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湖南月度平衡机制评价
(一)取得的成效
湖南月度平衡机制符合《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设计思想,基本遵循了基本规则关于“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处理偏差的方法。真正实现了月度平衡、月清月结,向实时理清电力平衡责任、构建实时平衡的电力现货市场的正确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一点在火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各占一半的情况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随感” 作者:周鹏)
2.湖南平衡机制尽最大努力理清市场主体在月度时间跨度内的权利与责任,对市场主体需要承担的平衡责任的计算方法符合基本规则要求,充分考虑部分市场主体未进入市场的现实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承担平衡责任。
3.除政策、技术原因外,湖南平衡机制将所有类型的发电机组和用户全部纳入月度平衡市场,给予火电、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充分的竞争激励,并为处理电力现货市场平衡资金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偏差处理机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调度模式,在激励发电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基于减少平衡成本、控制市场风险的目标,调度机构有动力尽最大努力完成发电主体市场合同。
(二)存在的不足
1.下调平衡服务买方主体不足。湖南平衡机制的核心问题在于下调服务费用的来源。月度结算时,暂未参与市场的发用电可能造成发电侧下调,享受了下调平衡服务,但实际未支付下调平衡服务费用,未承担下调平衡责任。同时,平衡机制对下调服务买方的收费规模(偏差考核力度)偏小,与现货试点地区同理,在优先发用电预测偏差较大、边界条件不稳定等情况下,会造成一定的市场运行风险。
2.上调平衡服务缺乏激励机制。北欧实时市场,基于对上调报价的激励和平衡机制中上调电量的稀缺性,上调价格一定高于日前现货价格。湖南月度平衡机制中,火电机组上调电量价格不大于月度交易均价,是下调补偿资金来源不足的不得已之举,在电力供不应求的时段,缺乏对市场主体提供上调服务的激励。
3.偏差平衡风险可能呈扩大趋势。随着湖南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用电量(优先用电)比重预计将逐年增加,外来电规模预计也将逐步增大,将导致市场内承担偏差责任、特别是承担下调补偿责任的市场主体比重逐步减小。同时,类似新冠疫情导致用电量大幅减小,进而导致平衡成本大幅上升的不可控因素也对市场运行造成风险。
4.市场主体缺乏减小月度电量不平衡风险的市场手段。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尚未开展月内交易,基于限制部分市场主体市场力、防止市场主体套利的考虑,对合同转让的比例、频次进行限制,降低了流动性,导致市场主体缺少规避月度不平衡风险的手段。
二、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平衡机制对建设电力现货市场的启示
中发9号文及其配套文件提出建设由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组成的电力市场体系。月前预挂牌上下调、月清月结的偏差处理机制可以理解为将实时平衡机制的运行周期由5分钟延展到1个月,即交易周期为1个月的偏差平衡机制。月度平衡机制的运行机理虽然与实时平衡市场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结算方法借鉴了北欧和英国电力市场平衡机制。
1.建设电力现货市场是实时理清权责的唯一途径。由于电力的不可储存和需要实时平衡的特性,现代电力市场的核心就在于实时理清市场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基于合同),不论是物理的还是财务结算意义上的。如前述,除政策、技术原因形成用户侧优先用电、外来电、部分小水电无法参与湖南月度平衡机制外,所有发电机组和用户全部进入市场,并且尽最大努力理清市场主体在月度内的权利与责任,这一点是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月度平衡机制对现货市场建设的有益借鉴。但是基于湖南电源结构,是否有必要、有能力追求并实现在实时运行上的最经济,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关于市场与计划并行。湖南月度平衡市场由于下调平衡服务买方主体不足、偏差考核力度偏小,偏差考核费用无法覆盖全部平衡成本,广义上讲与部分电力现货试点省份的情况是相同的。市场与计划并行的情况预计将长期存在,实时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将平衡资金问题放大,有关省份多数采用“以用定发”模式处理这一问题。这种情况下,电力现货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有所削弱,功能上更多在于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营方的锻炼价值。
3.关于电力现货市场模式的选择。“集中式”或“分散式”的市场模式选择争论已经不多,湖南应当更多考虑自身电力系统和市场主体的适应性:分散式,需要更加成熟的市场参与者,需要更加强大的电网,需要面对较高昂的平衡成本,计量方面的要求也极高;集中式(基于传统电源结构设计),山东、广东、浙江等试点地区均有上百台火电机组(包括气电)可供优化,湖南可优化空间较小,同时要解决好小水电、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方式问题。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第一,我们即将面对电源“去基荷化”,更多需要关注的是通过市场机制选出更经济的、能够给新能源提供备用和快速调节能力的机组;第二,风光发电自身的不可控性造成其风险控制能力差,现货市场是否应当按照与常规机组一样的标准定义风光机组的平衡责任,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多数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已经在研究改进市场机制设计以适应新能源大量接入,湖南电力市场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优化,也需要湖南电力市场设计者的智慧。
4.当前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设计,上下调机制、火电调峰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容量市场”的作用,保障了发电主体的可持续经营。如果未来成本传导政策清晰之后,中长期月度上下调平衡及调峰辅助服务机制预计将运行更加顺畅,相关矛盾将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锡能源集团聚力加快虚拟电厂功能体系建设,提升虚拟电厂资源聚合规模和运营管理水平。一是加大负荷资源聚合。目前已接入全市光伏、储能、充电桩、楼宇空调、照明设施等资源12121个,总规模400兆瓦,可调负荷近40兆瓦,成为全省规模体量最大的地级市国有虚拟电厂。二是丰富智慧能源场景。持续接入智能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正经历着全球最快速的能源体系转型进程。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创新与应用,更是涉及制度重构与利益博弈的复杂系统工程。“政策—市场—技术”协同的多维解构我国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但政策传导过程中常遭遇多重摩擦阻力,表现为制度刚性与市场弹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售电公司(2025年第七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6月12日。本次公示的售电公司目录如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30日晚8时,哈电国际承建的巴基斯坦贾姆肖罗2×660MV电站项目1号机组提前合同工期两个月顺利通过168小时可靠性运行,机组运行稳定,各项参数良好,进一步彰显了哈电集团在巴基斯坦电力市场的传统优势地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电力装备及电力建设企业的非凡实力与责任担当,为中巴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青海电力市场成员自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适用于参与青海电力市场交易的各类市场成员,包括但不限于电网企业(含增量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新型经营主体,市场运营机构(电力交易机构、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俯瞰河西走廊,新能源大基地上的蓝色光伏板一望无际。截至2024年年底,甘肃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40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64%,发电量占比超35%,新能源从装机主体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构建新能源报量报价、分钟级辅助调频、用户报量报价、储能协同参与等机制,精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逐渐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转变,充分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能力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空调负荷具有较强的季节规律、良好的可控性和可短时中断特性,在可调节负荷侧资源中具有较大的调控潜力。以市场化手段挖掘空调负荷调节能力,对
