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十四五”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
(一)“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实现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实现了实质性进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新能源+储能”、常规火电配置储能、智能微电网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商业模式逐步拓展,国家和地方层面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尤其是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集中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机不容发。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机遇。
(三)《实施方案》是推动“十四五”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总体部署。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纲挈领指明了新型储能发展方向,要求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速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本次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细化重点任务,提升规划落实的可操作性,旨在把握“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开局。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和政策亮点
《实施方案》分为八大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六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六项重点任务分别从技术创新、试点示范、规模发展、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对“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一)总体要求。一是指导思想中明确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稳中求进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二是基本原则中充分体现了以规划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主导、以机制为保障、以安全为底线的发展思路,明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创新引领、示范先行,市场主导、有序发展,立足安全、规范管理四项发展原则。三是在发展目标中,更注重通过支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政策机制等措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价值为目标的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格局。
(二)主要任务。《实施方案》聚焦六大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一是注重系统性谋划储能技术创新。《实施方案》对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加强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谋划,从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三个层面部署集中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提出研发储备技术方向,鼓励不同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同时兼顾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推动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以“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新型储能学科建设和复合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绿色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充分释放平台、人才、资本的创新活力,增加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聚焦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路线、不同时间尺度技术和各类应用场景,以稳步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推动先进储能技术试点示范,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技术的创新示范,以工程实践加速技术迭代和更新,促进成本下降;推动重点区域开展区域性储能示范区建设,结合应用场景积极推动制定差异化政策,在一些创新成果多、体制基础好、改革走在前的地区实现重点突破。结合新型储能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实际,《实施方案》鼓励各地在新型储能发展工作中,坚持“示范先行”原则,避免“一刀切”上规模,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健全市场体系和政策机制方面的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应用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完善储能上下游产业链条,支持储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三是以规模化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坚持优化新型储能建设布局,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电源侧,加快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以新型储能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促进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消纳,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提升煤电等常规电源调节能力。在电网侧,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在关键节点配置储能提高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站址走廊资源紧张等地区延缓和替代输变电设施投资,在电网薄弱区域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围绕重要电力用户提升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在用户侧,灵活多样地配置新型储能支撑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用能服务、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同时,推动储能多元化创新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跨领域融合发展,拓展多种储能形式应用。
四是强调以体制机制促进市场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完善与新型储能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为逐步走向市场化发展破除体制障碍。面向新型储能发展需求和电力市场建设现状,分类施策、稳步推进推动新型储能成本合理疏导。对发挥系统调峰作用的新型储能,经调峰电源能力认定后,参照抽水蓄能管理并享受同样的价格政策。努力拓宽新型储能收益渠道,助力规模化发展。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共享储能、云储能、储能聚合等商业模式应用,聚焦系统价值、挖掘商业价值,创新投资运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建设新型储能项目。
五是着力健全新型储能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强化标准的规范引领和安全保障作用,完善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安全相关标准,开展多元化应用技术标准制修订。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规范行业管理,强化安全风险防范。鼓励各地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建立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安全风险防范,规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
