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国煤电发展现状
目前火电仍是我国电力的基础,特别是煤电。从“十三五”新增装机看,火电装机仍保持增长,年均新增超过4000万千瓦,总量已达到12.5亿千瓦;从电源装机结构看,煤电装机占比在50%左右,发电量占比在60%以上,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装机处于建设与规划中;从电源利用情况看,全国煤电机组整体利用率偏低,仍处于电量过剩状态,2019年全国31个省市中,火电利用小时数高于4293小时的有14个,高于5000小时的仅有2个;2020年煤电收益所有提升,但在煤价和电价双重挤压下,亏损面仍在50%左右;从电源投资年限看,煤电的容量加权平均年龄约14岁,相比较30~60年的技术寿命,可以说还在青壮年时期;从电源规划布局看,为支持“十四五”“十五五”新能源发展,华中、“三北”等地还需要适度布局若干火电为新能源提供支撑;从碳达峰和碳中和看,能源电力系统需要在未来40年或者更短时间逐步退出约11亿千瓦煤电装机,需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度,合理把握煤电退出节奏。
从碳达峰和碳中和看煤电发展趋势
“十四五”“十五五”是可再生能源进入增量替代阶段,但“存量替代”仍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年均增速3.1%左右,低于“十二五”的3.6%和“十一五”的6.7%,但呈现上行趋势。总体来看,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和化石能源消费增长逐步脱钩,经济增长对能源投入的依赖程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两者呈现“相对脱钩”关系,但仍呈现同比正向增长。其中,2013年煤炭消费达到高点;2013~2016年化石能源需求保持平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核电、可再生能源提供;2017~2018年,煤炭需求企稳回升,化石能源需求开始增长,核电、可再生能源增长无法满足新增能源需求,近两年缺口有扩大趋势。高质量发展不代表能源需求下降,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消费增长同步正向增长仍将持续,未来一段时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仍是新增能源需求的重要来源,2030年前我国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控制在0.3~0.4之间,需要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增量替代比重(见图1、图2)。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各能源类型达峰分析及预测。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未来10~15年全国各区域将逐步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全国能源消费逐步进入“总量增加,增速下降”的减速增长阶段。根据预测,我国完全有可能实现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充分考虑节能降耗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假定206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由2019年的4.1吨标准煤/万美元下降到1.0吨标准煤/万美元,基本达到目前德国、日本的水平,在GDP实现5.5倍增长的情况下,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维持在2017年水平。未来10~15年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预计我国煤炭消费“十四五”进入峰值平台期,石油消费在2025年左右达峰,天然气消费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用气呈现“三足鼎立”局面,LNG将成为主要增量来源,预计在2040年左右达峰;化石能源需求预计2025年达峰,峰值约为43亿吨标煤;一次能源需求量在2035年左右达峰,峰值在58亿吨标准煤左右;2035年前后电力需求进入增长饱和阶段,增速逐步低于1%;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持续保持增长,2030年前后风光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火电,逐步成为最大能源主体类型(见图3~图5)。
煤电预计2025年达峰后逐步退出,随着储能、电动汽车等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主体,2035年煤电进入加速退出期。根据国际能源署研究,当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超过15%,电力系统灵活性运行成为首要关键问题;当超过25%,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意义重大,需要系统整体具备抗干扰能力。2019年我国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9%,个别省份已超过15%,随着可再生能源进入更快速发展阶段,“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大量灵活性资源作为支撑。根据预测,“十四五”“十五五”储能仍处于成本下降周期中,预计2030年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锂离子电池成本有望较现阶段进一步下降50%以上,逐步具备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价值,抽蓄、调峰气电、储能、光热及需求响应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灵活性运行的资源主体,火电将加速退出。火电在2035年之前仍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但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通过技术改造适应能源转型大趋势。
我国存量煤电转型升级路径
我国存量煤电需要从碳达峰、碳中和大局出发,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适应并助力新能源主体地位建设,实现与新能源协调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
