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汇评论正文

调查|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河北企业如何行动?

2021-07-15 10:28来源:河北新闻网作者:袁伟华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碳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关键在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等,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河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较单一,尤其需要克服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和路径依赖。在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行动方案的同时,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来自能源、制造、交通等领域的多家河北企业正积极行动起来,发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1

构建多元能源体系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北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组织召开了由河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钢铁球团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及示范”技术成果鉴定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鉴定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去年4月,该项目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在河钢集团实施了世界首台(套)“嵌入式SNCR+梯级氧化脱硝+SDA协同吸收+预荷电袋式除尘”示范工程项目。“该示范工程是我国球团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的一大创新,为我国钢铁行业环保升级和绿色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专家评价该技术时说。

工业低碳减排对全省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至关重要。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大户。

“2022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今年3月12日,河钢集团发布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并向社会郑重承诺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

不少业内人士注意到,河钢集团提出的这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比国家提出的任务目标时间几乎提前了差不多十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河钢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底气和信心?

河钢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目标理念上说,河钢集团始终秉持“人、钢铁、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不断强化国企责任担当,坚定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构建适应生态文明要求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钢铁企业绿色发展路径,持续引领钢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怎么干?

在钢铁行业里,冶炼模式直接关乎碳排放量。河钢集团一直在尝试构建多元能源结构体系,加快传统冶炼模式转型。

按照开源、降耗、节能、增效的原则,河钢积极推进大比例“废钢+直还铁”炼钢、节能型炼钢、高炉喷吹氢气等技术,深入推进能源利用高效化。同时,进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持续加大绿色电力的消耗占比。

今年5月,河钢在张家口启动建设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张家口市的风能、光能等分布式能源优势,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零碳”制氢与氢能产业发展协同互补的创新发展模式。同时,该工程采用氢能替代传统高炉碳冶金工艺,年可减碳幅度达60%,为推动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迈出示范性、关键性步伐。

改变能源结构,需要找到更加低碳的替代能源。

6月28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与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项目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发布,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日前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干热岩是地球内部热能的一种赋存介质,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是未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2019年,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干热岩勘查项目,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3965米深度钻获了京津冀地区埋藏最浅的干热岩,实现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

专家评审后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干热岩发电系统性能测试,建立了干热岩钻完井技术体系和干热岩储层改造技术体系,从而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对于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完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相关人士介绍,未来他们将以该成果为基础,依托当地区位优势和需求优势,谋划建设国家级干热岩开发研究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干热岩发电、供暖、工业化利用等工作,为开展干热岩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清洁能源勘查利用研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

技术创新瞄准关键点

改变传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运输结构,在推动当前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至关重要。

面对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长城汽车近日发布了2025战略——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长城汽车提出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成为首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企业。

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表示,“2045年实现碳中和,不是被动达标的压力,而是主动转型的动力,因为要实现全球化,就必须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这是我们全球化事业成功的保障;2045碳中和,也不是在夹缝中求小生存,而是在新机遇中谋求更大发展,因为碳中和将带给每个企业全新的增长机遇。”

孟祥军将长城汽车2025战略具体为四个字——“绿智潮玩”,即坚持绿色碳中和、认知智能化、全球潮牌潮品、共玩众智众创4大战略方向。“绿色碳中和”被放在首位,凸显长城汽车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的路径选择和决心。

科技创新是支撑长城汽车“绿智潮玩”战略的重中之重,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发布了长城汽车2025科技战略,他表示,“能源革命下的‘绿色碳中和’和智能革命中的‘认知智能化’是长城启动新征程的关键,也是长城汽车核心技术的着力点。”

碳中和方面,长城汽车确立了多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在纯电动、氢能、混动三大领域进行饱和式精准投入。比如在氢能领域,长城汽车将在2023年推出首款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长城集团旗下的未势能源,将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到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作为老牌光伏企业,英利集团在研发投入和技术上的创新是他们助力双碳目标最有力的“法宝”。

英利集团绿色智慧生态小镇示范项目,屋顶和墙壁都采用了“青砖黛瓦琉璃”产品。“房子从墙面到屋顶都是光伏发电绿色建材建造而成的,实现了光伏和建筑一体化。”英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项目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总装机容量是45千瓦,年发电量约40913度,每年可为住宅提供4万多度清洁电力。节约标准煤16.3吨,减排二氧化碳40.7吨,二氧化硫1.2吨,相当于每年植树22棵。”

