽然该公司起步较早,但发展却似乎并未占得先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早期,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并不明朗,产业链尚未成形,较欧洲部分国家有较大差距,未经长期验证的机型贸然进行批量装机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对风险的权衡,让中国海装有意放慢了发展的步调。
“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也是验证Offshore Wind Power 海上风电出来的,而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刘城表示,“在设计阶段,即使机组整体通过了各方面的可靠性试验,包括满载试验、寿命试验以及一些恶劣环境模拟试验,如盐雾、腐蚀、高低温试验等,安装后在基础运行阶段也会暴露一些问题。”
通过样机的长时间运行,不仅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等,也让中国海装能够不断优化机型,为此后的机组小批量商业化投运奠定基础。
慎重则必成。中国海装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严格遵循“样机验证―小批量―规模化”这一过程,如此“十年磨一剑”得到的机组质量自然能得到保障。据了解,由中国海装研发的5MW系列机组自2012 年装机以来,至今已稳定运行8 年有余。H171-5MW 机组还创造了海上三类风能资源区年利用小时达到3900+ 小时的纪录。
2019 年,该公司推出基于5MW成熟平台研发的6MW 级海上机组。该款机型继承了5MW 机型的所有优点,机舱采用全密封结构和独立内/ 外循环冷却的整体抗恶劣环境技术,布局紧凑、重量轻;齿轮箱和发电机的二次冷却系统采用与机舱隔离的自然风冷,可靠性高,自耗电低;变桨则采用高压集成式控制系统,能大幅降低变桨控制系统故障率,极大提高机组的适应性,可进一步有效降低度电成本,实现3000+ 的年利用小时数。
该公司最新推出的8MW 以及10MW 机型已获得设计认证, 计划于2021 年安装样机。据刘城介绍,H210-10MW 机组匹配了目前国内最长碳纤维叶片,在捕获更多风能的同时,降低叶片载荷,减轻叶片重量,实现机组功率和叶片最优匹配。齿轮箱和发电机易拆卸集成式设计,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平均成本低,利刃出击海上风电后补贴时代。
中国海装背靠的中国船舶集团拥有丰富的海洋装备研发历史,深厚的积淀使该公司的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拥有同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的水平。
海上风电机组与船舶在运行原理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由此,中国船舶集团内部高度互信的供应链体系为中国海装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联合集团内部的相关院所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中国海装提出了风电机组系统匹配与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创建风电机组研究开发平台,建立了风电机组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依托于此,中国海装海上机组的正向设计能力、与供应链协同设计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及设计验证能力在内的综合系统集成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技术同源”的特征使得中国海装能够充分借助集团的供应链资源。以H171-5MW 海上机组为例,刘城细数了其关键零部件的来源:叶片来自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齿轮箱来自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发电机来自中国船舶集团884厂,电气控制系统来自重庆前卫科技集团……
在此过程中,中国海装还将集团的军工理念渗透到机组研制的每一个环节中,严苛、完善的军工产品生产标准使机组达到制造工艺的高度一致性和稳定性,“可靠”成为中国海装风电机组的底色。
快马更加鞭,多措并举
“慢思维”背后是对技术认真、谨慎和科学的打磨,而“快功力”则表现在对产业各个环节的效率提升上。随着海上风电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产业链不匹配的问题逐渐凸显,设计、研发、安装、运维等多个环节亟待理顺。刘城认为,各方应合力做好基础性工作,打造坚强产业链,支撑行业走向平价上网。中国海装一直在为此展开布局。
精细化的前期规划设计是确保风电项目高效运营的基础。在风能资源评估方面,该公司与国家气候中心合作, 自主开发了LiGa 大数据平台,探索更加快速化、精准化的风电场规划和方案设计,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益。
由于海上施工条件复杂,但相应的船机设备配套跟不上,海上风电的建设安装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产业走向平价的一大阻碍。中国海装通过发挥集团优势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2020 年3 月,由中船海工自主投资、中船重工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设计、大船集团山船重工承建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中船海工101”在山海关顺利下水。据悉,该平台船配置一台起重能力为1000 吨的绕桩式主吊机,一台起重能力为350 吨的绕桩式辅吊机,单桩作业支持能力为6000 吨,可搭载3 套7MW 风电机组部件或4 套5MW 风电机组部件,具备5MW 和7MW 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能力。
一旦投运,运维就成为决定风电场运行表现的关键所在。中国海装抽调陆上风电工程的精英骨干重点培养,于2016 年成立了海上运维中心,主要负责海上风电机组出厂后的运输、吊装和运维等工作。中心通过大量的测试、技改,积累了大量的海上风电运维数据,掌握了海上运维的关键点,以LiGa 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形成包含大数据平台、智能排程系统、调度管理系统三大系统的智能运维系统。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安装、运维过程中机组实时状态的监测和工作计划的安排;另一方面,能够对风电场运行情况进行智能预警诊断,实现预防性运维,并通过诊断模型给出故障诊断结果和解决方案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海上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之际,亟需加快人员培训体系建设和相关标准的制定,通过周密的人才培训计划结合智能运维系统,实现人员的合理安排是提升运维效率、确保安全的核心。
