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热潮催生了动力电池不同技术的发展,在目前以液态电解液为主流的动力电池供给局面下,还有另一股技术力量,已有尝试者“埋下伏笔”,势必要参与到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争之中。说起来,大家也并不陌生,那就是近几年被炒得火热的固态电池技术。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ID:cbea_battery 作者:黄丽)
与液态电解液锂电池不同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从发展阶段来看,固态电池将经历从固液混合电解质的半固态电池到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过程。
目前所了解到的是,全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快充性能更好等优点,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辆行驶里程也将会更长,充电更快。因此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受到业内重视,不少头部企业已官宣“下注”。
近期,日系三巨头集体发力固态电池更是引发多方关注。
4月12日,本田宣布固态电池推进计划,“将投资约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将于2024年春季启动,并应用于2025年以后推出的车型中。”
丰田计划2025年前,将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首先搭载在混动车型上;到2030年前计划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日产则在去年11月发布的“日产汽车2030愿景”中表示,计划在2024年于横滨建设固态电池试点工厂,并将于2028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型。近日,日产已公布其层叠全固态电池(ASSB)的原型生产工厂。
除企业公布时间表外,据最新消息,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向日产和本田提供约15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9亿元)资金,支持这两家企业进行全固态电池的开发。
目前来看,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日本已形成以车企主导并下场参与研发,国家层面资金支持的初步格局。
而面对日系车企的蜂拥而至,韩系企业也不甘示弱。
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试生产配备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2027年部分批量生产,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面批量生产。
除车企外,韩国头部电池企业也纷纷表态。其中,LG新能源计划到2026年实现聚合物基全固态电池量产,到2030年实现更先进的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量产。今年内将在德国设立固态电池研发基地,就是其量产计划的一部分。
而三星SDI也在抢抓新技术机遇,4月14日宣布在韩国水原京畿道的全固态电池试产线已动工。
SK On则在去年12月成立研究中心,用于硅负极、高镍正极、金属锂等技术研发,并将在该中心建立一条针对软包电池设计的试产线,也将用于测试固态电池等,预计2022年上半年将投入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游材料企业也已同步跟进。浦项制铁宣布已开始在韩国建设固体电解质工厂,投产后固态电解质年产能将达24吨,并将与电池企业合作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固态电池。
可以看出,与日本不同的是,韩国电池和材料企业行动更为积极。
事实上,不仅是日韩企业,基于对前沿技术的看好,更多国家头部电池、整车企业也纷纷加入研发队列,全球掀起了固态电池研发热潮。
保时捷于今年3月宣布与Quantumscape展开合作,将开发一款电动版911车型,计划搭载固态电池;梅赛德斯-奔驰牵手辉能科技,将耗资近亿欧元押宝固态电池;而更早之前,宝马、福特等车企也表示计划于2022年内实现车辆搭载固态电池,并进行实际工况测试。
众多产业链头部企业的积极布局,给业内带来一个信号:面向2025年后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卡位战,已经悄然拉开战幕。
然而,有重资挺进的参与者,也不乏知难而退的企业。
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Fisker在去年年底对外表示,将放弃固态电池研发。Fisker创始人亨里克·菲斯克认为,“固态电池技术,是当你觉得已经完成了90%,几乎快达到目标了,然后意识到剩下的10%比前面的90%困难得多,因此我们选择放弃,因为真的无法落地。”事实上,Fisker此前对固态电池已进行了数年的研发,原计划在其一款新车上搭载固态电池。
正如亨里克·菲斯克所言,突破固态电池技术瓶颈非常困难,同时还需要达到较高的安全指标。日产固态电池开发负责人不久前表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是目前锂电池的2倍,就像一个更危险的潜在‘炸弹’,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固态电池可能会比现在的电池更具灾难性。”
因此,固态电池愿景虽然美好,但难以一步到位。权衡利弊之下,目前各家企业基本上都处在半固态电池研发阶段,并为全固态电池做技术储备。而在这一领域,我国企业起步也不晚。
包括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辉能科技、赣锋锂电、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企业,都早已布局固态/半固态电池开发,并与部分车企协同研发。
2021年1月,蔚来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包,可实现360Wh/kg的能量密度,并定于2022年第四季度对外交付。
国内电池企业方面,据了解,国轩高科已开发出能量密度大于360Wh/kg的半固态电池产品,并已获车企认可。
今年1月,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30Wh/kg)送样车企获得了良好反馈,下一阶段能量密度研发目标将提升至400Wh/kg。
同月,首批搭载赣锋锂电第一代半固态电池的50辆东风E70电动汽车实现交付。目前,赣锋锂电正在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正极将采用高镍三元,负极含金属锂,产品能量密度目标是超过350Wh/kg。
今年2月,清陶能源投资50亿元的固态电池项目在昆山动工,产能规划10GWh。
另外,辉能科技获得梅赛德斯-奔驰近亿欧元投资之前,已和蔚来、爱驰汽车、Enovate在固态电池领域展开合作。
在车企和电池企业需求的带动下,材料企业也有所行动。据悉,天赐材料在固态/半固态电解质上均已有专利布局;容百科技则表示,其高镍三元材料可应用于半固态电池,并已参与到下游电池企业的协同开发。
受益于电池产业链集群优势,我国以电池企业研发主导,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车企联动格局已初步形成。
行业普遍认为,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前景在2030年左右。SNE Research预计,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到2025年将达30 GWh,到2030年将达160.1 GWh。
