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热电生产和消费国。热电产业CO2排放量占我国CO2总排放量的42%,是碳排放重点管控行业。今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CO2排放量已成为企业经营重大影响因素。运用先进科技大幅提高热电系统生产效率,减少煤炭消耗,降低碳排放,不但是我国碳达峰重要路径,也是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
科技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为热电行业从传统方式向智能化运行升级成为可能。在此时代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时代背景下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应运而生。上海全应科技CEO夏建涛博士在论坛上致辞并作“碳中和时代背景下的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之道”主旨演讲:3060双碳的伟大目标,既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热电产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急需要朝清洁化方向转型升级,如何利用先进数字技术赋能生产过程提升热电生产效率,节煤降耗,减少碳排已经成为热电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热电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3060碳达峰碳中和凸显了我国节能降耗的承诺,但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经济体量大、发展迅速、用能需求高、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使得我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高”。各级政府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出台相关政策响应国家号召。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组执行主任王克教授发表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与产业机会”演讲,解读降碳的路径和挑战机遇。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首席专家孙献斌教授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可靠性及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为题,重点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节能降耗的成果,深入分析循环流化床热电机组高参数趋势及运行优化的前沿科技。
作为浙江科技降碳的标杆企业,海宁马桥大都市热电总经理张荣荣表示,积极信息化智能化探索,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企业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与全应科技合作是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不断尝试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提升煤炭使用效率的积极尝试。此前,大都市热电“全应热电云”项目先后被海宁发改委、浙江发改委“盖章认证”为绿色低碳创新项目。
据全应科技CMO乐毅介绍,全应热电云系统目前已经为11省18市的数十家热电企业提供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覆盖热电、化工、造纸等十多个行业。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宁夏、陕西等地越来越多的热电企业希望与全应科技合作,帮助他们实现2%-5%的能源节省目标。
王克教授认为, 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在此背景下传统高耗能行业重点是控制增量,科技高效赋能高能耗行业是趋势之一。孙献斌教授认为热电系统整个机组运行效率首先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现在碳交易市场启动,如何提高热电生产机组的效率是热电人关注的重点,智能化未来在复杂的大机组运行方面前景可期。用友集团工业互联网首席专家杨宝刚见证了全应科技在热电智能化领域的成长,他认为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工业互联网要解决数字化问题,在热电行业也是如此,物理世界的锅炉仪表经过数字化后通过各种模型放在计算机虚拟世界运行,可以做更多的预测和优化,最终实现智能化。
来自浙江的行业专家、协会领导、企业代表在对话中从实际应用出发,畅谈了智能化对浙江节能减排的意义。前杭州热电集团总工、浙江省热电行业著名专家李军,认可全应科技云到边到端为智慧热电提供的解决方案,目前所有的实例都证明通过全应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生产能效——按1%计算,浙江省124家热电厂,年消耗原煤超过4000万吨,利用智能化生产,每年可减少原煤耗量40万吨,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净排量。杭州市节能协会秘书长包优祥和杭州节能协会副会长、杭联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闵伟高度关注浙江热电产业的发展,认为热电厂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必要的,对海量的热电厂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热电数字孪生系统能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安吉临港热电总经理叶利峰从全应热电云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肯定传统热电向智能化转型升级需要科技创新,与全应科技的合作适应时代节能减排的要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对于双碳背景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在能源产业的应用和价值,投资专家持高度认可态度。凯辉能源基金投资总监许昊认为制造业和电力行业是未来最大的AI结合的市场,人工智能和垂直领域机理的结合可以为流程各个环节提高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为节能减排,为碳中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实施途径。高瓴资本投资总监乔能认为全球正处在从高碳到低碳甚至零碳转型的重点期,非常看好全应科技这样的企业在热电领域通过数字化的改造驱动热电行业过程管理智能化的升级,期待更多全应科技的同行者一起改变世界。
最后,全应科技CEO夏建涛博士在回答媒体代表中国经济时报主任王小霞提问时表示,全应科技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企业主体之一,从2016年创立的时候,就聚焦热电能源智能化,以热电机理为基础,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科技赋能热电行业,践行国家节能降碳战略。目前,全应热电云在中国的版图之上,锁定热电等高能耗行业碳排放足迹,为全国热电企业提供在线智能运行云服务。
此外,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流化床部所长赵鹏勃等专家学者也在论坛上分享了专业研究成果,分析解读热电行业目前存在的痛点难点,肯定了全应科技热电云对提升热电企业节煤降耗工作中所带来的成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0日,”智燃热电双碳减排“全应科技2022年度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成功举行,行业大咖、专家学者、资本智库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我国热电产业智能化升级之道,为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建言献策。高峰论坛现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
日前,全应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与博华资本联合领投,高瓴创投超额认购,明势资本、线性资本持续跟投,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浙江某龙头造纸企业与全应科技就热电智能化项目达成合作,以全应热电云驱动热电生产过程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为实现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日前,全应科技在山西最大规模焦化企业——潞宝集团实施的全应热电云项目完成验收交付工作,正式上线运行。与基准期对比,全应热电云为企业实现能效提升3.5%以上,相较验收标准提高17%,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日前,中国蓝TV《焦点1线》栏目推出“生态热电绿色浙江”节目,重点介绍了海宁马桥大都市热电携手全应科技建设全应热电云智能平台,以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热电生产进行端到端生产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热电生产能效,降低碳能源使用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走出了一条创新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
