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家电投风电产业创新中心 陈玮
文字发言如下:
一、发展背景
在过去十多年中,随着风能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激光测风雷达的技术进步,激光测风雷达在风能领域得到了行业专家的普遍认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在陆地和海上风电场都有大量的应用案例。在过去,风电行业主要依赖传统的测风塔进行风速测量和风资源的评估,现在激光测风雷达不仅被行业普遍接受,而且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测风技术和手段。其在海上风电领域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测风、海上风电施工气象监测、海上风电风功率预测等方面。
在“3060”国家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逐步向深远海发展。随着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已成必然趋势。由于传统海上测风塔在深远海区域面临建设难度大、造价高等问题,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已逐步成为支撑海上风电建设和运维的关键基础装备。
在此之前,激光测风雷达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气象监测、航空气象和风场监测等。在风能领域,激光测风雷达在陆上风资源测量、功率曲线测试、风机前馈控制、尾流分析上已有成熟应用。海上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发展起步晚,但产业化发展快。相较于传统海上测风塔,主要具有两个优势:
第一,激光测风雷达可以准确测量整个叶轮高度的风速。以前,海上风电机组轮毂的高度通常在80米左右,而现在轮毂高度已经超过120米,叶轮直径也不断增加。海上测风塔测量高度层固定,难以等距覆盖叶轮扫掠范围。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能够任意设置测量高度,测量数据可以用于叶轮等效风速计算,大幅提高海上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
第二,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易于维护,能够保证测风周期内的准确性。海上测风塔由于可达性较差,在常年测风周期内其搭载的风速、风向等传感器难以定期维护和标定,导致误差不断增大。而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可以通过远程调试或现场维护标定使其准确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第三,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相较海上测风塔,避免了建造、安装及拆除过程中的复杂工序。海上测风塔不仅建造成本高昂,拆除后对海洋环境也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当前一座120米高度的海上测风塔造价约在1500万元左右,使用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不仅价格便宜,还可以在不同项目重复利用,有效降低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成本。
二、技术概述
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主要由浮标平台和其搭载的激光测风雷达构成。激光测风雷达是风场测量的关键核心设备,浮标用于保证激光测风雷达在海上的安全稳定运行。深远海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项:一是能够准确测量风场信息激光测风雷达探测技术;二是能克服海浪影响准确获取实际风速和风向信息姿态和位移补偿算法;三是支持激光测风雷达在海上环境安全稳定运行的浮标平台。
(一)激光测风雷达探测技术
在保证探测精度方面,市面上主流的激光测风雷达均采用多普勒相干探测技术,即用激光雷达发射激光束到空气中,运动的气溶胶颗粒会使反射波发生多普勒频移现象,再通过激光雷达对反射波进行处理,就可以解析出其中所含的风速与风向信息。激光相干多普勒测风技术是目前精细风场测量的最佳技术途径,目前应用相干探测原理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主要分为两种探测模式:连续波相干探测和脉冲相干探测。
其中脉冲雷达发射的波形为矩形脉冲,按一定的或交错的重复周期工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雷达信号形式。常规脉冲雷达发射周期性的高频脉冲,通过间歇式发射脉冲周期信号,并且在发射的间隙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
而连续波雷达发射连续的正弦波,并且发射的同时可以接收发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即收发可以同时进行。
现阶段脉冲相干测风激光雷达虽有着50m至10km较为宽广的测量区间的优势,但由于所发射的脉冲激光有着能量高、窄线宽等特点,近场测量数据会有非常强的噪声干扰,以致较低的信噪比致使数据无法使用,因此脉冲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存在着近场风场的测量盲区。同时脉冲式激光雷达测量时间极短,信噪比很低,需要数百或者数千次测量累积才能实现足够的信噪比,难以用于姿态不断变化的漂浮式平台。
连续相干探测与脉冲相干探测几乎同时起步和发展。虽然连续波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发出的连续激光瞬时强度不及脉冲光,且需要聚焦在测量点处,探测距离短,但优势在于无近距离的探测盲区,因此多适用于近场风场探测。
另外,由于连续波相干测风技术利用望远镜调焦机构实现不同距离探测,这种技术体制下,极大地减小了由于激光自身频率展宽对风速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风速测量,同时该体制的数据采集模式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的多次测量,更适用于姿态低频变化的漂浮式平台。
(二)姿态和位移补偿算法
海上风能资源测量准确测量的关键是要保证激光雷达在风场测量时的精确度。由于激光测风雷达在海上随浮标平台运动,激光径向测量位置的偏差、系统本身的运动速度等因素都会在观测到的原始数据中引入误差。为避免激光测风雷达运动引起观测数据的误差,目前国内外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均采用实时姿态与速度补偿算法对观测误差进行实时校正。利用搭载的GNSS和高精度惯导获得实时浮标姿态信息,如浮标位置、移动速度和姿态角等信息,结合激光雷达伺服系统记录的浮标坐标系下的光束扫描俯仰角和方位角,经过坐标系变换矩阵分析,剔除浮标运动引起的径向分量,从而得到真实的径向风速。校正后的径向风速通过风场反演方法,如DBS风场反演方法、VAD风场拟合方法等得到真实的大气风场。
(三)浮标平台
浮标平台是构成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的主要部件,直径从3米到10米不等,一般直径4米以上的大中型浮标还会搭载潮位仪、海流、海浪传感器的多种海洋传感器,用于进行海洋环境观测。浮标平台为激光测风雷达提供了供电、通信、监控等基本功能。其中供电系统一般由光伏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燃料电池等组成,满足激光测风雷达长时间海上运行要求。通信系统方面,由于我国深远海地区一般无移动通讯网络信号覆盖,国内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数据通讯一般采用天通卫星或北斗短报文完成数据回传,受民用卫星通讯带宽限制,目前或内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还无法实现数据实时回传。
三、应用情况
