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2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四周年。四年前的2018年4月24日,习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看了以后非常振奋。” “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中国电力工业和电力装备制造业的高度评价。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电网企业,以中核、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国家能源、中广核等为代表的发电企业,以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电气装备、中国一重、国机集团等为代表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用电力装备的研发制造支撑了电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电力科技的进步,在中国从电力大国跻身电力强国的征程中,齐心合力、共同奋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国之重器。
回望21世纪走过的征程,电力工业和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干部职工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奉献出了高效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和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等多项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电力装备工作者贡献出了自己的才智和汗水!
一、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世界领先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百万千瓦二次再热高效超超临界机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技术体系,大幅提高了中国电力装备与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02至2006年,由发电企业牵头,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和设计研究院所、高校等23个单位联合攻关,完成了国家“十五”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项目研究并首次提出了我国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技术选型方案,完成了三种不同型式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汽轮机的设计开发,制造软件包研制和材料加工性能研究;完成了全套超超临界电站设计和运行技术的研究,形成了我国完整的超超临界电站设计和制造体系。项目的依托工程浙江玉环电厂,共建设4台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1号、2号机组相继在2006年11月、12月投运,两台机组2007年实际供电煤耗282.6克/千瓦时,比2006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低22.6%。2007年11月,3号、4号机组投产。玉环电厂是超超临界机组制造与建设的首个国产化工程,标志中国已成功掌握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2008年1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实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后,我国开始探索研制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发电企业、设计院与电力装备企业三方联手,成功实施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效率低排放的超600℃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我国依靠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形成了完整的新一代高参数、大容量二次再热发电成套技术体系,覆盖规划、研发、设计、制造、施工、调试、运行、维护各环节,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5年9月,项目示范工程泰州电厂3号机组投运,这是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示范工程大幅提升了节能减排水平,发电煤耗256.2克∕千瓦时,比当时世界最好水平低6克/千瓦时,比常规百万机组低14克/千瓦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量减少5%以上。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燃煤发电设备研发和制造技术。
我国电力装备企业继续发力,研制出了更高水平燃煤机组。2020年12月,安徽淮北平山电厂3号机组并网发电,这是世界首台135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该机组采用高低位机双轴布置技术及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创新技术,设计供电煤耗为251克/千瓦时,成为全球最节能的新型高效洁净低碳燃煤发电设备。电力装备企业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用自己制造的先进燃煤机组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把实现“双碳”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重大突破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与发电企业紧密合作,掌握了具有领先水平的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技术,制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万千瓦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占据了世界水电设备制造的制高点。
依靠引进技术成功研制出三峡右岸电站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后,国内制造厂家开始与国际知名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同场竞技,先后获得了溪洛渡水电站77万千瓦和向家坝8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合同。2013年,国产溪洛渡77万千瓦机组及向家坝80万千瓦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机组各项指标优异。向家坝机组是当时世界上已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的国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采用了先进设计技术和手段并有所创新。这是自主设计制造单机容量尺寸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又一次重大提升,是中国水电装备研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关键转折点。
2008至2012年,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牵头组成项目团队,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00兆瓦水力发电机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国内科研设计院所和高校合作,以金沙江白鹤滩和乌东德两座水电站的开发为依托,深入开展10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在水轮机水力设计和稳定研究、发电机通风冷却、电磁设计、大负荷推力轴承、绝缘技术及制造工艺、机组参数选择及结构优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5年,通过国际招标,国内电力装备企业获得白鹤滩水电站16台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制造合同,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正式进入工程化研制阶段。这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采用全空冷技术,水轮机不设置进水阀门。针对巨型机组稳定性、水力设计、电磁设计、发电机冷却、绝缘技术、结构刚强度及测试方法,电力装备企业进行了专项研究和试验,攻克了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各环节多项世界难题,先后制造出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精品座环、导水机构、长短叶片转轮等重要部件。
2017年8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开工。2021年6月28日,首批两台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称“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三、“三代”“四代”核电进入世界前列
我国核电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围绕三代压水堆和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打造了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和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华龙一号”(HPR1000)是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总结和传承了中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按照最新安全要求研发,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标准。“华龙一号”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先进安全设计理念,全面平衡贯彻纵深防御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安全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以“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为主要技术特征,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完全覆盖设计、燃料、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各环节。2015年5月,“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建设;“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其他三个机组——福清核电6号机组和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4号机组,也相继在2015年到2016年开工。2021年1月,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5月,“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22年1月,福清核电6号机组并网,成为全球第三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所有核心设备均实现国产,设备国产率达到88%以上。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成为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2020年9月,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CAP1400)完成研发。“国和一号”是核电企业落实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在引进消化吸收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通过再创新形成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和一号”可靠性高,发生极端事件后,堆芯冷却系统可借助重力、压缩气体、自然循环以及对流等驱动力带走堆芯余热,防止堆芯融化,实现冷却,事故条件下72小时不需人员干预和场外支援。“国和一号”打破了多项技术垄断,主泵、爆破阀、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大锻件、核级焊材、690U型管等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2019年3月,“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在山东荣成开工建设,规划建设两台150万千瓦级CAP1400压水堆核电机组,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最大功率的核电机组。
