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以下简称《通知》),仿佛一个深水炸弹投入到电力市场并掀起了惊涛骇浪,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2015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9号文件。让今年下半年因供需关系越发紧张而担心影响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众多市场主体彻底打消了疑虑。《通知》既是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又一纲领性文件,也标志着中国电力市场将朝着更加市场化、科学高效的方向继续改革和深入推进。《通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为各地电力市场建设指明了优化升级的方向,接着小硕将围绕新政来重点分析对四川电力市场的影响。
(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 ID:power268com 作者:小硕团队)
政策重点一: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10月8日国常会会议才提出“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仅仅4天后便成为了有迹可循的电力市场大政方针,正式成为各地方电力市场建设的准绳。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不一定是万能的,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此次改革,赋予了火电更强的商品属性,但价格的上下限仍掌握在政府手里,市场和计划共同作用,是能源效率配置进一步提升的有效体现。
就四川目前而言,首先,燃煤发电电量其实早已进入市场,仅由电网公司代理交易,参与度不像水电的那么高。一旦火电全电量活跃的参与到市场中,火电价格进一步与计划脱钩,采用浮动价格将可能成为全年常态,原材料成本和市场供需情况将成为决定价格的主因。短期看,由于动力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价格上涨成为必然,火电企业生存困境得到舒缓;长期看,煤价的行情是火电的风向标,一旦煤价出现退潮,火电价格会跟着回落,以后火电价格走进下浮空间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通知》还指出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作为新能源发电等价格形成的挂钩基准,无形的将新能源上网价格与火电价格联系在了一起,并将两者度电电价的价差偏离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市场化进程的坚定推进,原本四川采取配比形式交易的火电有进一步完全向市场开放的可能,换而言之售电公司可代理电量范围将同时扩大。
政策重点二: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
燃煤火电价格浮动范围从原有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至上下浮动均不超过20%。四川火电价格从2021年7月开始真正打开上浮空间,在刚刚过去的7、8月,火电上网电价是在火电厂中标价的基础上上浮10%的加权均价。短短三个多月,火电价格范围两次上浮,政府职能部门科学、及时的发挥了“有形的手”的作用。
既然燃煤火电市场化交易可浮动范围在加大,那么对于四川以水电交易为主的市场而言,水电浮动上下限拓宽也应存在可能性,尤其是对于目前枯期价格已贴近顶板价,丰期价格击穿地板价的市场情况下,放大水电价格浮动范围将更有利于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策重点三: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
四川电力市场在2021年就已取消电力用户年度网购电量规模限制,全面放开经营性专变用户,但是未强制符合条件的电力用户进入市场,符合条件但又未进入电力市场的这部分用户电价依照工商业目录电价执行。
根据《通知》的精神,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促使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到电力市场,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这带来市场内零售用户数量猛增,电力市场规模瞬间扩大。值得指出的是,届时电力市场将变成一个“有来无回”的地方,一旦进入想要退出“基本无望”。因为按照政策规定,已参与市场交易,改为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用户,执行电价将按照按电网企业代理其他用户购电价格的1.5倍执行。
与此同时,伴随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的取消,电网企业代理其他用户购电价格可能会取代“目录电价”,成为新的零售市场标杆,当然该标杆按政策规定也将通过市场化手段决定。可喜的是,四川早已将交易价格转换为绝对价格交易,相比全国大部分省市价差交易的模式,此次改革带来的阵痛将会大大减弱,但市场主体也不可对此放松警惕。
对用电侧主体而言,火电的全部入市、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在看到市场蛋糕变大的同时,也需看到挑战也更大;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的取消,零售用户暂时没有了价格的参照物,倒挂也就无从而谈。而零售市场纯价格的市场竞争已是山雨欲来,用户通过“货比三家”进行售电代理签约将成为主要方式,在强化要求售电公司提升成本控制水平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必将加速售电主体在市场中的优胜劣汰。《通知》中的一句“加快培育合格售电主体”足以说明一切,为售电公司的生存之道做了总结陈词。
政策重点四:丰富中长期交易品种
要说交易品种,小硕必须傲娇的说一句:四川电力市场的中长期交易品种全国最丰富!市场化改革之初,基于国家发展改革方向,结合四川独特的电源结构特性,在相关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创造性的设计了丰富的交易品种,在服务省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四川省电力中长期交易总体方案在中国独树一帜,成为政策复杂性最强、交易技术要求较高的中长期交易市场。结合新政《通知》指导思想和近期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四川电力市场的方向定将围绕交易品种和方式上持续发力,构建符合更加市场化的制度体系。
从今年的交易品种来看,四川电力市场正在面临减少与最新国家政策相悖的中长期交易特色品种的压力。铝电合作首当其冲,结合8月12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要求,四川铝电企业享受电价优惠或将成为历史。如果铝电企业不再享受电价折扣,那么同处高耗能行业目前属于战略长协行列的钢铁企业的电价成本可能也将面临增加的风险。
以上企业的电量一旦进入常规直购品种交易,将提升市场计划内指标规模,有利于发电侧水电主体增加收入,降低用电侧批发采购对发电资源的要求。而巨大的用电规模与负荷稳定的特点,将扩大用电侧偏差缓冲范围,有利于降低偏差管控难度和风险,从而引发新一轮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
伴随新政的出台,目前多方消息显示,部分小品种在当前更加强调通过市场手段调节等最新政策背景下将会取消。此消息如果正式落地,除带给市场的将是更加简洁的品种组合外,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继续得以提升,进而也为顺应推进电力现货做了更多的政策铺垫。
政策重点五:加快落实分时电价政策、建立尖峰电价机制
结合7月29日发改委发布《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电力市场严格执行峰谷电价价差、尖峰电价的时代正式来临。分时电价可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部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将高峰时段的用电量转移一分部到其他时段,是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依据文件规定,如果峰谷价差达到4倍,则有可能浮动比例将由目前的50%扩大至60%,即峰段电价160%,平段电价100%,谷段电价40%,峰谷价差变大,而对电力用户而言,与现行中长期交易不同,日内的负荷曲线结构将会对用电成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零售分时价格浮动是否传导至批发侧,将给交易带来不同的影响,若分时浮动不影响批发侧,那么发电侧将无法从零售由于分时电价增收的电费中获利,从而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市场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若分时浮动影响批发侧,那么批发侧交易复杂程度将会成倍提高,还将对电力调度产生巨大压力。那么如何合理的疏导零售批发电费平衡矛盾,应该是后续交易政策的重要看点之一。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分时电价将原有交易方式完全打破,历史交易价格及行情失去参考意义,对于今后价格的预测能力,将成为市场主体比拼的优势所在。
政策重点六:加快电力市场现货建设
四川电力现货市场自2019年6月至今,已经历模拟试运行、调电试运行、结算试运行和连续结算试运行。今年以来,4~5月开启了火电现货连续结算试运行后,9、10月又开展了4天的丰水期水电现货调电试运行,最近一次是10月13日,可见电力市场现货的建设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进着,伴随新政《通知》的出台,2022年四川电力现货连续结算试运行的概率大幅增加。
