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需求结构持续向清洁低碳方向调整,电力、氢能等二次能源生产量逐渐提高,终端部门用能需求减少。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长三角地区总国土面积不足全国4%,但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7.6万亿元,对全国GDP的贡献超过24%。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我国能源消费高地,三省一市的终端能源需求总量占到全国的17%。
长三角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转型之路,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对其他省份“双碳”路径规划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一次能源需求
2030年前后达峰
2040年以非化石能源为主
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禀赋严重不均衡的地区,能源资源为区外净调入,一次能源需求总量近期仍将保持增长,有望于2030年前后达峰。就能源资源而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贫乏的地区之一。上海市本地基本没有一次能源生产,绝大部分依靠外部能源输入。浙江省少煤炭、无石油,80%能源靠外省调入。
2020年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约为8.4亿吨标准煤。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需求总量还将保持增长态势,2030年前后峰值将超过10亿吨标准煤,之后开始稳步下降,2060年降低至8.5亿吨标准煤左右。
长三角地区高度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能源转型压力大,非化石能源在2040年后才会逐步成为主要能源。
近期,长三角地区仍将以化石能源作为基础支撑性能源。煤炭在“十四五”期间占比保持在50%以上,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60年占比降低至7%。石油需求量近期处于高位徘徊阶段,在1.3亿~1.5亿吨标准煤范围内,占比约12%-16%,2035年后呈现下降趋势,2060年占比降低至4%左右。天然气需求量在203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约为1亿吨标准煤,占比在10%左右,由于我国进口LNG上岸集中在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近中期将保持一定的天然气消费量,远期2060年有望降低到3%左右。
非化石能源方面,长三角地区具有沿海优势,核能、海上风能、太阳能等开发力度有望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将从2020年16%逐步提升到2030年的30%和2060年的86%。新增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光、水)需求量呈快速上涨趋势,2030年、2060年分别为1.2亿和4.7亿吨标准煤。
终端能源需求
从煤电油“三轮驱动”到以电为中心
长三角地区终端能源需求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近期需求总量仍持续增长,峰值出现在“十五五”后期。2030年前达到峰值,接近7亿吨标准煤,之后进入下降阶段,2060需求总量不足4亿吨标准煤。
分品种来看,长三角地区当前呈现出煤炭、电能和石油“三轮驱动”的能源结构,远期电能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于“双碳”目标和能源“双控”要求,长三角地区终端化石能源需求缓慢上升,占比缓慢下降,从2020年61%逐步下降到2030年和2060年的54%和11%。长三角地区电能替代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拓展深度广度,在电动船、电动重卡、全电厨房、全电景区等领域先行先试,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将逐年提升,且始终高于全国水平,2030年和2060年分别提升至39%和73%。
分部门来看,工业部门用能占比最高,未来随着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筑部门由于商业更发达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用能占比持续增长;交通部门由于航运、航空较为发达,用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部门用能量当前约占长三角地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0%。近期,长三角地区处于高耗能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同步发展阶段。未来随着长三角地区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新兴产业成为主导,工业部门用能将进一步下降,2060年占比降至45%左右。建筑部门用能增长速度快,当前约占15%,2060年可达到30%。长三角地区人均公共建筑面积仍有较大上涨空间。为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品质,室内用能设备逐年增加,冬季供暖呼声日益高涨,促使建筑部门用能量稳步提升。交通部门在疫情之前始终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受疫情影响用能占比有所下降,约为14%。后疫情时代,交通用能将进一步提升。考虑到长三角地区航运、航空均较为发达,预计交通用能占比将于2030年提升到19%,2060年达22%左右。
能流图
电力、氢能等二次能源重要性凸显
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需求结构持续向清洁低碳方向调整,电力、氢能等二次能源生产量逐渐提高,终端部门用能需求减少。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需求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继达峰,直接应用于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总规模及在一次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快速增长,发电量和制氢量稳步提升。终端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用能需求显著下降,且结构更加均衡。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改变和能源“双控”,使得能源强度持续下降,能够用更少的能源来支撑更高的经济增长。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均已形成“三、二、一”型产业结构,2020年第三、第二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8万亿、9.7万亿、1.0万亿元,占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56%、39%和4%。第三产业稳步提升的产业结构促使长三角地区单位GDP能耗稳步下降。未来,长三角地区仍将持续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推动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使得产业呈现出产值高、能耗低的显著特征。