六是推进国际合作提升竞争优势。《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新型储能领域国际能源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国际合作,实现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的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三)保障措施。为保障《实施方案》有效落地,提出系列具体保障措施。在协调保障方面,提出建立包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与有关部门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做好与各项规模统筹衔接;在行业管理方面,提出建设国家级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开展实施方案各项重点任务监测,提升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责任落实方面,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编制新型储能发展方案,明确各项任务进度和考核机制。同时,国家能源局根据监督评估情况,适时对实施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整体处于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在技术装备研发、示范项目建设、商业模式探索、政策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市场应用规模稳步扩大,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为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积极开创技术、市场、政策多轮驱动良好局面,以稳中求进的思路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强化顶层设计,突出科学引领作用,加强与能源相关规划衔接,统筹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发展。针对各类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优化新型储能建设布局。
创新引领,示范先行。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分类开展示范应用。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地区先行先试。推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成本下降,有效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化可持续发展。
市场主导,有序发展。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丰富新型储能参与的交易品种,健全配套市场规则和监督规范,推动新型储能有序发展。
立足安全,规范管理。加强新型储能安全风险防范,明确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新型储能技术标准、管理、监测、评估体系,保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
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技术攻关,构建新型储能创新体系
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能动双重作用,加强储能技术创新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谋划,积极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开展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机融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能力。
(一)加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力度
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集中攻关超导、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
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突破电池本质安全控制、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多级防护结构及关键材料、高效灭火及防复燃、储能电站整体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支撑大规模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突破储能电池循环寿命快速检测和老化状态评价技术,研发退役电池健康评估、分选、修复等梯次利用相关技术,研究多元新型储能接入电网系统的控制保护与安全防御技术。
专栏1 “十四五”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方向
——多元化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百兆瓦级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百兆瓦级液流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高性能铅炭电池技术,兆瓦级超级电容器,液态金属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
——全过程安全技术:储能电池智能传感技术,储能电池热失控阻隔技术,电池本质安全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故障诊断和预警技术,清洁高效灭火技术;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技术,可修复再生的新型电池技术,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技术。
——智慧调控技术:规模化储能与常规电源联合优化运行技术,规模化储能电网主动支撑控制技术;分布式储能设施聚合互动调控技术,分布式储能与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技术,区域能源调配管理技术。
创新智慧调控技术。集中攻关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开展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聚合研究,着力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控制难题。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展储能多功能复用、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云储能、市场化交易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
(二)积极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支持产学研用体系和平台建设。支持以“揭榜挂帅”等方式调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推进国家级储能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鼓励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技术机构等联合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基金和创新联盟,优化创新资源分配,推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落实《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要求,完善新型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深化新型储能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培养。支持依托新型储能研发创新平台,申报国家或省部级科技项目,培养优秀新型储能科研人才。
(三)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绿色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新型储能研发创新平台的跟踪和管理。支持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持续开展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布局、商业模式、政策机制、标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对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的科学决策支撑。
三、积极试点示范,稳妥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化进程
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关注多元化技术路线,以稳步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强示范项目跟踪评估。加快重点区域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先行先试。通过示范应用带动新型储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
(一)加快多元化技术示范应用
加快重大技术创新示范。积极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加强试点示范项目的跟踪监测与分析评估,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实际应用效果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国家级新型储能实证基地建设,为各类新型储能设备研发、标准制定、运行管理、效益分析等提供验证平台。
专栏2“十四五”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
技术示范:
——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应用
——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示范
——锂离子电池高安全规模化发展
——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产业化应用
——飞轮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火电抽汽蓄能、核电抽汽蓄能示范应用
——可再生能源制储氢(氨)、氢电耦合等氢储能示范应用
——复合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
