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前所未有的压力,来自盘踞浙江乃至长江流域异常持久的极端高温,又正值经济企稳回升关键之际,既要保民生也要保经济。
顶住重压。浙江政企合作通畅,省委省政府强化电力保供组织领导,政府领导早早四处买电,省电力保供专班每日会商,电源、电网、负荷各方主体责任落实,全省做到政策、基调、执行统一,团结一致对抗“高温干旱”高负荷。
直面难题。发扬由来已久的“三千精神”,浙江人最是擅长“无中生有”。省内机组“应开尽开”,煤机、气机顶格出力创新高;国家电网及其华东分部紧急支援浙江,与兄弟省份互济负荷,优化现货购电策略,输电通道利用率提升至极限,最高受电量3790万千瓦。
然而,这些“计策”中,有不少是超常规手段,是非常时刻的非常之举,并不是长久之计,更只能治眼下的标而不治未来的本。
比如,为了多供哪怕一度电,浙江今夏在现货市场可谓疯狂“买买买”,最远的电来自新疆、西藏的省间现货交易,价格甚至超过平时的10倍。
企业主动选择高峰时停产,把有限的电让给最需要的人,按目前规定,最高每度电可以收到4元补助。7、8两月,全省累计实施10天这样的需求侧响应,补贴额度高达7亿元。如此高成本,在当前并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难以通过买方市场疏导。
让电于民是企业家们勇担社会责任的牺牲小我。但是,蝴蝶扇一扇翅膀,都可能导致一场暴风雨,供应链产业链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超强台风“轩岚诺”贴着浙江海岸线北上,吹散盘旋许久的暑气。凉风下,我们不禁有一问,今冬保供态势如何,可有“柳暗花明”?
问“柳暗花明”路在何方
有人说夏天有多热,冬天就有多冷。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强度重新抬头。这个冬季,相当概率会出现极端低温事件。
预测分析,下半年复工复产措施到位,全省经济恢复至正常水平,正常冬季平均气温下,今冬全社会最高负荷需求约9300万千瓦。若遭遇极端寒潮,负荷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综合省内可调出力和外来电看,天然气供给减少、枯水期水电出力下降、光照条件差光伏出力少,外来电不确定性极大,电力保供挑战依然不小。
从今年夏季电力保供实际经验,政府部门、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乃至电力用户统筹协调、通力合作是电力保供取胜关键要素,充分利用省间现货平台积极申购区外电力是电力保供重要手段。
露从今夜白,保供人步履不停。
面对今冬保供挑战,一要统筹协调省内发电能力,煤电企业加大冬季高热值电煤采购力度,提高5200大卡高品质电煤的比例,机组做好设备运维保障工作,按计划足额出力、满发尽发;二要全力争取外来电力,推进浙闽两省煤电互保互济合作,加快推动白浙特高压直流按期投运;三要综合考量保供稳价,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创新和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近在眼前的冬季保供后,我们还应看向更长远的未来。面向浙江“两个先行”建设,浙江能源究竟该如何发展?
谋能源转型“冰解的破”
稳住发展预期,能源支撑是增强发展信心的重要环节。正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的浙江,在全球能源博弈的背景下,在“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结构重塑中,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才是保供的治本之道,是能源强国的“长远之策”。
作为能源禀赋小省,浙江超过三分之一电力电量、省内发电用煤用气都依赖省外输入,不确定性极大。而近些年大力发展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靠天吃饭”,也并不稳定。“宁肯电等发展,不可发展等电。”浙江须遵循适度超前原则,按照“常规能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加强中长期电力和电网发展战略研究,把握政策窗口期,抓住机会建设本地电源,加快发展新能源,不断优化浙江的电源结构,变不确定为确定。
省内要充分发挥煤电兜底、气电顶峰作用,夯实核电作为我省中长期主力电源的战略地位。2024年前确保632万千瓦规模煤电项目落地投运,抓住煤电发展窗口期,再争取400万千瓦以上煤电指标,发展更环保的大煤电机组;利用海运LNG和现有天然气管网合理布点,争取稳定天然气供应。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相关科技创新,配套储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化解新能源供电不稳定难题。
向外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国家电网大范围调配资源的平台优势。加速推进特高压入浙通道建设,去祖国西部、北方能源富集区建设并购新的电源项目;进一步畅通跨区输电通道,完善机制,拓宽兄弟省域间的电力互保互济空间;推进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确保本地大机组“送得出来”、外省电力“落得了地”。
打破传统,需坚持先供应量多寡关乎保供硬实力,是基本盘。但迎接保供挑战,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供应增量问题,而应以系统思维,洞见并紧紧抓住“双碳”目标下革命性变化和巨大潜力,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和管理体制束缚,以最小代价、最有效方式,破解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三元矛盾”。
打破传统,需坚持先立后破,首先解决“立”的问题。
立系统。立足浙江数字化改革先行优势,要大力推动能源电力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字资源和数字治理手段,实现源网荷储资源、电-能-碳数据和行政、市场手段等跨时空全要素的统筹调控,以数字化牵引、撬动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最大范围科学调动“铺天盖地”的离散资源,有序引导“时空交错”的负荷需求。
立市场。要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依托大市场解决发展不平衡和要素资源流通不畅问题,疏导能源安全不稳定和新能源出力不确定,强化风险对冲能力,从而有望以价换量争取更多外来电入浙,并获得电煤和燃气更多采购途径。同时,充分市场竞争结合完善的监管手段,进一步挤压市场价格中的不合理“水分”,还原能源真实价值。
立机制。要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完善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研究推动市场化的需求侧响应政策体系,扩容参与需求侧响应资源池交易运转的市场力量,培育用户的市场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技术。要从过去的资源依赖走向未来的技术依赖,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并依托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推动转化应用。推动能源关联产业发展,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以“感知补强”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和用能需求智能调控。在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省内省外、源网荷储的一体协调运行机制尚未全面形成,数字化、智能化对提升电网调节能力支撑不足。
而立住系统、市场、机制和技术,这些问题将得以突破,从而实现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社会能效提升、政府能源智治。能源的可靠保供也就必然是可以想象的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部署,推动西北区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4月23日,西北能源监管局会同甘肃能源监管办、新疆能源监管办以及有关能源企业,在陕西西安组织召开2025年度西北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市场机制建设重点问题应对研究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实施细则(试行)》,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围。市场化电力响应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相关机制优化的公告》,根据《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方案》,为防范巨额盈亏风险,促进发用两侧进一步公平竞争,对发电侧(统调煤电)整体和用电侧(批发用户、售电公司)整体实施中长期曲线偏差损益调节机制,发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首次系统规范虚拟电厂主体注册、能力认证、变更退出等运营管理全流程,《细则》共11章49条内容,明确了虚拟电厂的定义、准入条件、运营规则及责任分工,构建了涵盖注册接入、能力认证、市场交易、保供