浙江、江苏是最早推动能源“双控”的省份,全社会节能降耗意识强,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双管齐下,工业产品单耗向国际领先水平靠近,其先进节能经验将拉动长三角地区整体节能提效水平。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提效的共同作用下,长三角地区2030年和2060年单位GDP能耗将降低至2020年的70%和25%左右。
长三角地区能源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有望出现在“十五五”中期,峰值约为19亿吨。分省来看,江苏排放量最大,峰值在7亿-8亿吨;浙江和安徽次之,峰值在4亿-5亿吨;上海峰值在2亿吨以上。
分部门来看,近期电力部门和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两大主要来源,远期交通部门成为主要来源。电力部门2020年排放约8亿吨二氧化碳,占比达40%以上,近期因电能替代而承接了其他部门的碳转移,碳排放量保持较高水平,远期由于清洁能源开发和火电加装CCUS,碳排放量大幅下降。工业部门2020年排放约6亿吨二氧化碳,占比超过40%,因电气化水平和能效持续提高而快速下降,远期加之工业CCUS技术突破,碳排放量明显下降。建筑部门因电气化程度较高,碳排放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交通部门由于航运和航空清洁燃料和电能替代过程长、难度大,碳排放占比持续提升,2060年达到50%以上。(汤芳 张宁 薛美美 作者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需求结构持续向清洁低碳方向调整,电力、氢能等二次能源生产量逐渐提高,终端部门用能需求减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汤芳张宁薛美美作者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国际能源署电力报告指出,在2022年上半年,许多国家的电力市场继续经历价格暴涨,特别是在欧洲,反映了化石燃料供应和经济前景的深刻不确定性。本月更新的《国际能源署电力市场报告》提出了到2023年全球电力需求、供应和排放的最新预测。鉴于俄乌冲突,报告还特别关注了欧洲的情况,讨论最近的发展和未
“碳中和的核心要义是有序退出化石能源,碳中和进程等于化石能源退出的进程,也就是去煤减油降气,急不得也等不得。”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在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学术论坛上说。今年上半年,国际能源
核心提示◆在全球能源供应短缺、化石燃料价格高企、对抗气候变化面临挑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核电获得绝佳发展机会。连续数年的去核之后,近期多个国家核电产业出现回暖迹象。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显示,与过去几年相比,2021年全球新增核电项目数量已明显上升。在建核反应堆总计52座,装机规模达到54吉瓦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欧盟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政策持续完善和强化,能源结构调整与碳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激进的能源转型过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电力价格持续上涨、传统能源行业工人失业等,引发了部分民众和学者对能源转型公平性的质疑。近一年来,能源转型的不利影响发展为能源供应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欧盟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政策持续完善和强化,能源结构调整与碳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激进的能源转型过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电力价格持续上涨、传统能源行业工人失业等,引发了部分民众和学者对能源转型公平性的质疑。近一年来,能源转型的不利影响发展为能源供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27日,成都制造“1+7”政策体系(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出,进一步提高电力、燃气、通讯保障水平,加快对有条件企业实施“一户一表”直供,降低用能成本。引导企业用好分时电价政策,落实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电池、电解水制氢、光伏等绿色高载能企业和
7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定点帮扶和能源行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展,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党组
7月28日,上海电力与金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力求打造先进示范。金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泽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益洋对公司党委书记、主要负责人林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陈文灏一行表示欢迎。在李泽龙与林华见证下,王益洋和陈文灏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7月2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出席仪式并见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海波,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凌文,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彭勇参加仪式。凌文、彭勇分别代
据MRCHUB网站8月3日莫斯科报道,企业产品合作伙伴和西方石油公司(Ox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计划打造一个二氧化碳封存和运输系统,向得克萨斯海湾沿岸的排放企业出售碳管理服务。他们计划将管道公司的运输网络与石油生产商西方石油公司(Oxy)正在开发的碳封存枢纽相结合,Oxy正在拓展碳管理业务。
“碳中和的核心要义是有序退出化石能源,碳中和进程等于化石能源退出的进程,也就是去煤减油降气,急不得也等不得。”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在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学术论坛上说。今年上半年,国际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8月3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发布《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在中国焦化行业碳排放现状提出,炼焦工业已成为我国目前煤炭转化技术成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碳排放量较低、耗水较少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产业,是实现固碳循环的有效方式。目前全国焦化二氧
