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李阳:大家好,下面我就CCUS技术的发展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CCUS技术发展状况
第一是谈一下目前我们工作的情况。
中石化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埋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阶段,主要是小规模的化工分离提纯利用,以及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及单井的吞吐试验。
二是随着2007年国家科技部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计划》,中石化开始部署二氧化碳的捕集、油田驱油利用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
三是从去年(2020年)开始,在全产业链研发和全流程示范应用方面进入新的阶段。
2021年7月5日,中石化启动了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建设工作,将齐鲁石化排放的工业尾气进行捕集、运输到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埋存。这是我国首个百万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也是我国石化企业全流程的CCUS项目。
从CCUS技术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到各行业中的技术可行性。从具体技术环节上来看:
对于捕集来说,已经形成了针对不同浓度排放源的捕集技术。技术是成熟的,捕集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在煤电、石化、水泥、钢铁等行业都开展了示范应用。
在驱油利用方面,这是目前最为经济可行的大规模利用与埋存方式,技术是成熟的,特别是在北美地区,美国二氧化碳区,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500万吨,过去驱油的气源主要是天然的二氧化碳气藏,但是现在来自工业的气源已经占到总量的30%以上。
从封存上来看,在全球开展了百万吨级的咸水层埋存示范,比较成功的实例就是挪威的Sleipner项目,已经累计埋存2000万吨。
在利用方面,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最近我们看到的报道也比较多。
同时这些技术的工程化、规模化都在快速增长。
1、形成以醇胺吸收法为主的三种主要排放源捕集技术
在CCUS技术当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就是捕集技术。从捕集技术上来看,已经形成了三种主要排放源的捕集技术。这里我以中石化的三个项目为例来说明这个情况:
胜利燃煤电厂烟气低浓度的捕集技术
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排放源,占到我们国家碳排放总量的43%,并且它的排放浓度比较低,只有14%,所以捕集的难度比较大。这套装置是2010年建成,捕集规模4万吨/年。
中原炼化厂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炼化厂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8%,排放量也是比较大的,它的排放浓度也是比较低,这套装置是2015年建成,捕集规模10万吨/年。
松南气田高碳天然气捕集技术
这个主要是指松南气田长岭气田,大概年捕集规模是50万吨/年。
从捕集技术的先进性上来看,胜利燃煤电厂捕集技术水平跟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标志是开发了复合吸收剂,传统的醇胺吸收方法存在吸收再生能耗比较高,抗氧化程度比较低,吸收材料容易蒸发,对设备的腐蚀性比较强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以MEA法为主,添加活性胺、缓蚀剂、抗氧化剂等辅助成分复合MSA溶剂,吸收能力提高了30%,再生能耗下降20%,氧化的降解率由3.08%下降到0.52%。
第二个就是创新了烟气预处理技术,研发了多梯级的热能利用节能工艺,有效降低了再生能耗和循环水利用量。
2、形成了低渗、高含水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封存技术
低渗透油藏是近年来我们新增储量的主力。从今年来增加储量的比例来看,它的新增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65%以上。低渗透油藏应该说是注不进、采不出,存在这样的一个开发难题。通过实施二氧化碳驱有效推进了增储上产。
对于我国来说,高含水油田是我们总产量的主力,大概产量占到总产量的70%。对于高含水油藏,注二氧化碳是不是能够见到效果?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和现场实验,也证明二氧化碳驱具有“透水替油”的作用,可以有效驱替高含水油藏中的剩余油。
通过实验,形成了这两类油藏全流程的驱油技术、全生命周期减排评价和安全监测方法。
这里举一个中石化草舍油田二氧化碳驱油的实例,大家看红色的部分增油的幅度还是非常得大、非常得明显。
另外一个我们对二氧化碳广泛应用的是低渗-致密、页岩油气的压裂,压裂的同时也实现了埋存。二氧化碳压裂在致裂增渗、置换、驱替、增能、降低储层伤害等方面都有它的优势。特别是页岩油的压裂开发,包括胜利油田、大庆的页岩油,都采用了二氧化碳的压裂,整个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胜利樊页平1井的实例,使用二氧化碳5708吨,峰值产量达到171吨。现在产量还有20多吨,累计产油12000多吨。
对二氧化碳利用来说,化学转化利用技术发展也是快速发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得到甲醇、甲烷等一系列的有机产品。目前在催化剂方面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中石化也建成了1000吨级的甲醇示范工程。
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另一个领域就是矿化利用。大家都清楚,我们在矿物利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矿渣,包括钢铁厂,钢铁厂产生很多的废弃钢渣,可以通过碳酸化反应,生成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碳酸盐。中石化在普光开展了磷石膏矿化实验。磷石膏是生产磷肥产生的固废,通过普光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进行矿化,转化为碳酸钙和硫基复合肥,实现磷石膏中钙、硫资源的高值化回收利用。
二、CCUS发展机遇
1、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
当前,CCUS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对我们国家来说,碳减排的时间紧、强度大,必须采用组合的技术来保障目标的实现。CCUS与新能源,从它们的关系上来说,普遍认为是一种竞合关系,未来化石能源+CCUS,与新能源互补,将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同时实现碳中和,不是说所有的产业都能够零碳排放。既然有排放,就要有负碳技术。CCUS就是负碳技术,与钢铁、水泥化工这些难以完全脱碳的行业进行结合,可以实现减零的排放。
