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综合市场正文

正确认识当前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平衡问题

2022-08-22 16:59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响应新能源+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经历了几年相对宽松的电力供需环境之后,从2019年冬季高峰开始,我国电力供应再次出现较为紧张的形势。而2021、2022连续两年在夏、冬高峰均出现电力供应偏紧的现象,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较为严峻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这在过去十多年里也是不多见的,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当前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起步时期,正确认识当前电力供需紧平衡,科学稳妥地推动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分重要。

电力供需出现紧平衡的主要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多数时间里,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处于偏紧的状态。其中两次严重紧缺的时期,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一次是进入21世纪初的前10年。这两个时期的电力供应紧张,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源严重不足,跟不上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速度,电力和电量双缺;二是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导致电网结构薄弱、输电系统安全稳定性差、设备质量不高、配网结构薄弱,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均不满足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大幅度改善。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先进、规模最庞大、需求最旺盛、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较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较高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先进电力系统。在这样的形势下再次出现电力供应的紧平衡,从发生原因和表现特征分析,和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情况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

一是本轮供需紧平衡主要表现为高峰时段电力偏紧。单从装机容量和电力负荷看,供应是充足的,但在实际运行中,高峰时段电力难以做到瞬时平衡。全国23.8亿千瓦发电装机中,能够调度并保障稳定出力的火电和核电装机容量不超过13.6亿千瓦,水电出力受气候、来水及水库调节特性等因素影响,风光等新能源因其特性无法可靠稳定参与电力平衡。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可调度电力只能满足13亿千瓦左右的高峰负荷需求。因此,尽管从全年看电量是充足的,但在高峰时段电力是存在不足的,需要采取必要的错峰用电措施,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实时电力平衡。

二是风光等新能源成为电力实时平衡的一个重要挑战。风光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其出力往往与负荷曲线波动的趋势相背离,即在负荷高峰时出力低,在负荷低谷时出力高。系统需要备用大量常规的火电机组为其调峰,以对冲其波动带来的不平衡。随着这类电源在系统中比例越来越大,需要为其备用的调峰机组容量也越来越大,保持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当出现极端情况,如极端天气带来风机、光伏出力极低甚至为零的情况下,可能因为备用机组容量不足导致系统供需失衡,而不得不为保障系统安全限制负荷用电。

三是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产业链上游等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电力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煤电以接近五成的装机容量,供应约六成的发电量,担负系统超过七成的调峰任务,煤电依旧是我国的主要电源,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压舱石”,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电煤保障情况对电力供需平衡影响很大。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上半年开始,上游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煤电度电成本大幅度增加。增加的成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给煤电企业正常经营带来极大的压力,进而影响到煤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在严重的情况下煤电机组发不起电,有装机、无出力,也会给电力供需平衡带来极大的影响。

四是产业链下游需求侧及时响应可以为电力供需平衡作出更大的贡献。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省份电力负荷超过最高负荷的95%,全年总持续时间一般在几十个小时左右。除个别省份外,电力负荷超过最高负荷的90%,全年总持续时间最多也只有300多个小时。随着用电结构的变化,电力负荷峰谷差越来越大。因此,进一步激发用户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加大需求侧响应力度,在改善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各方面,都是很有益处的。

五是局部地区配网结构薄弱,不能满足高峰时期用电需求的情况依然存在。在老旧城区、偏远地区和发展过快超出规划预期的地方表现较为突出。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禀赋不佳,特别是高质量的能源资源不丰,人均拥有能源资源储量低,能源资源总量不高。但是我国能源需求总量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加之地区不平衡问题突出,总量平衡和区域平衡波动起伏,紧张与缓和交替出现。同时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途中可能出现反复波动。总体判断,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电力供应紧平衡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一个特征。

以电力供需紧平衡为契机,助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

我国能源电力转型任务尤其艰巨,必将经历一个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千方百计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将是首要和根本的任务。紧平衡的电力供需状态,将促使我们更加注重寻找新的替代性一次能源,更加注重能源电力开发和利用的效率,更加注重能源电力和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更加注重能源电力和国民经济的均衡有序发展。

第一,珍惜并利用好化石能源资源。当前风电、太阳能和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样,已经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较长时期内无法替代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资源是目前已知能源中能量密度高、开发利用技术成熟、相对经济,并已经在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段时间内不可脱离的能源资源。在没有获得可靠替代能源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并尽可能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坚决防止“碳冲锋”“运动式”减碳,才是科学理性的选择。

第二,大力开发其他能源资源。为确保能源结构多元、供应稳定充足,还需积极开拓其他类型的能源。例如,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扩展核能规模和利用方式。要积极发展海洋能源,除充分开发利用近海风能和太阳能外,还要加强远洋及大洋深处所蕴藏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可能成为我国能源领域在国际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方向之一。

第三,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单位产值所耗费的能源是欧盟平均水平及美国的2倍多。在能源资源本就稀缺的情况下,应该将更大的力气用在节能降耗方面,积极发展能源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的价值。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能源管理。能源资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做好环境保护,三者要统筹兼顾。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节能降耗的新型技术、二氧化碳等循环利用技术,以及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储能技术等,都要做好统筹,协调推进。同时,能源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能源使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过程和新型能源开发利用过程,都将抬高能源终端消费的价格。因此,全社会应强化能源成本节约意识。政府部门在能源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应充分、全面考虑对合理成本的疏导问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蒋德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需求响应查看更多>新能源+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