近日,青海西宁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碳排放技术第三方核查机构对西宁市纳入碳市场履约的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开展2021年度碳排放数据质量核查。核查组通过现场访问、查阅资料、核算数据等环节,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报告、质量控制计划、用电发电记录、入厂煤地磅、入炉煤皮带秤校准记录、制样室、化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仍在加剧,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而备受关注,精确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为评估碳收支提供科学基础,服务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中科院植物所许振柱研究组收集整理568篇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运用数字化软件WEBPLOTDIGITIZER进行数据提取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火力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夯实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7月28日下午,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西宁市、海北州、海西州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黄河西宁热电
近日,香港最大船东之一华光,联合法国BV船级社以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碳捕集装置在运营船舶的应用研究“合作协议,三方将通过此项研究来应对现有船舶运行碳排放指标挑战。碳捕集装置(CarbonCaptureStorage)主要由吸收塔、分离塔、压缩干燥、液化制冷及储存设备
前言在聚焦碳交易(上)篇中,我们已对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运行体系、运行机制及现状进行了介绍,本篇将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情况进行阐述。01碳排放权交易概况1.碳排放权交易逻辑如聚焦碳交易(上)篇所述,政府主管部门会向纳入地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
前言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线启动交易,
7月25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碳排放权交易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据了解,今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预计下半年开业运营。海碳中心是海南自贸港重点推动的“6+3”交易场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26日,清远市政府印发《清远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设定的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综合应用,“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300万千瓦以上、风电60万千瓦以上
截至6月底,广东电网所辖区域内已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电能替代是指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用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新电气化”,积极推广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电能替代,预计2022年将完成电能替
一直以来,“大美新疆”指的是壮丽的山河、旖旎的风光;如今,新疆的美又增添了一份“绿色”担当。放眼广袤无垠的边疆大漠,经常可以看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一片片蓝色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和清风不断转化为涓涓电能,流向千家万户。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
四川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该省电能替代项目用电价格通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形成,具体由交易电价、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电能替代项目如何作为交易品种进行市场化交易?其对终端用能低碳转型
四川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该省电能替代项目用电价格通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形成,具体由交易电价、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电能替代项目如何作为交易品种进行市场化交易?其对终端用能低碳转型
四川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该省电能替代项目用电价格通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形成,具体由交易电价、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电能替代项目如何作为交易品种进行市场化交易?其对终端用能低碳转型
四川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该省电能替代项目用电价格通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形成,具体由交易电价、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电能替代项目如何作为交易品种进行市场化交易?其对终端用能低碳转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进一步重申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交易电价按照省内电力市场交易相关政策规定确定,输配电价按单一制输配电价0.105元/千瓦时执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国家相关规定征收,辅助服务市场建立前辅助服务费用按有关部门现行规定执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四川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省电能替代项目用电价格通过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形成,用电价格由交易电价、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其中交易电价按照省内电力市场交易相关政策规定确定,输配电价按单一制输配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