根据国际机构,包括我们国家不同部门的研究来看,CCUS加入碳减排产业行列,可以有效降低碳的减排成本,也就是说CCUS是一个减排综合社会成本比较低的一项技术。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会员(IPCC)评估,如果不采用CCUS技术,全球碳减排的成本将成倍增加。比如对中国来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年轻的煤电机组存量,去年已经装机12.5亿千瓦,但服役年限仅11年。大家知道,一套煤电机组的基本寿命是30年-40年。这些机组在国际上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先进机组的占比超过了55%。如果退出现役,就会导致这些设备、装置价值归零,另外可能后续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本会发生。就目前大家评价来看,CCUS可以延迟煤电退役,减排成本比较低。
对我们油气行业来说,CCUS也可以实现增油和封存的双赢。这样,既可以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也可以实现大规模减排。
2、CCUS对碳减排的贡献
在全球来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一个评估,大概到2050年靠CCUS封存量将达到每年36亿吨;国际能源署数据更高一点,它认为2070年CCUS的贡献率将达到15%,也就是在50亿吨-60亿吨。
在承担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的过程当中,我们项目组基于能源生产消费,以及与CCUS之间的交互关系,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根据模型预测,大概到2060年我们国家CCUS技术的减排贡献达到10亿吨;如果不采用CCUS技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系统整体减排成本是增加的。根据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2030年以后这项技术将会大规模地应用。
三、技术及产业发展路径
(一)油气行业应把CCUS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企业,特别是化石能源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对我们油气行业来说,具有发展CCUS技术的优势。含油气盆地通过驱油可以提高采收率,含油气盆地的咸水层封存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应该采用近中期以驱油封存为主,中长期规模进行咸水层封存的策略。
对于驱油来说,还可以大有作为。去年到今年(我们)承担了中国工程院关于碳汇研究方面的战略咨询课题,分析认为,在可用的情景下,大概到2060年,通驱油可以消纳1亿吨的二氧化碳,在可及的情景下可能会更高。
(二)必须大力发展CCUS技术
为了降低驱油和埋存的成本,现在还要大力发展CCUS技术。CCUS目前整个技术还处在一种高能耗、高成本的状况下,所以必须要发展新的技术。我们建立了捕集技术发展图谱,这个图谱大概从现在成本350-400人民币,到了2030年左右,可能降到250块钱,到2050年左右或者2045年左右可以降到100块钱左右,这样整个的成本就降下来了。在驱油埋存的整个捕集、输送和注入过程当中,捕集大概成本占了70%。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进一步发展驱油和埋存的优化技术,实现了增加原油产量与埋存的最大化。
(三)加快产业发展
同时也加强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可能未来有这么三种模式:基于源汇匹配的含油盆地碳利用埋存的产业集群、基于工艺流程再造的碳转化利用模式的产业集群、基于高端技术组合的碳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
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也要创新商业模式。例如:未来以含油气盆地为中心,成立多行业、多产业联合的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注入 的运营企业。
我就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与会的各位代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
7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的通知》,由新能源院申报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家标准验证点成功获批,这是国家能源集团获批的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也是CCUS领域唯一国家标准验证平台。近年来,新能源院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决策部署,2024年牵头建成
近日,东方锅炉成功中标山东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900兆瓦核能供热工程、新疆伊吾基泰LNG解吸气利用和印尼海水淡化及除盐水系统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核能综合利用、荒煤气利用和国际海水淡化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中标既是东方锅炉技术实力与市场拓展能力的体现,更是深化产业协同、强化市场技术联动、培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近日,山西建龙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以企业自有2×100MW锅炉烟气为原料气源,采用化学吸收法实现低浓度二氧化碳高效捕集,标志着山西建龙在碳减排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企业构建低碳生产体系、提升绿色竞争力奠定重要技术基础。据了解,针对低浓度烟气捕集能耗高、设备腐蚀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迅速引发了业界对新一代煤电的广泛关注。与历次转型相比,新一代煤电“新”在哪儿,应如何推进建设?从系统角度来看,新一代煤电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形势、新体系、新技术、新思维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零碳园区绿电供给消纳。自治区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地方优化新能源开发建设规划,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资源匹配,保障零碳
初夏,在山东省东营市的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生产指挥中心,当班职工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在40多公里外的莱113区块,刚刚运到生产区现场的一车液态二氧化碳被自动装卸进一个长10米、高5米的胶囊形状白色储罐中。“这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专用储气罐,莱113区块一共有两个
日前,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据悉,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是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CCUS),也是国内第二套百万吨级燃煤电厂CCUS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施CCUS?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探析我国海上CCUS发展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