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已走过整整100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电力职工扬眉吐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动力支撑。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王信茂/口述 记者贾科华/整理)
新中国成立前
电力发展极其缓慢
中国电力工业起步不晚,1882年4月,上海开始出现公用电业,但由于内忧外患、战乱不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电力工业是一个落后、弱小、破碎的“烂摊子”。除东北初步形成154 千伏电网和一条220千伏线路及台湾建有154 千伏电力系统外,京津唐为77 千伏电网,其它地区只有以城市供电区为中心的发电厂。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84.9万千瓦、发电量43.1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不足8千瓦时/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位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电力事业发展开端于1941年。当时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在延安建成阎店子发电厂,尽管发电功率只有3千瓦,却支撑起几十个无线电台,把我党的联络范围扩展到国统区乃至苏联,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春天,八路军129师官兵在河北省涉县西北清漳河的赤岸村建起了一座10千瓦木质水轮机发电站,供军工和照明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恢复生产,支援前线作战。
1947年,在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的领导下,在山西省兴县创建了全国解放区第一座火电厂,装机116千瓦,史称“贺龙电厂”。同年,在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白兔村建设了装机容量最终达2170 千瓦的华北军工部第四总厂军工一分厂,史称“刘伯承电厂”。
1948年,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河北省平山县建设了装机155千瓦的沕沕水水电站,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为三座军工厂和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照明、发报、广播供电。沕沕水水电站是战争年代自行设计、施工的较大的水电站,标志着解放区电力和军工生产跨入新阶段,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朱德总司令剪彩并亲自开闸放水发电,被誉为“边区创举”,他亲笔题写“红色发电厂”。
解放前夕,为防止国民党军队败退时的破坏,全国各地电厂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影响下,开展了护厂斗争。如北京石景山电厂,是当时华北最大的电厂,也是当时北平唯一的供电单位,一旦断电,北平将成为一座“死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该厂成立了护厂委员会,配合解放军保护厂房和发电设备。解放后第二天,石景山电厂就恢复了发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初步建立独立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里程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力工业,毛泽东主席曾致信电业职工,希望他们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为完成国家任务和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奋斗,并提出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从而确立了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工业和基础产业的地位。
在电源建设方面,到1978年前,我国改建了丰满水电站,建成了新安江、刘家峡、三门峡、葛洲坝等大中型水电站,新建和改建了阜新、辽宁等大型火电厂,以及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其中,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和自制设备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
期间,国产首台10万、12.5万、20万、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和国产首台15万、22.5万、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相继投运;组建了各类电力科学研究机构,拥有覆盖整个电力领域的科研力量;组建了六大电力设计院、八大水电设计院和十几个大型工程局,培养出一大批有觉悟、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各级电业领导干部和数以万计的职工队伍;兴办了一批高等院校、专科学校、技工学校、夜大等,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初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
到197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5712.21万千瓦,发电量达2565.5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上升到260千瓦时/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29.9、58.7和31.5倍。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位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电网以220千伏为主,建成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3万千米、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26亿千伏安。农村用电从无到有取得较大发展,奠定了农村电力基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保障。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
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要求,电力工业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和生产整顿工作。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力行业一直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运行机制僵化,投资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求,导致了“三五”到“八五”期间,全国性缺电严重,企业开工不足,居民生活用电不能保证,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面对全国性严重缺电局面,为解决办电资金不足的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东龙口电厂集资办电的突破,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为适应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资办电、多家办电的政策,推动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有力推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
随后,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 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改革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从政企合一逐步过渡到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成为国务院授权的电力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1998年3月,全国人大决定撤销电力部,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电力行业管理职能移交中电联,平稳实现电力政企分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电力企业开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序展开。
2002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发布,进一步推行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改革,拉开了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新序幕。2002年12月,国务院对国家电力公司资产进行重组,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公司和四大辅业公司,实现厂网分开。2003年3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并开始履行电力监管职能。2011年,推进多年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基本完成。
截至201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1.47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二,其中,火电装机容量8.19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设备容量的71.5%;水电装机容量2.49亿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6083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28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1257万千瓦,核电在建机组26台,中国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电源结构逐步向绿色发电倾斜。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48万千米,变电容量44.6亿千伏安,分别比1978年增长5.4、34.4倍,初步建成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平台。同时,电网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2011年,中国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2012年,发电量达4.99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3676千瓦时。当时,装机容量、发电量、人均用电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9.1、18.5、13.1倍,基本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电力的充足供应,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强劲需求。中国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发展,在规模、能力、装备水平上均居世界先进行列。
昂首迈入新时代
电力工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通过这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的有效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解决了制约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了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了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截至2020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2亿千瓦,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5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含抽水蓄能电站3149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4989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8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44.8%。2020年我国年发电量7.78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5365千瓦时,装机容量、发电量、人均用电量比1978年增长37.5、29.3、19.6倍。
同时,国际合作全方位深化,行业企业影响力显著提升,电力企业实力增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及输变电等领域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建立贯穿资金、技术、装备、标准、管理等各环节的电力国际合作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回顾新中国电力工业历史,是一部几代电业职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发展史。中国电力工业从追赶到领先,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电力强国,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系原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三峡工程办公室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1月23日,信用能源官网对外公布了针对6家电力企业的处罚通知,这些企业均因在电力市场的运营活动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而受到罚款处罚。此次被处罚的企业包含了山东与浙江两个省份的发电企业,具体由山东能监办与浙江能监办分别开具处罚决定,罚款总额高达162.4万元。(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
2月12日,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毕天姝一行。中电联党委委员、秘书长郝英杰参加会见。杨昆指出,华北电力大学作为中电联副理事长单位,长期以来对中电联各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双方开展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杨昆介绍了中电联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举办以营销安全管理、《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12398能源监管热线转办投诉办理规范(试行)》为主题的营销讲堂专题培训,深刻诠释“筑牢监管防线,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为电力事业的稳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筑牢监管防线是电力行业可持续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面向“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力系统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电力规划面临前
