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主动放弃保研到煤矿工作,觉得到生产一线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对口就业前景也会更好些。毕竟学了4年采矿,对煤炭行业很热爱。”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内某重点高校采矿专业2022届毕业生李健讲述了自己的求职心路。不久前,他刚刚入职中煤新集公司新集二矿。
李健同时坦言,这样的选择在采矿专业很少见。“不要说放弃读研了,就连到煤矿一线的同学也不算多,相比之下更愿意继续深造、考选调生或跨领域择业。矿区大多偏远,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有人较为抵触,有人较难适应。”
学采矿的学生不下井,并非偶发现象。据记者了解,在油气开发、城市燃气、火力发电等传统能源领域,生产一线、基层单位都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企业渴求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伴随传统能源行业加速转型,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减反增,尤其对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
“跟我一批入职的大约30多人,公司招聘要求比较严格,非煤炭专业院校学生很难进,对成绩也有门槛。”李健介绍,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矿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比如,要求煤炭开采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跨专业知识相结合。面对新装备和新技术,有一定基础的年轻人更容易上手。”
开滦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科长田福民证实,推进智能煤矿建设旨在减人提效,但不等于不要人。相反,煤矿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采掘专业能力,还要熟悉信息化等跨领域知识,比如能够对智能化设备现场施工、安装调试。目前,结构性缺人问题突出,尤其是一线员工的补充仍不乐观。”
类似的诉求同样存在于火电行业。“明显感觉到年轻人不愿来电厂,即便来了,相当一部分也不愿从事一线生产工作,还有些人入职一段时间会提出转岗去水电或新能源电站。”湖南某中型火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电厂对人才的学历、专业能力及经验要求都很高,特别是在数控化方面迫切需要积累数字化、智能化经验,我们更希望招到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
“燃气行业人才缺口仍在扩大。”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燃气工程所教授秦朝葵联合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曾做过人才调研,对象涵盖24家天然气销售企业、4家专业设计公司及4家专业设备制造企业。结果显示,未来5年,行业年需求量在5000人。“目前,设置城市燃气工程专业的院校每年毕业人数合计在200-300人,人才严重匮乏,但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从985/211院校招人。”
毕业生更关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企业需要兼有传统能源专业知识和数控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那么相关领域高校以及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情况如何?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记者对比该校2019-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现,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主的石油石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分别为25.61%、33.68%和36.05%。其中,2021年对口就业的本科生占比为25.1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3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分别为48.57%、49.77%和53.12%,其中石油工程学院均排名前三位。
对口就业比例虽有提升,但仍不够理想。记者多方求证获悉,该情况今年并无明显好转。“先后面试了几家外企,最后选择了国内一家航空公司。”该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刘某表示,自己从投递简历开始就将重点放在名企的管理培训生上,“虽说学了这个专业,但觉得自己并不适合从事石油行业。”
所学为何难所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是学生求职时关注的重点,而来自传统能源行业的重重考验令人或心生犹豫,或望而却步。
李健坦言,入职1个多月来切身感受到煤矿井下工作艰苦,对年轻人而言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在校期间也曾下井实习,但了解并不深入,等走进生产一线才知道不容易。很多‘00后’生活优渥,下井首先得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
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小孙就读期间的研究方向为燃煤电站灵活低碳优化,目前在山东某大学从事热能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现在愿意去火电厂的学生很少,光是倒班就吓退不少学生。各方面的反馈显示,电厂已不是主要就业去向,制冷供热、燃料电池、储能等方向都能选。”
订单式、联培式院校人才更抢手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住建部等部门向教育部反映燃气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其中,学生所学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人才培养系统相对薄弱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当下,年轻人常常基于兴趣择业,如何吸引他们主动进入传统能源行业成为摆在校企面前的共同课题。”秦朝葵介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已联合部分大型燃气公司发起一项燃气人才“百人计划”,通过设置奖学金、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培养大学中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希望帮助他们及早介入专业一线。
上述湖南电厂人士认为,油气煤等行业既需要专业能力,也注重实操本领。“很多在校生没去过几次一线,更谈不上积累多少实践经验。如果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深入一线早做准备,不至于毕业时心理落差太大。”
分管学生工作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高世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0%以上,其中约有60%的学生前往煤炭企业一线就业,相比同类院校是很大的突破。“学院历来重视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在平时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开发矿业、开采光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世杰也强调了产学互动的重要性:“学院专门打造了‘最美行走课堂’,将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融入历年的矿山实习实训全过程,以煤企发展需求为结合点,让学生在煤海深处培养扎根基层的责任担当。同时,探索了校企订单式、联合式、共建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编写教材,并在重点煤炭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研究与现场工程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育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新集能源近日公告称,同意选举刘峰先生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同意聘任孙凯先生为公司总经理,任期与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同意聘任程茂玖先生为公司总会计师,同意聘任万磊先生、王绪民先生、张学锁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刘峰,男,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近两年,中国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贵州、广西、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份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地方能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者比比皆是,虽然电力装机总量仍不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五大央企
“迎峰度夏”进程逐步展开,制冷用电需求的提升进一步推动电煤消耗增加,但目前下游在存煤尚为充裕支撑下,仅释放部分刚需拉运需求,部分用户对当前煤价持观望态度,实际采购量有限。后续来看,下周部分地区气温回落,且区域水电替代作用也有所增强,但下周高温版图将继续扩大,火电负荷的增加,仍有望
