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七篇 国际能源市场跌宕起伏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作者:杨永明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一、国际能源大事
1.COP26形成多项成果,为《巴黎协定》实施奠定基础
2021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会议,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节点。大会在各项关键议题的谈判上获得进展,最终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共识,形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及数十项决议,为《巴黎协定》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关于《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大会敲定完善了《巴黎协定》规则手册,其中就《巴黎协定》第6条与碳市场相关的基本规范达成协议,这将使《巴黎协定》得以全面实施。
关于化石燃料,气候协议首次明确提及化石燃料,呼吁各国“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并降低“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量。46个国家以及32家企业和其他机构签署《全球煤炭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声明》,承诺将逐步淘汰现有燃煤电厂,其中23个国家为首次承诺淘汰煤电。银行和金融机构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汇丰银行、富达国际等国际信贷机构将终止对新增煤电项目的融资。29个国家签署《清洁能源转型国际公共支持声明》,承诺除特定情况外2022年底前终止对国际无减排措施化石能源项目的公共支持。
关于减排承诺,在COP26召开前和召开期间,绝大多数缔约方已提交了更新后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目标,按照更新后的NDCs计算,预计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为2.7摄氏度,较5年前NDCs目标下计算的3.6摄氏度升温有显著改善。截至COP26结束之日,全球已有151个国家加入净零排放承诺行列,这些国家占全球GDP的90%,占全球排放量的89%。
关于甲烷排放,105个国家共同签署《全球甲烷承诺》,参与各方同意采取自愿行动,到2030年将全球甲烷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减少30%以上,预期在2050年可使全球升温减少0.2摄氏度。
关于气候资金,大会强调需要“从所有来源调动气候资金,以达到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水平,包括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支持,使总的数额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本届大会上始终以建设性态度同有关各方积极沟通磋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和美国联合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承诺将在共有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并同意就一系列问题采取措施,包括甲烷排放、向清洁能源过渡和脱碳等。
2.油气、煤炭、电力价格飙升,能源电力短缺全球蔓延
2021年,尤其是第三季度以来,天然气、原油、动力煤等一次能源价格暴涨,纷纷创下近年来新高。天然气是本轮能源价格上涨的领头羊。首先是欧洲天然气价格领涨,紧接着这一涨势扩大到亚洲等地现货市场,天然气一跃成为2021年内涨幅最大的能源大宗商品。同时,天然气价格飞涨在煤炭、原油等替代能源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带动煤价、油价快速上涨。油价方面,10月下旬,WTI原油价格已突破85美元/桶,创下自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而布伦特原油价格也突破了86美元/桶,较年初涨幅超过60%。气价方面,截至11月底,欧洲TTF主力合约价格收于30.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亚洲2022年1月的现货LNG到岸价格达到32.08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均处于历史高位。煤价方面,10月上旬煤炭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如欧洲动力煤进口价格达到298美元/吨,目前国际煤价仍高位运行。随着各类化石燃料价格走高,多国电力价格也不断上涨,达到历史高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源短缺问题向全球蔓延。随着冬季取暖需求的上升,能源短缺影响持续发酵。
本轮能源价格暴涨和供应紧缺是长短期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市场基本面看,在供应侧,2020年疫情暴发使得各国削减产能,2021年疫情的反复使得产能缺口始终无法全面恢复,持续的供给侧冲击导致大宗商品产能短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区油气库存低于平均水平;在需求侧,尽管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但总体上主要经济体已进入经济恢复通道,带动能耗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气候因素、尤其是极端气候因素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如年初的极端寒冷天气和夏季的罕见高温增加了居民取暖和制冷需求;北半球2021年夏季持续高温与丰水季降水量下降形成鲜明反差,南半球巴西、阿根廷等国亦遭遇严重旱情,水力发电量减少增加了这些国家对火力调度的需求;受气候影响2021年北半球整体风量普遍有所下降,多国上半年风力发电骤降,火电的替代需求激增,最终导致天然气、原油、动力煤等传统能源价格大涨。此外,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大量能源企业缩减传统能源相关业务,碳排放管控愈发趋严,一定程度加剧了能源系统结构性矛盾。
3.“欧佩克+”坚持温和增产,美国联合多国释放原油储备
2021年7月18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后发布公报称,与会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从2021年8月起,每月将其原油总产量上调40万桶/日,直至逐步取消580万桶/日的主动减产量。12月2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2021年8月以来的增产路线,继续于2022年1月释放40万桶/日的原油增量。“欧佩克+”表示,后续仍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市场变化情况,并在必要时对产量计划做出调整。