可见,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竞争格局目前尚未形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30家企业对固态电池技术和产线进行了初期布局,都想构建起自身的“技术壁垒”。破局者需解决固态电解质材料迭代等一系列难题后,或将占据产业化先发优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自从被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就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业内对该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5月1日,由贵旅集团携手亿航智能举办的“贵州文旅观光飞行展演首飞活动”,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次在大型瀑布景观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也是贵州低空经济在低空旅游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H股发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等。根据招股书,此次募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公布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PACK产线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行政许可。该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扩建后可年产19GWh的电池包,项目PACK产线以电芯、电池信息采集器、电池包冷却器等为原辅料,经过组装、焊接、检测等工艺,生产电池包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晚,中创新航及苏奥传感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签订协议,中创新航将以5.1亿元收购苏奥传感1.56亿股A股股份,同时苏奥传感还将放弃部分表决权。收购完成后,苏奥传感将成为中创新航的控股子公司,中创新航累计获得22.61%股份、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并成为苏奥传感的控股股东、实
近日,山西省发布了国内首个针对新能源重卡底盘式换电站的地方标准——《纯电动底盘式换电载货汽车换电站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标准将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首次系统性地解决了底盘式换电站建设与运营缺乏统一规范的难题,为底盘式换电模式走向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明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5年4月产销快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继续强势领跑,公司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85,064辆,销量380,089量,同比增长21.34%,2025年1-4月累计产量1442143辆、累计销量1380893量。2025年4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9,086辆,2025年1-4月累计海外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APP获悉,4月27日,东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涛,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接连注册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星云股份发布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针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公司表示,随着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加深,新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动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电动飞机、电动船舶、机器人等诸多新型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固态及半固态电池技术也陆续取得突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公司深度参与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与某固态电池的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了行
4月3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蓝威能源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广东深圳,采用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电池簇级管理器,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储能单元、配套工程。容量为300MW/1200MWh。建成后可实现220KV交流输出1200MWh,满足4小时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恩捷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上升17.2%;归母净利润为2599万元,同比下降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降80.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同比下降72.7%;EPS(全面摊薄)为0.026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477.46亿元,较上年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欧洲最大的锂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后,一系列后续问题接踵而至。5月5日,沃尔沃旗下锂电池公司NOVOEnergy宣布启动深度重组计划,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调整运营规模,这将导致50%的员工面临裁员。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仅保留关键技术团队及首期工厂运维人员。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首期电池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4月24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率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项举行交流会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曦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四川时代副总经理杨伟平参加会谈。吴晓曦对朱云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四川时代长期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