2024年,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消费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且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进展。截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越火电,达到14.5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更是提前六年完成12亿千瓦目标,彰显我国在能源转型上
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9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9%,加工
让AI评价下AI先上AI对比出来的答案目前电力行业的大模型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有多个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下对主流电力大模型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并补充行业趋势洞察:一、主流电力行业大模型对比二、关键技术突破方向1.多物理场耦合建模:新型模型可同时处理电磁-热力-机械耦合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比上年下降3.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39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66.4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637.9亿元,下降1.7%;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与中兴通讯在广州供电局南沙狮洋500千伏变电站顺利完成电力行业首个26Ghz频段5G毫米波通感一体外场测试验证。据悉,5G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在同一台无线通信设备上融合了宽带通信、雷达感知探测和目标智能分析跟踪等功能,可精准识别、跟踪定位并测距测速无人机、飞鸟
一道弧光,跨越百年。在南京,有这么一家“百年老电”,在114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过生产,从未停止过开拓和创新。他用炽烈的炉膛燃烧着“电力报国”的矢志与梦想,用光和亮的笔触书写着中国电力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篇章,现如今,依旧矗立在扬子江畔
1月24日,中电联本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电联2025年第一次理事长办公会议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国际一流协
迈入2025年,中国大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力以赴增发电、保供应、抓安全、促发展。1月份,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4.76%,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88%、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0.28%、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47.08%,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1.13%,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28%,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1月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截止1月底,统调火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571.81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11.9万千瓦,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46.7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6.39万千瓦,储能140.21万千瓦。
2月13日,大唐新能源在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107,31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61%。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2,801,130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0.42%;光伏发电量306,18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8.13%。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六小旗下“旗舰”上市公司2024年度的发电量数据,详情如下:》》》国家能源集团1、国电电力2024年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4594.6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366.8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和1.59%;按照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0%和2.08%;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情况。其中,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比重为86.3%,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原文见下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
2024年,在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的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原煤供给因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价格低迷、需求不旺等原因,同比下降。一、电力生产情况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36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增速较全国(4.6%)高6.0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2位。12月,发电量326.
2025年1月,龙源电力新能源发电量达63.92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37%,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47.18%,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开门红”。2024年以来,在集团党组坚强领导下,龙源电力按照“12556”工作思路,推行“集中监控、区域维保、数字赋能、专业高效”的新型运检模式,不断提升设备发电效率。
2月7日午间,安徽省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达到3034.2万千瓦,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大关,占同时刻全省用电负荷比例达70.7%。近年来,安徽光伏、风电装机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1月,安徽省新能源装机超过5400万千瓦,占省内发电装机(不含皖电东送机组)比重超过一半,超过燃煤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发电
2月10日,从中国中煤获悉,春节期间,该公司商品煤产量408.4万吨,同比去年春节增加11.33%;煤炭铁路外运量266.5万吨,日均发运量保持较好水平;发电量14.97亿度,同比去年春节增加14.36%。中国中煤充分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压舱石”作用,细化生产发运和供应组织,提前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预案,全力
2024年全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平稳有序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电力生产供应平稳有序2024年,全省全部发电量4646.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全省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436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其中:水电3107.26亿千瓦时,增长6.9%;火电599.66亿千瓦
2月11日,龙源电力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639万兆瓦时,较2024年同期下降8.56%。主要原因是公司自2024年10月起不再拥有火电控股装机,因此本月未产生火电发电量。然而,风电发电量增长2.37%,光伏发电量增长47.18%。具体来看,风电业务发电量约为565万兆瓦时,较2024年1月的552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44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5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674.8亿元,同比下降4.7%(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87.7亿元,同比下降8.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43.0亿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62.9亿元,下降0.8%
1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9亿千瓦,同比增长48.0%;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20.3%。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88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8小时;全国主
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3%;风电装机容量约4.8亿千瓦,同比增长19.8%。1-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61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6小时。1-9月份,
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3亿千瓦,同比增长14.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5亿千瓦,同比增长48.8%;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328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3小时。1-8月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9月19日,粤电力A公告称,公司第十届董事会2024年第五次通讯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为保障新能源项目持续发展和经营资金安全,董事会同意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增加注册资本金人民币27,360.50万元,粤电力A按照50%的股比
8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0亿千瓦,同比增长14.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4亿千瓦,同比增长49.8%;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8%。1-7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994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91小时。1-7月份,全
7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66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1小时。1-6月份,全
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4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9亿千瓦,同比增长52.2%;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5%。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37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59小时。1-5月份,全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1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7亿千瓦,同比增长52.4%;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6%。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09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9小时。其中,风电7
4月23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1-3月份全省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3月底,贵州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8687.21万千瓦,同比增长7.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1729.8万千瓦,同比增长20.1%;风电装机容量约653.8万千瓦,同比增长10.4%。1-3月份,全省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73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9小时。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