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政策正文

推动新型储能设施示范应用!四川成都“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

2022-05-26 11:11来源: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键词:新型储能储能技术储能十四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一)强化工业节能

持续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技术密集型、能源高效利用的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功能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鼓励工业企业、产业功能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成都加强与周边市州区域合作为契机,支持化石能源依赖性产业企业向能源相对富集的市州转移产能。支持企业实施系统节能改造,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工艺,推广高效节能锅炉、电机系统等通用设备。支持工业企业在能源管理领域推广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快推动基于数据驱动的设备预测性维护、工厂能耗优化、安全环保生产等典型应用场景落地,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推动能源梯级利用,推广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制冷、供热和循环利用。

(二)持续推进建筑节能

推动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管理机制,到2022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实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度,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国际绿色标识认证。提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发展。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造方式绿色转型。

(三)深入推进交通节能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实施机动车电动化替代计划,持续提升公交、出租等车辆中纯电动汽车比例。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发展高效城市配送模式,严格实施运输装备能源消耗量准入制度,加快淘汰更新高排放老旧车辆,大力推动运输工具低碳化。积极培育共享汽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线路按期投运,开展第五期线路建设,优化公交线路结构,完善绿道体系,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四)倡导绿色低碳用能方式

开展全领域节能管理,加强节能监察力量建设,探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全社会节能意识。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途径,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节能宣传,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使用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创建低碳社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等,树立节能绿色典范。加强绿色节能产品消费引导,鼓励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倡导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鼓励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减少机动车使用强度,营造崇尚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

八、培育能源新技术新业态

(一)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能源领域创新源头供给。支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强先进核能、非常规油气开发、碳中和等领域基础研究,争取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着力增强能源企业创新能力。引导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企业与国际国内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聚焦核电、光伏、氢能等领域,在第四代核电设备、高效太阳能电池、低成本制氢、燃料电池、节能装备与产品、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和绿色转化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推动创新成果在蓉实现产业化。

(二)做强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应用产业

提升光伏产业辐射力,大力发展智能光伏产业,开发一批智能化、特色化、类型化光伏产品,培育智能集成、智能运维等价值链高端,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建设光伏高端能源装备引领区。积极培育氢能产业,对接周边绿氢资源,探索“集绿氢、送成都”发展模式,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发展新型储能,推进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研发应用,探索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示范应用。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发挥四川清洁能源优势,推动大数据、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壮大。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实现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三)积极培育能源互联网

建设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实验室、工程验证实验室、仿真型实验室,开展多能源集成、储能、需求侧互动、多能流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攻关。聚焦分布式发电、充电桩、储能、微网等新兴领域,建设天府新区鹿溪智谷全域能源互联网、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能源互联网等示范项目,广泛接入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智慧化用能终端,通过整合能源流、信息流实现多种能源的优化配置。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能源信息采集、感知、处理、应用等环节建设,推动各能源品种的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到2025年,培育国内能源互联网领先企业50家,力争形成百亿产业规模。

九、提升能源服务管理水平

(一)优化用能营商环境

优化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建设机制,落实“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的投资界面应延伸至用建筑区划红线”政策。推进用户配电设备产权移交,强化配电设备维修保养。统一规划配网电力通道,在道路新建、大修中同步完成电力通道配建。研究出台电网供电可靠性政策,促进供电企业持续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用电用气智能化、便捷性,实施网上提交申请、网上并联办理,逐步实现资料电子化采录收集、现场勘查信息自动上传,增强用电用气满意度。

(二)强化能源应急管理

加强城市“能源大脑”建设,借助大数据支撑和智能监控系统,将能源系统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城市能源状态实时可视化,完善运行风险发现机制和处理模型,提升运行风险监测能力和控制能力。强化事前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纳入能源日常运行管理,强化部门信息共享与高效协作。分级制定电力保障应急预案,制定完善断电后0小时-24小时、24小时-7天、7天-1个月、1-3个月应急保障方案,明确能源梯次替代方案等内容。加强专业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建立应急专家库,强化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能源行业监管

完善能源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健全非化石能源统计体系,加强能源领域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监测分析,推进分布式光伏、氢能、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明确各部门在能源行业的安全监管职责,健全能源安全监管责任细分机制,督促能源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措施,强化电力设施、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保护,加强用能安全管理,强化执法监管,及时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全力做好油气设施公平开放监管、能源价格及成本监管、能源行业特许经营规范管理的监管及清洁能源电网接入监管等工作。

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深化落实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推动成都电力体制改革在配电、售电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推进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彭州市成都九尺冷链物流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探索电力发展新途径,多途径培育售电市场主体,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属国有平台公司、产业功能区平台公司、社会资本,与国家电网、发电企业等投资组建售电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工商用电企业参与市场购电。推动配售电市场主体从单一配电或售电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变,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落实国家、省电价改革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

(二)探索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持续深化管道燃气行业改革,着力破除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管道燃气市场整合、天然气大用户直供。支持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制定季节差价、阶梯价格等气价优惠方案。完善居民及非居民用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实现管网、管容公平开放。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落实国家、省关于能源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等能源领域投资。推动金融机构支持能源领域投资。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参与建设油气管网主干线、地下储气库和城市储气设施。结合新能源微电网建设,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区域配电网建设运营。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发挥市级能源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能源重大事项协调管理,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统筹协调建设推进中的规划、项目、要素、场景应用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能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整合部门、区(市)县、企业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协调联动,细化工作举措,推动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和创新应用。

(二)强化规划引领

指导电力、燃气等专项能源规划与本规划约束性指标、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的衔接。各区(市)县能源主管部门在本规划的指导下,立足实际,编制和实施本地能源发展规划,加强规划衔接,做到总体要求一致、空间布局协调、安排科学有序。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必要时对本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三)动态完善政策

建立动态政策完善机制,按照“避让永久基本农田、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编制《成都市“十四五”电网建设规划》《成都市燃气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成都市加氢站发展布局规划》等能源细分领域专项规划,明确各类型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具体选址范围以及用地规模,进一步完善能源发展顶层设计。同时,适时出台支撑性政策,进一步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工程项目全面落实,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如,制定出台《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支持电网建设的意见》《居民小区用户配电设备产权集中管理》等政策文件。

(四)做好宣传引导

引导市民理解能源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科学认识相关能源设施的环境影响,特别是针对变电站、加油(气)站、加氢站等项目,做好电磁辐射、油气回收、氢能应用等方面科学知识的普及,组织市民、团体代表等实地参观,及时消除市民认知误区。各部门、各区(市)县积极联合本地媒体,综合运用电视、报纸、短视频、直播、微信等媒体渠道,对效果突出的示范项目和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新模式、新做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储能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十四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