2021年年底,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1号堆并网发电,这是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20万千瓦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高温气冷堆在中国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的飞跃。高温气冷堆最突出的特点是“固有安全性”,在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和机器的干预,依靠材料本身的能力,就能够确保反应堆不会熔毁,放射性物质不会大量外泄。示范工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在清华大学建成运行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基础上,依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依靠自主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营,建成了采用第四代技术的核电站。示范工程攻克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成功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核电压力容器,最大薄壁型金属堆内构件,首台采用电磁轴承结构的主氦风机,首台应用于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首次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燃料装卸系统,首条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技术工业化生产线。项目初步搭建起我国自主创新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抢占了世界“高地”。
四、特高压输电推动世界电网技术发展
我国电网企业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联合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与科研设计院所及高校联合攻关,全面总结500千伏和750千伏输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设备研制经验,借鉴国内外工程研究成果,攻克了特高压线路绝缘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试验技术等世界级难题,建设了一批世界级的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工程,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试验能力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
200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1000千伏级交流、±800千伏级直流输电技术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印发,特高压输电工程前期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2006年8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印发,正式核准了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承担了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研制任务,实现了成套设备的自主开发、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调试,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掌握了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试验规范,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程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2009年1月,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化运行,主要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我国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制造核心技术和国产化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我国还不断取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新进展。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设备就有:2011年,特高压串补装置及63千安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在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扩建工程中投运;2010年,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升压变压器在安徽平圩电厂三期送出工程上投运,实现发电机组直接升压接入特高压电网;2019年,特高压GIL在苏州至南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为跨越江河湖海的输电工程提供了新的路径。
2010年6至7月,云南至广东和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先后投运,这是世界首批±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凭借制造±5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的经验和基础,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相继研制出了大功率晶闸管、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满足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需要。2019年9月,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最高电压等级提升至±1100千伏,输送容量1200万千瓦,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国直流输电设备制造水平登上了世界顶峰。
为适应风电和光伏并网的需求,我国还着力推进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2020年6月,张北±500千伏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将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电源与北京负荷中心可靠互联,每年可输送14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至北京,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提供100%常规绿电。2020年12月,采用±800千伏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系统的昆柳龙柔性直流工程全面投产,将乌东德水电站的清洁能源分别送到广东和广西,有力支持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多端柔性直流工程,输送容量800万千瓦,主要设备自主化率100%,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显示出中国电力工业技术的顶尖水准和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拼搏,中国电网企业与输变电企业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设备的能力,推动了世界电网技术的发展。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工程的创新成果得到了高度评价,“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和“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携手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积极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到2020年底,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达4.8万千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
走出国门的特高压技术作为“国家名片”,确立了中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掌握了制定国际电工标准的话语权,实现了特高压技术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输出。2017年、2019年,被称为“中国特高压名片工程”的±800千伏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二期工程先后投运;2021年6月,±660千伏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巩固了“中国创造”在国际高端电工装备界的良好口碑。
21世纪,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积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对发电和输变电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起步,走出了一条依靠自有人才自身力量、实现自主开发自主创新的奋进之路,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创新能力、设计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装备和有力技术保障,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努力研发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电力装备制造能力,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推动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十四五”时期,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将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竞争优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电力装备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依靠创新发展提供先进电力装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铭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贯彻党中央“双碳”重大战略决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自主创新、砥砺前行,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勇攀新高峰!
