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全球,各种极端天气也频繁来袭,世界依然在严峻的考验中前行。全球能源转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回暖,然而,可再生能源受制于极端天气难以“稳定发挥”作用,化石能源因上游投资减少而供不应求,行业低碳化加速使得供应链价格高企……世界各国为了平衡能源供应与清洁发展绞尽了脑汁。
第26届气候大会召开中国“气候格局”获点赞
2021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可谓喜忧参半。虽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相较于此前的气候大会,这场被誉为“人类自救最后希望”的重量级会议,行动力仍显不足。
虽然发达国家曾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解决欠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但这个承诺如今不仅没有兑现反而面临推迟。更有甚者,美、英、澳等国继续无视其自身气候政策无力、减排动力不足等问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认真推进“以实则治”的气候行动。从自身大力支持削减碳排放,到以大国担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关键力量,中国充分体现了言出必行、行胜于言的战略定力。
正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所言:“光有目标,没有行动,没有政策,那算什么力度?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我们是认认真真在落实。”(王林)
多国探索净零排放碳中和成“时代命题”
从陌生的减排术语,到大势所趋的“时代命题”,“碳中和”已经实现了从学术词汇到大众话题的转变。2021年,“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走红”。
中国已经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而且拿出了“抓铁有痕”的劲头,力求做好这道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的综合题。
俄罗斯提出通过“缓和且平稳”的方式,完成“碳中和”目标。阿联酋和沙特成为海湾地区率先提出净零排放目标的传统产油国。日本通过书面方式最终敲定了净零排放目标。德国则将“碳中和”完成时间表提前。
印度和韩国的“碳中和”目标争议最大,舆论指责两国的“碳中和”目标不切实际。
所谓思之深则行之远,在人类与自然实现“和解”的漫漫征途上,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如何交出一份合格的“碳中和”答卷,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王林)
需求飚涨、价格飞升能源危机多点爆发
2021年,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国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能源供应危机,大规模长时间停电、加油站无油可售、居民电价反复飙升等反常现象层出不穷,令2021年成为了当代少有的“能源危机年”。
地震、严寒、高温等极端情况令日本、美国、印度多地“断电”,拉尼娜现象使得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进而导致电价成本增长……
与极端天气等自然因素相比,人为导致的“意外”则更让人啼笑皆非。苏伊士运河因货轮搁浅成为全球海运贸易的“堵点”,油气价格因此一度暴涨。美国最大成品油管道运营商遭黑客袭击,导致多个城市的居民“无油可加”。
应急策略不足、调控能力不善、人为失误不断,都成为2021年能源供应遭遇危机的“祸首”。正值全球经济快速复苏,2021年的能源需求直冲历史新高,本就“沉疴缠身”的各国能源供给应如何走出困境?合理利用本国资源,加速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或将是答案。(李丽旻)
化石能源持续遇冷
能源转型大步向前
与一波又一波投资涌向清洁能源相比,2021年,化石能源的上游生产领域显得格外“冷清”。
2021年,油气上游领域投资延续了2020年的颓势,勘探项目一再延期、生产项目屡遭叫停,投资额较疫情前的水平下降达25%。此外,全球范围内基本没有推进LNG上游增供的计划。
煤炭领域的形势更为严峻,“不再投资新建煤电项目”的承诺此起彼伏。
但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能源需求回暖,却推动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一再走高。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实际上远超过了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以煤炭为首的化石能源反而成为了多国能源保供的“救命稻草”,2021年燃煤发电量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多变的市场形势需要前瞻性的决策,摒弃化石燃料的步子迈得过大是危险的。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值得深思。(李丽旻)
各国抢滩布局氢能
绿氢竞争力渐增
2021年,氢能的热度只增不减。德国、法国、阿联酋、俄罗斯等多国先后宣布氢能战略。
德国确认优先发展“绿氢”,法国计划推动氢能技术研发和工业应用,俄罗斯努力探索最具成本效益的“制-储-输-用”氢气一体化路线,阿联酋则以全球最重要氢气生产和出口国为己任。
在中国,河北、广东、山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相继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氢能产业。
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制灰氢、灰氢配合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制蓝氢,清洁能源制绿氢,才是一种真正零碳的能源。而随着全球清洁能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绿氢的成本竞争力也与日俱增。
事实上,不管是哪种规划和目标,都是各国抢滩布局氢能产业的缩影。在全球对氢能寄予厚望的背景下,氢能产业链的布局正日渐明朗化、精细化,氢能产业的未来也更加值得期待。(王林)
能源金属价格大涨
供求失衡隐忧乍现
“涨价”无疑是2021年能源金属市场的关键词。伴随着各国不断推进能源、交通、航运等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广泛用于风电、光伏、储能等产业的铜、锂、钴、镍等一系列能源金属,都进入了价格大涨的市场周期。
其中,作为锂电池的“核心”元素,锂一年之内价格暴涨超过400%。钴、镍、锰等金属价格全年涨幅都超过100%。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电网等领域都必不可少的金属铜,2021年同比涨幅也超过50%。
而核电行业的重要燃料铀,2021年价格也持续回暖,一度达到48美元/吨,创下多年来的新高。
未来,能源转型带来的需求增长有望为能源金属市场带来长期“牛市”,但上游矿产开发投资增速不及预期、金属矿产资源开采难度持续加大等难题却为能源金属市场带来供不应求的隐忧。如何实现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重点产业链顺畅、推进能源安全供应,已然成为清洁能源时代的新议题。(李丽旻)
碳价屡屡创新高全球碳市空前活跃
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均异常活跃,碳价对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力也日益增强。
作为全球最成熟的碳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呈现出空前活力。自1月起,欧盟碳价宛如坐上了“云霄飞车”,从32欧元/吨起,一路“高歌猛进”,在12月直冲90欧元/吨的高位。
韩国、新西兰以及北美地区的碳交易市场同样表现不俗。各国制定的碳减排政策让碳价不断显现其真正价值。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2021年,中国碳市场正式开市,为全球碳交易增添了重要力量。一年间,中国碳市场成交量持续攀升,不仅成为国内减排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对全球减排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2021年5月,与欧盟一海相隔的英国推出了独立的全国性碳市场;8月,日本也公布了碳市场启动计划,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全国性碳交易。