近期,六大发电集团2024年度报告已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以全年营收7748.48亿元、利润总额1235.38亿元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其资产规模更是突破2.24万亿元,持续巩固电力央企“一哥”地位;华能集团在利润总额上反超国家电投,重回第3;三峡集团则在“够格”参与五大发电集团竞争之后,持续进行大额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市场总体运行情况。详情如下:(一)市场成员注册情况截至2024年底,吉林电力交易平台已注册经营主体5473家,同比增加480家。其中,发电企业390家,同比增加26家;电力用户4977家,同比增加443家;售电公司106家,同比增加11家。(二)电力交易结算情况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山西电力市场交易年报。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058户,新型主体65家(包括:独立储能企业16家,虚拟电厂6家,辅助服务聚合商39家,分布式电源4家)。2024年,累计组织市场
甘肃风光资源富集。近年来,甘肃省紧抓机遇,发挥“风光”无限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扎实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
龙虎榜龙虎榜出手解析:本月龙虎榜全为买方出手;最大单成交量较上月明显下降,且龙虎榜平均成交量较上月整体回落26.7%;本月大单价格分布较为分散,与全月均价价差最大达到4元/兆瓦时;大单出现轮次较为分散,其中第7轮有两笔大单成交。龙虎榜成交时间分布:本月龙虎榜前6笔成交时间全部集中在交易开
2025年4月,内蒙古电力集团售电量27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区内售电量2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7%;外送电量3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1%,9家盟市供电公司售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售电量与外送电量增速双超10%背后,是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售电量做为第一指标,紧紧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内容涉及市场运营机构独立规范运行情况、市场公平竞争情况、信息披露及报送情况以及其他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其中提到,重点关注2024年以来市场经营主体公平合规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关情况。具体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随着迎峰度夏脚步的临近,各地分时电价政策也迎来密集调整——江西省新增“深谷时段”且电价较平段电价下浮70%,江苏省新增春秋两季午间谷段且谷段电价较平段直降65%,山东首创“新能源大发时段”特殊电价。不难看出,分时电价时段的划分,正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分时电价政策的密集调整,本质
01为什么要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当前,我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增加,全网常态化面临午间光伏大发时的消纳挑战,春秋两季消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推动全体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峰,促进工商业用户更为精准地响应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185号,以下简称《通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1.为什么要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我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自1992年起执行,期间多次结合用电特性对分时时段、浮动比例等进行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按季节对峰平谷时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峰平谷时段分别为:春秋季(3-6、10、11月):高峰时段:10:00-12:00、17:00-22:00;平段:8:00-10:00、12:00-17:00;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夏季(7-9月):高
为主动响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精准对接用户多元化需求,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江苏省近期创新推出优化版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苏发改价格发〔2025〕426号)。新政策以“市场导向、用户为本”为核心,通过动态电价机制引导供需双侧高效互动,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此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实施细则(试行)》,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围。市场化电力响应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相关机制优化的公告》,根据《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方案》,为防范巨额盈亏风险,促进发用两侧进一步公平竞争,对发电侧(统调煤电)整体和用电侧(批发用户、售电公司)整体实施中长期曲线偏差损益调节机制,发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内容涉及市场运营机构独立规范运行情况、市场公平竞争情况、信息披露及报送情况以及其他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其中提到,重点关注2024年以来市场经营主体公平合规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关情况。具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东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东阳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政策》指出,全年新增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85亿千瓦时左右、天然气供应1.8亿方左右。新增公共充电设施300根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化电量46.4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按月依据《虚拟电厂等级评定标准》将虚拟电厂评定为A#x2B;至D档,并更新虚拟电厂数字能力证书。数字能力证书内容包含主体信息、调节能力、等级评定等信息。
4月17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杭州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方案提出,当出现短时、突发性缺电情况,按照排定的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组织企业机动让电,2025年全市共安排69.4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当出现连续性电源性缺电情况,全市采用A-F级有序用电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记者21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增长,光伏出力也创新高。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