2008年,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苏格兰政府、碳信托(Carbon Trust)公司及9家海上风电开发商设立了海上风电促进(Offshore Wind Accelerator)项目,简称OWA,该项目致力于在2015年降低10 %的海上风电开发成本,在OWA推动下,欧洲及美国的多个企业及单位开始在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领域的研究,国内的牧镭激光、镭测创芯等在激光探测领域起步较早的公司也开始了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的产品研发。
(一)技术体制
在探测技术体制上,当前市场上较成熟的产品如法国LEOSPHERE WindCube V3、牧雷激光Molas B300M、镭测创芯WindMast 350-M、青岛华航WindPrint V300K等产品均采用脉冲相干探测技术体制,技术较为成熟。英国ZXLidar是唯一将连续波多普勒相干探测技术体制产业化的公司,ZXLidar公司在其ZX300型地基式激光测风雷达的基础上改进出ZX300M用于海上测风。
国内对于连续波激光应用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上也有着持续的关注,但是研究起步较晚,仍处在系统仿真优化和样机性能测试阶段,尚无成熟的连续相干激光雷达产品供应市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7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7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均在连续相干激光探测技术上有所突破。
(二)商业路径
当前国内外市场上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主要有两种商业路径:
第一条路线是由测风应用的需求方,如海洋环境研究机构或海洋环境监测服务供应商开发浮标平台系统,搭载成熟的激光测风雷达产品,共同构成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系统,如荷兰FRGRO、德国Fraunhofer研制的浮标系统搭载了ZXLidar公司的ZX300M,国内憬知梦蓝公司搭载了牧镭激光的B300M。
第二条路线是由激光测风雷达厂商研发用于海上测风的激光测风雷达产品,通过定制浮标平台开发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系统,如青岛华航的WindPrint V300K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牧镭激光的B300M等。
目前,国内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厂商主要提供设备销售和租赁两种方式,经我们调研,目前含设备部署和运维服务的整套设备销售价格一般在400-700万元不等,含设备部署和运维的整套设备租赁价格一般在每年300-600万元左右。
(三)应用情况
首台用于海上风电测风的漂浮式激光雷达产品在2007年投入商业化应用后便开始在欧洲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开始逐步在我国海上风电投入应用。早期我国相关产业链不完善,技术水平较国外有一定差距,因此主要以进口设备为主,价格在八九百万左右。但国产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在近年来已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有长足的发展。
目前,国家电投、中广核等国内海上风电投资运营企业在江苏、福建、广州等海上风电项目中大量采用了国产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作为项目主要测风设备,国产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的可靠性、稳定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四)部署流程
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从码头组装到完成部署周期一般在一至两周以内。在天气和海况良好的条件下,100公里内部署投放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天一夜。其中5米直径以下浮标一般由货船运输至预定观测点位,由吊臂将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投放下水;5米直径以上的大型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由拖船拖曳至预定点位。
(五)技术标准现状
在行业标准上,OWA于2013年发布了《漂浮式激光测风了雷达路线图》,规定了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投入商业应用三个测试阶段应达到的标准。该标准目前已被世界上大部分激光测风雷达厂商作为行业标准框架,当前已有多个产品通过第二阶段准商业认证,但尚无进入第三阶段商业认证的产品。IEC将在2023年初发布IEC 61400-50-4《漂浮式激光雷达测风标准》。
我国因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发展较晚,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脱节,目前海上风能资源测量标准仅规定了海上测风塔的测量技术标准,尚没有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相关标准。
四、发展趋势
我国海上风电在平价时代必将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海上风电投资和运行企业基于投资成本、建设周期、施工作业安全性、海洋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将逐步采用更先进的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代替传统海上测风塔。这不仅降低了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前期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还提高了风资源评估准确性,增加了项目投资信心。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成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沿海五大海上风电地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沿海省份除福建、辽宁、河北三省外,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广西以及海南均已发布了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和装机容量目标。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5GW以上,漂浮式激光测风雷达产品的应用空间十分广阔。
目前,国家电投风电产业创新中心也在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联合开展应用于海上风场测风的漂浮式连续波激光测风雷达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并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努力推进国内漂浮式动激光测风雷达在海上风电的规范应用。
谢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6日,2025年甘肃省与中央企业融合发展恳谈会(以下简称“恳谈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强调,甘肃将与广大央企一道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
