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检验新能源发展成效的关键性指标就是新能源在能源供应和消费中的占比,也就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
能源转型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包括从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等多个维度,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文 | 吕建中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事业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着既要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又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双重责任。这其中,做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坚持先立后破、以立为先,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夯实对传统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基础尤为重要。
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7个方面、21项具体措施。随后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又共同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致力于全面推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和《规划》,应深刻领会和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立起来 增强规模实力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破”与“立”的循环总是在不断重复。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样经历了“破”与“立”的转换和革命。传统化石能源的主要特点是高碳、资源不可再生、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在自然界中循环再生,区域分布广泛,且具有清洁、绿色、低碳特征。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方向。
考虑到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和公平可及的需要,在传统能源退出之前,应当先把新能源“立”起来,并做到能够安全可靠替代。新能源发展要先“立”起来,必须有足够的建设规模、生产能力、输送网络及配套设施。同时,通过规模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扩大利用普及,最终构建起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现代能源体系。在过去10年里,全球太阳能和风能装机规模年均增速达20%,发电量已占发电总量的一成以上,同时太阳能、陆上风能发电的价格分别下降了约90%和70%。
我国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1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44.8%。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突破3亿千瓦。2022年1~5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8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达到95.6%和97.4%。
但必须看到,相对于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总量,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依然不足,而且风光发电“靠天吃饭”,存在着密度低、间歇性、不稳定的缺陷,机组有效工作时间短,一旦遭遇极端天气,还会严重影响出力。因此,《实施方案》和《规划》明确提出,要瞄准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进一步加快大规模发展,提高发电装机占比。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要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18%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其中,重点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多元迭代,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发展。一方面,在“三北”地区优化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支持农村农户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等。
供得上 成为增量主体
检验新能源发展成效的关键性指标是新能源在能源供应和消费中的占比,也就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分别占7.9%和3.9%,火电依然是电力供应的主力军。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就要使新能源的角色从能源电力消费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要超过50%,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现有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是制约新能源有效供应能力的掣肘。因此,《实施方案》和《规划》对就地就近消纳、加快外送通道建设、探索多渠道储能等,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做到既大规模开发,也高水平消纳,更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同时,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发挥电网企业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平台和枢纽作用,积极接入和消纳新能源,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太阳能热发电、绿电制氢等项目建设力度,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能力。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加强新能源发电终端直接利用,扩大新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规模,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利用新增新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从供给、消费两侧,切实推动新能源更好更快发展。
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支持新能源项目与用户开展直接交易,鼓励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地区,鼓励新能源项目以差价合约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科学合理设定各省区市中长期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与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衔接。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建立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等。
融进去 实现多能互补
能源转型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本方向是: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同时也要强调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协同互补,发挥各自禀赋优势,形成安全、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首先,大力推动发展“风光水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优先利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挥水电、煤电调节性能,适度配置储能设施,推动风光互补、水火互济等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既有利于发挥新能源富集地区优势,又可以实现清洁电力大规模消纳。
其次,加快新能源与建筑、交通、工业等行业融合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推动太阳能与建筑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体系,壮大光伏电力生产型消费者群体。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再者,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建立完善新能源绿色消费认证、标识体系和公示制度。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加大认证采信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鼓励各类用户购买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的产品。
稳得住 构建现代体系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围绕能源生产、消费等,形成了一套完整能源体系,包括产业、市场、技术、制造以及政策、法规等,是现代经济和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绿色产业、绿色市场、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绿色法规政策等,实现能源供需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根据《实施方案》和《规划》,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增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包括从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等多个维度,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到2025年,全国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
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加快构建现代能源市场体系。重点是做好增加清洁低碳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到2025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三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能源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四是增强能源治理效能,加快构建适应能源绿色清洁转型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持续深化新能源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流程,健全新能源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现代能源市场建设,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等。
(作者为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14日,由中国能建西北院总包、安徽电建二公司负责机组安装、科技公司所属西北电力试研院负责调试的中煤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1号调相机首次并网发电,各系统状态正常、运行平稳,各项参数符合设计及规程规范要求。项目场址位于新疆哈密大南湖地区,场址西侧临近S245省道
11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动算电协同和多能互补发展,提升电力与算力协调输送能力。科学整合源网荷储资源,统筹布局算力、电力基础设施,推动算力中心积极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光伏发电、风电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协同推进工业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等周边地区开展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
从中电工程广西开投公司官微获悉,日前,贵港覃塘多能互补项目一期500MW光伏实现全容量并网。贵港覃塘多能互补项目一期500MW(交流侧,下同)光伏工程,分为覃塘北1区一期光伏项目(350MW)与南区一期光伏项目(150MW),项目总用地约12000亩,是第一批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重要子项,是贵港市重
金秋送爽,巴林草原上重点项目建设再传喜讯。11月1日,华能赤峰市200万千瓦自建调峰能力风光储多能互补一体化+荒漠治理基地项目(巴林右旗30万千瓦风电项目区)开工仪式在查干诺尔镇楼子嘎查举行。旗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华能蒙东公司、中电建成都勘测设计院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干部群众代表170余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0月2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绿色项目库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其中提到,本办法所称绿色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是指为金融支持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建立的项目信息库。本办法设立《上海市绿色项目入库分类目录》(以下
