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目前,日本制铁主要通过开发生态工艺、生态产品、生态解决方案,以及开发创新技术来减少CO2排放。基于前期的持续努力,2019财年日本制铁耗能1089PJ,与1990财年相比下降约13%,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产量下降;2019财年吨钢CO2排放强度增至2.06吨,但CO2排放量则比1990财年下降约12%至9400万吨。
2.1生态工艺
日本制铁使用海外进口的铁矿石、煤炭以及社会产生的废钢生产钢铁,其一直致力于降低生产和制造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首先,日本制铁有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源,如回收副产煤气和余热进行发电,其钢厂产生的所有副产煤气都用作内部能源,回收率达100%;如将炼焦过程中煤在无氧环境下热裂解产生的焦炉煤气和高炉炼铁产生的高炉煤气,作为钢厂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发电厂的能源而得到充分利用;钢厂内用作各种热源的蒸汽有83%是由废热产生的,从而大幅减少燃料消耗;钢厂内部产生的能源,如废热和副产煤气,81%用于内部发电,其自发电力占比达到89%,其中自发电力的37%通过电力公司向本地社区供应。
其次,借助在高温高压下运行的炼铁高炉和焦炉,对社会或其他行业产生的各种副产品进行回收利用。近年来,日本制铁一直在积极回收废塑料和其他废物。这些以往被填埋或焚烧的废物,在焦炉和高炉中作为原材料或能源再利用,也是减少CO2排放的另一种途径。另外,在水泥生产中使用高炉渣可以减少石灰石和燃料的使用,每吨水泥可减少CO2排放320千克(与普通水泥生产相比降低40%以上)。
再次,为减少能耗及CO2排放,日本制铁采取如下措施,如改进每道工序的操作、改造老旧焦炉和其他设备、引进高效发电设施和制氧机,以及在加热炉中改用蓄热式烧嘴等。
最后,为减少CO2排放,日本制铁正在开发将氢作为还原剂部分替代煤炭的氢还原炼铁工艺。
2.2生态产品
日本制铁生产的钢铁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建筑设备、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产品不仅轻便而且使用寿命长,有助于用户提高效率,从而有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便于用户使用时减少CO2排放。其开发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
1)高强汽车板:高强度、易于成形的钢板兼具强度和成形性,有助于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并在车辆碰撞时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日本制铁的目标是开发强度更高的汽车板,并商业化生产,提高汽车板的强度和成形性,满足汽车安全性的同时减轻重量,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2)高压氢气环境用HRX19TM不锈钢:具有世界一流的抗氢脆性能,强度高出传统材料60%,可以进行焊接。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除了满足加氢站的要求外,它还具有安全、紧凑、长寿的特点,将促进新一代能源的推广应用。
3)环境影响小的超高强度线材:利用专有工艺开发强度2000MPa级的桥梁缆索用线材,以满足桥梁建设中客户的要求。通过消除这种线材生产过程中对铅的需求,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4)船用高韧性钢板NSafeTM-Hull:该钢板的延性比高出传统钢板50%以上,是全球首个在船舶碰撞或搁浅时防止漏油的钢种。目前该产品已用于大型散货船和超大型原油运输船。
5)Mega NS Hyper BeamTM:Mega NS Hyper BeamTM的腹板厚度比传统的大截面H型钢厚20%。该产品与日本的9种传统H型钢产品共同获得EcoLeaf环境标签,EcoLeaf是一个国际认证计划,旨在披露与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相关的定量环境信息。
6)高速铁路用轮对(轮和轴):日本制铁制造的车轮和车轴广泛应用于日本铁路系统。通过减小车轮厚度和开发空心车轴减轻重量,并结合高强度、高寿命的轨道和轻量化驾驶设备,为提高铁路运输能效作出贡献。
2.3生态解决方案
日本制铁认识到,将日本先进的节能技术转移到海外或是减少全球CO2排放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其积极参与日本和海外的许多节能和环境倡议。包括日本制铁在内的日本钢铁工业在全球部门减排方法(Global Sectoral Approach)中处于领先地位,该方法是一项旨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世界性倡议。日本钢铁工业可以将其先进的节能技术转移到有潜力提高能效的新兴国家,为全球范围内的CO2减排作出贡献。通过转让日本钢铁企业的节能技术,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共减少CO2排放6553万吨,这相当于日本钢铁工业CO2排放总量的1/3左右。日本制铁下属单位日本制铁工程公司转让其干熄焦设备技术,2018财年减少CO2排放2074万吨。
