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06-24 10:35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风电装机浙江风电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更好发挥以抽水蓄能为主的水电调节作用;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
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更好发挥以抽水蓄能为主的水电调节作用;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我省“十四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发展目标如下:
风电
到“十四五”末,力争我省风电装机达到64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450万千瓦以上,主要为海上风电。
表2浙江省“十四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发展目标
单位:万千瓦
各地市发展目标
结合我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情况,“十四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及抽水蓄能,着力打造华东抽水蓄能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同时因地制宜推广风光水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提高各地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全面均衡发展,根据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并考虑一定预留,现将各地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和光伏发展目标进行明确,详见表3和表4。
表3浙江省各地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目标
单位:万千瓦
原文如下: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政治导向。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全省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127%,到2020年末,占电力总装机近三分之一。“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更是我省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我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涵盖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能源品种,明确了2021年至2025年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指南。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20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114万千瓦,其中光伏1517万千瓦(分布式1070万千瓦),常规水电713万千瓦,抽水蓄能45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40万千瓦(垃圾发电210万千瓦),风电186万千瓦(海上风电4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0.7%。
1.光伏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省级及地方各级补贴的带动下,我省光伏项目开发热情高涨,规模增长迅速,技术进步迅猛,产业链不断完善,孕育出多家行业龙头光伏企业,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光伏发电装机1517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827%,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1070万千瓦,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我省光伏项目不仅装机规模增长快,而且开发应用形式多,基本涵盖了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工商业屋顶光伏、户用屋顶光伏、水面漂浮式光伏等各种类型。
2.抽水蓄能电站领跑全国
我省具有兴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有利地形,且项目建设条件优良,规划总装机容量达到1878万千瓦。“十三五”期间,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加上天荒坪、桐柏和溪口电站,在运总装机规模458万千瓦;新核准开工长龙山、宁海、缙云、衢江、磐安等抽水蓄能电站,在建总装机规模达到770万千瓦;泰顺、天台、建德、桐庐等抽水蓄能电站纳入推荐站址规划。我省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领跑全国。
3.海上风电取得零的突破
我省首个海上风电场——国电普陀6#克服了强台风、大涌浪、厚淤泥等不利条件,于2019年4月全部建成并网,实现零的突破。在此带动下,一批海上风电项目相继核准、开工,我省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核准海上风电项目14个,核准装机容量408万千瓦,其中并网装机容量45万千瓦。此外,我省启动了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修编工作,为后续海上风电发展储备一定项目。
4.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巨大应用市场的带动下,我省风电、光伏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拥有国内完整且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风电方面在整机、齿轮箱、变流器、铸件、电缆等行业均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光伏方面,我省光伏组件产能仅次于江苏,年产量在4000万千瓦左右,是全国第二大光伏组件制造省份;我省拥有光伏辅材企业120余家,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光伏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我省潮流能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总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装机规模在60-650千瓦不等的潮流能机组在舟山海域完成实海况测试,舟山LHD潮流能示范项目完成多轮装备技术更新并实现长期并网运行,装机容量达到1700千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潮流能试验场在舟山建设并投入测试运行。
表1浙江省“十三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装机统计情况
单位:万千瓦
(二)存在问题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我省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具备规模化开发应用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受限
受用地、用海等制约,我省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存在落地难、推进缓慢的情况。海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项目政策窗口期短,部分项目受制于用地、用海审批等因素,被迫放弃投资。另一方面,随着可供开发资源减少,项目收益降低,可再生能源可发展空间有限。我省光伏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发展,可用于光伏建设的地面、屋顶资源已所剩不多。
2.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统盘考虑
一方面,各能源品种之间缺乏联动,风电、光伏和水电之间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多能互补、一体化开发的统盘考虑。另一方面,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缺乏统筹,主要表现在海上风电相关配套产业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存在部分重要链条缺失、企业竞争力参差不齐、试验与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3.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带动效应未充分体现
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促进了我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降低了碳排放,一定程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带动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光伏小康项目仅起到了消薄增收作用,在生态价值实现、产业带动等方面应有的作用未得到发挥。市级层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用能空间关联度不够,一些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性不高。
(三)面临形势
根据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省正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打造能源转型的浙江样板。可再生能源健康有序的发展作为支撑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一环,在“十四五”期间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1.国际、国内形势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在全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大势已成,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面对不确定的国际政治局势,我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明确了2030年风电、光伏的发展目标。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强调“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风电、太阳能12亿千瓦以上发展目标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激励下,可再生能源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我省作为国家首个清洁能源示范省,更应积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坚持可再生能源开发,积极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升级,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浙江贡献。
