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1 机组容量
机组容量表征发电机组的额定发电功率,通常情况下,同一类型机组的机组容量越高,其发电效率越高,机组单位发电量的标准煤耗越低。当前我国燃煤电厂主导单台机组容量为300 MW级、600 MW级和1 000 MW级。本文研究的38台机组中,涉及300 MW级机组8台、600 MW级机组24台、1 000 MW级机组6台。以发电CO2排放强度为例,其随机组容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发电CO2排放强度随机组容量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就单台机组而言,受制约于碳排放强度多重因素影响,其随机组容量并无显著变化趋势。但对所有机组统计后发现,发电CO2排放强度随机组容量增加而降低。其中:600 MW级机组相比300 MW级机组降低约4.5%;1 000 MW级机组相比600 MW级机组降低约3.8%,相比 300 MW级机组降低约8.1%。
1.2 锅炉型式
本文所指锅炉型式主要根据锅炉蒸汽参数(主蒸汽压力、温度等)分为亚临界、超临界和(高效)超超临界锅炉,涉及亚临界锅炉12台,超临界锅炉10台,(高效)超超临界锅炉16台。其中亚临界锅炉主蒸汽压力为17.5 MPa,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为538 ℃/538 ℃或540 ℃/540 ℃;超临界锅炉主蒸汽压力在25.4~25.8 MPa,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约为570 ℃/570 ℃或566 ℃/566 ℃;超超临界锅炉主蒸汽压力在26.25~28.35 MPa,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约为605 ℃/603 ℃或605 ℃/613 ℃;在超临界蒸汽参数基础上再次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即工业上的高效超超临界机组,本研究中高效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压力为29.4 MPa,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达到605 ℃/(613~623 ℃)。为不断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开展700 ℃等级先进超超临界技术研发。
根据锅炉型式分析机组CO2排放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对超超临界和高效超超临界1 000 MW级机组的碳排放强度差异进行单独研究。
图2 机组CO2排放强度随锅炉型式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300 MW级机组,锅炉蒸汽参数由亚临界提升至超临界时,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分别降低约9.2%、15.4%;对于600 MW级机组,锅炉蒸汽参数由超临界提升至超超临界时,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分别降低约9.8%、11.6%;对于1 000 MW级机组,锅炉蒸汽参数由超超临界提升至高效超超临界时,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分别降低约2.2%、4.5%。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锅炉蒸汽参数提高,机组发电效率不断提高。
2机组负荷
机组负荷属于电厂实际运行中不可控的重要外部因素,又是影响机组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机组负荷降低时,锅炉热效率有所降低,厂用电率、热耗率及供电煤耗均有所增加。佘园元等通过试验得出,某超超临界600 MW机组负荷由480 MW降低至155 MW时,锅炉热效率由93.80%降低至91.74%,厂用电率由5.04%增大至10.46%,热耗率由7 920.0 kJ/(kW•h)增大至9 085.1 kJ/(kW•h),试验供电煤耗由310.3 g/(kW•h)增大至388.1 g/(kW•h)。图3给出了不同机组年均CO2排放强度与年运行负荷率关系。
图3 机组CO2排放强度随运行负荷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机组年负荷率相差较大时,负荷率较大者CO2排放强度较低,反之机组负荷率较小者CO2排放强度较高;当机组负荷率相差不大时,二者相互关系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机组实际运行中,影响CO2排放强度的因素众多,单一机组负荷影响难以显现。
以600 MW级机组为例,本文研究的8台亚临界600 MW级机组年运行负荷率达到78.8%;6台超临界600 MW级机组年运行负荷率为67.6%,相比亚临界600 MW级机组负荷率降低11.2百分点,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分别增加9.1%、6.8%。以同一电厂的2台机组为例:某亚临界2×33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1号机组年负荷率较2号机组降低2.5百分点,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较2号机组分别增加约0.015、0.020 t/(MW•h);某超超临界2×1 060 MW直接空冷燃煤机组,3号机组年负荷率较4号机组高1.7百分点,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较4号机组分别降低约0.027、0.039 t/(MW•h)。
3 燃煤品质
3.1 单位热值含碳量与碳氧化率
依据《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及相关方法,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wCC)为燃煤碳元素质量分数与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比值,如公式(1)所示。
wCC=wC/VNCV (1)
式中:wC为燃煤的碳元素质量分数,%;VNCV为燃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GJ/t。
燃煤碳氧化率(FOF)为燃煤中的碳氧化燃烧转化为CO2的效率,在实际运行中该指标通过监测机组炉渣、飞灰产量及含碳量计算得来。
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wCC)和碳氧化率(FOF)直接影响燃煤CO2排放因子(FEF),其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FEF=wCC×FOF×44/12 (2)
式中:FOF为燃煤碳氧化率,%;44/12为CO2与碳元素的分子质量之比。
燃煤产生的CO2的排放量(E)直接受燃煤活动水平(DAD)和CO2排放因子(FEF)影响,其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E=DAD×FEF (3)
式中:DAD为燃煤活动水平,GJ,其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
DAD=CFC×VNCV (4)
式中:CFC为燃煤消耗量,t。
