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企业正文

国内首个大兆瓦海上风场炼成记!

2021-08-23 08:58来源:电气风电关键词:电气风电海上风电风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川项目周期较长,大项目制是逐步推行的,取得了项目执行的阶段性成功。”龙浩杰介绍道。作为试点,三川项目对大项目经理制的贡献更多在于基础构架的落地,如图中以经理为核心的各个项目强相关和弱相关角色均落实到人、任务分配到位,而大项目经理也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作用,调动了项目团队的积极性,提高了内部外部的沟通效率,获得了更多内部资源的有效支持。

在谈到相关角色作出的贡献时,不得不提及莆田基地。基地负责人韩奇周作为大项目团队的成员,保证项目按时交付,功不可没。莆田基地准确收集项目进度信息,和项目组其他节点保持一致,并结合莆田基地的产出计划,精确匹配项目机组交付。基地还和物流条线乃至业主一道,积极沟通码头出运,通过临时增加仓储、运输工作前置等措施,克服了码头运力的瓶颈,为三川项目全容量按时并网提供了保障。

当然,这些都是电气风电大项目经理制现阶段取得最基本的效果。三川项目作为大项目经理制的先卒,让整个行业看到了组织管理改革的新方向,也提供了改善的空间。

4、他们在窗口期“疯狂试探”

笔者抵达电气风电三川大项目部时,电气风电工程服务分公司平海湾区域总经理张玉龙正在拨一通电话,他嘱咐那头:“暴雨马上就要来了,让兄弟们先下风机。”果然半小时后,市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由于恶劣天气、台风期、潮汐等自然条件限制,莆田海上风电项目每年的吊装作业窗口期实际只有110天左右,最多不过120天。而只要是在窗口期,三川项目就安排24小时轮班作业,但凡天气允许,就一切都按既定进度来。甚至疫情猛烈之时,项目于2020年3月8日正式复工,到3月26日仅用18天就完成了3台机组的吊装。这也是张玉龙总结的项目经验之一,他认为,三川项目启动时期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人员和物料都未雨绸缪;其次便是执行力强,项目实施精确到各个时间节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微信图片_20210823085527.jpg

从宏观来看,项目按节点执行是正常的理想状态,但对于在现场工作的一线员工来说,这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工作强度。尤其现在暑热难当,风机内部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40多度,作业出来的员工都能把衣服拧出汗水。所以三川项目员工的工作面貌究竟怎样?

电气风电方的项目现场经理张旭鹏和吊装负责人贾思掌用真实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他们提到,S19机组仅耗时33.5个小时完成吊装,说出来仅仅是一句话,但对于真正经历过的人来说无疑惊心动魄。该机组位于浅滩,人员只有乘着大潮才能进入,抢装时间的确有限,在33.5个小时连续作业期间,工服员工几乎没有休息,吃饭时间也很紧张。而在关键时刻,吊具出现问题影响到进度,贾思掌和同事在空中处理了四五个小时,最终顺利将问题解决,S19机组抢装成功。同样紧急的情况也出现在52号机组,当时盘车出现故障,据天气预报,12小时后就要起大风,必须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赶紧解决故障,工服员工从头一天晚上9点开始处理,一直连续作业到第二天10点,熬了一个通宵将问题解决,等大家下风机的时候,风声开始呼啸,船舶已经摇摆起来。

微信图片_20210823085530.jpg

叶片吊装的周期较长,期间员工们一般会选择在交通船的甲板上休息,有时为了抢窗口期,甚至自带一些干粮和矿泉水直接在风机上休息。如今工服队伍中被认为“不能吃苦”的90后越来越多、几乎占据主流,海上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们并没有叫苦不迭。电气风电为现场员工提供了诸多保障,也为他们构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些年轻员工积极参与“青年突击队”,为三川项目的吊装工艺改善、流程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823085533.jpg

吊装完成、并网成功绝不意味着项目的结束,相反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在后期的消缺与运维中,电气风电三川项目团队面临与吊装期一样的巨大压力,这次他们必须依据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寻求对策,每一次消缺都会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即便如此,笔者相信,对于这样一支优秀的项目团队而言,任何困难都压不倒他们,三川海上项目必将延续优秀。正如电气风电员工所说,“压力和收获相伴,风险和机遇共存。”也谨以此句,送给所有中国风电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气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