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 3 月举行的中财委第 9 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这是一项复杂、深刻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清洁低碳发展、能源安全保障和系统转型成本三者间的巧妙平衡,已成为当前电力领域亟待破题的“世纪性命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研慧道” ID:NYHDspic 作者:何勇健)
时下,关于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已经从技术层面的探讨上升到了舆论场上的争鸣。在观点交锋中,无外乎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
一是提升现有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备用等灵活性调节能力;
二是借助储能、氢能、需求响应等外部调节手段平抑供需波动;
三是构建独立自主的微能源系统,在自平衡与自调度的基础上,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就地消纳与源网荷储的智能互动。
在第一种路径下,受制于资源约束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等边界条件,抽蓄、煤电等传统调节手段,或早或晚将遭遇调节能力的“天花板”。彼时调节能力的“捉襟见肘”,将会使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和长周期储能缺失的问题,成为威胁系统安全稳定的长期隐患。
在第二种路径下,以现有技术发展水平,无论是氢能、储能、需求响应等外部调节手段的经济成本,还是等待电动汽车充放电(V2G)等技术成熟与规模化应用的时间成本,都会在无形中放大系统低碳转型的“代价”。
在第三种路径下,以“去中心化”为逻辑起点重构电力系统形态,通过分布式、储能、数字化技术手段,搭建并联通多个虚拟电厂和能源利用中心,既可以实现与大电网互为补充备用,“熨平”系统波动,也可填补技术手段与消纳需求的鸿沟,带来新能源发展革命性的突破。这种路径,或将成为未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流方式。
但是,打造“升级版”的电力系统并非坦途——系统形态的重塑不仅涉及传统利益格局的调整,更意味着价值认知层面的颠覆与重构。
首先,要在体制机制上
创造自由公平竞争的条件。
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中枢与核心,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其在承担大规模新能源传输与消纳任务的同时,也要担负起未来上下游碳价信号传导的“二传手”角色。但时下,在配网交易层面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这些无形的利益藩篱,“阻隔”或限制了“隔墙售电”等直接交易模式的发展空间,阻碍了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壮大和综合智慧能源微网等新业态的培育。
构筑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国家意志决定的集体行动,这就要求发输配售用各个环节从“使命”和“能力”上均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合格主体。消除自然垄断企业在相关政策执行和“游戏规则”制定中的特权与影响力,亟需通过政府对其职责定位的重新界定和业绩考评机制等方面的调整,还原其公共事业属性,从根本上破除来自于系统内部的阻力。但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塑造自由公平的竞争发展格局,远不止政策工具和技术手段的破旧立新。
其次,要让市场化价格机制
尽快成为发展主旋律。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令“系统成本”的构成和内涵悄然发生改变,这也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及现货市场建设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绝非清洁电量对化石能源发电的简单替代,因此,应让灵活调节的价格信号成为“指挥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创造和参与系统解决方案,而不是以行政命令替代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造成低效无效的零和博弈或恶性竞争。
有效运转、机制合理的电力市场,是释放电力系统灵活性,扩大新能源消纳的成本最低路径。比如通过市场化消纳手段,使火电、抽蓄、储能、需求响应等各类调节方式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找到与之匹配的应用场景和价值补偿模式。唯如此,新能源才能与这些“战略伙伴”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共生共荣,实现从电力系统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蜕变。
第三,要培植新能源
良性发展的政策沃土。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现有能源体系的颠覆性革命。当前,技术进步已使新能源的技术成本具备了与传统能源“同台竞技”的条件。但考虑电力系统调峰、备用等外部成本,新能源在短期内仍难当大任。当务之急是通过机制设计,使新能源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正外部性得以充分体现——除了在电力市场获取电量收益外,还应尽快通过碳交易市场、强制性的新能源配额及绿证市场交易等措施,使新能源的零碳价值在多个不同属性的市场中充分“变现”,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以此赋予绿色产业经济更多的发展空间。
同时,实现从高碳化石能源到低碳、零碳能源消费的转变,是一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广泛性变革。终端用户对于绿色能源消费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低碳化变革成本的认可与接纳,将成为影响能源电力系统“再造”进程的重要变量。低碳产品和服务是“奢侈品”,其增加的成本,应由全社会受益消费者买单。因此,除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外,政府的宏观政策也应做好对通胀、合理调控价格的制度安排。
最后,要让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强大助推器。
大幅提高新能源的占比和保障能源安全是一对内在矛盾。要化解这一历史性难题,最终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这不仅需要在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柔性输配电、离网式直流微网、CCUS 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需要与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与相互赋能。而这些,都需要国家和重点企业、高校等大力推进“揭榜挂帅”机制,提前布局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研发,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的原创技术“策源地”,鼓励更多企业勇做先进零碳产业链、供应链的“链长”。
能源电力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尽管目前,我们无法对“双碳”目标于能源电力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巨变给出准确结论,但我们仍可从细微处觉察,新业态已初露峥嵘,新技术更显锋芒,这些,都将成为能源电力低碳变革和经济绿色复苏——这一宏大叙事的开篇。
本文作者:何勇健 系国家电投集团战略规划部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4月16日,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继续支持各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有序开发建设工作,综合屋顶资源产权归属、开发难易度、项目成熟度等情况,统筹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大型场馆等
4月16日,广东清远下坪抽水蓄能电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告。1.项目名称:广东清远下坪抽水蓄能电站2.建设单位: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3.项目概要根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广东省能源资源条件,未来能源电力发展将呈现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
