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累计超过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
风电装备。重点发展8MW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及13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突破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新型固定支撑结构、主轴承及变流器关键功率模块等。加大基础仿真软件攻关和滑动轴承应用,研究开发风电叶片退役技术路线。
风电装备。加强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及安装。推动12-15MW级超大型海上风电装备应用,推进远海深水区域漂浮式风电装备基础一体化设计、建造施工与应用。
培育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在偏远孤岛等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较高的地区,发展风电+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淡水资源短缺岛屿等地区,培育风电+淡化海水模式。在偏远地区,推广分布式风电+智能微电网。在适宜的海上风电场,推进风电+渔业+旅游模式。鼓励结合沙漠、戈壁、荒漠等场景,围绕重点用电企业,探索风光储一体化装备应用试点。
原文见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加快
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工信部联重装〔2022〕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国资、市场监管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现将《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2年8月24日
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高端智能绿色发展为方向,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应用创新及示范推广为抓手,加快构建支撑能源清洁生产和能源绿色消费的装备供给体系,推动电力装备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
(二)主要目标
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累计超过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
二、重点任务
(一)装备体系绿色升级行动
统筹发输配用电装备供给结构调整,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提升输变电装备消纳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配电装备升级换代、提高用电设备能效匹配水平,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1.加速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推进煤电装备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快推进燃气轮机研究开发。推进水电机组宽负荷改造,加快可变速抽水蓄能及海上抽水蓄能装备研制应用及高水头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推进风光储一体化装备发展,推动构网型新能源发电装备研究开发。加快生物质能装备以及海洋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装备的研制和应用。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装备。
2.提升输变电装备消纳保障能力。面向电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双高”特性,以及夏、冬季双负荷高峰的需求特点,加快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输电装备。瞄准安全灵活、绿色低碳的输电网技术装备,持续开展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开断容量的发电机断路器及高电压等级真空开关设备的研制,加快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天然酯(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等研发突破。
3.加快推进配电装备升级换代。发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双高”“双随机”(分布式新能源的随机性和可调负载的随机性)特性的保护与控制配电技术装备。依托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加快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速突破综合能源管理和利用、多电源优化互动等技术装备。
4.提高用电设备能效匹配水平。发展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同步磁阻电机、智能电机、超高效异步电机等产品。加强高效节能变压器研制及推广应用。加快推广应用高能效电锅炉、电窑炉等装备,拓展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加快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开展重点用电设备系统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推动完善废旧电机回收利用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电机再制造,促进再制造电机产品应用。
专栏1 电力装备十大领域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方向
推进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氢能、储能、输电、配电及用电等10个领域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发展。
火电装备。开展在役机组及系统高效宽负荷、灵活性、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深度调峰、机组延寿和智慧化等技术研究和应用。重点发展煤电多能耦合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发电、燃气轮机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及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等技术及装备。
水电装备。重点发展水电机组宽负荷改造及智慧化升级、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高水头冲击式机组、可变速抽水蓄能及海水抽水蓄能、潮汐发电站及兆瓦级潮流发电、兆瓦级波浪发电、老旧水电机组增容增效提质改造等技术及装备。
核电装备。重点发展核级铸锻件、关键泵阀、控制系统、核级仪器仪表、钴基焊材等。研究建立核电专用软件验证数据库,支撑软件体系开发与优化升级。加快三代核电标准化、谱系化发展,持续推进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铅铋快堆等四代核电堆型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
风电装备。重点发展8MW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及13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突破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新型固定支撑结构、主轴承及变流器关键功率模块等。加大基础仿真软件攻关和滑动轴承应用,研究开发风电叶片退役技术路线。
太阳能装备。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发高可靠、智能化光伏组件及高电压、高功率、高效散热的逆变器以及智能故障检测、快速定位等关键技术。开发基于5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维技术和智能光伏管理系统。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储能等多能互补集成。研究光伏组件资源化利用实施路径。
氢能装备。加快制氢、氢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加强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攻关。
储能装备。大幅提升电化学储能装备的可靠性,加快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装备的研制,研发储能电站消防安全多级保障技术和装备。研发储能电池及系统的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
输电装备。重点研发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和低频送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开关电弧、设备长期带电可靠性评估等技术。突破换流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套管、智能组件等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开展高端电工钢低损耗变压器、热塑性环保电缆材料、新型低温室效应环保绝缘气体等相关装备研制。
配电装备。加速数字化传感器、电能路由器、潮流控制器、固态断路器等保护与控制核心装备研制与应用。加快数据中心、移动通讯和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的新型配电装备融合应用与高度自治配电系统建设。
用电装备。重点发展2级及以上能效电机、直驱与集成式永磁/磁阻电驱动系统、超高效大转矩机电系统总成、智能电机、微电网与第三代半导体变频供电的高效电机系统及电驱动装备。