(本文系作者投稿,转载请联系授权!本文原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力与电气工程师》2022年第2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不仅是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天津国能盘山电厂1号机组跨代升级改造为代表的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实现整体更新延寿3
2025年6月25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水电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水电设计、建设、运营、设备制造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学会等300余家单位的130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期举办的第二届水电与新能源技术装备展上,南瑞继保集中展示了智慧水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6月2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罗乾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东方电气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建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罗乾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
国产220千伏绝缘料在高压电缆生产线上实现了连续百吨级的长时间挤出,生产的海底电缆单根长度最长可达20多公里,具备应用于海上风电接入、岛屿互联等领域关键设备高压海底电力电缆的能力……近日,一项名为“一种马来酸酐修饰电压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技术装备于近日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26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点内容提炼如下: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相关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加大工
时光奔涌向前,2025年已悄然过半。这半年,科林电气以“智慧能源创新者”之姿,在全球能源变革中破浪前行,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订单攻坚,市场拓展的“科林速度”国内市场持续深耕:▶科林电气在南方电网2024年配网设备招标中斩获3.69亿元大单;▶在数据中心、储能等战略领域深入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果。海
4月,两部门印发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提出,在实施“三改联动”基础上,推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以新一代煤电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件公布以来,电力央国企集团之间、央国企与各地区举行的会见中,多次提及将在新一代煤电
2025年6月20日-21日,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
7月8日,中国能建西南院总承包天津电建承建的福建厦门华夏电力一期机组1×66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福建省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取得新突破。项目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首个煤电等容量替代项目。项目将原规划的1×600兆瓦燃煤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升级为1×660兆瓦二次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苏国信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江苏国信沙洲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沙洲”)新建的两台100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中的第一台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于2025年7月8日正式投产运营。据悉,国信沙洲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是国家级规划能源项目以及江苏省“先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6日,国家电投揭阳前詹电厂2×1000兆瓦燃煤发电工程项目EPC总承包项目1号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项目主体施工正式开工。据悉,国家电投揭阳前詹电厂2×1000兆瓦燃煤发电工程项目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广东省首个以EPC总承包方式建设的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豫能台前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濮阳市台前县后方乡,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系统,生产主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补充和备用水源为引黄调蓄水,生活用水为城市自来水。燃煤经铁路专用线输送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2批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2批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6351,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汽轮机、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初步勘察设计开启招标,整理如下: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汽轮机、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招标人为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中央财政性资金(元
2025年上半年,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共有12个火电项目获得核准,包括多台百万机组。从地域分布来看,上半年核准的火电项目主要分布在9个省份,分别是江苏、内蒙古、青海、四川、陕西、黑龙江、山东、浙江、广东;其中江苏、内蒙古、青海核准项目的总规模最大。江苏省6月核准了国能谏壁2×100万千
6月25日,南充燃煤发电项目获得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文件。该项目是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整合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也是我省2025年第一个核准批复的煤电项目。该项目取得核准,标志着往开工建设迈出了重要而又坚实的一步。南充燃煤项目位于南充市经济开发区(南区),本期将
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高灵活性清洁高效2台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086-01)项目所在地区:山东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高灵活性清洁高效2台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采购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
上海电气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名单近日,上海电气成功入选“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主评选名单,彰显了上海电气在引领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标杆示范价值。该评选由福布斯中国推出,旨在发掘中国工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成就,面向年营收超200亿人民币的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专项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本办法规定的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具体安排标准如下:(一)节能增效项目、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单个项目安排资金不超过总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2批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2批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6351,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汽轮机、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初步勘察设计开启招标,整理如下: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汽轮机、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招标人为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中央财政性资金(元
华能广东公司海门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施工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3-085)项目所在地区:广东省,汕头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广东公司海门电厂2025年1号机组汽轮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施工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门电厂。本华
7月7日,四川雅安市(汉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中标价:322859087元。该项目新建日处理一般固废及生活垃圾500吨/天的焚烧发电厂一座。配置垃圾焚烧系统1x12MW汽轮机、1x12MW发电机、除灰渣系统、余热锅
七月流火,乌蒙山脚下,发耳公司一年一度的锅炉“心脏搭桥手术”——四管防磨防爆检查正如火如荼。管道纵横的炉膛深处,一个身影顶着探照灯,在几乎无法直立的空间里一寸寸摸索、测量。他,就是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热机检修部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中心副主任,宋小磊。黑暗中的九小时“望闻问切”。“
江西公司新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现有职工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4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4人。近年来,该部门聚焦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保供重任,积极创新攻坚,在等级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著4篇,2024年实现机组“零非停”,
入夏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影响我国,全国日用电负荷超14亿千瓦,创历史新高。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电力保障。该项目建设8号、9号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7月3日,中煤芒来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2号机组汽轮机高压缸模块吊装一次成功,这是继1号机组汽轮机高压缸模块顺利安装后汽机专业完成的又一工程节点。高压缸作为汽轮机本体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其体型、容重大,重量约163吨,由两台行车并吊完成。吊装前,芒来发电公司相关部门积极与PC总承包和参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