7月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来访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民一行。杨昆对王绍民一行到访中电联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中电联基本情况,以及在电力规划、电力科技、可靠性、标准化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长期以来对中电联各
近日,中国大唐、国家电投、华润电力三家电力央企分别成立新能源公司,注资金额均破亿元,具体来看:国家电投6月6日,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
江西公司新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现有职工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4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4人。近年来,该部门聚焦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保供重任,积极创新攻坚,在等级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著4篇,2024年实现机组“零非停”,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7月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在兰州拜会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就深化战略合作深入交流。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省政府秘书长张伟文;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参
近两年,中国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贵州、广西、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份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地方能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者比比皆是,虽然电力装机总量仍不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五大央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投资建设运营300兆瓦光伏发电和配套储能项目,在新能源领域政策、技术、资金、运营能力等方面加强优势互补、创新合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6月26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出席会议并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表重要讲话,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大会。张传卫在发言中指出,明阳傍海而生、向海而兴,三十多年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有幸成为广东建设海洋强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6月20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作为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受邀出席大会,与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关键议题。数据显示,全球近80%的海上风能资源分布于水深超过60米的深远海域,中国近海水深5-50米
[华能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固定与漂浮式海上风电模型与算法构建及平台开发服务打捆招标]中标结果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4-1-419)一、中标人信息标段(包):HNZB2025-04-1-419-01华能西安热工院生产项目固定与漂浮式海上风电模型与算法构建及平台开发服务打捆招标标段包1中标人:北京斯莱克顿技术有限
6月7日,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台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完成第三季度养殖示范投苗。此次成功投苗标志着“明渔一号”将再启新征程,开展高附加值鱼种探索,搭建高端品牌营销产业链,为“绿色能源+蓝色粮仓”创新模式进一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实践样本示范。作为全球风渔融合
近日,海风公司在其埃洛尼斯弗洛坦特斯杜杜利恩(EFGL)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迎来重大突破,在诺维尔港成功组装了第一台风电机组,这一成果标志着EFGL项目实现了关键里程碑。该项目由海洋风与BanquedesTerritoires携手推进,旨在加速地中海浮动海上风能的开发进程。此次组装的是一台10MW的维斯塔斯风电机
丹麦哥本哈根能源公司(CE)与菲律宾PetroGreen能源公司(PGEC)合资公司Buhawind能源公司开发的2GW海上风电项目NorthernLuzon再次取得重要进展。5月29日,Buhawind在北吕宋开发的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NorthernLuzon获得菲律宾环境和自然资源部(DENR)授予的开发前环境合规证书(ECC)。PGEC公司表示,该证书
近期,山东、广东、内蒙古相继发布省级“136号文”配套细则,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但相较陆上风电起步略晚、且已经在上一轮的国补退出中快速降本的海上风电产业,在造价、成本分摊、供应链韧性、消纳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难题,亟待优化。电价不确定下,地方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震撼下线。这台机组不仅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最长,且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来捷报,经过1个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福建,这片海域辽阔的东南沿海省份,坐拥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资源,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其年均风速超9.5m/s,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逾4000小时,澎湃的海风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吸引着全球目光。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至今,福建已有11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新动态,总装
6月20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金风科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00600.5万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