由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无现货、不市场”,电力现货市场可真实反映电力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供需关系,并以集中出清的手段促进电量交易的充分竞争,真正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零售批发的分时电价资金平衡矛盾。
电力现货对市场主体交易技术性要求较中长期交易明显提高。需强调的是,《通知》指出的火电价格上下浮动20%的约束对于现货并不生效,最终还需由后续出台的政策决定。电力现货市场的到来正在加速发、用两侧主体对交易能力提升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力度。
政策重点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
《通知》还指出要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就目前来看四川电力市场还未有对这一群体比较直接的相应鼓励措施。可以期待,这一群体在受税收优惠之后将可能继续享有电价优惠。
综述
2015年新电力体制改革的9号文件像一记冲锋号,开启了中国能源革命的征程,为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六年之后,伴随10月12日的《通知》要求,可以预见,当国家政策在更加强调市场调节而不断深入转型升级的同时,市场主体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将迎来“拐点”,而伴随各地方市场政策不断细化和推陈出新,电力市场必将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届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多市场主体共赢的场景和电力市场更加繁荣、灿烂的明天!
【小硕观察、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投电力公告披露,2025年4-6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80.6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70.7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0.52%和0.59%。2025年1-6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770.5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751.78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0.54%和0.25%。2025年4-6月,公
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上海电力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2025年1-6月,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378.4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5.48%,其中煤电完成246.1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94%,气电完成35.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72%,风电完成58.8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6.94%,光伏发电完成38.17亿千瓦时,同
7月11日,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有关结算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了过渡期电价政策:过渡期为2025年6月1日至浙江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相关方案实施前。新能源增量项目90%上网电量执行浙江省煤电基准价,10%上网电量暂按照当月现货实时市场发电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11日消息,2025年1月至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指电力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其主要来源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新能源在广东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超785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
近年来,越南凭借其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正迅速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根据最新的《第八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越南设定了极具雄心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8%。为此,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4月10日发布了关键的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转发《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关于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有关结算事项的通知》,平稳推进改革过渡。根据通知,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设定过渡期电价政策:一、存量、增量项目划分按照国家政策要求,2025年6月1日前全容量投产的新能源项目为存量项目,
打通电力“丝路”共筑全国大市场——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葆锐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份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的顶层设计甫一亮相,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政策的关键突破点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地
7月10日,川投能源发布2025年1-6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称,2025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3.61亿千瓦时,同比上年增长17.76%;上网电量23.31亿千瓦时,同比上年增长18.14%;企业平均上网电价0.278元/千瓦时,同比上年增长8.17%。值得注意的是,川投能源1-6月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下
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7月14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百一十五批列人售电公司日录企业名单。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7月10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22家售电公司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交易中心受理了群众对其中15家售电公司准入申请材料提出的异议。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集中式大电网向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多层级协同(以下简称主配微协同)的转型。主配微协同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配微协同可以打破传统电网中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壁垒,实现能源在各级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当云南澜沧江的碧波化作电流注入长三角的产业血脉,当戈壁滩的风光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灯火——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能源动脉”的历史性握手,正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激荡起变革巨浪。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
今夏迎峰度夏关键期,当2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沿着云霄直流输电系统、跨越经营区界限,从南方电网腹地直抵国家电网辖区的华东区域,我国电力市场制度性突破再下一城。这是《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复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电力中长期市场按月开市的首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