2017年,英利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我国首个零碳研究机构——零碳研究院,旨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构建零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英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双碳”就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绿色发展,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建立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依靠市场化技术实现绿色转型,运用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变革,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大幅提高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据了解,截至目前,英利集团已累计为全球百余座绿色建筑提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解决方案,拥有262项BIPV专利技术,主编、参编国内外BIPV标准12项,位居行业前列。

3

积极布局碳汇市场

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已进入倒计时。

业内专家表示,全国碳交易上线后,预计将形成年均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我国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和资本市场来说,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非常重要的举措,它的意义在于可以赋予二氧化碳一定的价格和成本,企业一定要重视碳交易进展。

作为集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先河环保已在河北省内率先布局碳市场的建设。

先河环保此前公告显示,公司已投资设立上海和碳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将会关注碳市场的建设并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服务等碳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先河环保已投资设立的上海和碳已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开立碳交易账户,买入备案碳资产13.72万吨,交易金额349.84万元,实现了碳资产首笔交易业务;此外还确定了10万吨碳资产的采购意向,涉及购买金额300万元。公司在前期布局碳监测、碳平台、碳服务等业务的基础上,又开启碳交易与碳资产业务,拉开了全面进军碳领域的大幕。

“靠着林子‘呼吸’就能挣钱。”丰宁大滩镇二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于万军说,二道河子村7500多亩林地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已取得收益37万多元。

实际上,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之前,河北碳汇交易已先行一步。

近年来,千松坝林场积极探索开展碳汇林建设,利用林业碳汇增量抵消工业排放,为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林场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科学管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碳储量,走出了一条效益更好、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绿色发展新路。

2014年12月18日,丰宁二道河子村等6个村、2个牧场、1个林场共计39161.85亩连片碳汇林的碳配额在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挂牌上市。

当年12月30日,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率先以38元/吨的价格购买了1550吨碳排放权指标,以抵消当年门店经营产生的碳排放量,成为全国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单,也是我省林业碳汇项目第一单。

截至2020年4月,千松坝林场已完成碳汇交易9.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金额共计359万元。

专家表示,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将从区域试点阶段向全国交易阶段转变,碳交易市场体系也将日趋完善,将有利于高排放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利用排放配额的市场化交易手段为其提供动力及经济性支撑。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把握机遇,实现“换道超车”

记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在未来我们有了更严格的生态环境约束,为什么要明确这一目标?

武义青:对气候安全的关注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应有之义。碳中和已成为一场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行动,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和积极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

记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河北来说意味着什么?

武义青: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河北长期以来形成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结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度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但要看到,由于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油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污染物排放仍处于高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们必须确立更为积极的节能降碳目标,以更大的决心与魄力、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行动,克服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和路径依赖,切实让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朝着设定的绿色减碳目标迈进。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在治理污染方面投入更大力量?

武义青: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减污和降碳并不属于同一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倾向于单独的污染排放管控,使得很多减排方案锁定在相对低效的末端治理策略上。末端治理模式尽管达到了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却往往会增加能耗并产生进一步的高碳锁定。

所以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具有短期性和局地性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相统一,利用温室气体减排与空气污染物减排在技术上的协同效应,使减污与降碳同时同步进行,实现绿色发展与低碳发展的同频共振、耦合协同。

记者:双碳目标带来一种压力,同时是否也意味着相关机遇?

武义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重塑国内外分工格局、形成新的竞争维度和产业标准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我们要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和优化升级的新机遇,将减排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努力在低碳转型变革的竞争格局中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换道超车”。

记者:对于各地来说,具体怎么去实现?

武义青:我省各地发展条件差异较大,应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雄安新区已先行开展低碳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发挥其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张承地区作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应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引领,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有效提升气候应对能力和生物固碳能力。

从全省范围来看,可以选择条件成熟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功能区、工矿区、城镇等,组织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通过产业、能源、交通、建筑、消费、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以及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碳中和与污染物减排协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倒逼,会带动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发展方式的全局性、系统性重大变革。这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打破各种壁垒和藩篱,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方位转型。要遵循国家层面的规划部署,尽快制定和完善省市级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对减污降碳和协同增效统一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考核。


原标题:调查|“双碳”背景下,河北企业如何行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