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坚持战略引领,明确发展方向,在建设现代“双一流”中充分凝心聚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2018年宁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题写了“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贺匾。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期间,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是能源行业特别是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总遵循、总原则、总纲领,是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指引着国网宁夏电力事业阔步前进。
国网宁夏电力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重要论述和国有企业、能源电力行业改革发展重要指示批示,坚决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明确了当前和“十四五”时期国网宁夏电力发展总的思路和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要求,贯彻落实“一体四翼”发展布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面向“双碳”部署,加快“双新”构建,打造宁夏“双样板”,即打造宁夏新能源高质量就地消纳的样板和宁夏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样板。聚焦高质量发展,激活全要素发力,推动公司“双创新”,即推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体的管理创新和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建设现代“双一流”,即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共享、坚强送端的现代一流电网,建设高效运营、规范管理、卓越服务、作风优良的现代一流公司。
新发展目标明确了国网宁夏电力发展定位、体现了发展角色、描绘了发展蓝图,清晰回答了坚持什么原则、瞄准什么方向、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构筑了国网宁夏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建设现代“双一流”发展目标确定以来,国网宁夏电力聚精会神谋发展、积极推动抓落实,整体呈现人心齐、状态佳、干劲足的良好局面。建设现代一流电网开启了新局面。“宁电入湘”工程实现了“弯道超车”,宁夏750千伏“品字形”骨干网架初具规模。“西电东送”10周年累计突破5000亿千瓦时。建设现代一流公司迈上了新台阶。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以“五个第一”确保前进方向正确,以改革创新提升企业治理效能,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干部员工勇于担当、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现,“硬实力”和“软实力”齐头并进、稳步提升。
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建设现代“双一流”发展目标,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宁夏期望、符合企业实际。国网宁夏电力干部员工充分认识到建设现代“双一流”发展目标厚植的优势,增强信心决心、持之以恒推进。“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树牢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深化对建设现代“双一流”发展目标的认识:建设现代“双一流”,就是要推动“两个发展”,即宁夏电网发展和国网宁夏电力发展;最终要做好“两个服务”,即服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和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没有现代“双一流”的建设,“两个发展”就会失去努力方向;没有现代“双一流”的建设,“两个服务”就会失去实践支撑。
赋能“六大工程”,建设现代一流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中展现央企担当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支持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宁夏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21年底,宁夏风光电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45.7%,居全国第三位,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5%,居西北前列,清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支撑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各类能源转换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建设好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牛鼻子”。国网宁夏电力作为能源骨干企业,面向“双碳”部署,加快“双新”构建,赋能“六大工程”,打造宁夏“双样板”,努力建设现代一流电网,发挥大电网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保障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入网和电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电力先行官”作用,努力成为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高水平建设的“助推器”、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器”、筑牢能源安全保障的“稳定器”,当好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引领者,建设全国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推动者,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践行者。
赋能电力外送攻坚工程。加快推进第三条直流外送通道——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宁电入湘”工程作为国内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输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十四五”新开工建设的9条跨区直流工程之一。2022年6月,“宁电入湘”工程完成核准,进入建设阶段,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的“三交九直”输电工程中前期工作最快、开工条件最好的项目。工程投运后,宁夏电网外送能力将在已建的两条直流外送通道基础上提升至2200万千瓦,年均外送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不仅可满足宁夏新能源的内供和外送消纳需求,促进自治区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将带动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预计拉动投资超过3000亿元,全力助推宁夏自治区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赋能骨干网架构建工程。持续优化“十四五”电网规划,加快构建覆盖全境、结构坚强、布局合理的宁夏750千伏“品字型”骨干网架,形成“四分区”供电格局,为大规模新能源集中接入、新增直流稳定外送、区内负荷可靠供电提供坚强支撑,为降低短路电流、确保大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证。当前,750千伏妙岭输变电工程、330千伏江汉输变电工程等一批事关能源转型、电力保供的重点工程相继投运。
赋能系统调节提升工程。加强源网荷储统筹规划,推动电网和常规电源、新能源、调峰电源、可调节负荷资源协调发展,加快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建设,综合利用各种调节手段,满足新能源并网消纳需求,实现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50%的目标。
赋能现代配网建设工程。按照“三融三化三落实”思路,全面推进现代化配电网建设,推动配电网管理由“以设备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由“生产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开展以可靠性管理为核心的定制化、差异化运维检修,提高运检水平,全面加快结构简洁有序、设备先进适用、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一流配电网建设进程。计划到“十四五”末,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高速发展,实现配电网结构、设备、技术、管理、服务5个提升,不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赋能智能调控升级工程。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运行控制体系,构建适应能源低碳转型的清洁消纳体系,构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市场运行体系。“十四五”期间,宁夏电网电源侧将循序渐进向高比例新能源的电源结构演变,电网侧将实现从“大电网为主”向“大电网、分布式、微电网多种电网发展形态并举”的方向转变,负荷侧将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运行模式转变,储能侧将汇集各类储能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并不断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
赋能设备精益运维工程。深化实践、不断丰富“两制两军事”“三高两化”等宁夏特色,加快建设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和现代智慧供应链运营体系。“十四五”期间,国网宁夏电力将针对“双高”“双峰”形势,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管理体系,夯实大电网立体安全防线;建成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应急处突能力稳步提升,提高电网防灾救灾能力。
