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用电情况
本月全社会用电量277.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7%。从用电结构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4.24、139.89、59.87、73.7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5.08%、2.92%、15.68%、32.99%。
本月工业用电量135.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0%。制造业用电量9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
全省14家地市,本月用电均为正增长,增幅较大的是神农架、黄冈、咸宁。
【注: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工业用电量持续处于低速增长态势。
4月,工业用电量12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0%。制造业用电量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5月,工业用电量12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8%。制造业用电量9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
6月,工业用电量130.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6%。制造业用电量98.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
7月,工业用电量135.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0%。制造业用电量9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
1-7月份,工业用电量87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0%。制造业用电量658.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
1-7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远远低于全口径电量增速,特别是4-7月份,增速呈现下行趋势,维持在3%左右,其中制造业电量增速更低,7月份低至1.53%。】
2.发电量
7月全省发电量330.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62%,三峡电厂发电量90.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69%。
【注:水电资源的不确定性,今年三峡电站表现得非常突出,给电量电价预测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6月份,三峡电厂发电量10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21%。
7月份,三峡电厂发电量90.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69%。
作为水电,7月份本应是丰水大发时刻,今年反而呈现“汛期反枯”现象】
剔除三峡,全省发电量240.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9%,其中,水电40.0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31%;火电17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05%;风电13.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3%;太阳能15.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35%。
【注:省内其他水电资源,发电量同比下降46.31%,“汛期反枯”】
【7月份,无论是三峡电站还是省内其他水电,发电量几乎“腰斩”,电量缺口全部由火电、新能源弥补,由于火电上网电价较高(每度电约0.4993元),导致工商业用户到户电价出现阶段性上涨局面】
剔除三峡,全省统调电厂发电量201.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其中水电32.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76%;火电15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71%;风电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太阳能6.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99%。
全省非统调电厂发电量38.7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44%。
二、累计指标
1.全社会用电量
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2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3%。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分别为18.39、894.82、296.10、315.0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6.74%、4.74%、11.19%、19.19%。
工业用电量87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注:从1-7月份电量数据来看,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83%,但是,电量占比权重最大(约60%)的工业用电量增速仅4.9%。
二是,工业电量增速持续趋缓。1-4月份48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3%,5-7月份393.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仅2.87%,增速明显趋缓,】
【注:1-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524.40亿千瓦时包括省电力公司、地方电网及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其中:
湖北省电力公司售电量1276.54亿千瓦时(占比约83.74%)、地方电网(汉江集团、沙洋监狱管理局、洈水管理区、松滋自供区等)售电量及企业自备电厂(如武钢集团自备电厂等)自发自用电量247.86亿千瓦时构成。】
2. 发电装机容量
截至7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9098.85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其中,水电3777.52万千瓦,火电3460.91万千瓦,风电759.54万千瓦,太阳能1100.88万千瓦。
按调度关系分:统调7056.12万千瓦,占77.55%;非统调2042.73万千瓦,占22.45%。
【注:按照国家统分统配安排,三峡发电量仅15%留湖北、葛洲坝电量仅75%留湖北,剔除外送水电对应机组容量,湖北火电、风电、太阳能机组占比约72%。因此,湖北看似是水电大省,但实际省内发挥有效供给的电源依然是火电机组。当然,由于湖北缺煤,发电用煤几乎全部依靠外省市场高价购入,导致燃煤火电机组市场化电量每度电上网电价高达0.4993元。】
3.发电量
全省发电量186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三峡电厂发电量53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5%。
【注:全省发电量1867.94亿千瓦时、用电量1524.4亿千瓦时,用电量较发电量少343.54亿千瓦时,主要原因:三峡电站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工程之一,绝大部分发电量送往湖北以外的七省二市;二是发电环节在电量输送过程中,存在正常损耗。】
剔除三峡发电量,全省发电量133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水电316.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2%;火电850.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3%;风电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67%;太阳能72.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41%。
【注:水电、火电发电量呈现微微下降态势,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维持较高增长率,彰显了国家层面及社会各界支持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湖北新能源上网电价较高,度电平价上网电价0.4161元,全国位于第5高电价水平,对于新能源企业具有较强吸引力】
剔除三峡发电量,统调电厂发电量1063.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3%。其中,水电247.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火电750.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34%;风电35.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16%;太阳能3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97%。
全省非统调电厂发电量267.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7%。
4.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全省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087小时,比上年减少79小时,其中,水电2262小时,比上年增加59小时;火电2505小时,比上年减少113小时;风电1245小时,比上年减少2小时;太阳能696小时,比上年增加76小时。
统调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286小时,比上年减少68小时。其中,水电2334小时,比上年增加84小时;火电2537小时,比上年减少142小时;风电1294小时,比上年减少15小时;太阳能742小时,比上年增加74小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11日消息,2025年1月至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指电力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其主要来源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新能源在广东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超785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0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认为,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电源电网投产等情况,以及气温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总体平衡态势。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至6%。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第一批市场化电力用户失效用电单元的公告。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拟对荆门市峰火台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8家经营主体的193个用电单元进行失效处理,失效原因包括在电网企业已经办理销户、过户、电价改类等业务,但未在交易平台同步办理注册信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起,武汉开始执行调整后的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数据显示,政策执行首日,武汉市午间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最高负荷转移约25万千瓦。7月2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武汉开出华中地区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在城市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参加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邀约,近40家企业获得了数额不等的奖励金。据了解,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武汉电网负荷峰值达到1774.15万千瓦,今年首次突破历史纪录。7月7日晚10时,由武汉市发改委授权
近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多家官方权威媒体对其进行解读。(来源:鄂电价格)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项电价政策临时调整,为何得到官方如此高度重视?!笔者以为,这事儿看似简单,但说来话长!彰显了电力保供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7月10日至9月10日),武汉市执行工商业代理购电价格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12:00-14:00由原低谷时
6月27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湖北省电力现货市场发电侧7月新增经营主体名单,包括5家发电企业,详情如下:
6月27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绿证交易主体注册流程的通知,详情如下:
2025年5月,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24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5%;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3%;第三产业用电量5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0%;居民生活用电量3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7%。2025年5月,湖北省发电量213.6
6月17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自动注销经营主体名单,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拟对随州市三磊石业有限公司等27家经营主体进行自动注销,公示期为2025年6月17日至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3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有关意见的公告,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7月10日至9月10日),武汉市执行工商业代理购电价格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12:00-14:00由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建成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①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年底前实现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0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