最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谢伟一行,到访国网江苏省电力电力公司展开调研交流,双方就如何提升现场安全监督能力、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提升协同管控水平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双方在电力领域的深化合作与共同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国网江苏电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考。交流是进步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顶层设计落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添“稳定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传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以下简称《规则》),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甘肃风光资源富集。近年来,甘肃省紧抓机遇,发挥“风光”无限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扎实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黑龙江省跨区跨省电力电量交换计划执行情况。2024年全年,黑龙江省省间联络线计划电量121.73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34.14亿千瓦时。其中跨省中长期交易112.15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24.53亿千瓦时;省间现货交易9.55亿千瓦时。2024年全年,省间联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数字化监管工作,华中能源监管局近期组织召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湖北、江西、重庆、西藏四省(区、市)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各电力调度机构介绍了一季度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4月23日,辽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辽宁省5月月度双边交易出清结果,国家能源集团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获得交易电量3465万千瓦时,交易价格435元/兆瓦时,高出辽宁省煤电基准价16%。此次交易为该厂首次获得月度双边交易电量,有效增加月度中长期持仓,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助力赋能。
2025年4月16日,恰逢湖北现货长周期运行一周年。过去的一年,湖北市场所有主体以质定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稳中求进,添绿创新,勇立潮头,保“价”护航,为“爱”发电。(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叶坤)本文将介绍湖北电力市场过去一年的近况,并结合一季度现货运行态势,研判市场发展趋势,针
2025年5月月度交易近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开展5月的绝对价格月度交易。交易品种有双边协商、集中竞争交易、发电侧合同转让、绿电双边协商、绿电集中交易、跨省外送电交易等;5月份总用电需求电报电量为345.79亿千瓦时,月度交易需求为113.15亿千瓦时,占总申报需求电量的32.72%。交易简概1双边协商交易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已常态开展的连续调电试运行基础上,计划于5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出现气候异常等特殊情况时,以保障电力有序供应、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原
一、现货运行情况实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正式运行五省与省间现货市场,实时均价除广东、甘肃上涨外,其他市场价格均下降。安徽与江西虽有同比数据,但去年未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数据参考意义较小。甘肃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6.43%,是价格上涨市场中涨幅最大的省份。原因是负荷与外送均大幅上升,其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俯瞰河西走廊,新能源大基地上的蓝色光伏板一望无际。截至2024年年底,甘肃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40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64%,发电量占比超35%,新能源从装机主体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构建新能源报量报价、分钟级辅助调频、用户报量报价、储能协同参与等机制,精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逐渐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转变,充分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能力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空调负荷具有较强的季节规律、良好的可控性和可短时中断特性,在可调节负荷侧资源中具有较大的调控潜力。以市场化手段挖掘空调负荷调节能力,对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了解到,2025年一季度,全区新型储能累计调用充电电量7.3亿千瓦时,同比提高420%,累计调用放电电量6.3亿千瓦时,同比提高446%。新型储能调用水平的提升,为内蒙古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型储能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器”和“调节器”,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回复了人大代表关于“两高”项目源头防控、实施光储充一体化工程、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建议。重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单位持续推动市内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市内可再生能源资源挖潜开发,持续开展电网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积极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工程在“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河南省发改委发表了《关于征求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针对《河南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第一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征求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河南将于5月份适时开展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给出了此次参与试运行的发电侧经营主体、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年度报告》。其中指出,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累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941.1亿千瓦时,占省内售电量的62.9%。绿电交易结算电量完成3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在南方区域各省交易机构中率先实现100%消费绿电绿证。贵州电网继续保持
2025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称“136号文”)。136号文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建立新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工商业光伏上网的红线正在不断收紧。4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山东省未来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上网电量全部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要求,对于年自发自用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