聚力“六大行动”,建设现代一流企业,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中彰显表率形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给出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明确思路,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标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为主线,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因企施策,对照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找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明显进步。
国网宁夏电力将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深刻内涵,聚焦高质量发展,激活全要素发力,聚力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公司“双创新”,努力建设现代一流公司,使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创造经济效益的源泉充分涌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聚力现代企业建立行动。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规范“三会一层”运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运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组织架构,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建成制度完备、职责明确、机制完善、流程清晰、体系健全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电力市场改革,促请政府出台储能运营辅助服务规则。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公司各级经理层完成聘任制、契约化管理。
聚力卓越服务升级行动。切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创优营商环境,创新服务载体,创造服务价值,提升“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巩固“三零”“三省”服务模式,深化“阳光业扩”,2021年累计7.16万户低压客户实现办电“零投资”,高压客户办电成本降低3.93亿元。围绕宁夏自治区产业布局,构建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办电服务新模式,确保自治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早接快送。
聚力队伍素质提升行动。要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强化“三高四优五过硬”的公司特色,以畅通道、优结构、提质量、强激励为重点,实施高端人才引领、电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举“三大工程”,打造领导职务、职员职级、专家人才“三条通道”,优化完善人才“选、育、用、留”一体化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为企业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聚力改革创新驱动行动。持续强化改革攻坚,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生态、打通创新链条,持续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和内部管理提升,深化“战略+运营”管控模式优化、“放管服”及“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三年专项行动”,加强创新项目全过程管控。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开展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大电网安全控制、能源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科技攻关。
聚力数字转型赋能行动。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数字技术、数据资源和数字生态为核心要素,增强电网、员工、客户信息互联互通和智能互动能力,推进电网生产、企业经营、客户服务等全业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电网升级,加速业务优化,驱动电网智慧共享。强化企业中台建设与应用,加大终端融合,服务工作需要,提升基层数字化“获得感”。完善数字化管理标准,提升数据服务支撑能力,让数据资源成为公司治理关键要素,有效支撑公司现代化治理。
聚力公司形象再塑行动。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实干谋发展、以担当塑形象。2021年,国网宁夏电力内供和外送齐头并进再创新高,自治区内售电量增幅位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前列,外送电量连续6年实现百亿级增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外送消纳电量占新能源上网电量比例超40%,打造宁夏“双样板”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期间,国网宁夏电力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双一流”,深入推进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全面服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和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电网力量。
(转自《中国电业与能源》杂志,作者: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衣立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防汛沙袋、防汛挡板无损坏,设备运行正常。”7月3日,国网大城县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对35千伏南赵扶变电站进行防汛特巡,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7月初以来,大城县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地方气象台多次发布气象风险预警,国网大城县供电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电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该会议有华电、三峡等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参加。针对今年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已有华电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召开会议或督导检查
6月26日,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每年可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的360亿千瓦时“绿电”打捆送至京津冀地区。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
2025年7月2日13时18分,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项目3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圆满成功!温州电厂二期项目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支撑性煤电工程、省“千项万亿”工程、“绿保稳”工程,承载着保障电力供应、促进绿色转型的双重使命。3号机组是华润电力首台投产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高效二次再热燃煤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以“绿色电力直供+市场交易+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将深度重塑能源流通路径与用能模式。绿电直连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中国能建电子采购平台发布《海洋工程公司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工程中标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人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据悉,海洋工程公司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工程采购范围为:20台(7台9MW及13台12MW机型)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3日消息,7月2日12时08分,内地向澳门供电负荷创下历史新高,达103.9万千瓦,较历史最高负荷增长0.19%。截至2025年6月30日,内地向澳门累计供电量超过785亿千瓦时。为有效应对澳门持续攀升的电力需求,广东电网公司不断优化对澳供电网架结构,今年4月30日完成珠海220千伏琴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河北省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节约用电倡议书,其中提到,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网上国网”“e起节电”活动,根据家庭用电情况合理选择峰谷电价,在用电高峰时段错避峰使用大功率电器,电动汽车利用夜间低谷充电,降低高峰负荷,提高全社会运行效率。详情如下: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安徽五河县发展绿色能源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提到加速风光储一体化建设。系统摸排县域能源资源与电网消纳能力,创新发展“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建成年充放电2亿千瓦时的林洋电化学储能项目,按期并网林洋储能二期40.5MW项目,完成远景100MW风电项目选址、现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6月30日,安徽阜阳临泉县陈集35kV输变电工程核前公示。项目名称:安徽阜阳临泉县陈集35kV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11-341200-04-01-973855。项目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临泉县供电公司。项目建设地点:阜阳市临泉县。建设规模:本工程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两台主变容量2*10MWA;新建35千伏线路2