(二)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行动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在电力装备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5.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突破一批电力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推动新材料与电力装备的融合创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6.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优先发展的成套装备、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等,以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为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推进各类科技力量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7.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融通发展。做大做强东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电力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推动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发展。鼓励整机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快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发展生态。
(三)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行动
深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快电力装备产品形态、研发手段、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创新变革,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在电力装备领域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和示范园区。
8.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研究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装备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电力装备制造、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应用。推动建设电力装备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标杆。
9.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凝练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打造智能网联装备,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实时优化能力,加强工业软件模拟仿真与数据分析能力。
10.加速服务型制造转型。加快电力装备网络化服务化发展,在风电、水电等领域推广远程运维服务,在核电领域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低压电器、高效电机制造领域建设共享制造工厂。鼓励发展供应链服务企业,支持制造企业延伸价值链,提供设计服务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四)技术基础支撑保障行动
以市场为主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完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11.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高效、安全等发展要求,推进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加快电力装备能效提升、功能安全等国家标准制修订。完善新型储能、氢能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优化特高压交、直流装备标准,推进智能配电网技术装备标准化,持续提升用电设备能效技术标准。
12.推动绿色低碳装备检测认证。组织制修订电力装备重点领域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动建立覆盖全面、算法科学的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标识体系,探索建立电力装备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
(五)推广应用模式创新行动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进应用创新和推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在电力装备领域建设3-5家试验验证平台,开展典型场景应用试点,培育形成一批优质品牌。
13.强化推广应用政策引导。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电力装备纳入国家、地方相关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研究发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导向目录。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能源领域首台(套)评定和评价、绿色采购等政策。引导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快电力装备推广应用。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重装”品牌。
14.开展试验验证及试点应用。围绕绿源、智网、降荷、新储等新型电力装备,建设满足工程应用实况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发挥重大工程牵引带动作用,鼓励具备基础和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电力装备重点领域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
专栏2 电力装备十大领域推广应用重点方向
火电装备。加快630℃、650℃清洁高效煤电装备应用。推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应用。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项目。
水电装备。加快大功率可变速抽水蓄能和海水抽水蓄能装备应用。促进风光水核能源互补。
核电装备。开展现役核电装备供热等综合利用。加快三代核电优化升级,推动小型堆供热商业应用、小型堆核能综合利用及海上浮动堆应用。
风电装备。加强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及安装。推动12-15MW级超大型海上风电装备应用,推进远海深水区域漂浮式风电装备基础一体化设计、建造施工与应用。
太阳能装备。推动TOPCon、HJT、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和行业应用。
氢能装备。开展制氢关键装备及技术应用,推进不同场景下的可再生能源-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应用,推动长距离管道输氢与终端装备应用。
储能装备。推动10MW级超级电容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应用。
输电装备。加快新能源孤岛直流接入的先进协调控制技术及紧凑化、轻型化海上风电升压站和低频输电技术应用。加速环保气体高压开关、天然酯(植物)绝缘油变压器推广应用。
配电装备。开展区域配用电需求响应、碳交易计量等试点。探索在新能源、新基建等新型应用场景中,开展直流配电、双向能量流互动配电系统等应用。
用电装备。开展高速高效永磁电机系统、永磁辅助式磁阻电机系统、高效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应用,拓展电机与电力传动技术与应用边界,推动相关电驱动再电气化应用。
15.培育推广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培育风电+、光伏+等多种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多层级多时间尺度多能互补协同优化。
专栏3 培育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风电+。在偏远孤岛等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较高的地区,发展风电+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淡水资源短缺岛屿等地区,培育风电+淡化海水模式。在偏远地区,推广分布式风电+智能微电网。在适宜的海上风电场,推进风电+渔业+旅游模式。鼓励结合沙漠、戈壁、荒漠等场景,围绕重点用电企业,探索风光储一体化装备应用试点。
光伏+。推进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支持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推动光伏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融合发展及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领域应用。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荒山、沿海滩涂、采煤沉陷区、矿山排土场等区域开发光伏电站。
储能+。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推动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风光火(水)储一体化供能试点。围绕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公路服务区等用户,发展新型储能+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增量配网等。
(六)电力装备对外合作行动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水平走出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16.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去。紧紧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鼓励优势电力装备企业以多种方式加快走出去。引导企业取得国际认可的服务资质,带动技术、装备、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支持行业组织搭建走出去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
专栏4 电力装备走出去模式
推动电力装备向技术、资本、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输出方向走出去,发展全产业链式的工程总承包或“交钥匙”工程,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承包。依托海外电力工程建设,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输变电及用电装备等以“工程+装备+运营”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国际营销网络。推进企业共建共享全球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在目标国家和地区设立产品用户企业,完善走出去营销服务体系。
