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中央针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浮躁现象,开始采取措施“纠偏”。2021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一方面,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推进“双碳”工作“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朱彤)
这种“纠偏”动作既反映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反映出完整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内涵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排放峰值。碳中和可以理解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与人类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抵消而实现“净零排放”。1这一描述虽然有助于快速从“概念”上了解碳达峰和碳中和,但无助于我们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地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三个不同维度完整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内涵。2
从达成“碳中和”状态维度看,“碳去除”和“转向后碳经济”两种方式
对实现“碳中和”缺一不可
不同机构对碳中和的定义不完全相同,维基百科在综合了不同机构和学者的观点后,给出了一个笔者认为相对严谨和全面的定义3: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通过碳去除(carbon removal)平衡二氧化碳排放,或者完全转向后碳经济(post-carbon economy)消除(eliminating)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net zero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4
所谓碳去除,是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并将其锁定数十年、数百年或数千年的过程。5碳去除技术有时也被称为负排放技术(NET)。大多碳去除技术与增加地球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相关。其中,与陆地有关的主要碳去除技术有:大量种植新森林(植树造林/重新造林)、使用免耕农业和其他做法来增加土壤中储存的碳量(土壤碳封存)、制造木炭并将其掩埋或犁入田地(生物炭)、从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植物中捕获和封存碳(BECCS)、将碎石铺在陆地上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将它们暴露在富含二氧化碳的流体中(增强矿化)等;与海洋有关的碳去除技术主要是增加海洋的碳吸收能力,包括将碱性物质(如石灰)撒在海洋上(海洋碱化)和通过给海洋施肥增加海洋碳汇。不过,与增加陆地碳汇能力的方法相比,增加海洋碳汇的上述方法争议较大。6此外,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起来的方法也是未来重要的碳去除技术(DACCS)。
因此,碳去除技术,或者负碳技术概括起来就是两类技术,一类是增加生态系统碳汇的技术;另一类直接从空气中捕捉并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
转向后碳经济是实现碳中和的另一种方式,而且是更重要的方式。转向后碳经济也叫经济低碳转型。通过低碳经济转型“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能源系统的转型,即能源系统从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零碳能源系统转型。从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能源转型经验看,能源系统转型依赖于三个支柱:其一,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从而减少与化石能源利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而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其三,在航空和航海领域推行碳中性燃料替代化石燃料,减少远洋和航空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
二是产业低碳转型,即技术与生产工艺过程创新把与工业与农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到最低,7交通和建筑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到最低。
需要强调的是,“碳中和”实际强调的是最终达成的一种“状态”。“碳去除”和(通过低碳经济转型实现)“碳消除”都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实现地球“碳中和”状态的两种方式。一方面,“碳去除”可以减缓气候变化,但它不能替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消除)。因为“碳去除”通常是缓慢作用的,而且与当前人类活动排放规模相比,“碳去除”规模有限。8因此,转向后碳经济是减少碳排放更为重要的方式。另一方面,从目前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演进判断,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难以实现碳的“零排放”。这些通过经济低碳转型无法“消除”的碳排放,最后只能通过“碳去除”获得的排放容量空间来“中和”。因此,要使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碳”最终达成“碳中和”状态,“碳去除”和“转向后碳经济”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从实现过程维度看,
实现碳中和的工作内容是不断地“减碳”