开展不同技术路线分类试点示范。重点建设更大容量的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试点示范项目,推动火电机组抽汽蓄能等试点示范,研究开展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试点示范。拓展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应用领域,开展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氢(氨)的氢(氨)储能、利用废弃矿坑储能等试点示范。结合系统需求推动多种储能技术联合应用,开展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
推动多时间尺度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针对负荷跟踪、系统调频、惯量支撑、爬坡、无功支持及机械能回收等秒级和分钟级应用需求,推动短时高频储能技术示范。针对新能源消纳和系统调峰问题,推动大容量、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示范。重点试点示范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高效储热等日到周、周到季时间尺度储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氨等更长周期储能技术,满足多时间尺度应用需求。
专栏3 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跟踪评估
河北: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储能扩建工程
广东:
——科陆-华润电力(海丰小漠电厂)储能辅助调频项目
——佛山市顺德德胜电厂储能调频项目
福建:
——晋江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试点示范项目
——宁德时代储能微网项目
江苏:
——张家港海螺水泥厂储能电站项目
——苏州昆山储能电站
青海: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光伏发电试验测试基地配套20MW储能电站项目
(二)推进不同场景及区域试点示范
深化不同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聚焦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类应用场景,遴选一批新型储能示范试点项目,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结合试点示范项目,深化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装备、系统集成、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安全防护、测试评价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
加快重点区域试点示范。积极开展区域性储能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储能政策机制改革试点,推动重点区域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结合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快青海省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河北、广东、福建、江苏等地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跟踪评估;统筹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新型储能发展。鼓励各地在具备先进技术、人才队伍和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大胆先行先试,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示范和应用。
专栏4 “十四五”新型储能区域示范
青海省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重点项目
——德令哈压缩空气储能试点项目,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开展“共享储能”示范,乌图美仁乡“风光热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冷湖镇“风光气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青海省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政策环境
——加快青海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电力辅助服务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加快推进青海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营造反映实时供需关系的电力市场环境。研究制定储能电站过渡性扶持政策,探索以年度竞价方式确定示范期内新建“共享储能”项目生命周期辅助服务补偿价格。创新储能投资运营监管方式,采取基于功能定位的储能投资与运营监管方式。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新型储能创新发展
——加大压缩空气储能、大容量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商业化发展模式,逐步降低储能成本,开展规模化储能试点示范。推进储能在电源侧、用户侧和电网侧等场景应用,鼓励用电大户在用户侧建设以峰谷电价差为商业模式的新型储能电站,鼓励在电网侧以“企业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运营新型储能电站。探索风光氢储、风光火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储能发展模式。
重点区域示范
——在山东、河北、山西、吉林、内蒙古、宁夏等地区开展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
(三)发展壮大新型储能产业
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培育和延伸新型储能上下游产业,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骨干企业,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发展。吸引更多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向新型储能产业集聚,着力培育和打造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资源禀赋、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条件,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储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规模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规模化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持续优化建设布局,促进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潜力,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和容量支撑能力。合理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着力提升电力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实现用户侧新型储能灵活多样发展,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拓展新型储能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一)加大力度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
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以及其他新能源高渗透率地区,重点布局一批配置合理新型储能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推动高精度长时间尺度功率预测、智能调度控制等创新技术应用,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和容量支撑能力。
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依托存量和“十四五”新增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充分发挥大规模新型储能作用,通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促进大规模新能源跨省区外送消纳,提升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
促进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消纳。配合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研究新型储能的配置技术、合理规模和运行方式,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外送。
促进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消纳。结合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大规模海上风电基地开发,开展海上风电配置新型储能研究,降低海上风电汇集输电通道的容量需求,提升海上风电消纳利用水平和容量支撑能力。
提升常规电源调节能力。推动煤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开展抽汽蓄能示范,提升运行特性和整体效益。探索开展新型储能配合核电调峰调频及多场景应用。探索利用退役火电机组既有厂址和输变电设施建设新型储能或风光储设施。
(二)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大容量直流馈入、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充分发挥其调峰、调频、调压、事故备用、爬坡、黑启动等多种功能,作为提升系统抵御突发事件和故障后恢复能力的重要措施。