余热利用集中供暖改造。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十四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由2020年的60%提升到2025年的65.5%,2030年接近70%,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强调以人为核心,存量煤电需要因地制宜推进供热改造、余热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周边郊区新城、中小县城集中供热,深度推进散煤替代,满足人民冬季供暖需求。典型方案如:煤电+热泵,利用燃煤机组的循环水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水源热泵布置在源端或者用户侧,据测算,热泵与低真空耦合回收循环水余热,总热效率和总效率分别为91.16%、44.50%,节煤量达到32.69吨/小时;华电灵武电厂百万千瓦机组空冷乏汽换热与汽轮机抽汽联合加热技术,通过46千米长管线工程,给市区50万户7000万平方米居民集中供热。
煤电的综合能源站改造。主要体现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充分利用存量火电灰场、热网等厂区布置,因地制宜,改造升级,新增布置风光可再生能源、储能、制氢、热泵等,为周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提供冷热电气水等综合能源服务,并结合技术改造,促进可再生能源融合消纳,提升火电机组经济运行和灵活运行水平,提升火电机组市场竞争力,为火电机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可行方案。推荐应用场景为“存量火电+光伏发电、制氢、储能、富氧燃烧”等,典型方案为:光伏模块接入厂用电系统,降低厂用电率,并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储能模块参与机组的一次调频和功率跟踪,提高机组AGC和一次调频的响应速度;电解制氢根据机组的调频和出力要求,快速改变功率,达到整个机组功率的快速调节;富氧燃烧利用电解制氢产生的氧气,实现锅炉低负荷下稳燃,实现机组灵活调峰。经测算,该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项目回收周期在3~5年左右(见图6)。
煤电的灵活性运行改造。就综合调节能力和经济性而言,火电灵活性改造属于现阶段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可行性举措,长期来看,电力系统灵活性需要着重发展气电、储能、需求响应等灵活性资源,发挥系统调节能力。从目前技术看,煤电灵活性运行负荷50%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最低不能低于40%,当煤电机组负荷率由50%降低至40%时,机组的供电煤耗骤升,不同类型机组单位供电煤耗增加10~27克/千瓦时,并且高参数、高容量机组增加幅度更大。此外,煤电低负荷运行导致NOx、SO2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增大。目前我国超临界机组,甚至超超临界机组大幅度参与调峰,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导致技术效率的优势难以发挥。但从发展趋势看,煤电作为“十四五”“十五五”可行的规模化调峰手段之一,为实现2030年风光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煤电平均负荷将会进一步下降到25%左右,煤电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研究新型灵活性运行技术并加大推广应用(见表)。
煤电耦合生物质、垃圾、污泥等改造。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人均垃圾产生量与人均GDP有较好的相关性,我国城市垃圾处于快速增长期,处于大中城市周边的煤电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低成本、大规模、高清洁的综合处置城市污染物,因地制宜推进煤电机组成为城市污染物处理中心;生物质能合理充分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成为我国煤电低碳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因地制宜推进燃煤火电耦合发电供热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燃煤火电碳排放水平。2019年底我国煤电装机10.4亿千瓦,如果50%与生物质掺烧,那么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机组总容量可以达到5.2亿千瓦,按平均掺烧量为10%估算,则折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可达到5200万千瓦。
相关政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中长期煤电退出路线图。从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进一步明确煤电在能源系统及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从降低实体经济用能成本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角度和系统建设自平衡新型电力系统的角度,统筹煤电增量和存量发展,明确未来煤电技改路线,明确煤电合理退出节奏,减少煤电不必要的投资。
完善电力市场建设,推进煤电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优化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煤电调峰调频运行补偿机制,建立包含调峰、调频、黑启动、备用等体系化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建议鼓励煤电过度深度调峰,不鼓励调峰“一刀切”,在调峰压力较大时,建议停运部分火电机组,以保证煤电50%左右负荷运行,推进煤电分级分类管理,大容量、高参数煤电机组应侧重电量市场,提高机组利用率,为电力系统提供电量基础;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应侧重电力市场,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
从发输配售用各环节系统性推动电力系统灵活性。在源端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确保火电适度调峰,完善调峰价格机制;明确气电定位,加强天然气调峰电源建设;加快抽水蓄能建设;加快储能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应用;在网侧,加强跨省跨区区域协调和调度,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调度优化;在用电端,完善阶梯电价,推动电动汽车发挥储能作用,加大需求响应,降低尖峰负荷。