6月30日,浙江温州乐清朴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增强网架结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建设温州乐清朴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为2205-330382-04-01-349
7月1日,湖南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核准获批。1、为了满足益阳地区的负荷发展需求,提高供电能力,同意建设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编码:2505-430000-04-01-555213),项目单位为桃江县广竹新能源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为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3、主要建
6月30日,江西吉安澄江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泰和县电网供电可靠性,根据《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6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江西省2017年本)的通知》(赣府发〔2017〕7号)、《江西省能源局关于做好核
6月30日,江西吉安吉水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吉水县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提高吉水县供电可靠性,根据《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6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江西省2017年本)的通知》(赣府发〔2017〕7号)及《江西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6月29日,宁夏塞上330千伏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中卫云基地新增负荷供电需求,提高地区供电可靠性,同意建设宁夏塞上330千伏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项目代码:2506-640502-60-01-510827)。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经营。二、项目建设内容:1.扩建塞上330
6月26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推进会,深入学习《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王绍武肯定了公司在实现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第一个五年
6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修订印发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申请表等格式文本的通知(国能综通资质〔2025〕101号)。为做好制度衔接,根据《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第30号令)等有关规定,国家能源局对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申请表、告知承诺书
2025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标志着该工程由可研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为全国电力互联互通按下“启动键”。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等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线路途经西
近日,由国网宁夏经研院牵头的国家电网企业标准“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该标准由国网经研院及国网河南电力、国网福建电力等多家网省公司配网专家参与,启动会上就如何量化分析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现状、制定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支撑“十五五
5月16日,2025年“5.31、6.30”拟并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服务工作会在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调控中心组织、国网宁夏电科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2025年“5.31、6.30”拟并网的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各供电公司、电科院、信通公司、公司调控中心各专业处室等多家单位相关负责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针对“5.3
近日,在宁夏750千伏甘塘变电站建设现场,一架搭载超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在运维专业员工的操控下起飞,对站内高30米的330千伏钢构架展开全方位扫描。无人机扫描完毕后,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将验收结果自动归档至设备数字孪生系统,形成“一设备一档案”的动态数据库。这些数据可对设备开展全生命周期追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贯通。国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称“宁电入湘”工程)于2023年6月11日开工建设,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预计预计2025年6月送电。据了解,“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
3月19日,宁夏750千伏北地变电站新建330千伏乾地Ⅰ线投运,可提升宁夏电网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优化宁东区域能源结构。近年来,宁夏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位于灵武市的宝乾变电站为依托当地200万千瓦光伏复合电站项目的新建变电站,通过乾地Ⅰ线接
3月16日清晨,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在宁夏红寺堡大河乡集合,对750千伏黄妙Ⅰ线开展综合检修。750千伏黄妙Ⅰ线、州妙Ⅱ线是750千伏妙岭变电站的出线,分别连接着750千伏黄河变电站和±800千伏灵州换流站,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此前,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运维人员利用无人机巡
3月17日,国网宁夏吴忠供电公司开展西郊110千伏变电站组合电器X光诊断工作,对组合电器进行“把脉问诊”。面对检测电力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该公司构建“多维立体检测体系”,将X射线检测技术与红外测温、高频局放检测等先进手段深度融合。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实时成像的无损检测
3月3日,国网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在大武口地区成功构建全域配电网数字联络图系统,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全景可视化。该创新成果使负荷转供方案审核效率提升85%,为宁夏地区配电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面对传统配网调度需人工比对多张单线图、耗时长达10分钟且易出错的行业痛点,该公司历时45天完成
近日,国网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通过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仅用半天时间便完成了全市2600余台配电终端蓄电池的远程遥控活化工作,大幅提升了电网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响应效率,为春季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配电终端蓄电池是支撑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功能的核心部件。当线路突发停电时,蓄电池可为
北极星输配电网日前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由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十五五”配电网规划集中工作启动会于近日举行。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有序推进规划基础资料收集、现状分析诊断,进行配网规划人员集中培训。该院开展了宁夏配电网“十四五”滚动及“十五五”规划研究,形成1份总报告
2月11日,国网宁夏信通公司打造IT健康管理“在线医院——扁鹊”,以现有的微应用作为检查工具,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真实还原现场情况,支撑专家实现健康问题的分析研判,提高系统健康度,结合业务系统运营需求,提升运维能力。据悉,现有云分析工具较为缺乏,需要以人工服务方式先行、云平台的健康管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