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这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指导下,我国未来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蓝图和关键技术途径有了明确的导向性,即以“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为战略目标,以落实“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施路径。本文从新型电力系统主要特征和核心指标出发,构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分析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实现路径和关键技术需求,提出综合能源生产单元设想,为能源转型路径规划及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新型电力系统主要特征和核心指标
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5个主要特征:一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主要来自一次电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核电等),大幅提高以风、光等新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是电力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二是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大规模应用。与传统电磁变换装备相比,电力电子装备在物理结构、控制方式、动态行为、设备交互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伴随超大规模交直流输电及大量新能源机组接入系统,电力电子装备应用数量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扩大,将深刻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特征。三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随着多行业多类型技术高度融合,电力系统的内涵和范畴将不断外延,充分发挥多元资源配置的平台作用,促进风、光、水、煤等协同互补,电、热、冷、气综合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的按需、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四是数字化智能化智慧能源发展。先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广泛渗透在未来能源电力系统各环节设计规划及调度控制中,形成高效运行、用户友好的智慧能源系统。五是清洁高效低碳零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手段,应以清洁、高效、低碳为根本发展导向,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系统总体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整体能源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量化描述上述特征,体现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以下5项核心指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发电量中比重、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系统总体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电力系统CO2排放总量。
二、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分析
科学合理的电源结构是电力系统转型路径规划的核心框架,也是系统分析认知、运行调度、技术布局的基础。基于我国能源转型战略,构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针对2021-2060年我国能源电力结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分析。
将2021-2060年40年期,划分为2020-2030年、2030-2050年、2050-2060年三个时间段,分别为前、中、后3个时间段,预估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总体发展需求: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指标方面,2020-2030年(前段),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刚性增长需求,仍将保持每5年4-5亿tce的增长速度,至“十四五”末达到55亿tce左右,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59亿tce,此后呈现下降趋势;2030-2050年(中段),前15年间每5年下降1亿tce,2045年降至56亿tce后基本保持稳定;2050-2060年(后段),仍具有小幅下降空间,2060年保持在55亿tce左右水平。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指标方面,总体呈现前后两段稳定增长,中段加速增长的趋势,2030年前(前段),考虑目前新能源发电、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储能等方面技术发展水平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灵活调节资源和技术手段仍较为紧缺,无法全面支撑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和大规模应用,仍需要煤电等传统发电机组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而非化石能源以一次电力为主要消费形式,故这一时段非化石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应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避免过快增长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带来的冲击,以保证能源供应平稳过渡,该指标于“十四五”末达到20%,2030年达到25%,满足国家最新提出的目标要求;2030-2050年(中段),非化石能源加速发展,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高,二十年间由25%提高至75%,力争2050年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创造基础条件;2050-2060年(后段),仍将在较高水平基础上保持一定速度的平稳增长,2060年达到90%,为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全社会用电总量指标方面,综合电气化等因素,总体保持增长且速度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前段),分别以4.5%和3.5%年均增速保持稳定增长,至2030年达到11.1万亿kWh的水平;2030-2050年(中段),年均增长率逐步下降,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超过当前水平的2倍,约为16万亿kWh;2050-2060年(后段),增速进一步放缓,2050-2055年间年均增速仅为1%,2055年后基本保持稳定不再增长。
基于上述能源电力发展需求,预估2020-2060年我国电力装机及发电结构,由此得到风光发电量、煤电发电量、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等关键参数演化趋势:
电力装机方面,随着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非化石能源发电在电力装机总量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十四五”末将超过50%。新能源发电装机不断增加,2025-2030年间,风光装机总量超过煤电,2030年将达到16.1亿kW,占装机总量41.5%;2035年达到24.3亿kW,超过电力装机总量的50%,成为装机主体;2060年达到70.1亿kW,在电力装机总量中的占比超过85%。
发电量方面,2030-2035年间非化石能源年发电量超过50%,形成非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风光发电量快速提升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的主要原因,2030年风光发电量达到2.3万亿kWh,占总发电量20%;2035-2040年间风光发电量开始超过煤电,之后煤电进一步加速退役,风光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加速提高,2045-2050年间超过50%,成为发电主体;2060年风光发电量11.9万亿kWh,占总发电量69.2%,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创造必要条件。
针对上述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场景,初步测算能源电力系统年CO2排放指标,可得到以下结论: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的年CO2排放均可实现2030年前达峰,2050年和2060年,能源系统年CO2排放分别降低为峰值的28.0%、10.5%,电力系统CO2排放分别降低为峰值的25.4%、1.6%,为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三、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实现路径和关键技术
