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与落基山研究所共同研究编制的中国首部“碳中和”主题蓝皮书——《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认为,中国“碳中和”零碳转型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效益。其中,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数字化七大投资领域最为重要。
据我国相关机构测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亿元的投资。“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来弥补。碳市场的作用就是要让碳从资源变成资产,进一步成为资本。在此过程中,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亦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绿色金融和碳中和话题时指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经济全面、系统性转型。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可发挥“加速器”的作用。
相比于传统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主要涵盖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经济活动。
据介绍,我国现阶段对绿色金融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绿色信贷”,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提供信贷服务。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其绿色信贷债券超过2.3万亿元,累计发放的绿色信贷债券达700亿元。
但与此同时,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基础仍不够牢固,很多定义以及核算、法规、指南等都不够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法规等最基本的配套工具,从完善体系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增强覆盖面积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对此,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吕学都指出,绿色金融中的碳金融发展的核心是要量化,这是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但实际上,目前绿色金融数据并未与减碳效益直接挂钩。如果不进行量化,就无法做到金融工具开发,也无法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
吕学都进一步表示,碳金融量化指标的制定和量化金融工具的开发,需要减碳相关专业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也需要用政策法规保驾护航。只有将碳作为资产对待,一系列与减碳相关的金融属性功能才能得以体现。
4月21日,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同时更加科学准确界定了绿色项目标准,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
贵州省贵安云谷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是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能源项目之一。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采用天然气+三种可再生能源互补模式,相较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每年可以节省标煤227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43吨,减碳功能明显,因此被核定为绿色项目,获得了绿色信贷的支持,信贷利率比基准利率低5个百分点。
新版绿债目录发布,到碳减排支持工具加速出台,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已逐步清晰。“政府有必要建立碳金融项目库以及碳金融基金,明确减碳项目类型、标准以及碳金融的核算办法,在项目层面更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吕学都建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苏州市发改委印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其中包含《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方案》。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2月1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进一步做好计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2025〕4号)。其中提到,围绕全市科研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新型传感、新能源、碳达峰碳中和、量子计量等领域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研制标准物质数量累计达132项以上,主导或参与制(修)订计量技术规范18项以上,完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地区,公示如下:常熟市、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常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
最近太多太多人问我这个问题了,实在是回答不过来,写篇文章统一回应一下吧。(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气候未来)关于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在双碳领域赚了大钱的合作伙伴也经常被问及。但他的回答很简单,他在碳圈打拼了十几年,其中80%的钱都是在川普1.0时代(2017-2020)赚到的,其中就包括他趁着恐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中建六局“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张北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阶段性并网。此次项目阶段性并网回路为三号地块13、15、16回路,阶段性并网量为72.4MW,累计并网共计222.4MW。“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张北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二台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5日,江苏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全域全面绿色转型,结合碳预算做好各类产业规划,科学设定碳预算总额,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全部通过评审验收,标志着公司全面建成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实施路径。据悉,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5种类型,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近日发布署名文章指出,不折不扣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提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
1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指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推动实现“瓦特”产业向“比特”产业转化,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
2023履约周期,是上海碳市场第十一个履约周期,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稳步攀升。配额成交量680.43万吨,较上一周期增长39.8%,成交金额5.17亿元,较上一周期增长52.3%,创开市以来新高。该周期内,按照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本市在配额分配中延续了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的基本思路,对3/4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尝试建立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减排。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曾雄心勃勃地启动了碳交易市场——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设定排放上限,允许交易碳配额和碳信用,从而激励减排和低碳技术投资。但不久后,安大略省又突然取消了其碳交易计划,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的经
碳排放权定价指对温室气体排放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给予明确定价的机制,包括了碳市场定价、碳税及碳信用机制等。相比于碳税“固定税率,放开配额”的做法,碳市场定价“固定配额,放开价格”,可以更明确地形成总量约束和反映碳资产价值。(来源:能源新媒作者:于泽田、王建明、丛威、胡坤、梁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月11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情况。对于提问“双碳”目标提出后,山东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围绕这方面,山东下一步有何重点安排?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表示,山东经济体量大,结构重,是能源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山东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人民币,下同);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中国首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11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202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其中提到,2024年,黑龙江全省电网投资额、并网新能源、外送电量均创历史最高。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扎实开展开发区土地利用清查整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6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能源内容如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增长29.3%。蒲圻电厂三期等329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2025年,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着眼更好促进生态价值实
关于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全国碳市场发展对绿色金融和ESG管理相关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拟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项目。一、培训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
2024年12月31日,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工作落下帷幕,708家重点排放单位均已完成履约义务。一年来,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平稳有序,重点排放单位碳减排意识持续加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作用不断显现。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12月31日发布关于动态调整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其中包含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移出清单、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变更清单两部分。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动态调整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0家企业纳入名录,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通知陕环排管函〔2024〕82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国务院《碳排放权
关于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全国碳市场发展对绿色金融和ESG管理相关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拟开展绿色金融和ESG管理职业培训项目。一、培训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27日发布关于征集上海市碳普惠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人选的通知,专家委员会面向上海市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及有关单位进行征集。征集方向包括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能源、交通、建筑、工业、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监测计量、绿色金融、碳足迹等与碳普惠工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转型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绿色金融国际枢纽建设,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于10月29日印发《上海市绿色项目库管理试行办法》,详情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首都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已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关于做好绿色金
最近,针对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和碳资产持有企业特点,盐城供电公司协同国网数科公司推出绿色电费金融业务,以更低的贴现利率引导企业参与使用,并实现“电费融资+支付销账”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据测算,若盐城全市电力交易用电企业参与绿色电费金融业务,预计可降低全市电力交易用电企业年度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旨在通过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明确,要按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围绕美丽中国先行
9月10日,民生银行湖北咸宁支行举行了乔迁开业暨咸宁首家“碳中和支行”授牌仪式。该家“碳中和支行”的成立,得到了湖北碳交中心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光大证券债务融资总部副总经理鲁菲,湖北碳交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昌福,湖北同惠投资咸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民生银行武汉分行领导出席了授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水平。《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健全绿色金融服务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集聚,努力实现全省绿色贷款
四川省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等10部门联合制定发布《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方案》提出,到2026年,基本建成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实际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服务体系,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持续提升,绿色信贷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为了实
福州市人民政府7月9日印发《关于创新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机制推进美丽福州建设的若干措施》,在项目生成、项目融资、项目实施、推进机制等四个方面给予15项措施支持。详情如下:关于创新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机制推进美丽福州建设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生态环境治理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