2020年疫情冲击造成需求锐减后,“欧佩克+”各方于2020年4月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创纪录地减产970万桶/日,几月后减产额度被调整至770万桶/日,并从2021年1月起进一步调整至720万桶/日,随后基于市场走势按月调整减产额度。到7月时,“欧佩克+”减产规模约为580万桶/日上下,这也是2020年4月达成的协议。在此后的几个月间,全球能源成本上涨逐渐引发各界担忧,国际油价飙升也成为通货膨胀的推手之一。在此背景下,市场呼吁沙特和俄罗斯引领的“欧佩克+”减产联盟增加原油供应量。而“欧佩克+”始终坚持每月40万桶/日的温和增产路线。
11月23日,美国白宫宣布,美国能源部将从战略原油储备中释放5000万桶原油,最早将于12月中下旬开始投放市场,以缓解经济复苏时出现的石油供需不匹配问题并降低油价。同时,美国呼吁其他国家合作释放原油储备。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宣布释放原油储备。日本政府宣布,将配合美国为平抑油价而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的行动,在不违反石油储备法的前提下释放国家过剩原油储备。日经新闻报道称,日本将释放约420万桶储备原油。印度政府表示,将从其约3800万桶的战略原油储备中释放500万桶原油,“如果需要,我们可能会考虑稍后释放更多库存”。韩国政府表示,韩国将与日本、印度等主要石油消费国一道参与美国提议的共同释放原油储备计划。英国政府表示,英国将允许私人持有的原油储备项目自愿释放,数量约150万桶。11月24日,我国外交部称,中方会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安排投放国家储备原油,以及采取其他维护市场稳定的必要措施,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此次联合行动将是十年来首次多个国家一同释放原油储备,此举意在通过暂时增加供应量平抑油价,在历史上十分罕见。业界普遍认为,美国此次联合多国宣布释放原油储备的举措是在劝说“欧佩克+”增产未果后作出的反应。从结果来看,美国释放原油储备的消息释放当天,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反而出现了小幅上扬。释放原油储备主要是应对原油供应冲击与油价不正常上涨,却难以解决供需这一根本矛盾。供需结构是决定油价长期走向的决定性指标。在业内看来,在全球油市没有迎来足够体量的原油供应之前,油价很可能难以出现有意义的下降。
4.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再创新高
2021年,各国光伏电池板和风机原材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全球光伏、风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加速增长。12月,国际能源署发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报告称,预计2021年全球风电、光伏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总容量将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达到约290吉瓦,与2020年相比增长3%,仅光伏装机容量就占到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风电和水电。目前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的高企,给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化石燃料价格的上涨,也使可再生能源更具竞争力。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将进一步加快。2021~202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比2015~2020年高出50%。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将在2020年基础上增长60%以上,累计达到4800吉瓦,相当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发电和核电装机容量的总和。届时,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近95%,其中光伏就占到一半以上。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一再突破历史纪录,但在国际能源署看来,要达成“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仍需要翻一倍以上。
5.全球燃煤发电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21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低碳电力供应的增长速度,天然气价格急剧上涨也增加了对煤电的需求,燃煤发电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煤炭需求总量亦有较大增长。12月,国际能源署发布《2021年煤炭》报告称,预计2021年全球燃煤发电将增长9%,达到10350太瓦时,创历史新高,煤炭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预计为36%,比2007年的峰值低5个百分点。尽管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但包括发电、工业等用途在内的煤炭需求总量预计将增长6%,接近2013年和201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全球煤炭贸易预计将增长5%,增加7000万吨,但仍然低于2019年水平,其中动力煤贸易增长7%,冶金煤贸易与2020年持平。
国际能源署表示,全球煤炭发电量在2021年飙升至新的年度记录,这削弱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并可能使全球煤炭需求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多国都做出了减煤或退煤的承诺,但煤炭的命运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各国履行相关承诺的速度和效率。世界在努力将排放量减少到净零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多国加快氢能布局,全球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2021年8月,德国国家氢委员会发布《德国氢行动计划2021-2025》,分析了到2030年氢经济增长预期,并为有效实施国家氢战略提出了包括绿氢获取在内的80项措施。2021年以来,德国围绕氢的研发和应用推出系列举措,政府资助总额超过87亿欧元,有力支持了德国在整个价值链上实现氢市场的增长。随后俄罗斯政府批准氢能发展构想,根据构想,俄罗斯发展氢能产业将分三阶段进行。俄罗斯政府预计,到2024年俄氢气供应量可达20万吨;到2035年可达200万至1200万吨;到2050年可达1500万至5000万吨。英国商业、能源与产业战略部发布《氢能战略》。该战略预计,到2030年,英国氢能经济规模将达到9亿英镑,创造9000多个高质量工作岗位;到2050年,英国20%~35%的能源消费都将以氢为基础,氢能经济规模将达到130亿英镑,并增加10万个工作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国政府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氢产业发展,制氢、储运、用氢等领域均会有相应的政府基金和投资支持。