作为日本铁钢连盟的核心成员,日本制铁参与跨国项目,并且正在推动与钢铁企业相关各方的联合会议,准备定制的技术清单,对钢厂的节能状况进行评估。这是与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双边节能环保合作的三大支柱。
1)与钢铁企业相关方的联席会议。在新兴国家和日本铁钢连盟的双边会议上,分享关于各国和日本的信息、想法和评论。根据技术清单的准备结果和对钢厂的评估开展活动,以促进日本节能技术在早期阶段向国外转让。日本铁钢连盟还提供了钢铁生产的详细技术信息和财务方面的信息。截至2019财年,联席会议已在印度举行九次,在东盟六国举行12次。
2)技术定制清单。技术定制清单是一份技术能效清单,被确定为适用于目标国家或地区,提供的信息包括技术大纲和供应商信息。这份清单是为促进日本的节能技术转让而编制的,并在对钢厂进行评估时作为参考。2018财年,技术定制清单更新为印度的第四版和东盟国家的第三版。
3)钢厂评估。在对国外钢厂进行具体节能评估时,日本钢铁专家会走访钢厂,根据清单提出技术建议,并根据设施情况提出运营改进意见。专家们还会根据规定钢厂CO2排放强度计算方法的国际标准ISO14404分析用能状况。截至2019财年,日本铁钢连盟已对印度12家钢厂和东盟六国14家钢厂进行评估。另外,日本制铁还参与世界钢铁协会的气候行动计划。同时,日本制铁已被选为世界钢铁协会的气候行动组织成员。近来,相当多的客户要求确认其钢铁供应商是气候行动组织的成员。
2.4创新技术开发
日本制铁的研发部门致力于CO2减排的研究,并将CO2的回收和固定作为自上而下的项目。目前日本制铁正在开发创新技术,目标是在2100年前生产出零碳钢,零碳钢是使用氢而不是碳还原铁矿石生产的。这项工作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技术进行开发:1)减少CO2排放;2)CO2分离和回收;3)CO2循环利用;4)CO2储存。
2.4.1减少CO2排放
为减少CO2排放,日本制铁开发了如下技术:
1)开发余热回收的干熄焦技术:在焦炉中制成的热焦炭用惰性气体淬火,热量被用来产生蒸汽而发电。与湿法淬火相比,节能40%。
2)开发新一代炼焦技术(Scope21):Scope21是以强化资源和能源应对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开发项目。该项目包括缩短炼焦时间、提高焦炭质量等许多创新型技术开发内容。利用该项目开发的技术将会扩大低品位煤的利用并大幅减少CO2排放。
3)开发高炉数字模型:合理调整高炉内气体流量、固体流量、液体流量、炉料分布等基本因素,降低焦炭等还原剂比例,从而减少CO2排放。
4)开发显示炉料分布的三维离散单元法(DEM)模型:用DEM模型精确显示高炉炉顶料面的分布情况,以布置炉料分布,提高反应效率,减少CO2排放。
5)参与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开发项目COURSE50: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发在高炉炼铁还原过程中使用氢气的技术和采用化学吸收法以低成本分离和回收CO2的技术,实现CO2减排30%。其中,采用钢厂产生的氢气(焦炉煤气)在还原铁矿石的过程中部分取代碳,实现高炉CO2减排10%;采用捕集、分离和回收高炉煤气中CO2可使CO2减排20%。目前实现实验高炉CO2减排10%的目标,同时还对实际尺寸的高炉进行模拟,使该项目更接近于在商业使用的高炉。
6)参与零碳钢技术开发项目(100%氢还原炼铁技术):在钢铁工业中,大约70%的CO2排放是在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日本高炉炼铁技术的热效率已提高到接近理论值,进一步减少CO2排放的难度极大。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制铁要接受氢气还原炼铁工艺的挑战。由于铁矿石的氢气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现阶段需要建立从外部向反应炉供热的技术,以及在充分考虑氢气燃烧特性的基础上,向反应炉稳定提供大量氢气的技术。而且,氢气是无碳的,其大量低成本稳定供应是一个关键要求。因此,日本制铁与日本政府及其他公司一起申请参加由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资助的“实现零碳钢的技术开发”项目。这一项目旨在确定多种有前途的创新技术,专注于炼铁过程脱碳。
7)开发一种全新的制氢工艺:通过开发一种专有的高性能光催化剂材料,利用太阳能生产零排放的氢气。
8)提高物流效率以实现CO2减排。日本制铁在日本沿海运输中使用大型船舶(由700吨改为1500吨)等提高运输效率,并通过引入节能轮胎、轻型汽车等提高燃油经济性。特别引入“内岛”号混合动力货船,配备锂离子电池,真正实现CO2减排。
2.4.2 CO2分离和回收
为实现CO2分离和回收,日本制铁开发了节能型化学吸收工艺(ESCAPTM),该工艺适用于从高炉和热电厂等大规模排放源中分离和回收CO2。这项技术作为CO2循环利用的第一步,具有世界一流的性能。该项技术由日本制铁工程公司投入商业化应用。目前有两台装置分别在室兰市和新居滨市投入商业运营。
为促进CO2捕集与封存/利用(CCS/CCU)的社会实施和推广,分离和回收CO2的成本必须降低。目前日本制铁成功开发的高性能水性吸收剂可以将分离CO2的能耗降低到2.3吉焦/吨。在此基础上,未来该公司希望将能耗降低至理论最低值1.6吉焦/吨,这意味着相当高的成本。此外,考虑利用工厂废物中未使用的废热,以降低分离和回收的成本,从而开发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分离CO2的吸收液。