7月3日至4日,中国中煤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在平朔集团召开。会议通报了集团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对照国务院国资委提升“五个价值”和“一增一稳四提升”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作总结讲话;党委
目前,煤炭市场呈现“供需两弱”的特征,长协周转加快,现货价格缓慢上涨。终端采购行为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等到阶段性采购结束后,需求将逐渐转冷,煤价也将失去支撑。虽然正值传统用煤旺季,但实际成交有限,市场各方均保持谨慎观望态度。短期来看,在“高成本支撑、南方高温拉动”与“下游小批量采购
为总结评估国家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建设情况,按照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工作部署,6月26日至27日,西北能源监管局负责同志带队赴陕西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二号煤矿,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情况现场监管。现场监管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查询系统等方式,对黄陵一、二号矿落实国家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部署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受环渤海港口涨价情绪带动,站台及煤场拉运积极;叠加部分终端合同兑现,少量补库需求释放,部分煤矿出货较好,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主产区产能加快释放,主要运煤铁路发运量进一步恢复。环渤海港口方面,部分中低卡优质煤出现紧缺,但下游对高价煤接受程度有限,煤炭价格整体上涨幅度不大。(来源:鄂
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能源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总体安排,现就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中、高级职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7月4日正午,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停电再度席卷欧洲国家,位于中欧的捷克北部三个州、中波西米亚州以及首都布拉格等地区电力中断,超过100万企业和居民瞬间被抛回“原始时代”:阳光下的布拉格街头,疾驰的地铁列车骤然失去动力,悬停在黑暗的隧道中;居民和写字楼的电梯无声卡在半空;轨道上的有轨电车如
7月4日,湖南常德经开区东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EPC+O)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拟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规划总用地面积54638.83m2(合81.9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6121.19m2,近期污水处理规模2.0×10?m3/d。主要建设事故均质池、水解酸化池、多级AO生物池、二沉池及中间提升泵房、稳定池、高效沉淀池
上海电气入选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名单近日,上海电气成功入选“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主评选名单,彰显了上海电气在引领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标杆示范价值。该评选由福布斯中国推出,旨在发掘中国工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成就,面向年营收超200亿人民币的企业
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发电企业注册注销情况备案的公告,本月新注册生效3家电厂,总装机容量1400兆瓦。其中:光伏电站1座,风电场2座。本月注销生效8家电厂,总装机容量3.18兆瓦,均为小水电站。截至6月底,累计注册生效电厂814家、装机73158.67兆瓦。其中,火电22家、装机3918.4兆瓦;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近两年,中国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贵州、广西、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份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地方能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者比比皆是,虽然电力装机总量仍不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五大央企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2×1000MW+3×660MW+2×650MW+2×460MW项目开工,1000MW+700MW项目投运。【开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6月30日,江阴苏龙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开工。苏龙四期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
今年以来,贵州能源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天然气增储上产、管网建设及运营、应急储备、城燃建设运营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攻坚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9.1亿立方米,确保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7.13亿立方米(占全省产量的45%);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1206千米,积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为全面验证储能设备在极端火灾情境下的安全性,思格新能源近日完成了针对其工商业储能系统SigenStack的大规模火烧测试。在完全失去主动防护的情况下,SigenStack成功实现火势控制在单个电池PACK内部,且未造成相邻电池包及电池簇发生热失控。电池包级安全防护燃烧无蔓延,风险不外溢本次实验模拟的是储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在里约热内卢会见了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代理局长卡塞利,双方就深化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等进行会谈。戴厚良表示,中国石油愿与巴方继续保持密切交流沟通,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推进合作,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在深海油气开发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巴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在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勘探开发一体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今年以来,贵州能源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天然气增储上产、管网建设及运营、应急储备、城燃建设运营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攻坚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9.1亿立方米,确保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7.13亿立方米(占全省产量的45%);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1206千米,积
记者3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全面投用。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结构绿色化具有重要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6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6月下旬与6月中旬相比,26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4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258.3元/吨,比上期上升0.6%;液化石油气(LPG)4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7月2日消息,辽宁省委决定:霍庆生同志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郭长义同志不再担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矢志攻坚、久久为功,加速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能源化工创新高地,这股澎湃之力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科技强国建设注入磅礴动能,快来看看最近中国石油又取得了哪些新突破、新成就。中国石油首个!实现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能源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总体安排,现就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中、高级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