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深入发展,作为清洁无碳的二次能源,氢能有望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氢能在减排中的作用,将之视为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最近一两年间,多国政府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政策支持成为氢能实现规模化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麦肯锡的统计,目前,全球已宣布了520多个大型氢能项目和9000多万千瓦的氢电解产能。其中,2021年宣布大型氢能项目数量同比2020年增长了100%,这些项目将转化为1800万吨“清洁氢”供应。综合考虑实现政府目标和支持设备价值链的投资,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氢能产业的总支出将增长到6000亿美元以上。
7.全球碳定价机制快速推广,欧盟碳价年内翻番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德国和英国的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陆续启动,其中英国碳市场覆盖的是以往纳入欧盟碳市场的排放量,而德国和中国碳市场的建立则扩大了全球碳市场规模。4月,加拿大正式实施新一轮碳税。根据加拿大联邦碳定价机制,加政府就温室气体收取的碳税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升至40、50加元/吨,之后每年上涨15加元,直到2030年达到170加元/吨。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的“Fit for 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提案中确定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征收计划。设立CBAM的决议此前已在欧洲议会通过。欧盟计划自2023年1月1日启动为期3年的过渡阶段,在2026年开始正式启动CBAM。初始阶段,拟从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等行业启动该机制;未来,征收范围可能扩大至其他高排放行业。
在世界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诸多实践中,碳定价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市场经济手段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碳定价制度渐趋成熟,参与国地理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结构向多层次深化。世界银行发布的《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世界各地运行的碳定价机制共计64种,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1%以上,在2020~2021年之间产生收入530亿美元,收入增长主要受欧盟碳配额价格上涨所驱动。
2021年以来,欧盟碳配额价格不断上涨。一方面,欧盟推出的一系列绿色复苏计划对碳市场起到一定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欧盟气候政策不断收紧,碳排放管控愈发趋严。在欧盟“Fit for 55”能源和气候一揽子提案中,就碳市场改革提出进一步收紧碳交易市场、削减碳配额总量。欧盟在COP26上宣布的一系列计划、参与的各个国际气候行动宣言,更是直接增加了欧盟碳市场各参与方对配额长期稀缺的预期。此外,欧盟能源市场的联动使天然气、动力煤和碳配额之间影响加强,价格互相推涨。截至11月底、12月初,欧盟碳价已逼近80欧元/吨,相较于1月4日欧盟碳市场第四交易阶段启动时34欧元/吨的价格,欧盟碳价已在2021年内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全球范围内大部分的碳排放权交易都发生在欧洲,欧盟碳价持续上升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全球对碳交易的关注程度。
8.“北溪2号”管道项目风波不断,难以缓解今冬欧天然气供应压力
2021年9月中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北溪2号”项目全面完工,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11月16日,德国能源监管部门联邦网络局表示,鉴于“北溪2号”所有者尚未根据德国《能源工业法案》对独立运输网络运营商的要求设立一家运营子公司,因此暂停认证,待相关资产和员工转移至子公司之后,重启为期4个月的认证工作。此举为这一争议项目设置了新的障碍,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应声上涨。
俄罗斯目前通往欧洲的管输能力约为2100亿立方米/年,其中过境乌克兰的管道约占一半。“北溪2号”跨越波罗的海直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设计输气能力550亿立方米/年,管道一旦投入使用,将成为俄罗斯绕过乌克兰等国对欧出口天然气的主要通道,届时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将大大增强。由于这条输气管道工程背后聚集了俄罗斯、德国、欧洲其他利益相关国以及美国的多方博弈,因此自规划以来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叠加当前全球天然气价格高涨、供应偏紧的形势,国际市场对“北溪2号”项目格外关注。俄罗斯今冬对欧增供天然气的前景,与“北溪2号”获批密切相关,任何延迟批准管道启用的举动,都会引发市场对限供的担忧。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争端使得“北溪2号”的获批变得更为复杂,美国采取的制裁行动也是影响项目进展的重要因素。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该项目屡遭美国政府的严苛制裁。2021年以来,美国更是对“北溪2号”进行了多番制裁。目前看来,“北溪2号”已无法在今冬缓解欧洲天然气供应压力,欧洲地区近期天然气供应形势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9.油气巨头减碳压力日渐增大,加快推进低碳转型
2021年5月,荷兰海牙地区法院判决壳牌公司必须在2030年前将净碳排放量在2019年基础上削减45%,大幅提高了壳牌制定的“到2030年前将在2016年基础上减排20%”的目标。判决书中写道,壳牌公司有义务通过执行公司政策,确保壳牌及其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碳排放量均有所降低。同月,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遭遇到来自投资方的压力。其中,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对冲基金“引擎1号”成功拿下埃克森美孚至少两个董事会席位,雪佛龙股东大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一项减排决议,要求雪佛龙降低产品碳排放量。
