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9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国能发新能规〔2021〕4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推动地热能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意见》,加强对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2〕83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地热能信息化工作作出工作部署。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国家能源局技术支撑单位,全过程参与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研究工作,为更好服务行业,推动地热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意见》和《通知》相关信息化工作要求进行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场景广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地热能开发在各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相关政策不明晰影响企业开发热情,开发方式不规范导致产业发展缓慢,配套技术成本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低,项目数据不详实导致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社会对地热能利用的认可度偏低等。客观来讲,解决以上问题不能一言以蔽之,更不能一朝以剔之。《意见》从地热能行业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以根源问题为导向,按照逐步解决的方法,借鉴风电、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管理经验,从地热能开发项目摸底入手,通过建立行业数据库,充分掌握我国地热能开发真实现状,为制定地热能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可行的管理方法、准确的发展方向、合理的规划目标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撑。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我国地热能开发较早,但结合国家能源供给服务宏观经济发展需求考虑,地热能作为非主要能源品种的开发和管理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能源品种属性的特点又导致管理多、杂而不易明确,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对本地地热能开发项目管理程度不一,部分地方不清楚地热能开发项目的情况。《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业主在地热能信息管理平台中录入项目备案/登记信息,在供暖期内按月更新项目的运行状况,并定期将地热开发利用数据上报统计部门。《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责任主体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进一步强化了地热能项目开发的能源属性。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讲,更符合地热能开发项目的管理和发展要求。各地应顺势而上,尽早借助国家规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东风,特别是地热能发展的大好态势,组织做好地热能信息化管理工作,为地热能行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深化工作意义。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阶段,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是支撑可再生能源未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立地热能项目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对保障地热能的有序开发、良性发展和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地热能信息系统的建设能起到地热能项目管理的“统一(统一归口和统一责权)、实时(实时更新和实时分析)、合理(合理开发和科学规划)”作用,有效支撑国家深化地热能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地方支持地热能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地热能市场。
三是提出登记要求。《通知》提出:“对录入地热信息管理平台的项目,可在相关手续办理时予以优先支持;对没有录入地热信息管理平台的项目,可将其作为后续监督检查的重点”。地热能信息平台将为后续制定地热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此次项目登记,是对倡导地热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企业的有利支撑。各地切实组织做好存量项目的登记入库工作,鼓励拟建、待建等新增项目与平台做好对接,既能充分掌握存量和新增项目的规模,还能为新增项目登记备案和存量项目的延续管理提供方向和技术支撑。对录入的项目和规范发展的企业,后续会得到优先支持,享受政策红利;对没有录入的项目以及随意开发、违规开发的企业,将作为后续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四是确定发展定位。截至目前,我国北方清洁取暖率已达到73.6%,但可再生能源供暖比例不到6%。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地热能、生物质能、风光等多能互补供暖制冷利用将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北方与南方城区及乡村清洁供暖制冷等非电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写了《可再生能源供暖典型案例》,从入选的典型案例来看,地热能供暖项目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如火如荼发展、系统消纳能力仍显不足的当下,研究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和综合利用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的必要措施。《通知》提出: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计入本地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按照国家有关文件与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做好衔接。进一步明确并支持地热能作为六种可再生能源品种之一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地热能开发企业支持地热能规范化发展和融入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的信心。
五是试点效果显著。《意见》印发后,有关省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地热能开发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河北省采用规范管理、分批推广模式。河北省地热能开发规模大,积极探索地热能管理方式,发布促进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实施意见和项目备案通知,明确提出要建立信息化台账,进一步梳理全省地热能开发存量项目,各市要组织本地企业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台进行项目信息填报并及时更新,通过建章立制,开展地热能信息管理平台备案,效果明显。河南省采用试点先行,边试边推模式。河南省地热能开发面积大,前期推广力度大,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些好的管理办法,整体管理较为顺畅,形成了比较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省内地热能开发效果明显。河南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采取重点开发企业+试点县+中深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项目结合的试点方式,开展登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推广经验。贵州省采用试点先行,全省推广的模式。贵州省将地热能开发作为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发展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全省地热能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解读国家地热能开发相关文件政策,介绍地热能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意义,推广贵州地热开发模式,搭台唱戏积极吸引企业赴黔开展地热能项目投资,率先在南方地区开展地热能开发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