2.4.3 CO2循环利用
最近将CO2作为一种有用的碳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CCU技术受到了关注。日本制铁正在开发一种从CO2生产碳酸二甲酯(DMC)的工艺。DMC广泛用作高性能塑料的原料和锂电池的电解液。传统的生产方法使用的是有毒气体光气,为此,特别开发氧化铈催化剂和脱水剂2-氰基吡啶,使反应能够低压、低温、高效地进行,从而有效利用CO2,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此外,日本制铁正在利用一种从CO2中制取基础化合物和燃料的新催化技术,以实现无化石燃料工艺。
2.4.4 CO2储存
在创建海洋森林的计划中,日本制铁启动了一个基础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利用钢渣捕集和封存CO2的影响。目前蓝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挑战,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对生物量的认识、长期固定不溶解生物量的比例、复杂海岸生态系统中碳的动态变化等。这些挑战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类型和地理特征差异很大。为此,日本制铁使用自备的大型水箱(海洋实验室),按物种类型和区域收集潜在固碳数据并建立评估方法,在全社会启动一个有关蓝碳的大规模实验项目。利用钢渣改善海洋环境,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资源,有助于渔业的发展,而通过固定CO2,可以应对气候变化,预计将会长期有效。
此外,日本制铁利用钢渣制成的肥料可促进农产品生长,并帮助固定农田中的CO2。
3 挑战十大创新技术
日本制铁成立了“零碳钢委员会”,主要讨论:公司对无碳社会的设想及与CO2减排相关的技术研发。日本制铁提出以下十项创新技术开发项目:1)氢还原炼铁零排放;2)高炉炼铁还原过程中利用氢气减少CO2排放;3)低成本分离和回收CO2的化学吸收法;4)推广用于加氢站的HRX19TM,促进氢气基础设施的建设;5)开发和推广作为最终产品使用时帮助减少CO2排放的生态产品(NSafeTM-AutoConcept、电工钢板);6)提高废塑料循环利用效率;7)建立由CO2制取DMC的方法;8)人工光合作用零排放制氢技术;9)利用钢渣,通过蓝碳生态系统固定CO2;10)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国家恢复力”解决方案。
4日本减缓气候变化长期愿景及未来技术开发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达成《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日本铁钢连盟在努力实现《低碳社会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目标外,还决定制定2030年及以后的“减缓气候变化长期愿景”,以实现“零碳钢”。
该愿景的制定首先基于未来全球钢铁行业的供需状况预测。未来,受新兴国家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带动,预计中长期内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从2015年的12.9亿吨增加到2050年的21.3亿吨,2100年增加到30.1亿吨;预计全球粗钢产量从2015年的16.2亿吨增加到2050年的26.8亿吨,2100年增加到37.9亿吨。未来,全球钢铁生产中废钢的用量也会随全球钢铁积蓄量增加成比例增加,预计从2015年的5.6亿吨增加到2050年的15.5亿吨,2100年增加到29.7亿吨。但这不能满足钢铁生产的全部需求。因此,利用自然资源炼钢是必不可少的。采用高炉长流程工艺生产的生铁量预计在2100年达到12.0亿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
其次,该愿景目标的实现基于钢铁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创新技术和超级创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情况的假设,为此,设定了四种假设条件下的愿景目标:1)一切照旧(BAU):技术水平保持现状,但随废钢产生量的增加,废钢比增加;2)先进节能技术(BAT)最大程度引入场景:到2050年,最大限度地向全球推广现有的先进节能技术(干熄焦、TRT等),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能源技术展望中预期BAT国际推广应用的CO2减排潜力为21%;3)创新技术最大程度引入场景:目前正在开发的创新技术(COURSE50等)将在2030-2050年期间以最高水平应用于实际生产;4)超级创新技术开发场景:随着超级创新技术(氢还原炼铁、CCS等)的开发及应用,以及电网供电实现零碳排放,预计2100年将实现“零碳钢”。具体愿景目标如图1-2所示。