尽管已宣布净零排放目标或采取相应减碳措施,但多家跨国油气公司还是接连遭遇到来自法律、社会乃至投资者的挑战,这表明传统油气行业的减排压力正在不断累积。据了解,荷兰海牙地区法院针对壳牌的判决是全球首例由法院裁决的企业减排目标,这一案例也成为由法律推动油气巨头减排的标志性案件。未来壳牌很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来自投资方的压力也在迫使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在减碳领域颇为保守的石油公司调整其长期发展战略、加大其转型力度。
10月,雪佛龙宣布到2050年实现运营净零碳排放目标,这是雪佛龙首次对排放做出如此长期的战略承诺,公司表示,将在2028年前投资20亿美元用于碳减排项目,以及80亿美元用于低碳领域。随后,埃克森美孚宣布,计划投入约4亿美元扩建其在怀俄明州LaBarge的碳捕集和储存设施。该设施所捕集的二氧化碳已超过全球任何其他设施,每年捕集约600万~700万吨,占全球捕集总量的近20%,扩建将使其每年能多捕集100万吨二氧化碳。
二、问题与展望
1.“黑天鹅”事件频现,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性受到挑战
2021年2月中旬,罕见寒潮天气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电系统在寒流袭击下迅速崩溃,数百万人遭遇停电,供需的极端不平衡造成电价飙升,得州批发电价与平日相比增长近200倍。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巨型货轮搁浅导致长达175个小时的拥堵,全球海上石油和LNG运输受到严重影响,海运成本上涨、货物交付延期、油气价格攀升。5月7日,美国最大的成品油管道系统运营商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受到网络攻击,停止运营,使得美国东海岸油品供应陷入混乱,油品价格大涨。
2021年以来,多起“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引发业界与舆论的广泛关注。得州受寒潮冲击暴露出美国能源系统应急情况下保障能力的缺乏;苏伊士运河堵塞暴露出全球供应链运输的脆弱性,重要的物流运输要道一旦遭封锁或阻断,必将造成能源产业瘫痪;科洛尼尔管道受网络攻击暴露出能源基础设施面对网络攻击时的脆弱性,网络攻击已成为现代能源系统安全运行的重大威胁,且相较自然灾害威胁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破坏性。这些事件轻则引发区域市场、重则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负面反应,让各国意识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能源供给系统存在巨大的受袭隐患和中断风险,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性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能源基础设施复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能源供应问题或将长期存在,能源低碳转型需科学把握节奏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能源市场进入剧烈振荡期,能源转型与能源供需失衡相互叠加,能源价格大跌大涨。2021年能源价格暴涨和供应紧缺的出现,除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能源体系更换,导致能源供给体系难以应对突发气候变化。全球能源结构正逐渐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受到限制,而面对极端性气候影响以及疫情冲击,间歇性能源的不稳定性充分显现,供需两端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欧洲多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尝试和探索,但通过此次能源价格暴涨情况来看,即使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领跑者”,欧洲地区也未能较好地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给能源供给体系带来的冲击,暴露出能源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短板,于是在气候导致可再生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诱发短期价格波动,进而在不同能源品种和地区之间传导扩散,引发全球能源价格上涨。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快低碳转型步伐,同时,极端天气越发频繁,未来类似本轮的能源价格暴涨和供应短缺将随极端天气出现而周期性显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国际能源署表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能源供应问题可能将广泛和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各种突发事故导致供应链受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而削减化石燃料投资的背景下。为此,在新旧能源系统交替之际,应合理科学安排减碳减排的节奏和力度,统筹协调好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发挥化石能源等常规电源的基础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确保能源系统稳定、可靠的供应。
策划:齐正平 崔晓利
统筹:李柏生 杨永明
执笔:第一篇 崔晓利;第二篇 邱丽静;第三篇 刘纯丽;第四篇 韩继园;第五篇 李丹丹;第六篇 王雪辰;第七篇 杨永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东兴泰煤矿取得60万吨/年改扩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下一步取得该项目施工规划许可证奠定了基础。东兴泰煤矿60万吨/年改扩建项目井田面积13.66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为6836万吨,可采储量为4475万吨,服务年限53.27年。煤种为低灰分、低硫分、特低磷的贫煤和焦煤,具有产品附加值高、市场
11月20日上午8时58分,电力集团鲁西电厂煤炭地下气化项目成功点火试运,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宣布点火成功并讲话。李伟指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是山东能源集团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科研工程,是国内首台大型机组掺烧示范项目,项目意义重大。各参建单位要本着“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长协煤政策上由80%调减至75%。通知明确,签约对象。电煤中长期合同供应方包括所有在产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包括统调公用电厂和承担民生供电供暖任务的相关电厂。鼓励北方集中供暖区域相关省(区、