增强电网薄弱区域供电保障能力。在供电能力不足的偏远地区,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区的电网末端,合理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或风光储电站,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在电网未覆盖地区,通过新型储能支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满足当地用能需求。
延缓和替代输变电设施投资。在输电走廊资源和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地区,如负荷中心地区、临时性负荷增加地区、阶段性供电可靠性需求提高地区等,支持电网侧新型储能建设,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降低电网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成本。
提升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围绕政府、医院、数据中心等重要电力用户,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作为应急备用电源,研究极端情况下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储能设施集中调用机制,提升系统应急供电保障能力。
(三)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
支撑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围绕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公路服务区等终端用户,以及具备条件的农村用户,依托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增量配网等配置新型储能,探索电动汽车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应用,提高用能质量,降低用能成本。
提供定制化用能服务。针对工业、通信、金融、互联网等用电量大且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电力用户,根据优化商业模式和系统运行模式需要配置新型储能,支撑高品质用电,提高综合用能效率效益。
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积极推动不间断电源、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建设,探索推广电动汽车、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和智能高效用电水平。
(四)开展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资源,合理配置各类储能,探索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展内部联合调度。
加快跨领域融合发展。结合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新型储能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跨界融合,不断拓展新型储能应用模式。
拓展多种储能形式应用。结合各地区资源条件,以及对不同形式能源需求,推动长时间电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促进多种形式储能发展,支撑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
五、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新型储能市场化步伐
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研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研究合理的成本分摊和疏导机制。创新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共享储能、云储能、储能聚合等商业模式应用。
(一)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建设进度,推动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研究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明确相关交易、调度、结算细则。
完善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以独立电站、储能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多种形式参与辅助服务,因地制宜完善“按效果付费”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研究开展备用、爬坡等辅助服务交易。
(二)合理疏导新型储能成本
加大“新能源+储能”支持力度。在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系统调峰运行压力大的地区,积极引导新能源电站以市场化方式配置新型储能。对于配套建设新型储能或以共享模式落实新型储能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结合储能技术水平和系统效益,可在竞争性配置、项目核准、并网时序、保障利用小时数、电力服务补偿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
完善电网侧储能价格疏导机制。以支撑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原则,合理确定电网侧储能的发展规模。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逐步推动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科学评估新型储能输变电设施投资替代效益,探索将电网替代性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完善鼓励用户侧储能发展的价格机制。加快落实分时电价政策,建立尖峰电价机制,拉大峰谷价差,引导电力市场价格向用户侧传导,建立与电力现货市场相衔接的需求侧响应补偿机制,增加用户侧储能的收益渠道。鼓励用户采用储能技术减少接入电力系统的增容投资,发挥储能在减少配电网基础设施投资上的积极作用。
(三)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
探索推广共享储能模式。鼓励新能源电站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发挥储能“一站多用”的共享作用。积极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共享储能、云储能等创新商业模式的应用示范,试点建设共享储能交易平台和运营监控系统。
研究开展储能聚合应用。鼓励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的聚合利用,通过大规模分散小微主体聚合,发挥负荷削峰填谷作用,参与需求侧响应,创新源荷双向互动模式。
创新投资运营模式。鼓励发电企业、独立储能运营商联合投资新型储能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合理分配收益。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协调运营、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型储能项目,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建设新型储能公平保障机制。
六、做好政策保障,健全新型储能管理体系
鼓励各地结合现有政策机制,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强化标准的规范引领和安全保障作用,积极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新型储能安全相关标准,开展不同应用场景储能标准制修订。加快建立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规范行业管理,强化安全风险防范。
(一)健全标准体系
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按照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储能标准化平台作用,建立涵盖新型储能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运行、检测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等专业领域,各环节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储能标准体系与现行能源电力系统相关标准的有效衔接。深度参与新型储能国际标准制定,提高行业影响力。
加快制定安全相关标准。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型储能设施,研究制定覆盖电气安全、组件安全、电磁兼容、功能安全、网络安全、能量管理、运输安全、安装安全、运行安全、退役管理等全方位安全标准。加快制定电化学储能模组/系统安全设计和评测、电站安全管理和消防灭火等相关标准。细化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和应用场景类型,完善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设计、测试验收、应急管理等标准。
创新多元化应用技术标准。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及时开展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统筹技术进步和标准应用的兼容度,兼顾标准创新性和实用性。聚焦新能源配套储能,加快开展储能系统技术要求及并网性能要求等标准制修订,规范新增风电、光伏配置储能要求。研究制定规模化储能集群智慧调控和分布式储能聚合调控的相关标准,提高储能运行效率和系统价值。
专栏5 “十四五”新型储能标准体系重点方向
——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运行、检测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等领域标准。
——安全相关重点标准:储能电站安全设计、安全监测及管理、消防处理、安全应急、系统并网、设备试验检测、电化学储能循环寿命评价、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等。