一些经济主体,包括一些承诺要提前实现碳达峰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讨论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时,关注的工作重点不是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是将重心放在“碳汇”等抵消来源上。如果是少数碳排放量不大的企业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碳达峰,甚至最终实现碳中和,不会影响大局。但如果大多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依照这一思路来推动碳达峰工作,显然是本末倒置,且不可持续的。这是因为,相对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规模来说,无论是通过增加“碳汇”,还是依靠碳捕捉封存(CCS)技术提供,能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的“抵消”规模都是相当有限的。
2018年9月,《自然》杂志的子刊物《科学报告》发表的一篇文章证实了上述思路的不可行。9该文章引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论指出,一个1000兆瓦的燃煤电厂需要一个比马里兰州更大的新森林才能抵消其所有的碳排放;如果要抵消美国所有煤电厂碳排放,需要新增的森林覆盖率达到美国国土面积的89%,即834万平方公里。10
2018年中国的燃煤发电量是美国的3.9倍,按此逻辑推理,通过植树造林来抵消中国所有燃煤电厂的碳排放所需要的土地面积也是美国的3.9倍,即325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现有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3.38倍。
实际上,“碳中和”作为一个目标,是不断“减少碳排放”过程的结果。如果一开始就把碳中和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和”上,为“中和”而“中和”,反而难以得到“中和”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实现碳中和的工作内容是不断地“减碳”,而非“中和”。
因此,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本质上都是“减碳”过程的“结果”,不同在于,前者是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对量”(增速),后者是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量”。
从实现机制维度看,碳减排机制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心机制,
碳抵消是补充机制
“双碳”目标提出后,一些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开始想象通过“碳抵消”机制提供的机遇赚钱,全然没有意识到,碳抵消机制只是碳交易市场的补充机制,其抵消规模很小,并且也不是所有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都有进入抵消机制的资格。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90%来自化石能源的利用,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度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之道。大幅减少化石能源利用,一方面,需要化石能源利用的主要行业——包括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替代化石能源,大幅提升低碳和零碳能源的供给。两种途径都有“减碳”的客观效果,区别在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费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直接减排”,而发展可再生能源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间接减排”,是由于替代化石能源而“避免”的排放。
碳交易市场是最重要的碳减排机制,它针对的是化石能源消费“大户”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碳交易市场通过递减的排放总量控制实现了明确的“减排效果”,通过减排效率和成本不同的企业之间的交易降低减排成本,实现了相对灵活的减排。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减排成本,各国碳市场还引入碳抵消机制,即可以购买经过核证的自愿减排量(CER)抵消一定的减排额度,进一步提高减排履约的灵活性。但是,减排机制设计必须统筹考虑碳价与减排激励的关系:碳价过低、降低企业减排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企业投资低碳技术的激励,反之亦然。而抵消规模过大显然会降低配额的稀缺性,导致碳价过低。因而,各国都会限制碳市场履约主体的抵消额度规模(一般是履约规模的5%)。
实际上,碳抵消机制更重要的使用场景是自愿减排市场。个人和公司可以投资于世界各地的环境友好项目(甲烷发电、植树等),以抵消自己的碳足迹;也可以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购买碳信用额度,以实现碳中和。而且,个人和组织也可以利用碳抵消机制来选择抵消特定活动的气候影响。例如乘坐飞机,度假人士或商务人士可以登录一个碳抵消网站,使用在线工具计算他们旅途的排放量,然后购买相同数量的碳减排量进行抵消。这些减排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从而使抵消者本次飞行实现“碳中和”。
总之,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种“状态”,而走向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个“过程”。真实、持续地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是推动“双碳”工作,最终达成碳中和“状态”的核心内容。而要实现真实、持续地减碳,必须抓住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这个牛鼻子,持续推进高碳能源系统向零碳能源系统转型,最终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能源系统。
注1:陈迎、巢清尘等:《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人民 日报出版社,2021年。
注2:笔者认为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阶段和时间节点,两者的底层逻辑都是“减碳”,从表述简洁和论证必要出发,文章后面的论述主要围绕碳中和展开,必要时才同时提及两者或单独提及碳达峰。
注3:其中包括了欧洲议会对碳中和的观点。
注4:Carbonneutrality,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bon_neutrality
注5:What isCarbon Removal?/sis/centers/carbon-removal/what-it-is.cfm.