近日,第七师胡杨河市人民政府公示2024年关闭退出煤矿名单,详情如下:第七师胡杨河市2024年关闭退出煤矿名单公示为进一步释放优质产能,优化第七师胡杨河市煤炭产业结构,根据《兵团发展改革委印发〈兵团深入实施“三个一批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30)的通知》(兵发改能源发〔20
短期电厂“高库存、低日耗”状态难有改善,叠加铁路全力打库,环渤海港口疏港压力增大,可能加剧卖方被动出货压力;而终端补库动力依旧不强,采购或仍偏刚性。同时,部分省份水泥行业也在陆续发布错峰计划,多重利空因素压制下,行情上行依然存较大阻力。本周前半程,煤价继续承压下行。(来源:鄂尔多
11月19日,新天然气公告,控股子公司新疆明新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矿区七号勘查区普查煤炭资源探矿权的挂牌出让竞拍,并以约人民币35.23亿元竞得。本次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落地实施。探矿权面积109.28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1000米以浅估算资源量2
随着“迎峰度冬”旺季渐近,上游长协煤发运保持稳定;加之部分铁路运费优惠政策延续,环渤海港口集港量整体保持高位运行。但是,由于大部分贸易商因行情疲弱、看不到市场有转好迹象,而选择谨慎发运,导致港口市场煤存量减少。调出方面,上周,因终端电厂存煤量已居于同期高位,北上拉煤计划依然不多,
11月14日,贵州省能源局组织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推进会。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贵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碧雁,贵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大旺,贵州省能源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各市(州)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煤炭企业集团公司及煤炭采选企业、电
主产区煤价稳中偏弱运行,冶金、化工及民用等终端用户采购需求尚可,大部分煤矿库存压力不大。受环渤海港口和大集团价格下调影响,站台贸易商发运较差。此外,部分煤矿受雨雾天气影响,拉煤车较少。大秦线检修结束后,发运量达到年内发运高位,环渤海港口持续垒库,市场交投氛围冷清,贸易商出货困难,
11月11日5点53分,首列5500大卡优质煤万吨大列从大路西站台正式发车,于次日6点49分顺利抵达曹妃甸港,标志着魏家峁5500大卡优质煤至曹妃甸港下水通道成功贯通。7月以来,在集团公司统筹下,燃料公司与北方公司主动作为,多次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公司等单位深入沟通协调,推动魏家峁5500大卡优质煤炭下水
本周,南方总体气温偏暖,沿海耗煤大省火电厂发电负荷及日耗大致维持在中位水平。本周五开始,华东、华中地区天气降温,电厂煤耗量环比略有增加,但供应商储煤及电厂库存量处在高位,预计市场煤价格维持稳定波动走势。环渤海港口市场冷清,主力贸易商不愿低价出货;但下游需求疲软,采购积极性较差,较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11月21日,中海油服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11月20日收到总裁卢涛的书面辞呈,卢涛因工作变动原因辞任公司总裁职务,该辞任自2024年11月20日起生效。卢涛确认,双方并无任何意见分歧,亦无任何需要提请公司股东及债权人注意的事宜。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要突破!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新增551.59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至此,该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1066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通南巴气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属于
我国最大的油气田要用上氢能发电了。(来源:石油Link文|洞石)你知道吗,我国最大的油气田--长庆油田,马上就要用上氢能发电了。11月6日,中国石油首套1.5兆瓦分布式氢能电站,已经完成了各项严苛的厂内试验,并启程前往长庆油田。氢能电站是氢能产业链中用氢环节的重要装备,在我国这个最大的油气田
11月15日,中石化香港公司下属澳大利亚子公司与澳大利亚成品油零售商JASBE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石化进入澳大利亚成品油零售市场,进一步完善油品销售业务在海外市场布局,提升中国石化品牌知名度。在油品销售事业部统一部署下,中石化香港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子公司,积极开拓各项业务。根据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已向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王宜林享有的诉讼权利,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又互相划转股份了。(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11月12日,中国石油旗下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油工程”)发布公告。公告指出,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决定将其持有的4.63亿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8.30%)划转给中石化国际能源投资有
11月9日,新一轮巴以冲突距离2023年10月7日爆发之日起,已历时400天。对比历史上前五次中东危机,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历时之长前所未有,且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巴以周边的叙利亚、也门、黎巴嫩,并蔓延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苏佳纯王晓光段绪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召开之际,中国石化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出席COP29首届亚布力可持续发展年会并致辞,向全球展示中国石化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并号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宣布发起成立国际