排放有成本,共识已达成。碳市场的逐步成熟、碳价的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全球各行各业加大投资清洁技术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各国碳交易体系不断扩大涵盖的行业范围,碳市场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减排的又一重要“利器”。(李丽旻)
“北溪2号”竣工即成摆设俄美欧能源博弈升级
命运多舛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虽然赶在2021年末完成铺设,但何时“通气”却成了未知数。随着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离任,“北溪2号”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原计划2021年内获得开通许可证,被推迟到2022年下半年。
“北溪2号”难“通气”的背后,一方面是美国一直阻挠欧洲和俄罗斯增进能源联系,希望自己的LNG能敲开欧洲的大门,同时也是忌惮俄罗斯进一步提升能源实力,从而在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胜过自己。另一方面,乌克兰、波兰等国的强烈反对,也让欧盟头疼不已。
“北溪2号”已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即便正式“通气”未来也将面临诸多变数。
事实上,在清洁能源可以完全“独当一面”之前,欧洲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只高不低,而截至目前,欧洲超过1/3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相较于美国昂贵且运输风险较大的船运LNG,管道天然气才是高性价比选择。因此,多一条天然气管道,无异于为欧洲地区能源安全多加了一层保障。(王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采日能源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一号项目成功并网运行。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与电网协同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蒙西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该储能电站采用非步入式液冷
5月12日,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电力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两项重要人事任命,同意聘任陈志超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提名余国君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相关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履历信息显示,陈志超现年45岁,高级工程师,曾在多家电厂担任厂长,拥有丰富的电力行业管理经验。余国
近日,在2025IntersolarEurope展会现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土耳其知名新能源公司EuropowerEnerji(以下简称“Europower”)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进一步加速对土耳其及欧亚储能市场的开拓与布局。Europower总部位于土耳其,是欧亚区域著名的光伏系统制造和项目安装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巴普纳(ManishBapna)出席签约仪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
2025年5月12日,红太阳新能源与尼日利亚某集团正式签署Kano州600MW光伏组件工厂整线建设协议,这是尼日利亚首条本土化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是中国企业以技术输出推动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扎根本土需求深化中非合作尼日利亚该集团家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致力本土工业化发展,从纺织业到水泥制造,始终
5月14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这是继“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双满分”、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再次验证了我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近日,作为云南省首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新平县200MW/400MWh锂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建成投产,这不仅为云南新能源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更成为区域能源转型的关键里程碑。项目位于新平产业园区桂山片区、占地面积61亩,自今年年初启动建设以来,于4月30日全容量并网一次成功,正式投入使用,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5月12日,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俊瑞集团”)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正式签署“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加速绿氢产业化进程,同时为凉州区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绿色升级注入新动能。作为俊瑞集团
5月10日,由华北电力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大学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电力工程与通信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中亚能源电力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华北电力大学举行签约仪式。这一联盟的成立将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电力领域的合作开启新篇章。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5月12日,省公司召开5月份工作例会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大唐安徽当涂公司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求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利用部门例会、班前会等多种方式,扎实学习会议精神,落实落细会议工作思路和各项工作部署,为冲刺“双过半”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存军主持会议
直流反向正在从稀有变成常规。狭义上的直流反向送电是指与常规送电方向相反的送电方式,需要直流线路潮流反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依靠控制换流器改变电流方向实现小时级的潮流反转,但造价相对较高。普通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换流器晶闸管导电的单向性,需要进行控制保护系统升级,通过改变电压极性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煤炭与煤电、新能源联营发展和优化组合,提升煤炭矿区多能互补水平。推动煤电行业减污降碳。严格落实《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实施方案》《限制高煤耗机组发电工作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小煤
5月13日,“疆电入渝”能源大基地再传喜讯,华润电力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汽轮机冲转一次成功,达到额定转速3000转/分钟并成功定速,其中最大振动为63μm,机组振动、轴承温度等各项参数均优于行业标准,标志着1号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取得关键性突破。为确保机组整套启动顺利进行,