“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规划,是部署和落实能源行业“十四五”科技研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能源科技战线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具体技术指南。需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发展重大需求和能源技术革命重大趋势,结合我国能源电力基础条件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开展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技术布局。
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落实“两个构建”,需考虑5个方面实现路径。一是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综合利用,在电力系统中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二是积极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提供紧急备用和灵活调节能力,探索煤电碳资源综合利用,以有助于煤电实现低碳无碳转型;三是持续推进终端用能的电气化,实现以电为中心的多能互补用能结构,大幅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四是加强电力电子和储能等关键技术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输配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五是完善能源转型各项政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完善推动绿色电力、碳交易市场建设,助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技术进步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根本动力,围绕未来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发展需求,笔者综合考虑新能源开发、传统能源转型两个角度,从系统安全、低碳减排、综合能源、灵活性需求等多个方面,提出以下10类关键技术需求:1)高效低成本电网支持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综合利用技术;2)燃煤发电提高灵活性低碳排放和碳资源利用技术;3)高可靠性低损耗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装置和系统技术;4)安全高效低成本长寿命新型储能技术;5)清洁高效低成本氢能生产储运转化和应用技术;6)超导输电和新型综合输能技术;7)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调度和仿真控制保护技术;8)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能源电力系统技术;9)信息物理融合的能源互联网/物联网技术;10)综合能源电力市场技术。
四、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EPU)设想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如何科学推进传统煤电升级改造及有序退出、同时促进新能源消纳成为能源转型路径规划和相关战略制定的重要议题。一方面,由于资源禀赋及行业发展历史等原因,我国仍保有大量燃煤火电机组,且当前大量在役火电厂发电效率已基本达到瓶颈,单纯大规模推广碳捕集及封存技术代价昂贵,若采用简单关停处理方式,又不利于一定时期内能源供应平稳过渡,同时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业等多方面问题,迫切需要有效手段,有序推进存量煤电机组的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保障和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以风光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机组出力不确定性强,抗扰动能力和动态调节能力弱,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将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系统灵活调节资源的需求显著提升。为应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火电机组碳捕集、燃煤机组混烧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甲烷/甲醇合成等技术的设想——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期望能作为火电低碳/无碳转型路径方案的一种选择。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基本结构如图 1所示,其基本工作方式为:白天利用低成本的光伏发电制取绿氢,夜间利用低谷时段电网供电或火电机组发电,利于电解制氢系统持续稳定工作,产出的氢气与煤电机组捕集的CO2进一步合成生产甲烷/甲醇等绿色燃料或化工产品。图1综合能源生产单元典型结构示意图
不限于图 1所示的一种典型结构,IEPU可有不同类型的结构方案:IEPU所需的CO2可由火电厂碳捕集,未来也可从空气中捕集;IEPU可由风光发电与电解水制氢装置、水电厂与电解水制氢装置组成,生产的绿氢与空气中氮气耦合制氨;IEPU可由燃气电厂与风光发电及电解水制氢、储氢耦合组成,未来燃气电厂的燃料将由绿氢提供,成为应对长周期能源不平衡的绿色重要措施。IEPU本身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IEPU将电解制氢、可再生能源发电、甲醇/甲烷/氨合成、二氧化碳捕集等设备集成为一体,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以电解制氢装置作为可控负荷,通过与火电、水电等可调机组联合运行,在单元内部各子系统协同优化的同时,实现与电网互动,成为具有高灵活性的虚拟发电单元,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应对长周期能源供需不平衡提供灵活性支撑;二是通过二氧化碳直接与氢气合成,生产甲烷、甲醇等便于存储、运输的绿色燃料或作为重要化工原料产品,一方面可规避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后压缩及封存的高额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借助合理可行的产品收益模式,有利于火电企业推广应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在促进火电行业碳减排及转型发展的同时,所生产的氢气本身及与二氧化碳、氮气合成生成的绿色燃料化工原料产品,也可为能源相关领域化石燃料和原料替代提供一定的来源补充。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解决方案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可构成未来能源供应侧的智慧型基本单元,与预想的能源消费侧智慧型基本单元一起,组成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生产消费的基础单元结构,可能对电网的储能需求、灵活性供应及调控模式产生重要影响。该发展模式的实现将会促进能源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对此需要体制机制的突破和创新。(来源:中国电力报 ID:zgdlb_CEPN 作者:周孝信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实现了电网调控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的深刻转变,为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和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推动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入挖掘和推
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着力将海南打造成省域级
12月19日,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听取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在省市联动、地企协同推动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的积极
12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南宁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党委副书记、主席蓝天立,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交换意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周异决,自治区副主席胡帆
12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举行光明电力大模型发布会暨签约仪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动能作贡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任京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
12月18日,国网天津经研院完成了天津东丽袁家河11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的初设评审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东丽袁家河110千伏变电站主要为东丽空港经济区的部分负荷供电,在2024年夏季大负荷期间,袁家河站内现运行的2台主变最大负载率已接近重载。据悉,该区域周边已报装用户达到50600千伏
12月17日,宁夏召开会议。会议上强调,在产业振兴上抢先一步、顺势而为。提升科技创新引领效应,提升产业集群倍增效应,提升重大产业带动效应,加强储能材料、新型电力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耦合协同发展。