2.新的发展阶段给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电价政策方面,从2021年开始,陆上风电和光伏将进入平价时代,从2022年开始,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我省海上风电资源禀赋较差,建设条件一般,平价时代的到来对我省海上风电发展影响较大。消纳和市场化政策方面,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绿色电力证书、碳交易、储能相关政策的发布对可再生能源参加市场化竞争、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3.能源保供形势要求可再生能源发挥更大作用
“十四五”期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电能替代速度加快,我省电力需求仍将保持一定量的增长。能源供应保障存在时段性、结构性矛盾,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在能源保供的形势和电力系统技术导则的要求下,风电、光伏需提高自身稳定性,在大规模新增装机、替代化石能源的同时,应提升电能质量、提高调节能力,保障电力供应体系安全、稳定运行;抽水蓄能需加快建设速度,充分发挥保供作用。
4.绿色发展理念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注重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相协调,解决风电、光伏全寿命周期的无害化、绿色化问题,降低水电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协调生物质发电和城市发展、美丽乡村的关系,把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做到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融合。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能源安全和保障供应为出发点,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为主线,以科技和政策创新为驱动,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形势要求,形成以风、光、水和生物质发电为主,海洋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为辅的多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我省数字经济优势,打造浙江智慧能源示范区,为我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规模发展,保障安全。把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作为重要引导性指标,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产品形式多样的特点,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
促进优化,生态和谐。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支撑能源碳达峰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形成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统筹兼顾,强化责任。统筹全省可再生能源规划布局,增强系统思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掌握可再生能源发展节奏和步骤。明确发展目标,省、市、县三级各司其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主体各负其责。
创新引领,系统推进。突出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发挥数字经济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质量和效益,打造浙江省智慧能源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更好发挥以抽水蓄能为主的水电调节作用;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我省“十四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发展目标如下:
1.光伏
到“十四五”末,力争我省光伏装机达到275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5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700万千瓦。
2.风电
到“十四五”末,力争我省风电装机达到64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450万千瓦以上,主要为海上风电。
3.生物质
到“十四五”末,力争我省生物质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60万千瓦以上,其中新增装机以垃圾发电为主。
4.水电
到“十四五”末,力争我省水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在350万千瓦以上,其中新增装机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
表2浙江省“十四五”主要可再生能源品种发展目标
单位:万千瓦
(三)各地市发展目标
结合我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情况,“十四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及抽水蓄能,着力打造华东抽水蓄能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同时因地制宜推广风光水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提高各地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全面均衡发展,根据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并考虑一定预留,现将各地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和光伏发展目标进行明确,详见表3和表4。
表3浙江省各地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目标
单位:万千瓦
表4浙江省各地市“十四五”光伏发展目标
单位:万千瓦
三、重点任务
(一)深挖分布式光伏潜力,鼓励集中式复合光伏
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在城镇和农村,充分利用居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在特色小镇、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以及商场、学校、医院等建筑屋顶,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结合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分布式光伏;在新建厂房和商业建筑等,积极开发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同时,加快探索建筑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应用。“十四五”期间,全省分布式新增装机容量500万以上,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以上。
鼓励集中式复合光伏发展。在沿海地区,利用滩涂和养殖鱼塘等,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内陆地区,利用荒山荒坡、设施农业用地,标准化建设农光互补电站。“十四五”期间,全省集中式新增装机容量700万以上,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
积极开展先进技术示范应用。鼓励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电网、先进的储能和电力电子等技术,积极开展光伏与其他能源相结合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等,降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增强与电网融合度,提高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光伏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发电量预报等,及时发现隐患并排除故障,提升光伏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
(二)积极推进近海海上风电,探索深远海试验示范
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建设。积极推进已核准项目的开发建设,适时开展一批规划项目前期核准工作,加快海上风电规划修编,积极争取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入规,逐步探索利用我省临近的专属经济区建设海上风电,实现我省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海上风电力争新增装机容量450万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充分利用我省沿海沿江滩涂、工业园区和火电厂区空地等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同时试点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研究点对点电源直供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启动老旧风电场技术改造升级。遵循企业自愿原则,鼓励业主单位通过技改、置换等方式,重点开展单机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机组技改升级,促进风电产业提质增效和循环发展。
探索海上风电基地发展新模式。通过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重点在开发规模相对集中的区域,集约化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的示范项目,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带动我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结合海上风电开发,探索海上风电制氢、深远海碳封存、海上能源岛等新技术、新模式。
(三)加强小水电生态监管,科学有序发展抽水蓄能
加强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巩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果,通过安装监测设施对生态流量泄放情况开展监测,建立生态流量监管平台,进一步加强生态流量监管。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交溪流域小水电综合开发。
有序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积极推进长龙山、宁海、缙云、衢江、磐安等抽水蓄能开工项目的建设,稳妥开展泰顺、天台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德、桐庐站点的前期工作。结合现有站点,合理规划布局,积极推动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选点工作。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管理体制、电价机制等研究。“十四五”期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力争新增装机容量34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98万千瓦。