5月13日,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项目核准获批。一、为满足揭阳惠来电厂、前詹电厂新增煤电机组电力外送需求,提高珠三角负荷中心地区电力供应能力及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建设粤东送电珠东北输电通道项目(投资项目统一代码:2310-441300-04-
5月13日,重庆市能源局公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6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根据答复文件,重庆綦江区“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开发规模约55万千瓦,现已建成集中式新能源项目3.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8.2万千瓦。同时,持续优化綦江—万盛片区电网网架,改善提升新能
近日,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西能源或公司)披露了2024年经营成果,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利润总额53.80亿元,同比增长9.97%;基本每股收益0.80元,同比增长9.59%;获评“双百企业”标杆,连续两年荣登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业绩答卷。过去的一年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能研院与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联合开展牛粪生物质5%—15%比例共磨掺烧试验,通过控制优化制粉系统关键运行参数,实现了国内首例风扇磨共磨10%比例掺烧牛粪生物质的关键性技术突破。该技术成果依托能研院锅炉技术中心科研团队多年研究的共磨掺烧技术,基于国家电投集团B类课题研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甘肃政府新闻办召开“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新闻发布会。介绍《电靓陇原——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有关情况。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苏少刚指出:团结治网、合力保供,在政府的主导下,电源、电网、用户、
5月9日,安徽钱营孜发电有限公司两台机组脱硝超净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瑞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08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北京哈泰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世纪华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970000元;第三中标候选人:武汉立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25年5月12日,红太阳新能源与尼日利亚某集团正式签署Kano州600MW光伏组件工厂整线建设协议,这是尼日利亚首条本土化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是中国企业以技术输出推动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扎根本土需求深化中非合作尼日利亚该集团家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致力本土工业化发展,从纺织业到水泥制造,始终
日前,上海首座全装配式变电站——110千伏环城变电站正式投运。该变电站建设机械化作业率达98%,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新建变电站地上、地下全装配式施工,有助于后续工作的部署与实施。据悉,环城变电站总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25平方米,地下部分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采用
周口,一座魅力非凡的城市。这里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历史文化厚重。还有那丰富的美食、精彩的杂技,无不展现着它独特的风情,令人心驰神往。近日,多辆宇通环卫纯电动压缩车在此正式交付并完成上牌,周口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正式迈入绿色新时代!本次车辆的集中交付,是响应周口“全面推进新能源环卫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煤炭与煤电、新能源联营发展和优化组合,提升煤炭矿区多能互补水平。推动煤电行业减污降碳。严格落实《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实施方案》《限制高煤耗机组发电工作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小煤
5月10日,水电股份新疆公司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12.5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是继陕投木垒12.5万千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之后,新疆公司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总装机容量突破25万千瓦,进一步加快了水电股份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300万千瓦、新疆公司突破100万千瓦的攻坚步伐。该项目位于新疆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能研院与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联合开展牛粪生物质5%—15%比例共磨掺烧试验,通过控制优化制粉系统关键运行参数,实现了国内首例风扇磨共磨10%比例掺烧牛粪生物质的关键性技术突破。该技术成果依托能研院锅炉技术中心科研团队多年研究的共磨掺烧技术,基于国家电投集团B类课题研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此我国稳步完善碳市场交易制度,加快构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涵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总量比重约40%。目前,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润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能源)正式承接平顶山东远新能源鲁山县100MW风电场项目,将为河南省绿色能源产业再添新动力。该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地处伏牛山东麓,地理位置优越,风能资源丰富,建成后将有效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动当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
近日,江西省省长叶建春率江西省代表团访问了西门子能源位于德国柏林的总部,与西门子能源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妮珞(Anne-LauredeChammard)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进行了深入交流。江联重工集团董事长丁杰、西门子能源工业汽轮机和发电机高级副总裁TobiasPanse等参与会见。访问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2024年北京市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总量为367万吨,成交额3.71亿元。碳价稳中有升,配额线上成交均价达111元/吨,在7个地方碳市场中价格最高。北京
5月12日,《福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合理严格控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煤炭消费增长,鼓励新建、改扩建项目实行燃料煤减量替代,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积极发展氢能、海上风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