杭州数字化智能化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西子湖畔,烟柳画桥,写满悠久文化;运河款款,百舸争先,见证商业繁华;潮涌钱塘,浪若惊雷,带来奋进东风。杭州,这座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是浙江的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的殷殷嘱托,为杭州电力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
湖北随州广水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这里“风光”资源丰富,是该省新能源大市。为探索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消纳路径,国网湖北电力在随州广水市建成世界首个县
北极星输配电网通过梳理发现,近期电网公司成立了很多新的机构、中心。具体,每个中心目标是什么,主要职能包括了什么?更多信息,如有网友知道的,欢迎留言告知。国网福建电力环保中心成立日前,国网福建电力环保中心在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据介绍,国网福建电力环保中心下设环保技术室和绿色
记者16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了解到,随着陕西延安边塞湖15万千瓦风电场近日顺利并网,西北电网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2012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发电装机规模飞速发展,西北电网从装机规模最小的区域电网,一跃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三的区域电网,在“西电东送”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
12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南宁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党委副书记、主席蓝天立,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交换意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周异决,自治区副主席胡帆
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由于风光电的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特点,将进一步加大消纳难度,同时也给电网带来了较大的输送压力和安全性挑战。氢能作为长周期储能的有效介质,在消纳过剩的新能源电力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离网制氢可降低风光发电对电网冲击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的提案》答复的函,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坚持先立后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科学有序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协调推动各类电源合理配置,加强“两个联营”等政策实施力度,在
12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均衡增长战略”落地专题座谈会暨党组成员、外部董事战略研讨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分析2025年社会经济及能源发展形势,以及集团下一阶段战略落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战略落地的重点举措。国家电
最近,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主题边会上,国网江苏电力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案例集《加速能源转型贡献气候行动》,该案例集汇集了国网江苏电力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十项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涵盖能源供应、电网建设、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国网江苏电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务虚会,会议总结了今年科技工作整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任务及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明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从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全面落实国网行动计划,实现科技创新再提升、新跨越,坚定不移“当排头、做标杆”。一直以来,国
12月13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林一凡会见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一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路民辉,山西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惠建峰出席座谈交流会。林一凡对王政涛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国网山西电力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国网甘肃电力全
12月4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在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4)”,落基山研究所电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部门主任刘雨菁出席主论坛并以《全球电力系统转型趋势》发表精彩演讲。刘雨菁分享了对全球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深刻见解。她指出,全球已达成共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提高能
12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俞培根,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举行会谈,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
12月9日上午,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赴韩国首尔,拜访韩国晓星集团,与晓星集团会长赵显俊举行会谈,双方就新能源领域的合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晓星集团副会长兼首席运营官李相运出席。吴磊介绍了上海电气的基本情况与未来战略规划。他表示,上海电气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探讨能源电力行业,作为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领域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南网50Hz:风电光伏已成为我国新增电源装机的主体。随着风电光伏渗透率不断提升,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应对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周孝信:风电、光伏受天气变化影响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双碳”目标,必将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届时,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双高”特点,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
为应对能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始终坚持能源转型战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明确了“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明
在这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指导下,我国未来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蓝图和关键技术途径有了明确的导向性,即以“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为战略目标,以落实“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施路径。本文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主要特征和核心指标,构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提出并阐述综合能源生产单元设想,以期为能源转型路径规划及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双碳’目标下的两大重要举措,就是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在10月11日举行的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对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前景和储能需求做了相关报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