——多元化应用技术标准:电化学、压缩空气、超导、飞轮等不同储能技术标准,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创新储能技术标准,多场景智慧调控等技术标准。
(二)完善支持政策
结合首台(套)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各地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对新型储能项目投资建设、并网调度、运行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有效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新型储能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及应用项目。支持将新型储能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设立储能发展基金,健全社会资本融资手段。
(三)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推动健全新型储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管理体系,明确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强化安全责任落实。针对新型储能项目,尤其是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加强项目准入、生产与质量控制、设计咨询、施工验收、并网调度、运行维护、退役管理、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置等环节安全管控和监督,筑牢安全底线。
规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落实《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明确新型储能项目备案管理职能,优化备案流程和管理细则。完善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单位资质资格、设备检测认证机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立新型储能用地、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管理机制。督促电网企业明确接网程序,优化调度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储能系统效益。研究与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项目配套建设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
七、推进国际合作,提升新型储能竞争优势
深入推进新型储能领域国际能源合作,完善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的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一)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间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作用,强化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搭建新型储能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与重点国家新型储能领域合作。
(二)推动技术和产业国际合作
在新型储能前沿领域开展科技研发国际合作,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探索先进技术引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共赢机制,研究国内外企业合作新模式,推动国内先进储能技术、标准、装备“走出去”。
八、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多部门协调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与国家能源及各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推动建设国家级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提升实施监测和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制定新型储能落实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编制本地区新型储能发展方案,明确进度安排和考核机制,科学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并将进展情况抄送国家能源局及派出机构。加强实施情况监督评估,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密切跟踪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滚动修订的意见建议。国家能源局根据监督评估情况对实施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能发安全〔2024〕9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份《意见》是国家层面首次专门就全方位加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治理出台的政策文件。《意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加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通过提升涉网安全性能、加强涉网参数管理、优化并网接入服务、强化并网运行管理等措施,提升调度机构并网安全管理水平。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立新型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布局风电光伏项目,鼓励风光氢储、源网荷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开发,鼓励低成本、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兴源环境发布关于股份转让事项取得宁波国资委批复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55亿股股份转让给宁波锦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转让完成后,锦奉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公司2.6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7.03%。公司控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披露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内容提示,公司股票价格于2024年11月20日、11月21日、11月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公司于2024年11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了《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敬请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积极发展新型储能。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并指出,上海能源需求大、用电负荷高,发展新型储能至关重要。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推动新型储能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发电运行管理提升迎峰度冬和极端天气保供能力的通知。文件提出,强化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电力调度机构要认真落实监管各项要求,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和电力调度机制,统筹协调好燃煤火电、新能源以及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发电运行管理,做好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2024-2030年)》及政策解读。文件提出: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因地制宜加快本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其中在新型储能重点项目布局包含两个项目,小站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模500MW/2GWh,白塘口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发展氢能、氨能、新型储能、生物质能,前瞻布局先进核能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实施聚变能商业应用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电子材料、高性能复