海外基地。围绕国家开放战略,加快电力装备走出去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生产基地、销售服务基地,建设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品走出去。
对外投资。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及产业链配套优势,加快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17.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多双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互认。强化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和经验分享。支持企业与境外机构在技术开发、经贸往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作用,坚持系统观念,建立覆盖研发、制造、应用及服务等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央地联动,指导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措施。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创新发展、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安全生产。依托高端智库、研究机构等开展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二)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落实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为符合条件的电力装备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等支持电力装备发展。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等培育高端研发、技能及管理人才。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强化舆论导向,加强典型项目、典型经验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联合举办电力装备展会论坛,发挥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作用,搭建国际交流展示合作平台。发挥权威优势媒体平台导向作用,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强化电力装备质量品牌宣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5日,北海经济开发区举行上海电气研砼风电塔筒智能制造北海基地与中瑞恒丰晟日风电项目开工仪式。据了解,上海电气研砼风电塔筒智能制造北海基地与中瑞恒丰晟日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14.08亿元,上海电气研砼风电塔筒智能制造北海基地项目投产后年可生产250套高端绿色钢混风电塔筒,生产的188米钢混塔
2024年12月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和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于汕头盛大召开。会议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就如何共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能源蓝图,创新平台共铸风
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当地时间11月29日,三一重能哈萨克斯坦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开工仪式成功举办。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州长叶尔波尔·卡拉舒克耶夫、萨姆鲁克基金董事会主席努尔兰·扎库波夫、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福贵等嘉宾参与活动并发表讲话。三一重能哈萨克斯坦风电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6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在这次展会上,清洁能源产业链是一大看点。央视《新闻直播间》走进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探索中国风电装备产业链的“智造”魅力。报道原文总台央视记者唐蕾: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中国定制叶片,中国的生产速度已经达到了一天下线一只叶片。在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贵州省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风电装备项目建设,到2026年主机、叶片、塔筒年产能分别达到1000万千瓦、500万千瓦、500万千瓦。建成立足省内市场、服务周边市场的风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日前,“电建志高”号3600T全回转起重船完成了航行锚泊试验、航速试验、DP动力定位试验、回转试验等十余项关键海上试验,圆满通过了为期6天的海上试航。“电建志高”号是中国电建首艘入列的海上风电施工船,总长182米,型宽49米,型深15米,最大起重能力3600吨,吊高可达甲板上130米,适合25MW以下海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共有22家创新制造企业加入全球灯塔网络,其中有13家企业来自中国,涵盖风能设备、核电、电气医疗等多个高新领域,其中,三一重能中国韶山工厂作为风电行业唯一一席入选,该工厂入围的理由是,由于部署了29个第四次工业
9月14日,福建漳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漳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的通知。《通知》表示,2024年9月4日3时0分许,在漳浦县六鳌镇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风电装备车间,漳州乾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在臂架机上进行塔筒焊接作业准备中发生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
近日,温州市2024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洞头区参加集中签约的项目共5个,计划总投资约92亿元,其中包括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装备制造项目。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装备制造项目由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3.92亿元,拟选址状元岙港A区8#、9#泊
9月13日上午,由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二航局建造的55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号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完工节点四方确认仪式,海事、船检、船东、船厂四方代表人员共同出席,签署了四方见证相关文件,这也标志着我国大型桥梁及海上风电建设领域即将再添核心装备。据了解,“二航卓越”号是国内迄
12月16日,广西钦州市发改委公布《钦州市2024年陆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结果的公示》。根据公示结果,钦州此次共有8个风电项目参与竞配,规模共计90万千瓦。业主涉及国家电投与钦州市港产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华能与钦州市港产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节能与钦州市港产城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广西南宁市和梧州市分别发布2024年陆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结果的公示。共计22个风电项目,规模总计2620MW。南宁市共有14个风电项目,总规模1660MW。其中,远景能源获风电指标460MW,中核集团和广西宁福新能源组成联合体次获得330MW,国家能源集团和南宁能源集团组成联合体
12月6日,南宁市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南宁市陆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评分结果的公示,共14个风电项目,规模共计1660MW,远景能源斩获5个项目,共460MW。
中广核新能源黑龙江五大连池市300MW陆上风电项目二期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第一标段)中广核新能源黑龙江五大连池市300MW陆上风电项目二期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第二标段)中广核新能源河南罗山县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一期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
12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全国首单国有企业陆上风电资产的基础设施REITs——工银蒙能清洁能源REIT(基金代码:180402)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为广大投资者分享清洁能源发展成果提供了新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主任陈波,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
12月4日,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TMT118AA陆上风电叶片在江苏盐城顺利下线。该款叶片长118米,扫风面积达4.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的面积,是时代新材目前生产的长度最长、功率等级最高的陆上风电叶片。该叶片将适配12.5MW整机,风机满发运行1小时,可使一辆普通新能源汽车行驶9万多公里。以年均风速7.