注6:焦念志院士:向海洋“施肥”或引发灾难性后果,中国科学报,2013-2-20,引自中国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274879.shtm
注7:比如,牲畜饮食习惯的变化能减少40%的甲烷产生。
注8:比如,根据生态环保部发布的《第二次中国气候变化两年更新报》的数据,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111.8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林地温室气体净吸收量位8.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量占中国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5%。同期我国已经运行的CCS/CCUS示范项目的总减排规模约为几十万吨二氧化碳/年。
注9:AllisonMills. Coal plant offsets with carbon capture means covering 89 percent of theUS in forests. 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9/mtu-cpo090418.php
注10: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4期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8期,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5日,标普全球(SPGlobal)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东方日升凭借卓越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成功入选年鉴,并成为中国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行业仅5家获此认证的企业之一。标普全球CSA评估是全球历史悠久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评价体系之一,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与经济三大维度对企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4月17~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拜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与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陈建隆举行会谈,并到大士能源调研。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能总体情况及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情况,并感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一直以来给予华能的
据华北电力大学官微4月18日消息,近日,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党委副书记毕天姝拜会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加快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新校区建设、推进燕赵电力实验室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深入交流。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认为,华北电力大学新校区建设意义重大
新能源是中欧能源合作的突破口。文/罗佐县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加征关税成为其近期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特朗普主导下,美国不仅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欧盟关税加征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引发欧洲政坛强烈不满,欧盟对此作出了回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经过重新论证后,决定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华自科技于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974号文同意注册,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4,493,26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日,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发改局会同区市监局、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首批入选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园区、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工程师代表参加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暨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宿迁专场培训会。通过培训旨在建立健全省级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通过参与碳足迹管理增加产品的环保属性,挖掘产品本身的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三届十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博奇环保作为商会副会长成员单位,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携公司副总裁王慧及新能源市场部总经理蒲如海共同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旨在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并研究规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废弃物能源化已成为全球科学固废管理的共识。作为“固废科学家”,康恒环境正以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固废管理“中国方案”。自国际化战略开启以来,康恒环境自东南亚成功布局、中东开启新篇后,近日中亚市场接连传来捷报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4月17~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拜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与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陈建隆举行会谈,并到大士能源调研。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能总体情况及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情况,并感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一直以来给予华能的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经过重新论证后,决定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华自科技于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974号文同意注册,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4,493,26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日,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发改局会同区市监局、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首批入选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园区、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工程师代表参加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暨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宿迁专场培训会。通过培训旨在建立健全省级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通过参与碳足迹管理增加产品的环保属性,挖掘产品本身的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三届十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博奇环保作为商会副会长成员单位,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携公司副总裁王慧及新能源市场部总经理蒲如海共同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旨在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并研究规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废弃物能源化已成为全球科学固废管理的共识。作为“固废科学家”,康恒环境正以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固废管理“中国方案”。自国际化战略开启以来,康恒环境自东南亚成功布局、中东开启新篇后,近日中亚市场接连传来捷报
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发改能源〔2025〕363号),系统部署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着力全面纵深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筑牢煤电兜底保障功能,对于煤电产业发展和新型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不久前,沙尘天气蔓延影响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多地发布了重度污染预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国是全球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广袤无垠的金黄沙漠中,严峻的沙化形势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态防治的创新
近日,开滦股份炭素化工公司核心产品煤沥青、苯酐依据国际通行的ISO14067标准,完成碳足迹报告编制并获得权威机构认证,同时在“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注册及信息发布,标志着该公司在绿色制造能力建设和国际贸易低碳竞争力方面实现重要突破。产品碳足迹认证是开滦股份继建立碳管理体系后推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日前,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福建漳州共有7家企业入选,分别为福建新峰科技有限公司、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胜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建霖实业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国家级绿色工厂是由工信
近日,天合蓝天与江南金租强强联手打造的浙江青山数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山数科”)5905kW天合蓝天・天能瓦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均发电量超605万度,年减碳约5720吨,年收益高达500万元。青山数科工厂临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产品的防腐蚀等性能提出了极为严
4月15日,哈萨克斯坦2025年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投标首轮竞拍举行,寰泰能源成功中标1GW风电项目及600MWh配套储能系统,进一步稳固公司在中亚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此次竞拍由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组织举办,是哈萨克斯坦首次推出“风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竞标,共释放1个总装机容量为1GW的风电项目及配套储能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4月17日,由中国能建辽宁院联合总承包的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举行,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抚顺市委书记高键宣布项目开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韬,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洪波,市领导田野、王金华,国开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新亮,中建六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数据,共核发绿证6.62亿个,相当于66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取得“身份证”。其中3月份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绿电是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统称。它如同能源领域的“纯净水源”,通过特高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近日,江增重工完全自主研发的单台三级离心式高温热泵压缩机组,圆满完成联调联试,正式投入运行。该机组的诞生,刷新了从研发到交付的新纪录,展现出江增重工卓越的项目执行能力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据测算,该机组每年能为客户创造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并每年减少14000吨碳排放,成为行业绿色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