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重点支持专业。该专业面向国家能源革命战略需求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在油气、矿业、化工、电力、环保、新型碳储等行业及其交叉领域,从事碳储技术的研发、涉及和应用的高级符合应用型人才和行业经验,推动我国碳储产业和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力,热能,技术,新能源等方向。培养方向为:节能,减排,碳中和科技等领域。
5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碳减排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及储能技术等碳零排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该方案将CCUS、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列为紧缺人才培养对象。
增设该专业的四所高校已透露部分该专业今年招生的信息: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于今年九月份开始招生,首批将招收30名本科新生。
重庆大学将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成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同时,将以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为主线,强化多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和引领煤炭低碳利用、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碳经济行业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与原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二氧化碳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碳储地质学、碳储工程与经济管理、岩土工程数值建模与计算、二氧化碳输运技术、二氧化碳化学转化。
专业主要带头人包括:
李治平
职务:教授
拟承担课程:二氧化碳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
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渗流力学、特殊井现代试井分析理论、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
袁国礼
职务:教授
拟承担课程:碳储地质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地球化学、生态地质
史浙明
职务:教授
拟承担课程:水文地质学
主要研究方向:地震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地热水文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牵头,联合能源与矿业学院、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等学院共同申报与建设。
该专业涉及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多个学科,聚焦能源绿色开发与低碳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与碳资产管理等几方面,培养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以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为依托,坚持“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融合、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瞄准未来10至15年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的碳中和技术发展,依托由院士引领、数十位国家级人才为主体的多学科交叉的一流师资队伍,着力培养碳中和技术创新发展亟需专业人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31日,西北大学在长安校区组织召开碳中和学院目录外交叉学科设置校内论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余林出席会议,研究生院、碳中和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
2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81508TK、属于工学门类、修业年限4年。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重庆大学增设了该专业。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施CCUS?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探析我国海上CCUS发展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
3月17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
3月10日至11日,2025能源论坛(电力与能源工程世界论坛暨博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爱丁堡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全球20余所知名大学的权威专家,以及能源行业前沿企业代表。同兴科技受邀出席,并作了主题为《CCUS技术发展与工程
碳捕集吸收剂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的关键所在。吸收剂的各类评价指标中,长周期稳定运行(抗降解能力)是重中之重,是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前提,也是国内外有机胺吸收剂体系现存的技术难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同兴科技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开发出高稳定性的配方吸收剂TX-1系列,较MEA提高20~300倍,同
2月25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DCS机柜受电完成。该项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能陇东能源基地,依托基地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工程建设,采用燃烧后化学吸收二氧化碳捕集工艺路线,年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捕集率大于90%,二氧化碳纯度
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率高于95%,最高捕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牵头主编的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能耗测定技术规范》(GB/T45121-2024)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该标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集团公司在碳捕集领域牵头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捕集系统能耗是评价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标
近日,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二期项目合作方案正式签订,标志着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迈入全面提挡加速阶段。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由宁夏煤业公司负责的“宁东基地碳源捕集工程”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有投资者向冰轮环境提问,2024年12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公司能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哪些技术装备支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有意参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电厂系列建设项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雷州半岛“风光火储碳”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广东省电力供需发展形势和已纳规项目开工建设情况,统筹研究广东省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事宜。同时,将继续支持和指导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因地制宜推进多能互补项目相关工作。下一步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27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详情如下: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
3月18日,《重庆市大型会议和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试行)》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以市级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等为实施主体的大型会议和活动(赛事、展览、演出)碳中和工作体系。全文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中共重庆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7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河路加氢站通过权威机构评价,获得“碳中和”证书,成为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该加氢站位于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除具备向氢能公交、氢能卡车等用氢车辆加注氢气的功能,还能向运输氢气的长管拖车等运氢车辆灌装氢气。
3月14日,山西阳泉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达到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87%,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13日宣布,已于2024年实现碳中和。香港交易所在新闻稿中表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交易所全球约99%的办公地点及设施已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直接采购绿色电力或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有效地降低了来自电力的碳足迹。此外,香港交易所通过旗下国际碳市场平台,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支持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国内运输部门经历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变使得2024年国内对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常见石油燃料的需求出现了小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这些石油燃料的总消费量约为每天810万桶(mb/d),较2021年的水平降低了2.5%,仅略高于2019年的水平。(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随着中国经
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有关单位和个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旗县(区)和园区名单。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详情如下:关于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公示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内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