六是融入整体发展。《通知》要求:“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于每年年底前上报我局。”《通知》下发后,各省(市、自治区)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深入对接,探讨适合各地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信息化管理方案,组织现场调研和讨论,落实实施方案,陆续通过现发文、会议等各种形式组织开展工作,积极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是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信息化管理归口部门,为国家在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此次将地热能纳入到平台,意味着更全的行业平台将为可再生能源整体规划提供更系统的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64.8万元,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八大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形成《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课题研究主报告,并围绕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2024年绿证市场活力及需求等事项。总体上看,2024年绿证核发范围全面拓展。对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超28倍,其中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8省(自治区)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64.8万元,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八大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形成《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课题研究主报告,并围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日本相继公布两大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其中包含日本最大规模电池储能项目。2025年4月3日EkuEnergy宣布计划在日本冈山县笠冈市建造150MW/600MWh电网规模的电池储能电站,该项目计划在到2030年建成。据悉该项目是日本第二次长期脱碳项目拍卖的21个长时电池储能项目中规模最大的。E
5月3日01:32,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南部一期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主辅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吴剑恒介绍项目建设历程、技术突破及机组核心指标和运行状态。随后,建设单位、生产单位、总承包(设计)单位、施工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4月2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857;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00857)]宣布,2025年一季度,公司积极应对宏观形势、油气价格、供求关系变化,统筹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安全环保等工作,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油气两大产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政策解读一、制定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叠加极端天气的不可预测性,成都用能呈现出“终端需求快速增长、电力供给整体偏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2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陕西咸阳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035.4万元中标该项目。相关链接:陕西咸阳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项目招标该项目位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
4月22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揭牌。在揭牌活动上,王冬容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致辞,并代表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分别与南京市政府、盐城市政府、江苏省环保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作为由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全国性、全品类的资源循环中央企业,中国资环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两个大局
关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的建议荆朝霞(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5年2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将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36号文是新形势下践行《中华
春和景明启新程,乘势而上谱华章。4月29日,安徽芜湖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高压受端,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
4月19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正式印发《四川江油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意见指出:《四川江油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达到了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工作内容和深度的要求,基本同意报告主要成果和结论意见。这标志着江油抽蓄电站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为项目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
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月度(2月)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听取了上次月度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风电光伏产业链供需及发展情况,分析了可再
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月度(2月)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情况,听取了上次月度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风电光伏产业链供需及发展情况,分析了可再
近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顺利通过蓄水验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阶段性成果,为12月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奠定坚实基础。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及中国电建水电总院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关于下水库工程蓄水验收相关情况的汇报,相关单位通报了质量
1月21日,安徽芜湖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文件,标志着该项目前期工作圆满完成,为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x2014;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电站枢纽工程
1月15日,上海发改委公示了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结果,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控股)、申能各中标500MW。根据公告,上海发改委委托水电总院完成了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申报、评审工作。经专家组综合打分排序,推荐奉贤1#海上光伏项目、临港1#海上光伏
2024年12月31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南宁市主持召开南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蓄水验收会议。水电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应急管理厅、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南宁市人民政府、武鸣区人民政府、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中
2024年12月26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印发《关于第八届潘家铮奖奖励的决定》,授予李昇、刘学山、常晓林、覃大清4名同志潘家铮奖(第八届)。李昇同志简介李昇现任水电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技术委员会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先后获得电力行业勘测设计大师、中国
11月14日,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在集团总部会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昇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吴敬凯对李昇一行来访表示欢迎,感谢水电总院对中国华电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了集团公司基本情况。吴敬凯表示,中国华电与水电总院保持了长期友好
10月30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IRENA合作办公室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共同签署《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环境影响与效益研究合作的联合声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林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中国—IRENA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