在中国海装,所有人员执行运维工作都需经过严格的培训,并持证上岗。海上风电运维人员必须取得海员的“四小证”以及登高证、电工证等。同时,还需要参加基础知识系统培训、车间实体培训、轮岗训练等,每个阶段都会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全部通过方能正式上岗作业。
运维船作为海上风电场运行和维护的重要工具,目前在国内以改装船为主,航速低,装载能力弱。专业运维船成为海上风电走向规模化发展的硬性需求。中国海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点,并联合集团力量开展研制。
刘城透露,目前集团内部已完成立项,正在进行运维船的前期招标启动工作,计划在2021 年年底,国内第一艘专业双体铝合金运维船将投入使用。结合公司对直升机运维的探索,中国海装将形成更加立体、科学的运维方案,推动产业朝着更加专业、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此外,中国海装率先提出“海上风电运维枢纽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据介绍,枢纽中心是海上风电运维的交汇点,供区域性海上风电场共享使用,是交通运输、风电运维等船舶中转、换乘、换装与集散的场所,也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和联运的主要基地,从物资保障、生活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为海上运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聚焦最前沿,拔新领异
随着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开发深远海资源将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系统理念在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刘城表示,以漂浮式海上风电场为中心,成熟应用后可与光伏和潮汐能发电、储能装置作为能源供应基础,形成分布式多能互补,打造能源自给自足、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智慧浮岛群,用于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监测站、深海养殖、海水淡化、供水系统、生活用电、敏感负载等,推动我国海洋探索走向深远海。
目前来看,一如十年前独具慧眼将发展重点定位在海上风电时的果断,中国海装而今正聚焦深远海,加紧储备前沿技术。
2019 年,该公司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成功获得工信部立项,该项目拟通过开展海上漂浮式风电装备总体设计、系泊系统设计、制造与调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完成大功率海上漂浮式风电装备研制,并实现海上漂浮式风电装备的工程示范应用。预计将于2021 年年底安装第一台漂浮式机组。
走向深远海,海上风电将进入全新的领域,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凭“快功力”加速创新,以“慢思维”谨慎论证,我国海上风电未来将一片坦途,中国海装也将兼程前进,引领海上风电的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市六届人三次会议第1243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答复文件明确,重庆实施“百万千瓦屋顶部署推进”光伏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截至2025年3月,全市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256万千瓦、35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将从“十三五”末提升6.3%至16.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时,达到48.18GW/107.86GWh,年底有望超60GW,将会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装机,占据电力储能总装机的半壁江山。新型储能赛道的火热,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玩家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0月1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展会期间,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电气风电、中国中车、中国海装、兴蓝风电、华锐风电等风电整机企业推出了超过20款新机型及产品,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对此进行了汇总,供大家
2024年10月16日,伊莱特携三大亮点亮相北京风能展,公司所在的W3-B03展位,人群络绎不绝,高朋云集。展会当日上午,作为中国西班牙合资企业,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xB7;贝坦索斯#xB7;罗伊格一行来到伊莱特的展区。了解了伊莱特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整体超大型关键核心锻造零部件”项目的进度。大使对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由于缺少海上风电机组的设备供应商,美国LeadingLight海上风电项目宣布暂停开发建设,该项目装机容量2.4GW,拟安装超过100台海上风电机组。据了解,LeadingLight海上风电项目由美国能源公司Invenergy与energyRe成立的合资企业LeadingLightWind开发,于今年1月份获得政府批
据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消息,8月20日,随着庄河海上风电Ⅳ2项目21号风机顺利并网发电,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万千瓦大关!这是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绩,标志着该公司实现里程碑跨越式发展!华能辽宁庄河海上风电Ⅳ2(200MW)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石城岛
据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消息,8月20日,随着庄河海上风电Ⅳ2项目21号风机顺利并网发电,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万千瓦大关!这是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绩,标志着该公司实现里程碑跨越式发展!华能辽宁庄河海上风电Ⅳ2(200MW)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石城岛