虽然日本钢铁行业不断努力开发创新的炼铁技术,但仅依靠这些技术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为此,日本钢铁工业开始挑战开发最终实现炼铁过程零排放的技术,包括使用氢气还原炼铁技术、以及CCS、CCU技术。氢还原炼铁工艺的实际应用是以氢气作为社会公共能源载体的开发和维护为前提的,因为氢气不仅广泛用于钢铁生产,而且广泛用于汽车、消费品等各个领域。钢铁生产对氢气的一个重要要求是稳定的低成本供应。此外,实施CCS除了需要开发大量CO2的廉价运输和储存技术外,还需要解决技术方面以外的问题,如CO2储存场所的安全、社会的接受、实施实体和经济负担的分配。因此,实现“零碳钢”,不仅要开发与钢铁行业相关的技术,还需要开发社会公共基础技术,如无碳能源先进的传输、储存技术,低成本大批量氢气的制造、运输和储存技术,CO2捕集与封存/利用技术等。不同情境预测见表2和表3。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7日13时25分,浙能镇海联合发电公司(以下简称“镇联电公司”)燃机异地迁建改造项目7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运期间,该机组主辅设备运行稳定,各项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优良。电站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燃汽轮机、汽轮机、发电机和凝汽器设备。该项目是镇联电公司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镇海
5月22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开幕,中国华电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参加重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集体会见活动。在渝期间,叶向东到华电重庆燃机公司调研,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等情况,听取重庆公司汇报,对重庆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成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0日,被誉为全球燃气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首次在中国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赋能可持续未来”。昨日,国际燃气联盟(IGU)在大会期间正式发布《2025年全球LNG报告》。(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报告称,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量增长2.4%,达到4.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19日,若羌县举行新能源项目调度暨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2个项目集中调度,8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达252.25亿元,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仪式调度开工的项目主要涵盖风电、光伏、储能三大领域,其中8个项目当场开工,4个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开工的项目包括5个风电项目、1个光伏项目和2
5月22日,浙江金华潘村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投运,为浙江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再添一保障。该工程总投资5.2亿元,新建一座500千伏潘村变电站,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这也是全国首个模块化建设的超高压变电站。电站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与兰江、双龙变电站形成环网结构,为浙福特高压电力馈入浙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5月22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世界能源理事会亚洲区总监兼秘书长高级顾问刘小卫参加会见。温枢刚对安吉拉·威尔金森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公司绿色转型、
5月20日,国网冀北经研院撰写的一项案例《“承德绿动零碳先行”冀北地区争创零碳城市实践案例》入选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城市电网零碳发展”分论坛的国网宣传册,成为国网公司发布的十个代表性项目之一。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城市电网零碳发展”是
2015年,两位博士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扎根钙钛矿光伏领域。十年来,纤纳光电始终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2024年的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联合创始人合照及市场份额估算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8日,全球钢铁巨头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新日铁NSC)宣布,将以每股55美元、总价141亿美元,收购拥有122年历史的美国钢铁公司。包括债务在内,这笔交易总额达1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3亿元。在合作协议中,NSC和美国钢铁公司约定将共同推动全球钢铁行业脱碳和可持续发