不难看出,单位热值含碳量(wCC)和碳氧化率(FOF)越高,单位燃煤CO2排放量越大。因二者影响机组热效率及发电效率,故发电CO2排放强度也会产生变化。但综合多重因素影响,本研究未得出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增减规律。
3.2 硫分
燃煤硫分越高,单位燃煤脱硫消耗脱硫剂越多,脱硫过程CO2排放越多,所占比例也相对越大。图4给出了调研的19个电厂的燃煤硫分与脱硫过程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由图4可以看出,二者呈现较为显著的一致性规律。脱硫过程产生的CO2在整个燃煤电厂中所占比例较低。19个电厂在超低排放脱硫剂消耗较大的情况下,脱硫过程产生的CO2排放占比均值仅0.4%,个别电厂脱硫产生的CO2排放占比达到1.6%(主要在于其燃煤硫分近2%)。总的来看,硫分变化对整个电厂的CO2排放强度影响较小。
图4 燃煤硫分与脱硫过程CO2排放关系
3.3 挥发分
挥发分不直接参与燃煤CO2排放计算,但挥发分是反映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对燃用同一类煤的锅炉,挥发分高有利于煤的着火、稳燃和燃尽,挥发分低则燃烧不完全,无法充分燃烧进而影响单位煤耗CO2排放量。燃烧效率发生变化,机组热效率及发电效率随之产生变化,发电及供电CO2排放强度也会产生变化。因此,总的来看挥发分对CO2排放强度影响很小。
4 空冷方式
燃煤电厂空冷方式分为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直接空冷根据通风方式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间接空冷根据配用的凝汽器不同分为表面式凝汽器和混合式凝汽器。目前主要采用机械通风式直接空冷系统(ACC)和表面式间接空冷系统(ISC)。
ACC是指汽轮机排汽直接用空气冷凝,空气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其工艺流程为汽轮机排汽通过管道排至室外空冷凝汽器内,轴流冷却风机使空气流过冷凝器外表面,将排汽冷凝成水,凝结水送回锅炉回用。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冷却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初期投资较小,但运行时噪音大、受环境风影响大、真空系统庞大、厂用电高。
ISC是指汽轮机排汽以水为中间介质,将排汽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分2次进行:一次为蒸汽与冷却水之间在表面式凝汽器中换热,一次为冷却水和空气在空冷塔里换热。其工艺流程为汽轮机排汽进入凝汽器,由凝汽器管束内的冷却水进行表面换热,凝汽器循环水排水由循环水泵打至塔内空冷散热器,冷却水出水回到汽轮机房凝汽器内作闭式循环。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运行噪声小、对环境条件敏感程度较ACC略低,但冷却塔占地面积大,塔外布置的冷却器受环境风影响大,防冻控制繁琐。
从上述对比分析不难看出,空气冷却系统对燃煤电厂发电CO2排放强度基本无影响,但因不同空冷系统厂用电消耗差异较大,对电厂供电CO2排放强度带来影响。本文对18台直接空冷、20台间接空冷机组的供电CO2排放强度对比分析,其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空冷系统的机组供电CO2排放强度
由图5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容量机组,ACC因其自身厂用电消耗较高,其供电CO2排放强度均相对较高,如600 MW级、1 000 MW级ACC机组相比ISC机组,供电CO2排放强度增加约5%。
5 其他因素
5.1 排烟方式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主要通过烟囱排放。冷却塔排放烟气(又称“烟塔合一”)取消烟囱建设,充分利用冷却塔巨大的热量加热空气,对烟气形成包裹和抬升,以增加烟气排放高度,扩大烟气扩散范围,降低污染物落地浓度,且占地小投资省,近年来广受青睐,在数十家燃煤电厂中得到成功应用。烟囱排烟和冷却塔排烟示意如图6所示。不同排烟方式的厂用电消耗存在差异,因此排放方式影响电厂供电CO2排放强度,但对燃煤电厂发电CO2排放强度并无影响。
图6 烟囱排烟和冷却塔排烟
通过对大量350、600、1 000 MW机组采用不同排烟方式进行对比发现,采用烟塔合一(相比烟囱)年均增加机组电耗约200 kW,对整个电厂的厂用电率影响甚微,对电厂供电CO2排放强度影响很小。对宁东某2×660 MW烟塔合一机组研究表明:全厂年均发电、供电CO2排放强度分别为0.786、0.828 t/(MW•h),在该地区同类型机组中,处于较优水平。因此,排烟方式对机组的CO2排放强度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5.2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燃煤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变化导致锅炉排烟温度随之改变,进而影响锅炉效率。有研究表明:若某300 MW机组在夏季期间运行时平均环境温度取25 ℃,冬季期间运行时平均环境温度取0 ℃,因环境温度升高导致机组在夏季期间运行时(与冬季相比)煤耗升高3.25 g/(kW•h)。参照本研究中38台机组的标煤CO2排放系数2.86,上述煤耗升高引起CO2排放强度增加约0.009 t/(MW•h)。可见,一定温度范围内,因环境温度升高,一般会带来机组煤耗和CO2排放强度略有升高。
6 结论与建议
1)燃煤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受机组容量、锅炉型式、机组负荷、燃煤品质、空冷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因蒸汽参数、热效率等同步提升,CO2排放强度相对较低。从碳排放强度看,燃煤机组坚持走大容量、高参数发展路线是减碳的重要举措之一。
2)机组负荷率直接影响机组发电及供电效率。负荷下降时,CO2排放强度会呈现增大趋势。随着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和调峰率日渐提升,数量庞大的燃煤机组投入深度调峰,单台机组全年平均负荷率日趋下滑,对降低全行业机组整体碳排放强度不利。建议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淘汰落后机组,优化调峰机组数量,提升单台机组运行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及碳氧化率直接影响CO2排放,二者呈正相关。硫分影响脱硫过程CO2排放,但脱硫过程CO2排放占比低。