表5“十四五”抽水蓄能重点项目
(四)按需推进垃圾发电项目,鼓励农林生物质和沼气发电
按需推进垃圾焚烧项目。加强垃圾发电项目前期管理与选址,在合理选址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可靠、技术成熟、先进环保、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要同步落实飞灰的安全、无害化处置场所,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十四五”期间,垃圾焚烧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
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生物质和沼气发电。根据生物质资源分布特性,在农林生物质富集地区,科学合理建设农林生物质电站。根据畜禽养殖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分布,因地制宜推动沼气发电工程建设。
(五)鼓励海洋能装备研发,倡导地热能融合发展
推动海洋能开发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创新研发与示范应用,加快以大容量潮流能发电装置为代表的核心装备升级,保持我省在海洋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为海洋能规模化、商业化提供技术储备和装备支持。积极探索海洋能在海岛能源供给和海洋水产养殖电力供应方面的推广应用,并鼓励开展海洋能与海上风电的综合开发试验示范。
鼓励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公用建筑、别墅群、联排别墅区进行供冷供暖。引导浅层地热能利用向普通民用住宅领域渗透拓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农村普及推广。结合地热能在旅游度假、温泉康养等的应用,倡导地热能与温室大棚、恒温养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扩展地热能应用场景,推动地热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六)鼓励开展储能示范项目,支持储能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建设若干“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鼓励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示范试点。不断完善储能政策,探索更为合理的储能商业模式,推动储能成本分摊疏导,引导储能为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挥源网荷储协调优势。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试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电、气、热等能源网络中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等环节互联互通,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转化与集成调配,充分发挥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开展核心技术科技攻关。针对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关键技术实施重点突破,组织电力、储能等相关企业联合高校、院所通过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形成重点引领、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联动机制,合理确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时序,有效衔接可再生能源开发、输送、利用各环节。强化要素资源供应与保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前期准备一批。强化项目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着力提高项目质量和成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协调对接,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策落实
根据国家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以及对我省设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加紧研究和制定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双控”等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出台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双控”考核、用能空间数据联动政策,明确对各地能源“双控”考核和用能空间核算中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可扣减能耗。做好规划年度监测分析和规划中期总结评估。分解和落实全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任务,督促各地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对各地区规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缓解电网调峰压力,积极探索制定储能配额制,优先考虑在源荷逆向分布、本地消纳空间不足等就地消纳矛盾突出区域配套储能。
(三)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对相关部门确定的重大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指导地方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滩涂等资源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适应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采取多种手段保障资金需求。
(四)完善市场环境
加强落实可再生能源税收、土地、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引导社会投资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充分发挥公共部门投资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竞争配置方式组织建设项目,以此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成本下降,减少补贴需求,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的形势,同时加强可再生能开发利用市场的规范管理,着力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环境,积极衔接、有序推广国家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通过市场化方式部分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长源电力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底公司新能源装机已达157万千瓦(相比2020年增加138.1万千瓦),并已形成“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接续态势和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十四五”期末公司新能源装机将超过400万千瓦。“十五五”及以后阶段,公司将持续加大风电
日前,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首批牧光互补项目--盐源4#地块牧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中国电建成都院负责项目设计、采购工作。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场址最高海拔3320米,占地约6500亩,装机容量31万千瓦,通过布太线、太灵线两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国网500千伏百灵变电
1月11日,山西省吕梁市能源局印发《吕梁市“十四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吕梁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总容量为758.2万千瓦,其中:风电规划建设容量270.2万千瓦吕梁市在“十三五”期间有18.2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为核准未建项目,拟纳入本规划,于“十四五”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5日,河南省印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加快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与用户侧多场景应用。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和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合理补偿调峰服务方收益,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创新储能发展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17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涵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品种以及农村能源、氢能产业发展,明确了2021年至2025年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河南省发改委发布《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披露了多项重点工程目标:中深层地热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推进集中规划、统一开发,探索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新型管理技术和市场运营模式,到2025年,建成郑州、开封、濮阳、周口4个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杭州市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积极参与电力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和浙江省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在杭用电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逐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根据浙江省电力市场建设进程,鼓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至2025年,嘉兴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7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70万千瓦,占比25%;风电装机达到73万千瓦
12月12日,浙江省瑞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印发。规划提出,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加快调峰电源能力建设,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持项目并网电力廊道规划建设,提升清洁能源输送消纳能力,逐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同