展望“十五五”及未来中长期,全球石油市场将主要由需求主导,供应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影响供给主要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速(决定投资强度)、碳排放强度约束(决定能源转型速度)、油价(影响市场投资意愿与“OPEC+”产能调控)、资源赋存情况(决定技术要求与开采成本)、勘探开发投资(决定产量增
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在上海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与26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七年累计签约金额突破760亿美元,充分展现了中国海油与全球合作伙伴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
一场总统大选,其实也是一场关于能源的抉择。(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今年的美国大选,可谓是一波三折,也被誉为是史上最激烈的一场大选。至今,这次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大选,终极中奖人出现了:特朗普即将成为下一任总统。美国总统的竞选其实也是美国对这个政党及执政能力、政策的一种选择。近年来,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要突破!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新增551.59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至此,该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1066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通南巴气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属于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部署,进一步压实能源企业保供责任,促进全省天然气上下游供应秩序平稳,11月19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在南京组织召开迎峰度冬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座谈会。办分管负责人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3家天然气销售公司作为“气源”方汇报了
德国当地时间11月19日,申能集团与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举行生物基原料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在申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的共同见证下,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燃气、申汲环境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将携手在生物天然气市场化应用和国际认证方面开展长期
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石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规定的陆上石油(含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的突发事件按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执行。
11月19日,新天然气公告,控股子公司新疆明新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矿区七号勘查区普查煤炭资源探矿权的挂牌出让竞拍,并以约人民币35.23亿元竞得。本次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落地实施。探矿权面积109.28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1000米以浅估算资源量2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居民用户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其中提到,当本市居民天然气综合门站价累计变动幅度达到或超过4%,且距上次联动时间超过12个月,则可按上述联动公式计算居民用户天然气销售价格联动水平并实施价格联动。本通知自2024年11月5日起实施,有
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气源管道工程核准的批复,详情如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气源管道工程核准的批复中广核新能源发电重庆有限公司:渝北区发展改革委转来《关于转报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气源管道工程核准的请示》(渝北发改文〔2024〕63号)收悉。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已向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王宜林享有的诉讼权利,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本市燃气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的通知,自2024年11月15日至2025年3月15日调整为91.6元/吉焦(含税);自2025年3月16日起调整为77.5元/吉焦(含税)。详情如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燃气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本市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
11月9日,新一轮巴以冲突距离2023年10月7日爆发之日起,已历时400天。对比历史上前五次中东危机,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历时之长前所未有,且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巴以周边的叙利亚、也门、黎巴嫩,并蔓延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苏佳纯王晓光段绪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1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1月上旬与10月下旬相比,19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1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443.6元/吨,比上期跌6.1%;液化石油气(LPG)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