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评论正文

“碳积分”进入寻常百姓家

2022-05-09 09:1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张金梦关键词:碳中和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绿色出行、绿色就医、环保回收、绿色消费、线上办理等低碳行为,可以累计碳积分,兑换各种优惠权益。”近两年来,公民通过绿色低碳行为获取收益逐渐成为潮流。

4月22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9个国家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共同启动“碳普惠共同机制”。

碳普惠是面向公民家庭和个人低碳生活和消费领域的自愿减排机制,是践行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机制创新。当前,我国北京、广东、河北等多个省市已建立了针对个人消费端的碳普惠机制,涉及居民生活的绿色交通、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等多个领域。金融机构也正尝试搭建“碳账户”,面向个人用户推出多种特色产品。碳普惠正成为国民生活新风尚。

碳普惠渐成国民生活新风尚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均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碳普惠创新实践。

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高德地图等机构共同启动“MaaS出行绿动全城”行动,将步行、骑行、公交、地铁等低碳出行行动自动转换为相应的碳减排量,并在MaaS平台兑换优惠券等奖励。

“平时外出时,我就开启APP步行导航,步行1千米前往公交站,乘坐300路公交后到达六里桥站,再开启导航骑行,骑行1.5千米后到达目的地。经过碳减排量的计算,可以分别获得0.3kg、2.5kg、0.4kg的能量球,累计到一定量就可以在商城中兑换景区门票优惠券、美食优惠券、打车券等奖品。”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说。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MaaS出行绿动全城”活动正式注册用户已超百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近10万吨。

北京之外,江西、浙江、上海、深圳均积极搭建线上平台,通过探索全民参与的碳普惠应用场景,助推形成人人普惠的低碳生活新风尚。

例如,今年4月27日,江西省发改委指导建设的碳普惠平台——“江西低碳生活”正式上线运行,居民在衣、食、住、用、行等各领域的“低碳生活”,均可以累计碳积分,兑换各种优惠权益;今年3月,“浙江碳普惠”应用在“浙里办”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线上注册用户已突破10万人;今年2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文,搭建碳普惠平台,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

深圳也于去年12月上线了“低碳星球”小程序,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数据,“低碳星球”上线3个月,独立用户数已达87万人。

银行积极搭建“个人碳账户”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发布的碳普惠相关文件中,均提及“个人碳账户”。“个人碳账户”即个人碳排放存储、抵消、交易的载体。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指出,通过“个人碳账户”建设,可以促进绿色消费意识的形成,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意愿,助力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全国范围内,“个人碳账户”已有了初步探索。以蚂蚁森林为例,其为个人用户开立了个人碳账户,可实现个人碳排放存储与福利兑换。

“打开蚂蚁森林,可以看到页面显示现在共累计有50237g绿色能量,这些绿色能量都是通过日常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等减排行为累积的,累积的绿色能量可以在现实区域种树,我现在已累计种植了8棵树。”家住深圳市的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除蚂蚁森林外,截至目前,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昆仑银行、日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均积极探索建立“碳账户”,并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碳账户”特色产品。

例如,中信银行宣布推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的个人碳账户,让用户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将个人碳减排数据资产化、价值化,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

山东日照银行于今年3月正式上线“个人碳账户平台”,该银行表示,预计到年末将开通个人碳账户30万户,年减少碳排放将达10万吨。

碳普惠机制体系待建

随着碳普惠快速发展,范围逐渐扩大,因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的碳普惠机制,各地因标准不同、碳减排量重复计算等带来的弊端也正逐渐显现。

“居民通过步行或公交出行,可以获取一定数额的碳减排收益,目前,这些碳减排量在支付宝、各地碳普惠平台中都可以申请获取碳减排收益,同一个居民的同一种碳减排行为,可以同时获取多个平台的碳减排收益,碳减排量存在重复计算。“专注于碳计量研究的专家周才华坦言,目前,同一份碳减排量目前也可以存储进多个碳账户。

周才华进一步指出,当前,各地碳普惠减排量核算标准也不一样。“各地按照碳减排方法学实行碳普惠机制,虽原理一样,但各地执行的碳减排因子不同,碳减排所获效益就不同。如在北京乘坐公交出行1公里与在深圳步行1公里所获碳减排收益是不一样的。”

除此之外,周才华还表示,目前碳普惠的减排场景相对较少,个人累积的碳减排资产的使用、消纳场景有限,未来,需进一步开发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方法学,扩宽激励场景。“未来,碳普惠机制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规范用户碳减排量计算,搭建碳普惠机制底层数据统一平台,全面完善碳普惠机制体系,实现与绿色金融、个人碳账户、碳市场等的深度融合。”

另有受访的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还应开展数据的融合使用和交叉验证,防止数据造假行为,确保减排量的真实、准确。与此同时,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打消用户对隐私泄露的顾虑。

会议推荐:

借着政策契机,为满足未来市场人才需求,培养掌握碳交易各项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广碳所开展碳交易员培训,助力全国碳市场及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并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能力建设和人才支持。课程时间:2022年5月25日-5月28日。

报名联系人:乔老师 13383650417 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字-碳交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