中广核新能源广东云浮新兴(大代小)90MW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中广核新能源广东台山隆文(大代小)300MW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四季度,各大项目交付建设正“马力全开”。关键之时当行关键之为,运达股份紧盯重点、靶向发力,聚神、聚心、聚力,狠抓责任落实、狠抓工程质量、狠抓安全红线,全力保交付、保并网、保发电。即日起,运达股份推出【全力以“付”】专题报道,与您一起看项目、走现场、进园区、访客户,感受运达股份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1月16日,由三一重能自主研制的全球陆上最大15兆瓦风电机组SI-270150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再次刷新全球陆上风电机组运行纪录,为世界陆上风电大型化发展树立新样板。SI-270150是三一重能在12.X~16.X兆瓦海陆平台倾力打造的重磅产品,设计寿命延长至25~30年,风轮直径270米,可
近日,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齐河北237.5兆瓦风电项目顺利获得德州市行政审批局核准批复,为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该项目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境内,为山东省“十四五”第二批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属内陆平原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237.5兆瓦,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通过1回220千伏送出线路
近日,由江苏交控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陆上风电项目—仙人山服务区分散式风电项目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核准批复,该项目是全国首个“风光储充换”一体化高速公路零碳示范服务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本项目在宁沪高速(G42)仙人山服务区北区新建一台5.6MW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接入服务区配电房,采
12月17日,大唐海南洋浦海上风电CZ3一场址60万千瓦项目全部机组下线仪式在东方风电海南儋州基地举行,海南洋浦管委会副主任张勇军、大唐集团总会计师陶云鹏、东方风电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葛红兵出席下线仪式。东方风电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葛红兵向儋州市政府、大唐集团、日夜奋战的儋州基地全体职工表示
中船科技成功研制全球首台18MW中速集成风电机组和国内首台深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持续推动了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深远海风电发展和技术进步;大力开展风光氢储、风电制氢制甲醇、风电+蓝色海洋经济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形成适合多场景的“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并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着力从单一风
近日,维斯塔斯获得苏格兰海上风电项目的1.1GW装机确定风电机组订单。项目名为InchCape,由中国和爱尔兰企业合资开发。项目已确定使用中国厂家生产的风电基础,海上风电机组则确定使用V236-15.0MW。维斯塔斯将为苏格兰近海InchCape海上风电场提供72台V236-15.0MW旗舰风电机组,此前维斯塔斯已于2022年
12月12日,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葛长新在中山会见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乔旭斌一行,双方围绕海上风电业务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与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葛长新对乔旭斌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明阳集团作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
1、12.56亿、单机≥14MW!5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标近日,中广核广东汕尾红海湾三500MW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设备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船海装为一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493986000.00元;明阳智能为二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761940000.00元。该项目水深约30~43m,
今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辽宁省2024年度海上风电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总体规模和地域分布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辽宁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的复函》(国能综函新能字〔2024〕45号)有关批复内容,省管海域海上风电总规模700万千瓦,其中:大连市200万千瓦;丹东市350万千瓦;
12月13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东电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232107.2229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
12月13日,中广核发布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项目首回500kV海底电缆及敷设、次回500kV海底电缆及敷设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与宁波海缆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的联合体成功中标首回500kV海底电缆及敷设项目,中标价格为908,999,997.67元。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电网
12月13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87批集中招标(大连市花园口I、II海上风电项目风电主机)中标候选人公示。大连市花园口I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远景能源,投标报价:71662.5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船海装,投标报价:71500万元。大连市花
12月10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三抓两干一加快”大会暨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仪式在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举行。此次集中签约项目23宗,计划投资额277.46亿元。签约项目包括粤东海上风电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15.43亿元,通过打造粤东海上风电龙头,引领惠来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
1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广西能源集团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5亿千瓦时,为广西经济发展再添新动能。作为广西海上风电项目的奠基之作,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拉开了北部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的序幕。项目包括A和F两个场址,规划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是国内首个全部采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