发电企业需充分利用碳配额市场争取实现创收创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仍包含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但2021年4月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发布,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我国绿色标准对接国际主流绿色分类标准成为趋势,传统能源项目获得投资支持越来越困难,寿命较短的煤电机组需加大技术创新和优化运行力度,在减碳上下工夫,充分利用碳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资产运用,加大创收发展支持力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近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红河电厂扩建项目220千伏吉安变电站工作现场,一个人形机器人先对隔离开关机构箱接地螺栓进行紧固,随后又通过高空作业平台车,完成了引流线间隔棒安装作业。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介绍,这是该公司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基建施工作业中。
近日,南方电网控股上市公司举办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践行央企资本市场“稳定器”担当,南网储能公司、南网能源公司、南网科技公司连续两年获得交易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首次开展中期分红,年度累计公告分红5.13亿元。业绩会上,南网储能、南网能源、南网科技董事长分别介
4月16日,肇庆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政企合作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肇庆市政府与广东电网公司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深化合作,主要包括实施“电网投资跃增计划”、推动新型能源体系
4月17日,随着福建公司内陆地区首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沙县富口2.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顺利发电,集团公司在福建省总装机容量达1001.68万千瓦,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截至目前,集团在闽总装机约占全省1/9、位列全省第二,火电装机约占全省火电装机1/5、位列全省第一。作为集团在闽唯一省公司,福建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详情点击安徽洛河电厂四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今年以来,大唐安徽当涂公司坚持省公司“11533”工作思路,以“十百千皖”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五强三新”行动为保障,以“深化改革”和“成本领先”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如期实现一季度“满堂红”。该公司一季度发电量1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利润同比增长73%,超额完成省公司下达利润目标。煤电利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时指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并提出“拓展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系牢更加广泛的民意纽带”等六点举措。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时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一年春作首,奋进正当时。电力运营检修铁军跨越千里,在多地打响机组春季等级检修大会战。以“硬标准”锻造“强内核”火电机组A修涉及发电机组的全面解体检查和修理,堪称电力检修行业的“全科手术”。2025年大年初八,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喜庆中时,赵石畔煤电#1机A修现场已是焊花飞溅、热火朝天。检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4%;完成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67亿元,同比增长19.62%,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详情点击安徽洛河电厂四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陶青介绍,今年一季度,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83亿千瓦时,生物质供热约5亿吉焦。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4月10日召开的“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7日,陕西能源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2.0亿元,同比下降7.8%;归母净利润为7.03亿元,同比下降28.8%。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684.3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3%。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湖南、安徽、云南2025年重点项目名单中的520个电力能源相关项目。相关阅读:593个!2025年省级重点电力能源项目名单Ⅳ(甘肃、陕西、江西、广东)详情如下:湖南省[$NewPage$]安徽省[$NewPage$]云南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7日,深圳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14亿元,同比增长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5亿元,同比下降1.99%。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3.70%。
一年春作首,奋进正当时。电力运营检修铁军跨越千里,在多地打响机组春季等级检修大会战。以“硬标准”锻造“强内核”火电机组A修涉及发电机组的全面解体检查和修理,堪称电力检修行业的“全科手术”。2025年大年初八,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喜庆中时,赵石畔煤电#1机A修现场已是焊花飞溅、热火朝天。检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