初冬时节,河南信阳,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台台风力发电机随风转动,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绿色电能。信阳市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是大别山精神的发源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之一,信阳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2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副总经济师、易成新能董事长杜永红,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生态委员会主席吴映明见证签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安乐与宁德时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加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通过提升涉网安全性能、加强涉网参数管理、优化并网接入服务、强化并网运行管理等措施,提升调度机构并网安全管理水平。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立新型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布局风电光伏项目,鼓励风光氢储、源网荷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开发,鼓励低成本、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2024-2025年用户侧储能项目及智慧能源项目EPC总承包框架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其中用户侧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框架招标,本次标的建设规模为200MWh分3个标包,每个标包占标的物总额的比例分别是50%、30%、20%。预计采购金额为20000万元,采用费率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辰丰能源5MW/10MWh分布式云储能项目(F+EPC)中标公示,枣庄力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尚禾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该项目,融资额为工程总投资的90%,融资还款期为7年,利息总额234.9万元,EPC单价为0.926元/Wh,系统费用为台区储能0.71元/Wh、2.5MW/5MWh储能0
据报道,目前,德国约有161GW储能项目向该国四家主要输电系统运营商申请并网,而这一数字并没有包括储能系统运营商向配电系统运营商(DSO)提出的并网请求。这一消息让业界人士为之振奋。德国太阳能开发商Enerparc公司的首席运营官StefanMüller日前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挪威能源数据分析商M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关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与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电”)于近日围绕新能源领域合作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表示,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由晶科科技投建的青海省海南州2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于10月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的建成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亦为构建清洁高效、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了示范新标杆。海南州项目实际光伏装机容量250MW,以110千伏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新南威尔士州(NSW)政府证实,它已为拟议的500MW/2,000MWhTomago电池储能系统提供规划批准,该系统将由能源生产和零售巨头AGL建造、运营和维护。新南威尔士州规划、住房和基础设施部在其评估报告中表示,价值10亿澳元(6.5亿美元)的电池将为该地区和整个州带来一系列好处,包括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清洁能源发展中心发布关于清洁能源配套产业进展情况。其中,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清洁能源产业园区,引进金风科技投资1亿元建设储能系统项目,年产1GW储能系统。目前项目验收已完成。远景能源磷酸铁锂电池生产项目,项目占地20亩,总投资1亿元,年产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龙源电力广西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横州一体化200MW配套共享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本工程拟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20kV平马升压站旁建设1座容量为200MW/400MWh的配套共享储能电站,为横州10个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
朔风渐起,寒意渐浓,冬的银装素裹即将取代秋的叠翠流金。中国电建依然向“新”聚力,承建的一大批新能源项目相继并网发电,不断激发出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广西德保二批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广西德保县乡村振兴光伏发电项目(第二批)44.775兆瓦全容量并网成功。该项目位于广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赣锋锂业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有关储能电池等方面的问题。公司对锂价走势如何展望,何时能走出行业低谷期?答:近期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碳酸锂价格波动较大,公司对中长期的锂行业需求仍较为乐观,公司预计未来碳酸锂价格会逐渐回归到合理范围。现阶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约旦通过了一项新的电力法,取代了2002年颁布的临时立法,并鼓励在公私合作(PPP)模式下投资储能和绿色氢能项目。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SalehKharabsheh表示,新法律与之前的临时法规的主要区别在于,涉及电力传输、发电或配电的许可实体建立和运营储能设施的规定。SalehKharabs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宣布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并且特朗普公开是表示“作为我众多首批行政命令之一,1月20日我将签署所有必要文件。”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社交媒体上表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22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副总经济师、易成新能董事长杜永红,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宁德时代监事会主席、生态委员会主席吴映明见证签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安乐与宁德时代
近日法国政府发布了2024年第1023号法令,该法令强制要求在超过1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安装太阳能设施,这一举措被视为法国加速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原文如下:这一法令的出台,旨在加速法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特别是在停车场这一“大面积空地”上安装太阳能设施,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还能为城市绿色转型注
据外媒报道,日前,储能系统开发商EnergyVault公司与储能优化商Gridmatic公司就一个计划在德克萨斯州运营的电池储能系统达成了一项为期10年的电力采购协议,预计该项目将于2025年夏季上线运营。与此同时,EnergyVault公司做出了该项目最终投资决定(FID),该储能项目是位于德克萨斯州Scurry县的名称为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户用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长安绿电最新的《全球户储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全球户储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5GW/34GWh,新增装机12GWh,同比增长59.3%。预计到2030年,全球户储市场累计装机将达到93GW/196GWh,规模是2023年的6.2倍,年复合
11月19日,“了不起的合伙人”东方日升光储充渠道招商大会系列活动首站于广州圆满收官。本次大会由东方日升与广东省太阳能协会联合举办,大会致力于推广东方日升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及产品,加速渠道建设与合作,为储能行业发展赋能。来自广东省及周边100余家储能领域合作伙伴共聚一堂,共话零碳未来
北极星储能网讯: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开《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稳妥推进新型储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在符合本市产业发展安全战略的前提下,在非人员密集区稳步推进相关应用场景。鼓励昌平区、房山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示范区围绕半固态/
2024年我国储能产业价格“内卷”风暴仍在蔓延,产能过剩下的“供过于求”形势亦未得到根本改变,对低端劣质产能和低效企业的市场出清仍在继续。但在猛烈的价格战硝烟和炮火的剧烈冲刷下,我国储能产业“大浪淘沙”已在出现深刻变化。行业内部的分化和行业格局的调整正在加速,“强者恒强”和“优胜劣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5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COP29气候会议期间,主席国主办了一场关于绿色能源、氢能和全球储能和电网的高级别圆桌会议,会上正式启动了正式启动了三项能源倡议,并呼吁缔约方和非缔约方利益相关者对每项倡议表示认可。其中包含到2030年完成全球储能装机1.5TW的目标。COP29的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