12月7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至2025年,嘉兴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7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70万千瓦,占比25%;风电装机达到73万千瓦,占比接近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7日,浙江嘉兴市发改委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提出鼓励开展储能示范项目。加快储能的研究与应用,充分发挥保供作用。加快推动储能政策落地,探索更为合理的储能商业模式,推动储能成本分摊疏导,引导储能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进“
近日,金风科技成功完成日本北拓四仓(Yotsukura)风电项目的机组吊装工作,预计近期完成并网。这标志着金风科技全球业务已覆盖6大洲42个国家,全球风电装机已增加至38个国家。据日本风力发电协会统计,截止至2022年6月末,日本风电装机已达4.7GW。根据最新版《日本能源基本计划》,2030年日本风电装机
Part.1行业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291965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4134万千瓦,占比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15.11%。2023年全年,风电装机新增759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风能作为重要清洁能源之一,其在全球电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机容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476.5GW,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的近一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趋势的加强,使得风电运维工作更加复杂和专业化。因此,进行实操培训以提升
2024年,中国风电发展跨越了新的里程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过去三十年,中国风电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这是几代风能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铭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精神,大会特别举办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庆典活动,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战略总监赵锋发表了主旨报告。以下是他的报告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又是一年,去年我也站在北京风能展的舞台上,那会儿主要看全球的供应链,而且我们签了全球的供应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Backwell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大会,刚刚新建的这个漂亮的舞台是专门为我们今年的国际风能大会所建设的,占到了今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最新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清洁电力新增装机将创下历史新高,公用事业规模清洁能源目前可为相当于近700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开发商新增公用事业级清洁电力装机容量11GW,比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91%,创下历史新高。ACP发布的《2024年
据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消息,8月20日,随着庄河海上风电Ⅳ2项目21号风机顺利并网发电,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总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万千瓦大关!这是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绩,标志着该公司实现里程碑跨越式发展!华能辽宁庄河海上风电Ⅳ2(200MW)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石城岛
近日,黑龙江省发改委批复核准9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1845MW。具体如下:相关阅读:黑龙江1.1GW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8月8日,吉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12个风电项目,规模共计2801MW,总投资约142.56亿元。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能新能源”)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企业,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在国内风电开发企业中名列前茅,积极推动风电制造技术研发,开展智能化运维,推进风光储多种能源形式的开发。围绕风电技术升级、运营策略、智能运维、储能价值等话题,《风能》杂志与华能新能源公司总经理、
10月21日,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苍南5号海上风电场出让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评审前公示》。根据公示,苍南5号海上风电场位于温州市苍南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3km,水深约21.7m~27.8m,总装机容量80万千瓦,拟安装57台单机容量14MW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798MW,采用220kV海上升压站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陶建根,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海洋能系统与设备制造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港
近日,中国能建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披露,中国能建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4年8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投资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海上风电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所属企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
2024年8月29日,中船象山3#、5#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评审会议由中电新能源公司牵头,采取“现场会议+视频会议”方式进行。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风电华东区域公司、中船风电总体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8月29日,振华重装承建的玉环2号海上升压站在大基地完成工频主变压器及其散热器吊装关键节点。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浙江台州市玉环县海域,总装机装机容量508MW,是浙江省2024年度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公司主要负责该项目的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及下部基础的建造、装船绑扎及海陆联调等工作。玉环2号海
近日,浙江省政府服务网连续发布普陀2#海上风电场项目、象山3#海上风电项目、象山4#海上风电项目、象山5#海上风电项目、象山6#海上风电项目等五个海上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规模共计2508MW。[$NewPage$]
7月24日,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全省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专题推进会,俞奉庆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近期省委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通报了全省项目进展情况和规范省管海域风电建设的相关要求;总结了海上风电项目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相关设区市发展改革
7月12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根据公示,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海域,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为:43台风机(23台单机容量为10MW和20台单机容量为8.5MW)、66kV/220kV海缆77.2km/107.246km,以及1座220kV海上升压站,陆域电缆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55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在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海域,打造3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如今,“十四五”已经过半。据浙江省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浙江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473万千瓦,相当于“十
6月19日,浙江省海上风电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该联盟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远景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促进浙江海上风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助力浙江海洋强省建设。浙江省
近日,象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公布象山4-6#海上风电项目配置公开询比结果,以及此前公示的3#项目,规模共计210万千瓦。象山4-6#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总容量165万千瓦。其4#风电场区面积约89.1km,规划装机容量75万千瓦;5#风电场区面积约55.3km,规划装机容量45万千瓦;6#风电场区面积约55.1km,规划装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