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日本原子力文化财团发布的报告显示,若包含核能在内,日本能源对外依赖度为88%,若不包含核能,则能源对外依赖度为92%。这里说的能源,大多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新能源方面,日本也因为国土面积狭小,加上地震频发,附近深海较多,所以
日本政府于2020年10月宣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5月,日本国会参议院正式通过修订后的《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日本政府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ID:HGFR2018)日本能源匮乏,节能在日本能源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20世纪7
“30碳达峰60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对世界庄严承诺的阶段性控碳目标,必将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控碳的终极目标是减碳,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锚定这个减碳目标;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将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垃圾焚烧是必要的垃圾处理方法,在减碳约束下,需要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成为减碳方法。垃圾焚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本身不是减碳方法,但有2条途径可让垃圾焚烧达到减碳目标。
2021年5月13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接控股股东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函告,安钢集团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拟参与安钢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双方于2021年5月13日签订了《沙钢集团参与安钢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向协议书》。这一重磅消息,更加速了国内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钢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20年12月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以“云会议”方式召开了第六轮中日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就世界经济形势和后疫情时代中日经贸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推进双边经贸关系和产业合作。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日本前首相福田
世界钢铁协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了2020/2021年度执行理事会成员。执行理事会的理事任期通常为一年,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导致协会年度会员大会和其他相关会议被迫推迟,上一届的执行理事会理事无法正常履行他们的职责,鉴于此,理事会投票决定延长上一届理事的任期:会长–于勇,河钢集团副会长–S
近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0》,根据这份统计数据,世界钢协发布了全球前50大钢铁企业榜单(如下表所示)。注:(1)包括安赛乐米塔尔日本制铁印度公司和中国东方集团的份额;(2)产量包括马钢集团和重钢集团的产量;(3)包含塞尔维亚钢铁公司和马其顿MAKSTILA.D钢厂的产量2020年2
北京时间6月1日,世界钢铁协会执行委员会第65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上,世界钢铁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对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并一致同意,根据工作需要,世界钢铁协会现任主席于勇将连任一届。世界钢铁协会主席、集团董事长于勇主持会议,来自宝武集团、韩国浦项钢铁集团、纽柯钢铁公司、巴西盖尔道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