4)ACC空冷方式因厂用电消耗较高,供电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排烟方式、环境温度对CO2排放强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首季“开门红”一季度作为映照全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风向标,跑好“第一棒”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集团公司煤电、工程建设两大板块以开局即奔跑、实干争春早的拼搏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双轨并进的“加速度”——煤电板块以绿色转型之笔绘就能源保供新图景,工程建设板块以创新驱动之钥开启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6日,华能国际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066.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8.1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9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4.85%,比去年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市场处、行业处、稽查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在黑龙江业务办协调配合下,赴黑龙江省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根据督促整改内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分别对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督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4月14日,中国能建华东院、浙江火电等单位联合中标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金额约34亿元。项目位于上海宝钢股份宝山基地,规划建设2×65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同步关停宝钢自备电厂1号、2号老机组,计划2027年投产。作为国内煤电联营、产城融合的典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碳中和”风潮下,绿色能源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4月16日,阳光新能源京东肥西智能产业园7MW光伏电站今天正式投运,标志着“光伏发电+仓储物流”产业协同深入普及,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绿色转型再添创新范本。阳光新能源是一家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
正午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苏计沙地)烈日灼沙,一根根银灰色的支架深深扎入沙地之下。这里属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近年来,沙漠化一直是这片土地最为困扰的问题。如今,伴随一箱箱崭新DeepBlue4.0Pro组件到来,这里的沉寂即将被打破。作为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预备清单项目之一,华能乌拉特前旗苏
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碳排放第三方核查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本次采购内容为2024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湖北省重点排放单位和湖北碳市场的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核查;2024年度发电、钢铁、水泥及电解铝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月度信息化存证审核工作,拟采购10家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承担644家重点控排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近日,甘孜州康定新都桥至炉霍高速公路开工动员暨重大项目春季推进活动在康定新都桥镇举行。据悉,本次活动集中开工的66个项目、总投资705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此次现场推进的项目还包含总投资338亿元的9个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其中7个为光伏项目,包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碳票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它以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基础。具体来说,碳票是林业碳汇量的凭证,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据台江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14日,台江县完成2023年碳票项目申报。该实施主体为台江县苗岭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县国有
4月15日,赣能股份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出售约42万吨碳配额,交易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决定。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和未来发展。此次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据悉,赣能股份此次出售碳排放配额,是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公司灵活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6日,华能国际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066.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8.1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9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4.85%,比去年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一2027年)》,提出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因地制宜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电与新能源耦合等技术,提升机组清洁降碳技术水平。《方案》明确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高水分褐煤锅炉大功率等离子体”在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完成三年试运行,成功投入电厂应用,实现了燃用全水分38.6%褐煤锅炉的冷炉无油点火与全负荷稳燃,建成了世界首座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无燃油电厂。与传统常规油枪点火相比,该项目开发出了用于提升高水分褐煤机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合理体现煤电机组高效调节价值和环境价值。《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