日前,陕西某煤化工企业与全应科技就热电智能化项目达成合作,以全应热电云驱动热电生产过程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
全应科技签约荆门盈德气体有限公司,开启化工行业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新征程。
日前,全应科技在山西最大规模焦化企业——潞宝集团实施的全应热电云项目完成验收交付工作,正式上线运行。
煤价太高,联产什么成本都会高企;目前热电联产的电厂成本核算方法简单粗放,不利于正确引导热电厂经营决策。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煤电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更是如此。火电大省山东在2020年就有21台煤电机组进行了升级改造;内蒙古今年也出台了煤电节能降耗改造计划,未来3年将改造现役燃煤发电机组1200万千瓦左右。
5月20日,湖北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龙,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涂山峰拜访湖北联投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俊刚,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光辉,并举行座谈。双方就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发挥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深化项目建设和资源获取等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双方领导共同见证合作协议签署。湖北能源
5月20日,贵州金元在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现场组织召开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兆瓦)1号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首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有关议程和事项,同意1号机组织进入整套启动试运行。启委会主任委员、贵州金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仕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启委会副主任委员
近日,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西能源或公司)披露了2024年经营成果,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利润总额53.80亿元,同比增长9.97%;基本每股收益0.80元,同比增长9.59%;获评“双百企业”标杆,连续两年荣登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业绩答卷。过去的一年
5月7日,国能信控公司承建的国能福建连江公司输煤廊道挂轨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已上线投运一个月,运行状态良好,标志着电厂迈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打造成为国内火电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案例,助力连江公司从传统“人防”向“技防”的跨越式升级,推动能源数智化转型发展。该项目基于国能信控自主研发
5月7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2025年第一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清单的通知(穗开管办〔2025〕2号)。共50个场景,其中包括电网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应用、电网生产指挥智能分析决策智能体、基于时序大模型的配变运行状态
根据北极星电力网的统计,近期,河北、河南、江苏、贵州等地能源主管部门相继发布公告,明确了29台火电机组的关停情况。在此次关停名单中,秦皇岛发电厂(秦电)、下花园热电(园电)、习水电厂、潘三电厂等一批曾为区域经济与民生保障提供过重要能源支撑的“功勋电厂”赫然在列。关停机组名单速览秦电
4月22日5:49,随着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1号660MW机组100%自主可控智能控制系统NT6000正式投入运行,南京电厂迎来里程碑式重大时刻。这一成果的实现,不仅宣告着该厂顺利完成两台机组DCS国产化自主可控改造,更让其成为集团公司首家全厂DCS、DEH、MEH、ETS全流程控制系统100%自主可控的超超临界火电厂
4月28日,重庆市发改委将《关于合川双槐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文件挂网。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名称由“合川双槐电厂三期2×105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变更为“陕煤电力合川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项目业主从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变更为陕煤电力(重庆合川)有限公司
日前,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板集电厂二期机组性能试验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完成。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板集电厂二期#3、#4机组为2×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性能试验报告结果为:#3机组发电煤耗251.6g/KWh、供电煤耗261.4g/KWh、厂用电率3.75%,#4机组发电煤耗251.8g/KWh、供
【新闻背景】3月30日,由电站集团提供机电炉辅全套主设备的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1×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各项性能优势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项目中,由电站集团自主研发的汽轮机三维数字孪生系统作为“智慧大脑”,充分发挥着智能化优势,实现对
近日,湖北随州公司“基于AI+物联网的智慧电厂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围绕智慧电厂的建设需求,采用创新架构,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了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到决策执行
截至11月13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输煤巡检机器人皮带栈桥轨道实现全线贯通并安全稳定运行7天,为后期顺利投入输煤巡检机器人奠定坚实基础。皮带栈桥轨道为6063-T5铝型材质,由17个皮带栈桥轨道组成,其中有8处楼梯跨越处轨道连接。为加快输煤巡检机器人轨道全线贯通,该公司认真制定安全技术措
7月30日,”智燃热电双碳减排“全应科技2022年度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成功举行,行业大咖、专家学者、资本智库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我国热电产业智能化升级之道,为国家双碳战略落地建言献策。高峰论坛现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
日前,全应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与博华资本联合领投,高瓴创投超额认购,明势资本、线性资本持续跟投,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浙江某龙头造纸企业与全应科技就热电智能化项目达成合作,以全应热电云驱动热电生产过程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为实现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日前,全应科技在山西最大规模焦化企业——潞宝集团实施的全应热电云项目完成验收交付工作,正式上线运行。与基准期对比,全应热电云为企业实现能效提升3.5%以上,相较验收标准提高17%,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日前,中国蓝TV《焦点1线》栏目推出“生态热电绿色浙江”节目,重点介绍了海宁马桥大都市热电携手全应科技建设全应热电云智能平台,以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热电生产进行端到端生产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热电生产能效,降低碳能源使用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走出了一条创新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
日前,陕西某煤化工企业与全应科技就热电智能化项目达成合作,以全应热电云驱动热电生产过程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
全应科技签约荆门盈德气体有限公司,开启化工行业热电智能化转型升级新征程。
日前,全应科技在山西最大规模焦化企业——潞宝集团实施的全应热电云项目完成验收交付工作,正式上线运行。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煤电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更是如此。火电大省山东在2020年就有21台煤电机组进行了升级改造;内蒙古今年也出台了煤电节能降耗改造计划,未来3年将改造现役燃煤发电机组1200万千瓦左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