李强在宁夏、内蒙古调研时强调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4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22日至24日在宁夏、内蒙古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能源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10月22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以配建形式存在的新型储能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满足同等技术条件和安全标准时,可选择转为独立储能项目。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含风光储、风光水储、风光火储、风光水火储等多能互补及
2024年的夏季,湖北省遭遇持续高温天气。“超长待机版”三伏天后,史上最凶“秋老虎”接续来袭,多地高温超过40摄氏度居高不下,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居历史第一,刷新湖北省63年以来最热纪录。社会用电负荷急剧攀升,湖北省电网用电负荷三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较去年最高值增幅6.93%,13个地市用电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772号(工交邮电类397号)提案的答复摘要,关于完善电力调度机制和市场机制,提升煤电企业积极性,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有利于发挥煤电企业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健全完善电能量
10月10日,青海省能源局对谢康勇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海南州“风光水热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建设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虽然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蓬勃,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矛盾性、突出性问题,总体表现为四个主要问题。(一)常规电源支撑不足。海南州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光大风小”资源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以“投资航空港携手赢未来”为主题的河南郑州航空港推介优质项目促进民间投资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郑州航空港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辛建卉作了郑州航空港优质土地资源推介,首批10宗优质地块面向社会资本进行招商。推介地块四、五、六位于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铜川新能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废气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为北京万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296.22万元。本项目招标人为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9日,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措施》指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针对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模组、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集成等环
11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提出,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郑州经开区做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及新消费两大新经济产业
11月18日,内蒙古通辽能源局公布关于对第604号提案的回复。根据公告,通辽能源局指出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本地消纳利用空间有限、新能源在供给上缺乏稳定性,以及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匹配度不足。同时,公告给出三大建议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是解决好就地消纳的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7日,大连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大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支持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优先支持投资2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类项目争取风电光伏资源指标。鼓励共享储能模式推广。为促进新能源行业创新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市新增建设风电、光伏
11月7日,大连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大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支持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优先支持投资2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类项目争取风电光伏资源指标。鼓励共享储能模式推广。为促进新能源行业创新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市新增建设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占风
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作主旨发言,介绍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中国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能源转型成效明显,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同意依托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筹建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成立。2017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安徽省依托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筹建国家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筹建以来,中心围绕解决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业需求和服务政府监管两个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将打造大型独立能源系统,足够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甚至一座城市供电。公司目标是进入发电领域,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合作。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的省级子公司,肩负着保障首都重要输电通道安全,服务河北省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五市经济社会用电,促进区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河北省建设新型能源强省部署,以争创“两个标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
新型电力系统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三载,源、网、荷三大要素在系统内部的功能角色深刻重塑。它们之间,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又彼此牵绊,共同编织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复杂图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与示范窗口——浙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乃至借鉴这一转型进程的独特视角。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11月18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10月,浙江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37万千瓦。截至10月31日,浙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5000万千瓦,占省内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7%,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35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64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增长带动了新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1
11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第二批31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17个示范项目名单,选取高比例新能源、多能互补、新型电网形态、电碳耦合等示范元素开展探索,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全景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立体式融入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
“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首先在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出现,与实现“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其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型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在此背景下,电力负荷管理正逐步凸显其在构建清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服务支撑柳州市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全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成功探索并构建了车网互动新生态的“柳州模式”。车网互动是将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对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国正大力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结构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转型加速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三年有余,进展如何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怎样的配电网?如何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承载力和灵活性?10月16日,在《供用电》创刊40周年之际,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交流会暨《供用电》办刊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现代配电系统技术与趋势展开热烈讨论。配电网成为保供和转型主战场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
近日,广州桃莲整村中低压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桃莲微电网项目”)建成,标志着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乡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建成后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提供了一套适用于清洁能源富集地、森林保护区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乡村建设绿色智能微电网
近日,广州桃莲整村中低压灵活构网型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桃莲微电网项目”)建成,标志着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乡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建成后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提供了一套适用于清洁能源富集地、森林保护区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乡村建设绿色智能微电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