4月15日下午,欣旺达智慧能源公司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的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该项目作为当地的大型独立储能电站,是盐城乃至江苏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本项目选址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沿海合作开发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成效明显,新型储能年等效充放电循环达到300次,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到2030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300万千瓦。文件提到
近日,优利德测试仪表团队携多款创新型电力检测设备前往广东电网公司云城供电局,通过现场实测与功能讲解,为电网运维人员展示了数字化检测工具在提升作业效率、保障安全运维中的关键作用。电力电网作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生命线,其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传统的检测手段与工具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网结构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4月1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与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正式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双技术路线+智
4月15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牵头研制的“支撑弱电网的40MWh高低倍率复合运行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经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由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
4月15日上午,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开工动员会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举行,标志着电站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全面建设新阶段。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是新疆“十四五”期间首个核准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400兆瓦,额定水头590米,属一等大(1)型工程。建设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5〕279号),其中提到,给予符合条件的试验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对符合《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细则》相关要求,且定期检验合格,能够按规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试验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6569家,独立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快速涌现,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加速形成。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独特省情,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4月1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与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正式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双技术路线+智
浙江电网具有高外电依赖、高新能源渗透、高峰谷差压力“三高”特征,与此同时,煤电占比下降,新能源随机性加剧,极端气候下频率、电压稳定性承压。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资源已具备发挥更大价值的技术条件。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空调、储能、充电桩等分散资源,可形成百万千瓦级可调能力,其“灵活聚
4月7日,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虚拟电厂能力建设的通知》。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通知要求,南京市依托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统筹全市虚拟电厂资源接入、调度与管理,并建设统一管理平台,推动源、荷、储可调节资源聚合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需
4月12日,鲁中晨报车网互动充电示范站投入试运行。该站配备20台智能充电桩,其中5台为车网互动(V2G)双向充电桩。借助V2G双向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车主既能给车充电,也能把车作为“移动充电宝”反向送电至电网,凭电价差获得收益。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淄博市车网互动V2G试点项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近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与中航建投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能科”)的异质结光伏组件合作项目正式进入首批交付阶段。自协议签署后,华晟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首批G12R-132版型高效异质结组件的生产,并成功发往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4月15日上午,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开工动员会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举行,标志着电站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全面建设新阶段。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是新疆“十四五”期间首个核准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400兆瓦,额定水头590米,属一等大(1)型工程。建设总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5〕279号),其中提到,给予符合条件的试验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对符合《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细则》相关要求,且定期检验合格,能够按规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试验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业态,并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助力各自产业
4月15日,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与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市长牙合甫·排都拉座谈,并见证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万明忠表示,数科集团深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主动融入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三大经济形态”,全面聚焦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三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4月17日,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常政办发〔2025〕11号)。其中指出,到2027年,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百千万”目标,即建成100家先进工厂、打造1000个行业典型场景、实施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