日前,中船海装《160m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创新施工工艺》荣获了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特等项目,这是继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中船海装在支撑结构上斩获的又一荣誉。基于多年钢混塔筒产业化经验,中船海装研制了“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预
5月11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在浙江德清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船海装以品牌强度894品牌价值21.18亿的成绩上榜“机械设备制造”品牌榜单实现品牌价值持续攀升成为榜单上唯一专业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整机企业品牌!创新为先以科技赋能品牌价值创新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社会进化的基本法则。但若有一天,所有物种都无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那便意味着灾难即将来临。中国风电发展已有30余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至今为止,不论是技术、规模、还是产业链配套,都堪称全球先领,期间历经了无数次的大浪淘沙。但自2020年平价以来,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中国华能7月10日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本次下线的中国华能—东方电气17兆瓦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为262米,风轮扫风面积约53000平方米,相当于7.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9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20kV/66kV海缆和220kV陆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点击查看文件全文:《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动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全省新能源(所有风电、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汕尾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核准延期前公示核准前公示》。根据公示,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因用海手续等未办理完成,申请延期一年实施。据悉,汕尾红海湾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附近海域红海湾海上风电场址内,建设
当地时间7月9日,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英国伦敦与英国知名能源科技企业章鱼能源(OctopusEnergy)首席执行官格雷格#xB7;杰克逊(GregJackson)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英国及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流,并就多项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张传卫介绍,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9日,大金重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亿元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223.82%至261.18%。大金重工表示,公司业绩增
[华能江苏公司大丰海上风电场91台风电机组出质量保证期验收外委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共有91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05.1MW。其中一期共68台机组,其中远景48台风机于2020年9月1日进入质保;海装20台风机于2020年7月1日进入质保。二期远景23台风机于2020年12月1日进入质保。根据合同约定质量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东方电气风电设备(临城)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设备(滦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周健聪,注册资本均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东方电气旗下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中国华能7月10日宣布,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线,单机功率17兆瓦,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本次下线的中国华能—东方电气17兆瓦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为262米,风轮扫风面积约53000平方米,相当于7.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9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20kV/66kV海缆和220kV陆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内蒙古公司锡盟新能源事业部99MW风电辉腾梁风电场66台华锐风机外委维护(二次)】招标公告本次招标内容为大唐锡林郭勒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99MW风电辉腾梁风电场66台华锐风机外委维护工作,每年工作内容如下:主要负责合同期内风电机组的全部运行检修维护工作;负责66台风机六次定检工作;负责配合吊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32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二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公布共21个项目的招标中标结果,总规模为1987.25MW。其中,电气风电中标项目规模最大,中标总容量为814.2MW,运达股份中标项目总容量为810MW,东方风电中标112.6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